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心衰)和心房颤动(房颤)是两大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心血管疾病。这两种疾病常共存,且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加速疾病进展,导致患者脑卒中风险、全因死亡率增加,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预防心室重构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临床专家进一步探索了其在治疗心衰合并房颤方面的作用,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高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心血管病区住院及门诊就诊的高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其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患者65例为研究组,其余6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12周后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患者6MWD高于治疗前[(289.6±44.9) vs.(117.1±36.1),P<0.05]。NT-proBNP显著低于治疗前[(2190.1±531.8)vs.(9718.4±1380.1)pg/ml,P<0.05];LVEF高于治疗前[(54.7±2.2) vs.(42.0±2.1),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6MWD高于对照组[(289.6±44.9)vs.(159.1±40.1),P<0.05],NT-pr...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心功能及氧自由基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温州市中医院慢性心衰患者1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缬沙坦80 mg/d,1次/d,观察组加用用沙库巴曲缬沙坦50 mg/d,2次/d,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再次住院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行6 min步行试验,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 BNP)及氧自由基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一氧化氮(NO)、人晚期氧化蛋白(AOPP)水平]并比较,采用美国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KCCQ)评价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CI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低于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对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77例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8)、对照组(n=39)。两组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结果 与对照组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下降,LVEF增高,且较对照组,试验组LVEDD、LVEF、LVESD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增高,ET-1水平下降,且较对照组,试验组ET-1、NO水平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可改善冠心病伴CHF患者心功能,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持续性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患者心功能、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期间109例持续性房颤合并HFr 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及观察组(n=55),对照组采取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观察组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指标、氧自由基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2例,两组最终各入组53例。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较对照组高,左心舒张末内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较对照组水平低(P<0.05);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持续性房颤合并HFr EF治疗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升患者心功能,提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水平,一定程度上调节氧自由基代谢,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复发、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8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按照房颤指南给予常规围术期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两组在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7.
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结合脑啡肽酶(NEP)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双作用药物,经过多项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已广泛在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中应用。然而,NEP活性的丧失可以促进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积累,而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发生机制,这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沙库巴曲缬沙坦副作用的担忧。现回顾NEP抑制剂与其认知功能关系的相关研究,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衰弱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年龄≥80岁高龄慢性心力衰竭(LVEF<40%)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对照组(依那普利),各30例.分别于入组当时、第2、4和12周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SV)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贝那普利组和SV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对应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ESV、LVEDV、LVEF、IVSTd、LVPWTd、LVMI、血...  相似文献   

10.
沙库巴曲缬沙坦(又名沙库比曲缬沙坦)是目前指南推荐治疗心衰(HF)的新型药物,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的同时逆转早期心室肥厚,延缓HF进程.本文就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HF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增加从而增加死亡率.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药,它能够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研究也发现相比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沙库巴曲缬沙坦表现出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现就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口服胺碘酮(1组)36例,口服胺碘酮+缬沙坦(11组)42例,疗程观察24个月。结果:共75例完成治疗.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后左心房内径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治疗后Ⅱ组窦性心律维持12~24个月的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口服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可逆转左心房扩大,比单用胺碘酮能更有效地转复房颤,维持实性心律。  相似文献   

13.
应璇  陈舒  吴杰  董扬  刘俊 《心电与循环》2022,(3):284-287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化学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至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PAF合并CHF的患者168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ARNI组和依那普利组,各84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ARNI和依那普利。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RNI组总有效率98.81%,高于依那普利组80.95%(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下降,LVEF升高,血清sST2、Gal-3水平降低,且ARNI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ARNI可提高PAF合并CHF治疗效果,下调血清sST2、Gal-3表达,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心梗后心力衰竭的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缬沙坦组(对照组,n = 71)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试药组,n = 75),随访1年检测患者心脏彩超,血肌酐,血尿素氮,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 结果 ①治疗1个月,试药组患者较对照组NT-proBNP显著下降(P < 0.05),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 < 0.05),纽约心功能分级分布显著改善(P < 0.05);②治疗1年后,试药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 0.01),NT-proBNP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进一步改善(P < 0.05)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对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传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可溶性ST2(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4-2019-01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者52例,对照组为接受传统ACEI/ARB药物治疗者6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约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血清指标NT-proBNP、sST2、AngⅡ,以及肾脏功能指标SCr、eGF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LVESD、NT-proBNP、sST2及AngⅡ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脏功能指标SCr与eGFR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SCr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传统药物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抑制心肌重构,且能更好地改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将常规治疗方案中的ACEI/ARB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量(SV)、心输出量(CO)、6 min步行距离(6MWT)]、实验室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77.05%(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SV、CO、6MWT和实验室指标AngⅡ、ALD、NT-proBNP、cTn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相比,治疗组LVEF、SV、CO、6MWT分别为(48.2±4.8)%、(66.7±2.9)ml、(4.8±0.2)L/min和(381.6±23.3)m,均高于对照组的(42.5±3.7)%、(62.3±4.6)ml、(4.5±0.3)L/min和(354.1±18.9)m;AngⅡ、ALD、NTproBNP、cTnI分别为(106.1±13.5)ng/L、(302.3±19.8)pg/ml、(295.5±58.9)pg/ml和(0.11±0.0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17.5±17.9)ng/L、(317.6±23.1)pg/ml、(618.7.6±86.4)pg/ml和(0.14±0.02)ng/m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57例老年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8)与联合组(n=79)。两组均接受老年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 w。观察两组疗效差异,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学指标[血清脑钠肽(BNP)、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C反应蛋白(CRP)]及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变化,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药物总有效率、6MWD、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LVEDD、BNP、ICAM-1、CRP及MLHF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发CHF患者2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美托洛尔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治疗前,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长分化因子15、人亲环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并发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心力衰竭(HF)患者建立列线图并验证,准确预测其1年内HF再入院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HF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筛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建立列线图。使用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准确性。采用SPSS 26.0、R 4.1.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白细胞(HR=1.125,95%CI 1.016~1.245;P=0.023)、血清总胆固醇(HR=1.522,95%CI 1.080~2.144;P=0.016)、甘油三酯(HR=1.619,95%CI 1.109~2.363;P=0.013)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0.273,95%CI 0.125~0.598;P=0.001)是HF患者的预后预测因子,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训练集C-index为0.749(0.678~0.820),6个月曲线下面积(AUC)=0.821(0.700~0.893),12个月AUC=0.771(0.575~0.836);测试集C-index为0.851(0.641~0.809),6个月AUC=0.851(0.692~0.940),12个月AUC=0.847(0.679~0.995),提示模型具有中等预测价值,校准图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基于临床电子病历,本研究得出白细胞、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用性,利于评估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初发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189例,其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84例(观察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10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10%比例、LVEF>50%比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5 mm比例和再入院率。应用Cox回归分析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LVEF改善≥10%比例、LVEF>50%比例、LVEDd缩小≥5 mm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NT-proBNP和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心衰再入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与LVEF改善≥10%、LVEF>50%、L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