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采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上中切牙近中或远中缺损可达到与牙本质接近的弹性模量,并可实现良好的美学效果,但当牙体组织大量缺损无法制备出完整的牙本质肩领时,使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后桩核脱落、折断的可能性增大。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对比分析分别采用镍铬铸造桩核、金钯铸造桩核及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牙冠近远中斜行缺损后的应力分布状态。 方法:挑选一颗牙体完好无损及解剖值符合中国牙体解剖平均数据的成人离体上中切牙,使用牙科专用锥形束CT扫描后,应用ABAQUS软件根据牙冠和牙本质肩领近远中斜行缺损量逆向建立牙冠斜型缺损类型的牙体-纤维桩核(镍铬桩核或金钯桩核)-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牙冠近远中斜行缺损,牙本质肩领部分缺失;分别采用镍铬铸造桩核、金钯铸造桩核及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后,使用ABAQUS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对比加载后的应力分布状态。 结果与结论:上颌中切牙牙冠近远中斜形缺损,使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时粘接剂层面和桩层面上的应力峰值明显低于使用镍铬或金钯桩核修复时的情况,说明牙本质肩领部分缺失的牙冠近远中斜行缺损使用金钯桩核,镍铬桩核牙根折断的可能性增大;3种桩核修复模型后牙本质层面的应力峰值基本一致。结果表明牙本质肩领部分缺失的牙冠近远中斜行缺损使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4种不同修复上颌中切牙根管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桩核材料及根管重塑对上颌中切牙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CBCT 扫描、Mimics软件、Rapidform.xor3、Solidworks软件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4种修复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咬合加载,计算Von Mises应力。结果 建立4种包含牙本质、全瓷冠、底层冠、桩核、牙胶尖、牙周膜、粘接剂及牙槽骨的上颌中切牙修复的精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表明桩核材料及粘接剂性能影响牙本质Von Mises应力分布;桩的弹性模量越大,牙本质Von Mises应力越小。其中钴铬合金桩的牙本质Von Mises应力最小,为23.15 MPa。结论 通过建立不同修复上颌中切牙根管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可以预测不同材质和结构桩核冠修复系统对上颌中切牙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修复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背景:临床上牙本质肩领对桩核冠修复体的抗力和固位及边缘密封性有着重大作用。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唇、舌向斜形缺损上颌中切牙纤维桩-树脂核-全瓷冠三维模型的应力分布。方法:挑选1颗标准离体人上颌中切牙,使用锥形束CT扫描后,导入Mimics17软件,利用CAD、UG软件构建出唇侧、舌侧肩领有缺损的桩核冠模型,分别假设唇侧或舌侧断端低,肩领有缺损,限定缺损侧肩领为0 mm,按照唇侧肩领高度-舌侧肩领高度进行分组(0 mm-0 mm、0 mm-0.5 mm、0 mm-1.0 mm、0 mm-1.5 mm、0 mm-2.0 mm、0.5 mm-0 mm、1.0 mm-0 mm、1.5 mm-0 mm、2.0 mm-0 mm、0.5 mm-0.5 mm、1.0 mm-1.0 mm、1.5 mm-1.5 mm、2.0 mm-2.0 mm),在全瓷冠切1/3、中1/3交界处,施加与牙长轴成45°的100 N静载荷力,采用有限元分析根尖部牙本质及纤维桩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①根尖部牙本质应力分布:在唇、舌侧肩领均完整的情况下,随着肩领高度的增加,牙根部Von Mises应力从集中于颈部的趋势逐渐变得更分散均匀,峰值应力随肩领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在牙本质肩领有缺损的条件下,无论是舌侧或唇侧有肩领的情况下,牙根部Von Mises应力峰值较无牙本质肩领的情况有所减小,但同等高度下,舌侧有牙本质肩领组应力峰值减小更为明显,接近牙本质肩领完整组;②纤维桩应力分布:在唇、舌侧肩领均完整的情况下,随着肩领高度的增加,纤维桩Von Mises应力峰值逐渐减小。在牙本质肩领有缺损的条件下,无论是舌侧或唇侧有肩领的情况下,纤维桩Von Mises应力峰值较无牙本质肩领的情况均有所减小,但唇侧有牙本质肩领组应力峰值减小比舌侧肩领组更为明显;③结果表明:舌侧肩领对减小根部牙体应力集中较唇侧肩领明显,舌侧肩领高度有利于增强牙体抗力;唇侧肩领对减小纤维桩和粘接剂层的峰值应力较舌侧肩领明显,唇侧肩领高度有利于增加纤维桩冠的固位和稳定,且至少保留0.5-1.0 mm唇侧肩领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往应用三维有限元对桩核修复体的研究中,对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应力分析报道较少。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两种边界条件下,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纤维复合树脂桩核修复后的应力变化。方法:使用三维螺旋CT,对受试者上颌中切牙进行连续扫描,并输入Mimics10.01软件中,建立两组相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定义两组的边界条件为摩擦关系和全约束关系。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分析两种边界条件下全瓷冠、剩余牙本质和玻璃纤维桩的Von Mises应力及最大主应力。结果与结论:全瓷冠、剩余牙本质在摩擦关系下的应力峰值明显增高;纤维桩在两种边界关系下的应力峰值相差甚小;两种边界关系下各部分组织的应力分布基本相同;提示边界条件不会改变原有组织的应力分布,但其对应力峰值影响较大,纤维桩不会降低剩余牙本质的应力峰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牙体组织的力学组成比较复杂,牙、牙周膜、牙槽骨、黏膜组织不是线性材料,故无法直接被模拟。三维有限元法可以将复杂的生物系统简化成可被计算机分析的模型,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分析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桩核材料,修复上颌中切牙后剩余牙本质及桩的VonMises应力,对不同材料桩的理想直径进行量化。方法:Mimics软件直接读取CT数据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Ansys软件下模拟钴铬合金桩、氧化锆桩和玻璃纤维桩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桩核修复,分析修复后剩余牙本质上的VonMises应力峰值及桩的VonMises应力峰值,观察桩核修复过程中桩的直径及弹性模量对桩核冠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相同直径不同材料的桩修复上颌中切牙后,随着桩的弹性模量增大,剩余牙本质上的VonMises应力峰值减小,桩的VonMises应力峰值增大。对于不同直径同种材料的桩核冠修复,桩直径存在一临界点,小于这一临界点时,剩余牙本质的VonMises应力峰值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超过这一临界点,剩余牙本质的VonMises应力峰值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提示采用高弹性模量材料进行修复上颌中切牙,虽然可以减少剩余牙本质的应力峰值,但却改变了牙根的应力分布,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同种材料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随着桩直径的增大剩余牙本质上VonMises应力峰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经三维有限元分析钴铬合金桩、氧化锆桩、玻璃纤维桩修复上颌中切牙的理想直径分别为1.4,1.4,1.6mm。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剂材料对全瓷修复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和CAD建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下颌第1磨牙全瓷修复系统模型,选取临床上常见的4种树脂粘接剂材料(Duo Cement、Lute-It、Rely-X ARC、VariolinkⅡ),用ABAQUS软件计算应力分布。结果使用低填料型Lute-It粘接剂时粘接界面的应力最大。从黏弹性力学角度看,具有较大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树脂粘接剂会产生较低的应力极值。结论建议临床上采用高填料型且具有较大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系数的树脂粘接剂。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临床着重于研究带桩嵌体的材料和桩长度,而对其面形态的研究较少。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牙尖斜度的带桩嵌体对下颌第一磨牙残冠修复牙本质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探讨带桩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短冠的面形态设计。方法:采用CT扫描,Mimics软件及Unigraphics NX6.0建立右下颌第一磨牙带桩嵌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带桩嵌体,牙冠,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在不同模型的咬合接触区,施加240N的加载力值,分析不同牙尖斜度的带桩嵌体对牙残冠修复牙本质的最大主应力,Von-mises应力峰值和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牙尖斜度的增加,牙本质的各项应力峰值和应力分布范围逐渐增大。说明不同牙尖斜度的带桩嵌体对后牙残冠修复牙本质应力值和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景:以往有关桩直径和长度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研究中,多为直径或长度的单因素离散组合分析,不能准确反映桩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对牙根应力的影响。目的:基于AnsysWorkbench中DesignXplorer优化设计平台,探讨动态连续的桩直径和长度变化对牙根应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参数化人上颌中切牙桩冠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AnsysWOrkbench软件设定桩直径和长度的变化,其参数变量直径变化范围为1.0~4.1mm,长度变化范围为3.0~8.0mm,分析双变量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情况下,牙根牙本质平均主应力分布。同时进行直径和长度变量对的MaxEQVStress敏感度分析。结果与结论:随着长度的增加,镍铬合金桩修复后根牙本质EQV应力峰值下降28.9%;碳纤维桩根牙本质EQV应力峰值下降13.1%。随着直径增加,镍铬合金桩根牙本质EQV应力峰值下降33.9%;碳纤维桩根牙本质EQV应力峰值下降9.6%。镍铬合金桩长度在5.16~8.00mm范围内变化,碳纤维桩长度在4.75~8.00mm范围变化时,镍铬合金桩直径在1.62~2.02mm范围变化时,碳纤维桩变量直径在1.68~2.20mm范围变化时,根牙本质EQV应力峰值响应曲线率位于-1和1之间。提示增加桩的长度、直径有利于改善牙根牙本质应力分布,镍铬合金桩长度和直径的变化与纤维桩相比更易影响牙根应力大小;对于铸造镍铬合金桩而言,桩直径对根牙本质的EQV应力峰值的影响远远大于长度。碳纤维桩系统桩长度对根牙本质的EQV应力峰值的影响大于直径。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铸造桩参数优化选择范围:长度为5.16~8.00mm,直径为1.62~2.02mm;纤维桩参数优化选择范围:长度为4.75~8.00mm,直径为1.68~2.20mm。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在实体胫骨上对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外固定材料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外固定材料对胫骨骨折应力及其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套成人尸体胫骨,将胫骨中段横行锯断,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将骨折标本解剖复位后分别以铝合金材料外固定支架(高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为110 GPa)和PEEK、碳纤维树脂材料外固定支架(低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为7.0 GPa及11.4 GPa)固定。在骨折断面及钉道周围共粘贴13个电阻应变片,然后将模型分别置于Zwick Z100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及扭转试验机(RNJ-500)上,以线性载荷0 ~ 600 N、扭转载荷0 ~ 2.5 N?m加载,分析局部应力,测量两种不同材料外固定系统在相同载荷条件下骨折断面及钉道周围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特点。结果 在实验载荷条件下,传统外固定支架和高分子外固定支架骨折断端和钉道周围应力均随着轴向载荷或扭转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线性载荷或扭转载荷下,高分子外固定支架组较传统外固定支架组在13个测试应变点应变值应力分布更均匀,应变值大,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高分子材料外固定器治疗骨折中可明显降低应力遮挡,从而利于应力传导,从生物力学角度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不同形状纤维桩修复上颌中切牙弯曲牙根后牙本质及修复体的应力分布。方法 应用MicroCT扫描结合Mimics、Geomagic、UG、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柱形、锥形、双锥度纤维桩修复上颌中切牙弯曲牙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咬合,将载荷施加于模型舌侧面,方向与牙长轴成45°角,大小为120 N,分析牙本质及桩核冠的应力分布。结果 3组模型应力分布趋势及应力值范围相同,最大应力主要分布在桩核交界处唇侧、全瓷冠颈缘唇侧,在牙根弯曲部位内侧牙本质层,柱形组Von Mises应力峰值为20.34 MPa,大于锥形组(16.42 MPa)和双锥度组(16.29 MPa)。结论 弯曲牙根进行桩核修复时,不应过多去除弯曲部位的牙本质,且使用锥状和双锥度纤维桩优于柱形纤维桩。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3M ESPE RelyX ARC粘接剂厚度对IPS Empress II全瓷冠各组成部分应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粘接剂厚度分别为60、90、120和150μm的四种全瓷冠数值模型,施加四种不同的载荷加载方式,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全瓷冠的各组成部分的应力极值和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当粘接剂的厚度从60μm增大到90μm时,全瓷冠饰面瓷和核瓷的张应力极值都有所降低;而当厚度增至120μm时,瓷冠的应力水平有所提高,当厚度继续增大为150μm时,饰面瓷和核瓷的应力极值显著增大。结论 粘接剂内部的正应力在粘接剂厚度为90-120μm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当粘接剂厚度达到90μm以上时,剪应力幅值变化不大。当粘接剂厚度维持在90μm附近时,可以降低各瓷层内部的应力水平。粘接剂主要以剪切的方式破坏,粘接剂剪切强度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对于薄弱根管重塑后桩核修复的研究多为复合树脂重塑后金属桩核修复,纤维桩核修复研究较少。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薄弱根管重塑后应用不同材料桩核修复的牙本质内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正常上颌中切牙,获得BMP位图后,应用Adobe Photoshop Matlab 7.0软件建立正常牙、薄弱根管及薄弱根管重塑模型,将数据输入Ansys 11.0中形成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正常咬合对模型进行加载,分析石英纤维桩核冠、玻璃纤维桩核冠、铸造镍铬合金桩核冠修复正常根管、薄弱根管、重塑后薄弱根管3种状态根管的牙本质、桩核及重塑体内的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与结论:薄弱根管重塑后桩核冠修复整个牙根的Von mises应力可下降到正常根管水平,且应力分布情况也与正常根管相似。纤维桩核修复不会明显改变高应力区的分布,与桩修复前牙根的应力分布相同;铸造镍铬合金桩核修复不会明显改变高应力区的分布,但与桩修复前牙根的应力分布不同,使薄弱根管牙根颈部唇侧牙本质的Von mises应力峰值明显升高,重塑根管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根管。提示用弹性模量和牙本质接近的修复材料重塑薄弱根管,可以降低牙本质及桩内的应力,有利于薄弱根管残根的保存治疗。纤维桩较铸造镍铬合金桩更适于残根的桩核冠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下颌全牙列-直丝弓矫治器的生物力学模型,分析其在滑动法关闭间隙的载荷作用下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方法根据志愿者颌面部CT扫描图像建立下颌骨(皮质骨和松质骨)和全牙列(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周膜)的模型,并以Roth托槽的实际数据建立一套托槽模型,与牙齿间的空隙用粘结剂来填充;弓丝和每个托槽都考虑接触,并使用弹簧元连接托槽和弓丝,模拟扎丝的作用,施加滑动法关闭间隙的载荷。结果切牙出现牙冠向舌侧、牙根向唇侧的转矩移动,其牙周组织和牙根的应力较高,特别是中切牙,其牙周膜的最大应力为3.97 kPa;第1磨牙远中根也出现应力集中,牙周膜的最大应力达到5.75 kPa。结论为了避免切牙的牙根吸收,可考虑增加前牙托槽的转矩;第1磨牙远中根也容易发生牙根吸收,建议适当降低正畸力值或采用微植体作为支抗。  相似文献   

14.
无支架心包二尖瓣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无支架心包二尖瓣与有架三叶生物瓣对比,利用有限元法计算,观察在左心室舒张期瞬时跨瓣压差作用下的瓣叶静态应力分布。方法 采用八节点曲线薄壳单元,考虑大应变以及瓣叶闭合过程的接触,应用Newton-Raphson方法求解有限元非线性方程。结果 瓣膜开启状态下两种瓣膜应力水平均不高。在峰值跨瓣压差15.96 kPa作用下,无架心包二尖瓣第一主应力分布均匀,无明显应力集中、平均第一主应力为0.040~0.149 MPa;有架三叶瓣在临床上易发生撕裂的部位明显应力集中,最大第一主应力为2.352 MPa,平均第一主应力为0.223~0.724 MPa,明显高于无架心包二尖瓣。结论 (2)对于几何曲面形状不规则,高度接触的无支架心包二尖瓣,首次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应力计算是有效可行的;(2)本研究的有支架心包三叶瓣有限元模型得到的应力分布与临床结果一致;(3)无架心包二尖瓣较有架心包三叶瓣应力分布明显合理,有益于防止瓣叶撕裂和钙化、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研究报道牵张间隙内存在软骨内成骨及膜内成骨两种成骨方式,也有研究认为在只有轴向牵张力作用而无其他方向外力干扰情况下,牵张新骨仅以膜内成骨一种方式成骨。 目的:研究不同咬合状态下牵张区新生组织所处的力学环境,并验证该环境是否具有诱导和促进成软骨的能力,解释成骨方式不一致的矛盾。 方法:建立下颌骨双侧牵张成骨模型,设定牵开距离为1 cm,固定后4周,在骨面咀嚼肌附着部位施加肌肉力来模拟实际咀嚼运动。选择双侧后牙咬合、左侧磨牙咬合及前牙咬合状态进行模拟分析,考察压应力/张应力、剪应力、范式应力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双侧后牙咬合状态:范式应力及剪应力自舌侧向颊侧力值有所增加。自远中舌侧下缘至远中颊侧上缘,压应力逐渐转为张应力。②前牙咬合状态:范式应力及剪应力自舌侧面逐渐向颊侧减小。压应力/张应力在舌侧面压应力较大,向颊侧逐渐减小,过渡为张应力。③左侧磨牙咬合状态:左侧牵张区各应力和双侧后牙咬合状态下的各应力分布特点很相近,但最大值均要比双侧后牙咬合状态下的相应力值小。右侧牵张区范式应力在远中面的上缘和下缘出现应力最大值,近中颊侧下缘出现应力最小值,之间为过渡区。剪应力与范式应力特点相似。压应力/张应力则主要出现在近中下缘。说明在固定早期若牵张器不够稳定,咀嚼运动可以在新生组织内形成一个促使软骨形成的力学环境,为成骨方式不一致的矛盾指出了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文题释义: 玷污层:牙体预备时由于车针的高速切割和挤压,牙本质表面形成厚1-5 μm的玷污层,它由无机物碎屑和凝固的胶原纤维碎屑组成。切割碎屑深入牙本质小管口形成管塞。磷酸酸蚀处理能够去除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及污物,而自酸蚀粘接剂则因为酸性较弱仅能对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及杂质进行部分溶解,并最终将剩余的玷污层包含在内形成混合粘接层。 甲基丙烯酰癸氧基二氢磷酸酯(10-MD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酸性功能单体,与羟基磷灰石反应生成的难溶性钙盐形成“纳米层状结构”,强烈吸附于牙本质表面,这一特点被认为能够增强粘接性能,并且对胶原纤维有保护作用,长期观察发现其可以提高粘接剂的耐久性。 背景:当用旋转式或手动器械处理牙表面时,在牙釉质和牙本质上由切割和磨损产生的碎片形成了玷污层。玷污层是影响牙和修复材料之间粘接的重要因素,明确玷污层对不同种类粘接剂的影响对口腔医生的临床选择与正确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使用不同金刚砂车针预备的试件在人工唾液中存储24 h与100 d后,对4种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获取离体人磨牙80颗,分别进行600号碳化硅砂纸(对照)、中细粒度金刚砂车针、标准粒度金刚砂车针、粗粒度金刚砂车针4种牙本质表面处理,每种处理20颗;每种处理方法内分4个亚组,分别以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Optibond Versa(VSA组)、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Optibond All in One(AIO组)、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组)及全酸蚀粘接剂Bond 5(GLU组)进行树脂粘接。粘接完成后,将试件置于人工唾液中37 ℃储存24 h及100 d,随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端断裂面,并对断裂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储存24 h:使用两步法粘接剂或全酸蚀粘接剂的情况下,不同表面处理组间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使用一步法粘接剂或通用型粘接剂的情况下,仅粗粒度车针组粘接强度低于砂纸组(P < 0.05)。使用砂纸或中细粒度车针的情况下,仅AIO组与VSA组粘接强度比较无差异;使用标准粒度车针的情况下,仅AIO组与VSA组、GLU组与SBU组粘接强度比较无差异(P > 0.05);使用粗粒度车针的情况下,VSA组与AIO组、GLU组、SBU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余组间比较无差异(P > 0.05);②储存100 d:使用两步法粘接剂或全酸蚀粘接剂的情况下,不同表面处理组间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使用一步法粘接剂的情况下,仅粗粒度车针组粘接强度低于砂纸组(P < 0.05);使用通用型粘接剂的情况下,仅标准粒度车针组、粗粒度车针组粘接强度低于砂纸组(P < 0.05)。使用砂纸或中细粒度车针的情况下,仅VSA组与SBU组粘接强度无差异(P > 0.05);使用标准粒度车针的情况下,仅SBU组与VSA组、GLU组与SBU组、GLU组与VSA组粘接强度无差异(P > 0.05);使用粗粒度车针的情况下,仅VSA组与AIO组粘接强度无差异(P > 0.05);③仅在使用两步法粘接剂的情况下,不同表面处理组100 d后的粘接强度与24 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与浸泡24 h相比,VSA组、SBU组、GLU组浸泡100 d后的粘接界面断裂和混合断裂比例略有增加,其中VSA组变化最大;与其他组比较,GLU组浸泡24 h与100 d的粘接界面断裂和混合断裂模式比例均超过50%;⑤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粒度车针预备产生了不同的玷污层,对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产生了显著影响,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和全酸蚀粘接剂未产生显著影响;存储时间对不同粘接剂产生了显著影响。 ORCID: 0000-0002-1639-6498(郑适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背景:粘接界面尤其是根管壁-粘接剂间是纤维桩修复后接构的薄弱环节,加强粘接剂与根管壁间粘接对提高纤维桩的修复成功率,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比较自酸蚀粘接系统和全酸蚀粘接系统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选用30颗单根管前牙用于纤维桩粘接实验,每颗牙选用逐步后退法进行预备并进行根管充填。样本分为3组,自酸蚀粘接组、全酸蚀粘接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应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全酸蚀粘接系统、传统磷酸酸蚀法处理根管内壁。 结果与结论:自酸蚀粘接组、全酸蚀粘接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粘接强度分别为(3.24±0.76),(4.09±0.54),(2.85±0.89) MPa。两两相比,不同粘接方法对纤维桩的粘接强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全酸蚀粘接组混合层与牙本质和纤维桩粘接紧密,自酸蚀粘接组混合层只与纤维桩粘接紧密,与牙本质未形成有效连接。提示全酸蚀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优于自酸蚀粘接系统,具有良好的纤维桩固位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改良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方案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数据,重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虚拟加载和仿真计算,比较分析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的应力分布。结果: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应力集中于股骨颈内侧部及假体与股骨颈交界部,以股骨颈内侧部尤为明显。股骨假体覆盖区存在明显应力遮挡。结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应力主要集中于股骨颈内侧及假体与头颈交界部,并在股骨假体下骨质部存在应力遮挡,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应力集中及应力遮挡与股骨颈骨折发生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骨水泥型胫骨假体平台界面应力,确定界面应力损伤区域,为临床单髁置换胫骨平台的应力失效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人体动力学软件模拟完整周期的步态,获得膝关节的承力条件;利用医学影像及三维重建软件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模型并进行单髁置换;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单髁置换后胫骨假体平台界面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 步态下膝关节的力和角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1.3 s为1个周期,膝关节合力峰值为760 N;界面最大剪切应力为11.82 MPa、最大拉应力6.849 MPa,均发生在假体-骨水泥界面的内侧前端拐角处;对于界面的最大应力,钛合金假体低于不锈钢假体。结论 假体的弹性模量减小可以降低界面最大主应力,从界面应力考虑,钛合金假体优于不锈钢假体;胫骨假体平台界面损伤区域主要在内侧前、后端拐角和外侧中端处,故提高该区域假体-骨水泥结合能力能防止单髁膝关节胫骨假体平台松动。研究结果对临床中单髁术后胫骨假体平台松动预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下颌骨矢向/垂直向不同比例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髁状突应力的影响,寻找适合患者的下颌前伸止鼾器矢向/垂直向比例。方法:通过构建OSAHS患者颌面部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颌骨不同的前伸量和垂直量,分析髁突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患者的下颌骨左侧髁突在下颌前伸最大量的64%(7.68 mm),开口垂向距离为7 mm时所受最大主应力最小;右侧髁突在下颌前伸最大量的66%(7.92 mm),开口垂向距离为6 mm时所受最大主应力最小。结论:通过对两侧髁突的仿真分析,考虑到左右髁突受力均衡,建议该患者在佩戴下颌前伸止鼾器时下颌矢向位移为最大前伸量的66%,开口垂直距离为6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