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描述我国31个省份<18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的流行特征, 为优化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29日至2022年5月31日, 中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所有年龄<18岁的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对感染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临床严重程度以及确诊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进行分析, 并分析不同流行阶段感染者的流行特征。结果研究期间, 我国共报告63 916例<18岁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 确诊病例14 777例(23.12%), 无症状感染者49 139例(76.88%)。月报告感染者数在2022年4月达到高峰, 为40 864例。感染者分布在30个省份的1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其中, 上海市(41 562例)、长春市(5 753例)和吉林市(3 888例)占全国报告总数的80.11%(51 203/63 916)。男性占54.34%;感染者年龄M(Q1, Q3)为10(5, 14)岁, 57.73%的感染者集中在6~15岁;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56.14%)。确诊病例的发病至确诊时间M(Q1, Q3)为1(0, 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 掌握其流行态势, 为进一步进行人间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 - 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据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 - 2020年, 咸阳市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864例, 无死亡病例报告, 年发病率自2014年开始迅速上升, 2019年最高, 为5.79/10万, 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00.40, P < 0.001);咸阳市人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奶山羊养殖县, 累计报告病例571例, 占66.09%;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8月份, 占64.35%(556/86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69岁, 占68.29%(590/864);男女性别比为2.40 ∶ 1.00(610 ∶ 254);职业主要是农民, 占83.45%(721/864), 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等非职业人群的比例有所上升。咸阳市人群血清学总阳性率为3.14%(283/9 009...  相似文献   

3.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湖北省2009—2018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2009—2018年湖北省猩红热报告病例数共计7 329例,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发病率1.25/10万,2018年达到最高峰,发病数为1 758例,发病率为2.98/10万,占10年总发病数的24.0%;男女发病例数分别为4 473和2 856例,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0~60岁均有发病,以<15岁人群为主(98.4%,7 214例);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各地市州均有发病,其中,武汉市(2 105例)、宜昌市(1 390例)、荆州市(954例)和恩施州(1 090例)报告病例数较多。因此,需要警惕猩红热的暴发,并且需要加强<15岁年龄组人群的监测,尤其是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和恩施州。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趋势和三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5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3.99/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发病高峰期为10月-次年1月(498例,占比32.25%),4-7月(638例,占比41.32%)出现发病小高峰。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4∶1,15岁及以下人群报告1 238例(占比80.18%),其中5~9岁组报告发病数492例(占比31.87%)。报告发病数最多的人群为学生,共报告847例(占比54.87%);其次为幼托儿童,共报告369例(占比23.89%)。结论 2011-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主要以散发病例为主,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宁德市一起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宁德市2022年4月9日一起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截至2022年4月24日,宁德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201例,罹患率6.4/10万;涉及8个乡镇(街道);其中轻型40例(19.9%)、普通型6例(3.0%)、无症状感染者155例(77.1%);≥20岁人群症状出现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Z=-1.69,P=0.045);男女性别比为2.2∶1;年龄中位数31.0岁,病例集中在20~59岁(91.5%);以工人为主(54.7%);4月1日首例发病,4月22日末例发病,高峰为4月14日,报告56例(27.9%);无症状至确诊时间间隔1.5 d,确诊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1.0 d,诊断至报告时间间隔0.8 h,报告至审核时间间隔0.1 h; 16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均属Omicron变异株BA.2.2进化分支。结论 该起疫情由Omicron变异株BA.2.2引起,重点人群核酸筛查和早期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1-2021年我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流行特征, 为修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SFTS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验证发病率、病死率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21年全国27个省154个地级市533个县(区)共报告SFTS确诊病例18 902例, 死亡966例, 年均发病率为0.125/10万, 年均病死率为5.11%。此11年间全国SFTS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14.80%(P=0.001)。全国99.23%的病例集中于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 70.28%的病例集中于11个地级市。上述7个省年均病死率差别较大(1.30%~11.27%)。报告地区由2011年13个省51个地级市108县(区), 上升到2021年的19个省88个地级市277县(区), 从中部向东北、西部和南方扩散。南、北方发病均集中在夏、秋季, 4-10月发病数占全年的96.63%, 5-6月达高峰。发病年龄集中在50~74岁年龄组(6...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陕西省黑热病流行病学和时空聚集特征及疫情长期流行的动态趋势,为疫情监测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陕西省1953年7月—2016年12月黑热病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黑热病的三间分布,并应用SaTScan 9.04和ArcGIS 10.2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陕西省1953年7月—2016年12月累计报告黑热病发病41 990例,年均发病率为2.25/10万;死亡210例,年均死亡率为0.01/10万;总病死率为0.50%。陕西省黑热病在1950年代发病数、死亡数和病死率均较高,1960年代以后大幅下降,到2004年疫情有小幅回升,部分地区出现小的暴发点。黑热病发病高峰以夏秋季7—9月为主,占总发病数的36.98%;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93:1;职业以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8.10%和34.18%。黑热病病例主要分布在陕西省10个地级市92个县(区);时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黑热病共探测到5个聚集区域,聚集中心分别为靖边县、勉县、武功县、蓝田县和澄城县;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950年代关中地区有多处黑热病高-高聚集区,1960-1990年代以陕北地区为主,2000年代在汉中市出现高-高聚集区,2010年代高-高聚集区为宜川县和韩城市等地貌特点为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地带。结论陕西省黑热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局部有所回升,应针对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控制黑热病重新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05—2021年贵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21年贵港市丙肝相关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1年贵港市累计报告丙肝15 77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26/10万,2005—2021年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53.68,P<0.001)。各月份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报告发病率以港北区最高(43.33/10万),平南县最低(8.74/10万)。发病数随年龄呈先降低、上升、再降低变化,30~<70岁年龄组占70.22%(11 076例)。男性9 466例,女性6 328例,男女性别比为1.50:1,男性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人群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均<0.001)。职业以农民为主(79.32%),病例以确诊病例为主(79.00%),但病例分类比例较低。2009—2021年吸毒人群哨点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高达51.38%,远高于其他人群哨点。结论 2005—2021年贵港市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港北区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2—2022年山东省甲状腺癌发病死亡趋势, 并估计其发病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方法基于2012—2022年山东省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数据, 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甲状腺癌发病、死亡的变化趋势, 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拟合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20岁以上人群甲状腺癌发病风险的年龄、时期及队列效应。结果 2012—2022年山东省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AAPC值为21.68%(95%CI:19.14%~24.27%, P<0.001), 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甲状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 AAPC值为-3.04%(95%CI:-8.81%~3.09%, P=0.323)。甲状腺癌发病的年龄效应在60岁之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60岁之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发病高峰集中在55~59岁年龄组;时期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增加;队列效应则表现为1957年之前出生的队列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 1957年之后出生的队列呈上升趋势。结论 2012—2022年山东省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甲状腺癌死亡率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06-201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人间疫情流行特征,并探讨疫苗接种策略。方法 对陕西省2006-2017年HFRS疫情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陕西省2006-2017年累计报告HFRS病例20 309例,死亡138例,HFRS发病具有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2006-2017年HFRS发病人群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为3.09: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3.58%。结论 结合2006-2017年陕西省HFRS发病年龄分布特征,建议今后陕西省HFRS接种可考虑6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7—2020年平顶山市布鲁菌病流行特征,预测2021—2022年的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20年平顶山市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布鲁菌病病例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强度和分布特征,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法(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建立预测模型,预测2021—2022年的布病发病趋势。结果 2007—2020年平顶山市共报告布鲁菌病病例6 585例,年均发病率为11.19/10万,自2011年起发病水平快速增加,2015年达到高峰。郊县发病水平高于市区,发病高峰期为4—7月,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0~<69岁,病例职业以农、牧民为主。报告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占99.76%,异地报告比例为14.44%,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3天。布鲁菌病发病预测模型为ARIMA(0,1,1)(0,1,1)I2(统计量为21.117,P>0.05),预测2021—2022年的布鲁菌病月发病率高于前4年同期水平,发病高峰月均为4—7月,2022年整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与临床减少病例误诊和复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四川省1985-2009年黑热病疫情报告、各级医疗机构诊治病例的病历记录资料;对就诊病例采用病原学或免疫学检测,阳性者给予锑剂治疗和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985-2009年四川省共检出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293例,检出的病例均有流行季节黑热病疫区居留史,居留时间3 d~10年。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到九寨沟、汶川、黑水县和甘肃、新疆疫区后获得感染的居多,分别占31.06%、17.75%、7.51%、19.80%和15.36%。发病以男性居多,年龄以20~50岁中青年为主,占77.82%。发病到确诊时间为7 d~2年。改传统锑剂剂量为按公斤体重增大锑剂用量,复发率由17.05%降为6.83%。2005年以来,流动人口发病呈回升趋势。结论四川省非疫区流动人群黑热病发病人数近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斑疹伤寒在我国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我国斑疹伤寒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和策略。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传染病历史数据库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1950-2021年斑疹伤寒报告数据,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Mann-Kendall检验和圆形分布法对斑疹伤寒的发病情况、死亡情况、病死率进行分析, 研究我国斑疹伤寒流行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和诊断现状。结果 1950-2021年, 我国共报告斑疹伤寒发病数452 965例, 死亡数7 339例, 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的14年中报告发病数均过万。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斑疹伤寒发病数和发病率大幅降低, 流行强度以散发为主, 但安徽省、湖北省和湖南省报告发病数呈上升趋势。斑疹伤寒在全年均可发病, 但可呈现一定的季节聚集性, 我国斑疹伤寒的发病率高峰集中在夏、秋季, 不同省份斑疹伤寒的月发病高峰从北方至南方逐渐向前推移。斑疹伤寒发病的男女性别比为1.01∶1(18 529∶18 366), 近年来女性发病数逐渐超过男性;≤9岁人群发病数占比最大(18.9%), ≥50岁人群发病数呈...  相似文献   

14.
谈小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598-1599
目的探讨2006-2011年肥东县梅毒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1年肥东县梅毒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结果肥东县2006-2011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919例,主要为一期、二期和隐性,共计发病884例,占全部发病的96.19%,隐性梅毒发病数逐年上升趋势明显。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6年发病率最低为9.69/10万,2011年最高达22.62/10万,年平均发病率15.08%。发病主要集中在20-45岁年龄组,以农民为主。无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区性。结论肥东县梅毒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需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重点干预,以控制梅毒疫情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甘肃省黑热病病例诊断情况, 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甘肃省2018年1 - 12月黑热病病例资料(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诊断时间、诊断单位等)。同时, 设计病例报告调查表采集病例初诊单位、初诊结果等就诊信息;设计医疗机构诊治调查表对县、乡级医院医生进行黑热病诊治知识(主要流行区、主要症状、常用检测方法、主要治疗药物、药物使用方法)知晓情况调查, 计算及格率和知晓率。结果共纳入47例黑热病病例, 平均年龄为17岁。其中, 男性占57.45%(27/47), 女性占42.55%(20/47)。病例初诊医院中, 省、市、县、乡级医院所占比例分别为2.13%(1/47)、12.77%(6/47)、42.55%(20/47)、42.55%(20/47);病例确诊医院中, 省、市、县、乡级医院所占比例分别为48.94%(23/47)、31.91%(15/47)、19.15%(9/47)、0(0/47)。47例病例初诊至确诊时间最短为1 d, 最长为124 d, 平均为27 d。共收集县、乡级医院医生有效问卷96份, 其中30份得分为60分及以上, 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探索HFRS的季节性趋势。结果 广州市2017—2022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569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集中趋势M=0.38,病例报告主要在1—6月。各区均有HFRS病例报告,以海珠区(175例,30.76%)、白云区(95例,16.70%)和番禺区(83例,14.59%)较多。发病男女性别比为2.77∶1,年龄分布以30岁组(25.31%)和40岁组(22.85%)中青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人员(31.99%)为主。结论 广州市2017—2022年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特定人群发病风险有所增加,应继续强化重点人群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及其分布特征,为我国SFTS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6年SFTS病例信息,利用SPSS 20.0软件对不同年度、性别、年龄组、职业、季节及省份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国共报告5 360例SFTS确诊病例,所有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的中位数为9 d,四分位数间距为22 d。不同年份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96.088,P=0.000)。2014年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最长,主要分布在60 d内,而其他年份主要分布在20 d内。不同省份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1.404,P=0.000)。湖北省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最长,浙江省最短。结论不同年度、不同省份和不同人群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存在差异,但均较长,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缩短该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变化, 为布病防治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04 - 2019年宁夏布病报告病例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情况(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结果 2004 - 2019年宁夏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15 337例, 死亡病例1例;年均发病率为15.21/10万, 范围为0.02/10万~44.83/10万, 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 731.60, P < 0.001)。其中, 2004 - 2010年处于低发态势, 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2011 - 2019年进入高发阶段, 年均发病率为24.83/10万。布病在全年各月均有发病,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 - 9月, 占71.60%(10 981/15 337);4 - 8月季节指数均> 100%, 存在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70岁, 占89.60%(13 742/15 33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性别比为2.66...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台州市2011—2018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流行特征,为SFTS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SFTS病例资料,包括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描述性分析SFTS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临床表现、就诊情况和流行病学史。结果 2011—2018年台州市共报告SFTS确诊病例140例,年均发病率为0.29/10万,死亡20例,死亡率为0.04/10万,病死率为14.29%。以临海市SFTS病例数最多,62例占44.29%。2011—2018年台州市SFT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以4—8月为发病高峰,115例占82.14%。确诊病例平均(64.61±10.99)岁,死亡病例平均(68.35±8.52)岁。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134例占95.71%。所有病例均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多为发热,139例占99.29%。确诊病例平均就诊时间为(4.30±4.92) d,平均确诊时间为(0.38±1.33) d;死亡病例平均就诊时间为(5.70±4.68) d,平均确诊时间为(0.50±1.54) d。病例以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区为主,123例占87.86%。结论台州市SFTS发病具有季节性,北部丘陵地区高发,老年人和农民为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威海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精准、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21年威海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报告发病率及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等特征。结果 2011-2021年威海市累计新报告丙肝2 289例,报告发病率为7.37/10万,2011-2021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80.429,P<0.05)。其中,男性1 261例,发病率为8.03/10万,女性1 028例,发病率为6.69/10万,男女比例为1.23∶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平均年龄为(56.69±14.76)岁,40~79岁年龄组病例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2.96%。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935例,40.85%)和家务及待业人员(756例,33.03%),报告发病人数及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环翠区(1 081例,11.02/10万)。丙肝呈散发状态,无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威海市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人群和地区差异,亟需进一步提高丙肝防控能力并针对高发人群、重点地区等加强相关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