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英泽  阎小萍 《中国骨伤》2007,20(8):505-50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并造成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晚期可发生脊柱及外周关节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1]。所以我们必须强调重视AS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有效药物,减少致残。1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较系统的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表明,AS的5个阶段不同程度存在滑膜炎、骨髓黏液样变、浅表软骨破坏、肌腱端炎、关节内纤维赘、新骨形成和骨性强直等众多病理表现;其中滑膜炎和软骨下骨髓黏液样变较肌腱端炎更能合理解  相似文献   

2.
张英泽  阎小萍 《中国骨伤》2006,19(8):505-50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并造成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晚期可发生脊柱及外周关节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1]。所以我们必须强调重视AS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有效药物,减少致残。1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较系统的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表明,AS的5个阶段不同程度存在滑膜炎、骨髓黏液样变、浅表软骨破坏、肌腱端炎、关节内纤维赘、新骨形成和骨性强直等众…  相似文献   

3.
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 ankylosing spondylitis)不同于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椎间盘、纤维环韧带骨化融合和骶髂关节破坏,而主要表现为髋膝等外周大关节不对称性破坏所致的反复发作性肿痛,而腰背部及骶髂关节痛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累及脊柱、骶髂关节的慢性中心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将导致疼痛、僵硬和胸腰段后凸畸形等症状。脊柱病变的病理过程包括纤维环、前纵韧带和小关节、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进行性骨化。部分患者可出现经椎体或椎间盘的  相似文献   

5.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等中轴骨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1])。疾病进展期主要表现为疼痛、晨僵以及进行性发展的胸腰椎后凸畸形,晚期出现严重的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2])。脊柱假关节作为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最早由Andersson提出(即"Andersson损害")。由于缺乏明确的  相似文献   

6.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的与多种因素和多种基因相关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该病通常先发于骶髂关节,逐渐沿脊柱中轴向上至椎旁韧带、关节突及外周关节,发展到后期,椎间盘及韧带出现骨化,多节段融合,并逐渐演变成一个类似长骨的杆状结构,导致严重的脊柱畸形及关节强直[1]。随着AS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复杂、起病隐匿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不清。但其病理学特点为早期韧带、纤维环、椎间盘、骨膜和骨小梁为血管化和纤维性组织侵犯,被肉芽组织取代,导致整个关节破坏和附近骨质硬化,最终关节纤维性及骨性强直。这些特点与脊柱周围韧带、滑膜内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现就近年来有关参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破坏的细胞及细胞因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反复活动,终至脊柱强直、畸形,功能严重受损。我科近6年来采用CT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治疗AS,能迅速控制疾病症状,使病情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遗传相关性显著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SpAs),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中轴骨骼,并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的钙化和骨性强直。已知AS有显著的人种和地理差异,且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倾向。双胞胎研究估计,其90%以上的易感性由遗传因素决定。AS临床表现的遗传现象也十分显著,广泛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调查表(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对疾病活动评估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为51%和76%。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骨-韧带结合部的进行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通常起始于骶髂关节和腰椎,呈头向渐进性累及胸腰椎、胸椎.胸椎椎体、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及胸锁关节的骨性强直引起胸廓扩张受限致肺通气功能受损[1];随病程进展,纤维环和韧带的渐进性骨化形成僵硬、固定的胸腰椎后凸畸形,导致躯干塌陷、肋骨边缘对腹腔脏器形成压迫及腹式呼吸受限[2],进一步加剧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最终可发生脊柱强直、关节畸形,导致残疾[1].目前强直性脊柱炎尚无根治方法,如能积极配合治疗,就可以控制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r-axSpA)患者小关节强直与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r-axSp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低剂量CT(LDCT)检查,观察患者C2~S1关节强直发生情况及其与改良Schober试验和巴斯功能指数(BASFI)的关系。结果 C2-3~C7-T1节段小关节强直平均值0.16~0.20分,颈段平均值为0.84分;胸段T1-2~T12-L1节段小关节强直平均值0.27~0.48分,胸段平均值4.17分;L1-2~L5-S1节段小关节强直平均值为0.27~0.33分,腰段平均值1.47分;全脊柱平均值6.48分。全脊柱小关节强直得分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ASDAI指数、C反应蛋白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05),与病程、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改...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和僵硬,并可导致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的骨密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王全平王晶于会东刘继中强直性脊柱炎是引起腰背痛和脊柱僵硬的慢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关节,骶髂关节,有时累及髋关节,同时也引起脊柱及全身骨质疏松。我们观测了113例临床和X线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密度,本文报告观测...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病情严重及晚期的患者可因广泛关节强直而残疾。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也尚缺乏特异性较高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是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较为深入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通过MMP-3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进展及有效治疗药物。本文综述了血清MMP-3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ECT核素骨显像对脊柱关节病(Sp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SpA患者63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26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37例)同时进行骶髂关节CT扫描和ECT全身及骶髂关节局部显像。结果 CT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检查阳性率为24.3%(9/37)。远低ECT检查阳性率64.9%(24/37);ECT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阳性率为53.8%(14/26)。结论 ECT核素骨显像早期诊断SpA较CT敏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性骨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及髋关节,早期表现为滑膜炎及韧带附着点的病变,随后可引起椎体周围软组织骨化及椎体间骨桥形成,导致脊柱强直,晚期出现僵硬的胸腰椎后凸畸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作为AS的一个常见并发症[1],可导致脊柱骨折、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管很多慢性炎性骨关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反复活动,终至脊柱强直、畸形,功能严重受损。我科近5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S,能迅速控制疾病症状,使病情趋于稳定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与CT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旨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并比较X线和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21例AS患者骶髂关节X线平片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X线检查包括骶髂关节正位片,CT检查使用GE—H9800Quick型CT机及GE—HispeedCT/i型螺旋机,层厚5mm,间隔5mm。结果:21例中全部42个关节受累,主要病变包括:①关节面下囊性变。②关节面硬化。③关节面侵蚀。④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⑤关节强直。结论:CT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尤其是对于AS骶髂关节早期病变及较小的病变的诊断优于X线平片,而对于中度及重度关节炎的改变同X线诊断价值相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剂量64层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不清,皮质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靠近皮质部分的松质骨增生呈现出糜烂、硬化或者为硬密度不均匀呈现出"融雪状",骨小梁模糊,且随着病程的逐渐延长,还会导致骶骨侧面与韧带部位的不断发展以及关节内出现软组织肿胀等。结论低剂量64层螺旋CT能够清晰反映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患者的各种状况,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