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重多发伤伴休克421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辉  张烽  朱东波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3):301-301,30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休克的临床救治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严重多发伤伴休克421例病例资料。伤后早期容量复苏晶体液以平衡盐液为主,适量输血及补充胶体液,46例伴严重失血性休克者早期复苏阶段补液量达10000~15000ml/24h以上。411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接受了ICU监护及治疗。结果: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83例,急性肺损伤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2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34例,应激性溃疡27例,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9例。治愈370例(87.9%);死亡51例(12.1%)。结论:开辟绿色生命通道,遵循“CRASFIPLAN”的检查程序,早期合理的容量复苏,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方法等均为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救治的重要环节,有条件的医院应尽早成立一支专门从事创伤急救的医疗队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制胸腔引流袋在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只Beagle犬制作成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为A组(采用自制专利胸腔引流袋救治,n=7)和B组(采用市售胸腔引流袋救治,n=6),观察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A组各个时间段的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等方面的救治效果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胸腔引流完成时间、胸腔引流量以及抢救的存活率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专利胸腔引流袋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严重多发伤休克早期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76例严重多发伤休克患者,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积极液体复苏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积极液体复苏组死亡9例,病死率为23.68%,其中胸腔脏器损伤为主5例,占55.56%,骨盆骨折后腹膜巨大血肿为主4例,占44.44%;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10.52%,胸腔脏器损伤为主与骨盆骨折后腹膜巨大血肿为主各2例.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充分调动机体的代偿功能,保证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特别是胸腔脏器损伤及骨盆骨折后腹膜巨大血肿为主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多发伤患者胸部受伤居多,现报道我科收治的38例严重多发伤且入院并有失血性休克、多根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及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严重多发伤117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纯性伤92例,穿透伤25例,合并创伤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51例。本组腹腔再手术7例并发膈下脓肿、脓胸各1例,6例粘边性肠梗阻再手术1例。治愈107例,死亡10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不可逆性休克3例。提示:腹腕穿是诊断腹部外伤简单可靠的手段,强调挽救应按先救命后治伤的抢救原则与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方法用于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4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积极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后的K+低于复苏前,Na...  相似文献   

7.
胸腹多发伤15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腹多发伤(本组包括胸腹联合伤)是严重、危急、复杂外伤,病情发展迅速,失血量大,病死率高,如何尽快的阻断休克进程是诊治的关键,我院自1993-2003年共抢救、手术治疗150例胸腹多发伤,现将诊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不同的液体复苏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结果:96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常规液体复苏组52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80mmHg(1mmHg=0.133kPa),病死率40%,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限制性液体复苏组44例患者MAP维持在40~60mmHg,病死率20%,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两组MAP、病死率及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降低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发展机动车辆的普及,以及高层建筑的施工发展,各类创伤患者的伤情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比例显著增加,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伤员生命和提高创伤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已成为急诊医学及创伤外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院急诊外科1993年10月一2008年10月共收治158例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患者,  相似文献   

10.
11.
严重多发伤的抢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重多发伤是同时包括两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的严重损伤。其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多、易漏诊、处理难、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因此要早抢救,边治疗边诊断,或先治疗后诊断。通过“一看”(神志、面色)、“二摸”(脉博、肤温)、“三测”(血压)尽快发现早期休克,大量书画全液抗休克,并采取复苏、止血等急救措施。文中详细介绍了诊断治疗的方法、抢救民分工及抢救的计划,还介绍了紧急手术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发伤患者输注红细胞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15例多发伤输注红细胞患学按照性别分为两组,研究两组的输血反应、ALT、TP、CR、K+、BUN以及Hb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71%的患者输注后血压等指标恢复良好。输血前和输血后48h相比:男性和女性的TP、CR、BUN以及Hb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输血前后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输血前后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伤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循环,且对血钾和ALT的改变不大,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严重多发伤141例的急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对多发伤诊治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水平仍在不断探索中。现将我院1991~1998年对14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治疗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04例,女37例,年龄2~67岁,平均29.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67例,占47.5%;坠落伤36例,占25.5%;挤压伤16例,占11.3%;其他伤22例,占15.6%;解剖部位伤处:二处者51例,占36.2%;三处者41例,占29.1%;四处者49例,占34.8%。本组中,以颅脑伤为主的49例,占34.8%;胸部伤为…  相似文献   

14.
失血性休克时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TNF水平,同时对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发伤患者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血浆TN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未合并MODSD者( 均P<0.01);死亡组血浆TNF水平及AR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1);ARACHEⅡ评分与血浆TN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与AR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定TNF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对早期诊断MODS可起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车祸、坠落、工伤、斗殴成为创伤的主要原因,而高能量所致的多发性创伤占全部创伤的1%~1.8%,多发伤具有休克发生率高、容易继发感染、高代谢高分解、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传统观点是即刻复苏,即应立即进行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物质,尽快提升血压。  相似文献   

17.
严重多发伤是同时包 括两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的严重损伤。其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多、易漏诊、处理难、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因此要早抢救,边治疗边诊断,或先治疗后诊断。通过“一看”(神志、面色)、“二摸”(脉搏、肤温)、“三测”(血压)尽快发现早期休克,大量快速输液抗休克,并采取复苏、止血等急救措施。文中详细介绍了诊断治疗的方法、抢救组织与分工及抢救的计划,还介绍了紧急手术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最近统计,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约50万人,需要住院者约500万人,交通伤死亡者中,2/3为男性,3/4为青少年。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颅脑外伤(50%~70%),其次为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20%以上),其他内脏并发症占10%,严重多发伤的休克达到70%。创伤导致死亡将近50%的病例发生在现场,主要是最初10min,也称为“白金10分钟”,原因为休克和窒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严重多发伤休克期应根据受伤部位酌情安置患者体位,呼吸严重困难低氧血症者建立人工气道,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行液体复苏治疗是极为重要的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隐匿症状。结果:32例患者中痊愈出院者28例,病情好转出院者2例,病情稳定转院者1例,未愈者1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疾病恢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