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8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症组(n=46例)和轻症组(n=102例),对患儿性别、年龄、体温、热程、病变部位、大片状病变类型、大环内酯类应用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热程、大环内酯类应用时间、CRP、ESR、WBC及体温≥38.5℃、下叶病变、大片状病变所占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应用时间、CRP水平、ESR水平及下叶病变、大片状病变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大环内酯类应用时间延迟、CRP水平、ESR水平及下叶病变、大片状病变是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对合并这些因素的患儿需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住院儿童患者罹患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高危因素。方法:制订统一调查表,对256例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VAP组104例,非VAP组152例,将两组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及t检验,筛选出具有显著性意义项目作为自变量,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40.6%(104/256),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插管、留置胃管、H2受体拮抗剂应用及平卧体位是罹患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性别、年龄、先期应用抗生素与VAP的发生无关联。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及应用H2受体拮抗剂,采用半卧体位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先期应用抗生素不能有效预防VA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区别于普通肺炎(非MPP)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88例MPP和101例非MPP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1.462)、IgM抗体阳性(OR=2.243)、结节影(OR=2.724)、磨玻璃样影(OR=3.369)、树芽征(OR=12.954)均为MP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与普通肺炎鉴别诊断时,早期考虑影像学检查结果,晚期可依据IgM抗体检测结果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4.
背景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升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了解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预防重症发生和减少后遗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已经有许多关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时间和地理区域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综述及分析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独秀学术搜索数据库(Duxiu)、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Yiigl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和BioMed Central,检索涉及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住院儿童患者罹患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高危因素.方法制订统一调查表,对256例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VAP组104例,非VAP组152例,将两组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及t检验,筛选出具有显著性意义项目作为自变量,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40.6%(104/256),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插管、留置胃管、H2受体拮抗剂应用及平卧体位是罹患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性别、年龄、先期应用抗生素与VAP的发生无关联.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及应用H2受体拮抗剂,采用半卧体位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先期应用抗生素不能有效预防VAP.  相似文献   

6.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遗症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生后遗症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875例MPP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急性期后3个月胸片或肺CT仍存在肺不张、肺实变、支气管扩张等表现者共58例,作为后遗症组,随机选取60例急性期后1个月内胸片或肺CT正常的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儿年龄、热程、喘息、胸腔积液、肺部病变部位及类型、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儿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开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的时间有无差异。结果:热程>10 d、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右上肺病变、肺部大片状阴影、肺外多系统损害等发生率后遗症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程>10 d、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右上肺病变、肺部大片状阴影、肺外多系统损害为MPP发生后遗症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25例,其中将40例符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重症组,其余8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普通组。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温、热程、胸腔积液、肺部CT或X线病变部位、WBC总数、ESR、CRP及发病7天后开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时间等进行单因素非条件和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与年龄,发病持续时间,ESR、CRP、病变部位及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时间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与ESR、CRP、病变部位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病7天后使用)时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 ESR、CRP、病变部位和发病7天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清蛋白和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某医院救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前清蛋白的水平,将所选患儿分为前清蛋白≤14.16 g/L组(33例),前清蛋白>14.16 g/L组(67例).两组患者同时检测前清蛋白的水平,然后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的病情与前清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前清蛋白≤14.16 g/L组患儿住院时间>10 d的比率、机械通气、小儿危重评分<80分的比例及PRISMIII预估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前清蛋白>14.16 g/L组患儿.〔结论〕血浆前清蛋白的水平能反映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病情的严重程度,前清蛋白的水平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7例普通MPP患儿和21例难治性MPP患儿进行组间对照分析,对可能导致难治性MPP发生的9项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2岁、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史、生活环境不良、特应性体质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与难治性MPP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难治性MPP危险因素为年龄≤2岁、RRI史和CRP≥60mg/L。结论:年龄≤2岁、合并RRI病史和CRP≥60mg/L是儿童难治性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216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各108例.参考组的患者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的方式.结果:实验组在经过综合护理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还有并发症的发病率好过参考组患者.结论: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可以很好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乐  艾荣  蒋加磊 《医学综述》2016,(5):943-946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全球范围内的疾病,也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越来越占有主导地位,发病率攀升,难治或重症病例增加,这部分病例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棘手,已成为儿科医师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外尚无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指南,临床上存在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的现象。合理、有效的诊治重症支原体肺炎,减少后遗症发生,改善疾病预后是每一位儿科医师的期望。  相似文献   

12.
潘宝池  蔡冬盈 《中外医疗》2014,33(7):104-10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方法该次共选择8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组,就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预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应用前及应用后8d两组间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用药后1d、2d.4d相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增重症病例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7.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CRP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症状,缩短病程,防控严重并发症,提高患儿健康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遗症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个月后患儿复查胸部的X片,或者肺部的CT检查的结果,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取无肺炎支原体肺炎后遗症的患儿,治疗组选取有肺炎支原体肺炎后遗症的患儿,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热程、肺部的病变部位及类型、红细胞的沉降率、外周的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和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肺不张占87.50%;支气管扩张占10.00%;闭塞性的细支气管炎占2.50%。热程10天、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为右上叶、大片状阴影的患儿发生后遗症的危险性比较高,P值均0.05。其中,胸腔积液是出现后遗症比较强的危险因素。结论:热程10天、胸腔积液、大片状阴影、病变部位为右上肺的患儿发生后遗症的危险性比较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欧小琴 《四川医学》2021,42(10):1017-1021
目的通过对2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儿科住院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普通支原体肺炎(GMPP)和RMPP,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MPP的相关因素。结果203例患儿纳入分析,GMPP组168例,RMPP组3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居住地、年龄、发病季节等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MPP组在入院前发热时间、总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GMPP组;前白蛋白水平低于G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H水平及总发热时间与RMPP独立相关。结论发热时间、LDH水平是RMPP的重要预测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RMPP。  相似文献   

15.
王冠玲  胡斌飞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2):142-144,16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住院儿童合并胸腔积液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早期识别,以利于正确诊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普通MPP患儿(普通组)及合并胸腔积液组(MPP合并胸腔积液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MPP合并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MPP患儿中,合并胸腔积液36例,统计学分析显示,MPP合并胸腔积液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热天数>10天(OR=13.759,P<0.05)、C反应蛋白(CRP)>40mg/L(OR=6.634,P<0.05)、红细胞沉降率(ESR)>45mm/h(OR=6.938,P<0.05)、节段性或肺叶病变(OR=3.642,P<0.05)。结论 MPP合并胸腔积液与多因素相关,要做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更严重的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18.
王雨倩  王颖洁  张莉  李娜  杨柳△ 《广东医学》2020,41(23):2386-2389
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生肺外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助指导临床上准确诊治疾病,减少肺外损害的发生。方法以319例MPP患儿作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合并肺外损害的152例作为研究组,无肺外损害的16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发热峰值、热程、喘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液免疫(IgA、IgG、IgM)、细胞免疫(CD4/CD8比值)、胸腔积液、肺部病变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19例MPP患儿中发生肺外器官损害的有152例,占47.6%。发生肺外损害患儿中,主要受累系统是消化系统(56.6%)、血液系统(17.1%)及心血管系统(14.5%)。部分(6.6%)患儿2个及2个以上系统受累。(2)单因素分析:研究组患儿热程≥10 d、有胸腔积液、肺部实变影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沉、CRP、PCT、IL-6、IL-8、IL-10、TNF-α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发热峰值、喘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体液免疫(IgA、IgG、IgM)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血沉、CRP、PCT、IL-6、IL-8、IL-10、TNF-α的升高、CD4/CD8比值的降低、热程≥10 d、肺实变影是MPP发生肺外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1)儿童MPP引起肺外损害较为常见,表现形式多样,可累及消化、心血管、血液、神经、泌尿、皮肤肌肉关节等系统,在临床中可表现为单一系统累及,也可表现为2个及2个以上系统累及。(2)血沉、CRP、PCT、IL-6、IL-8、IL-10、TNF-α的升高、CD4/CD8比值的降低、热程≥10 d、肺实变影是MPP发生肺外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重视,达到早期发现、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5—2009年广元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诊断为MPP患儿186例,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血清颗粒凝集法(MAA)和冷凝集试验(CAT)检查,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28例),3~5岁组(79例),≥6岁组(79例)。根据肺炎类型分为:支气管肺炎组(94例),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92例)。≥6岁患儿按肺炎轻重程度分为支气管肺炎组(25例),中度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31例),重度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23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肺损伤程度、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血清转化率。结果≤2岁组、3~5岁组、≥6岁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7 d、支气管肺炎、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肺炎组和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患儿年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血小板计数、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转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患儿支气管肺炎组、中度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重度节段性/大叶性肺炎组住院时间、CRP水平及血清转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的MPP患儿,其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肺损伤症状较重。肺损伤程度与当时诊断性IgM抗体是否缺失及淋巴细胞计数是否降低有关。因此,快速配对血清IgM抗体检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确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重症肺炎与肺炎高危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玉君 《广州医药》2001,32(6):42-43
目的:对婴幼儿重症肺炎与肺炎高危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多来收治的87例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婴幼儿童症肺炎中具有肺炎各种高危因素共82例。3个月以内小婴儿在高危因素中占首位,死亡例数中亦占首位,其后为营养不良、贫血和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经常感冒和肺炎,出生时窒息和羊水吸入,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结论:对患肺炎的病儿只要具备6种高危因素之一时,应加强监护和防治,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