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服气术与导引术是道教术数中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炼养方术,是以意念控制呼吸吐纳或内气运行,或者用意念以自力引导肢体运动,达到疏理气机、强身健体之目的.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和于术数",其养生技法受道教术数影响很大,尤以健身气功最为突出,太极拳等养生功法直接从道教借用而来.  相似文献   

2.
气功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在我国的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曾提到应用“导引”治病,庄周在庄子一书中,对“导引”进行了解释,他说“引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长导之士,养形之士,彭祖寿考者之所为也”,由此知“导引”早已被采用作疾病治疗和保健措施,按“导引”乃属于气功前身,根据刘贵珍医师编著气功疗法实践一书,对“气”“功”二字的解释,“气”字代表呼吸吐纳的意思,“功”字是指不断调整呼吸和姿式的练习,故气功疗效高低与能否正确掌握坐、卧、站等动作的姿式和呼吸方法甚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是一种以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整体观为理论基础,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的整体健康为目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长期以来,健身气功以其简单易学、动作舒缓、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健身效果良好等特点为群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4.
中医运动疗法是在中医学及传统武术的联合指导下形成的健身方法, 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也是中医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关于散步、导引、吐纳等运动养生方法, 后来包括华佗基于对自然的观察编成的五禽戏、《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和吐纳方法, 以及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传统功法, 都是中医运动疗法的产生和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以呼吸·吐纳技巧训练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是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突出代表项目之一,笔者经自身习练及教学实践有以下体会1.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成人群体中推广该功法教学活动是可行的;2.该功法独特的锻炼方式对于现代人快节奏、高压力、极富挑战性的存在状态,可以超到良好的制衡作用,是现代保健养生的理想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按摩导引流变的研究,探析健身气功养生文化内涵。通过考察按摩与导引的发展脉络和名实之辨,以及健身气功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养生防病及病理康复,这与传统按摩导引的功能是一脉相承的。按摩导引的目的在于预防疾病,有"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的功能,因此认为自我按摩的本质也是健身气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姬爱冬  荆志伟  宋新红 《中医学报》2020,35(7):1383-138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期导引康复功法是针对隔离人员的特点而设计的,可以配合八段锦、六字诀等徒步定位功法进行。主要包括:吐纳肺腑、梳头升阳、擦面搓耳、擦鼻通窍、横擦胸部、竖擦肋胁、夹脊撞胸、揉擦丹田、轻揉腰肾、拍颤除浊、点击大椎、经穴按摩。发扬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用传统导引康复功法进行健身锻炼,可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安神。  相似文献   

8.
养生术是指运有气功导引、摄生保健、房中术等手段调节人体机能 ,以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性情、预防和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的各种手段的总称。养生术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经很发达了 ,诸多史料证明了这一点。气功导引在先秦两汉时水平很高。《庄子·刻意》中就有“吹 呼吸 ,吐故纳新 ,熊径鸟引。此导引之士 ,养形之人 ,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 ,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气功专门文献 ,即《却谷食气》和《导引图》。前者主要论食气吐纳术 ,后者则载有 44幅各不相同的导引式图画。它们集西汉以前气功发展之大成 ,真实集中地反映…  相似文献   

9.
健身气功包括祖国传统运动养生学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四套健身功法。目前,健身气功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如五禽戏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防治;六字诀在更年期、月经不调、失眠、焦虑等疾病治疗中运用较多;八段锦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中风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便秘等疾病的治疗中;易筋经也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疏松、中风后遗症等疾病中广泛应用。健身气功在强健身体、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愈后康复各个阶段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一个拳种,它是综合了我国其他的拳术、养生法、呼吸法等。太极拳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协调动作同“导引”、“吐纳”结合起来,在锻炼时,强调精神意念的作用,要求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达到“内外合一”的目的,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重心的移动是教学的难点,另外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以气功导引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运动,包括太极拳运动、中医养生功法、健身气功、宗教养生功法等锻炼内容.以身体外在表现形式分析,气功导引锻炼可划分为静功和动功两类.  相似文献   

12.
健身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简单易学、动作舒缓、强度小、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健身效果。健身武术的创编发展与中医是密不可分的,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养生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健身武术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武术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  相似文献   

13.
五运吐纳功     
气功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一千多年前的“内经”、“千金备急要方”等中医书籍中就有导引吐纳的气功记载。遵循毛主席关子“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不少同志对气功疗法进行了整理和研究,使它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防治疾病、增强体质、充沛革命精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气功”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祖国的宝贵医学遗产之一。“气功”古称“导引吐纳”、“行气”、“运气术”、“真气运行法”、“静坐法”、“内观法”等。“气功”二字最早见于晋道士许逊静明宗教录《气功阐微》。1955年刘贵珍写了“气功疗法实践”,对气功的推广应用起了积极作用。“气功”用于养生治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临床实践证明“气功”能治疗很多难以治愈的慢性病。据中央卫生部1959年10月在北戴河面召开的17省、市气功交流会,统计气功能治疗胃溃疡等21种疾病。据上  相似文献   

15.
健身气功教学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与中国武术、中医学医疗保健功法、养生功法等一道均属于传统保健体育范畴,我院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不断地开展教学及群体竞赛、表演活动,自2001年起开设了传统保健体育专选课。本人分别在1988年8月(庐山)和2004年1月(武汉体院)参加了全国气功辅导员培训班,自今年4月起分别在二、三年级8个本科学生班级(约270人)及本部门教师中开展了专门的健身气功教学及研讨活动,内容主要有“八段锦”、“六字诀”、“舒心平血功”、“内吐功”等,少有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运动锻炼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十分重要,而中医传统健身功法在临床研究中有显著的疗效,因此对"六字诀""八段锦""太极拳"等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健身气功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贝助便操以中医升清降浊的气机升降理论为依据,以气功、导引、推拿手法为动作基础,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而形成。其运用意念、呼吸、动作配合,对足阳明胃经、任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相关穴位进行有序导引和推揉,改善脏腑气机升降功能,促进腑气畅通,恢复大肠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慢性便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海燕  刘洪福  曹承 《医学与社会》2010,23(2):78-79,98
通过健身气功的锻炼,医学院校健康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了明显的改善。健身气功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其养生思想博大精深。健身气功以“整体观、天人合一观”为基础,指导身体与意识练习。同时健身气功动作简单易行,重视修心养性,调整心态,以其特有的“调身”、“调息”、“调心”作用,对健康弱势群体学生心理改善,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分别为健身气功组、步行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肺功能(FEV1、FEV1%、FEV1/FVC)、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健身气功组的肺功能、呼吸功能改善均优于步行组及对照组。结论?健身气功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敦煌石窟气功来自敦煌386——539年敦煌北魏石窟壁画,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左右。本功法分为内壮功和外壮功。内壮功以疏通经络通周天为主;外壮功以疏通经筋强筋骨为要。根据道家的养志练心,儒家的修心养性,佛家的坐禅悟性,中医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理论,以吐纳,意守,内观为方法,培育真气通周天,以壮其内。又据吐纳导引之术和运动生理医学以及阴阳八卦、武术等理论结合敦煌壁画外道,方能有病治病,无病则延年益寿。35岁以上者应以内壮功为主,3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