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非常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血管翳交界处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角度入手,探讨当前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认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血管翳生成、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形...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病因未明的、以慢性关节滑膜炎症和进展性关节破坏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早期关节改变是滑膜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导致局灶性、关节旁和系统性骨丢失。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种能降解细胞外所有基质的锌蛋白酶,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对细胞外间质的降解和关节骨及软骨的破坏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系统性的炎症标志物,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特别是早期患者滑膜损害和预后的指标,同时也是评价抗风湿药物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主要从MMP-3的结构、功能及表达调控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中是否存在巨自噬现象以及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培养原代RA-FLS,以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中培养的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OA-FLS)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  相似文献   

4.
circRNA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滑膜组织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信使RNA的表达受circRNA的调控。cir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中药通过调控circRNA及其发挥的海绵作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独特优势。综述circ RNA的概况、circ RNA-mi RNA-m RN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串扰、circ RNA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志物、circ RN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中药对circ RNA的调控,以期更准确地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程度及预后,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监测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弗林蛋白(Furin)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内提取RA滑膜组织后培养原代滑膜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FLS);将重组Furin蛋白按照不同浓度(250 ng/ml,500 ng/ml)加入RA滑膜细胞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并采用MTT、细胞划痕、Transwell、ELISA等方法检测重组蛋白处理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炎性因子分泌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加入重组Furin蛋白处理24 h、48 h,对类风湿滑膜细胞增殖活动没有明显影响(P>0.05)。处理24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迁入划痕伤口内细胞数无显著区别(P>0.05),滑膜细胞穿透基底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且与剂量浓度呈正相关。培养液上清中IL-1α和IL-17含量升高(P<0.05),而各组间IL-1β和TNF-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Furin蛋白诱导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侵袭能力同时可促进其分泌IL-1α和IL-17。  相似文献   

6.
缺氧诱导因子-1是组织细胞适应缺氧的主要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缺氧条件下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可与靶基因上的缺氧反应元件结合,参与缺氧诱导的一系列基因表达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血管生成、滑膜细胞的迁移、骨破坏及其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缺氧诱导因子-1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利于探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靶点,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海港  郭州  张雄  孙凯  郭风劲 《骨科》2023,14(6):580-584
滑膜增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特征,也是其他关节炎如血友病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中不可忽视的病理改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的相关检索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滑膜增生的主要细胞来源、滑膜异常增生对关节的影响和参与调控滑膜增生的诸多信号通路。最后,我们强调了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和铁死亡等细胞死亡机制在滑膜增生中的重要作用,期望对于整体阐明滑膜病变在关节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骨密度和骨量降低为特征的骨代谢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实验研究总结OP以及骨细胞病理进程发现,细胞焦亡(pyroptosis)机制对该病有着重要介导作用。细胞焦亡属于机体的天然免疫反应,多种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在OP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细胞焦亡介导OP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因此,阐明细胞焦亡的信号机制和与OP的联系,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对于防治OP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分子水平的研究逐渐深入,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OP骨细胞代谢的研究逐渐增多,中医药参与靶向治疗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该病的突破方向。本文将综述细胞焦亡机制与OP的相关性研究,分析细胞焦亡途径影响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阐述细胞焦亡调控OP中骨细胞代谢和平衡的具体机理,为细胞焦亡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为寻找潜在的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超声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实验室检查与放射学检查对早期诊断的作用有限。高频灰阶超声软组织分辨力较高,能够区分渗出性和增殖性滑膜病变;能量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区分活动性和非活动性关节病变;CEUS可提高检出滑膜增厚、滑膜血管增生等病变的敏感性。超声检出骨侵蚀的能力优于放射学检查,还可随访和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病变中较常见的一种.早期采用药物治疗.但对处在中期和慢性期的患者,因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采用非手术治疗不能改善症状和畸形.其病变不仅累及桡腕关节,还累及腕尺关节、桡尺远侧关节、腕骨间关节和腕掌关节;炎症还波及到周围腱鞘内滑膜,尤其是桡、尺侧腕伸肌腱及拇长伸肌腱和指总伸肌腱.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阐述关节滑膜细胞、滑膜基质、血管翳、滑膜内血管及炎症细胞等的超微结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变化情况,反映该病关节滑膜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指导临床鉴别、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关节滑膜细胞、滑膜基质、血管翳、滑膜内血管及炎症细胞等的超微结构有类风温性关节炎中的变化情况,反映该病关节滑膜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指导临床鉴别、论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辨别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证型及主要症状,通过对比说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 其特征为依赖于半胱氨酸蛋白酶-1, 并伴有大量促炎性因子的释放。研究结果表明, 细胞焦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它还通过影响免疫细胞浸润影响免疫治疗结果。本综述拟探讨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焦亡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中的作用, 为临床结直肠癌的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选策略是控制炎症与其他病理反应,缓解其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槲皮素具有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和分泌、抗氧化、免疫调节、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成,以及抑制滑膜细胞增生等多种生物活性,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进程。槲皮素在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药化橘红、骨碎补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柚皮苷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且能够修复类风湿关节炎所致关节软骨损伤,延缓其病理进程,临床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柚皮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保护与修复骨质,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抗氧化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48个膝关节(男10个,女38个,平均年龄35岁)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术,并使用双极射频汽化仪对残留的滑膜进行处理。术后给予羟基氯喹、氨甲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等抗类风湿药治疗,疗程6~12个月。48个关节均得到了6个月的随访,34个关节得到2年的随访。随访包括近侧指间关节的疼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的改善率;Ishikawa关节功能的评分;术前术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结果: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滑膜充血水肿为主要特点,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在镜下的表现是血管翳和肉芽肿的形成,术后6个月近侧指间关节的疼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的总改善率为83.3%,术后2年为55.9%。Ishikawa关节功能的评分术后6个月总优良率为93.8%,术后2年为73.5%。ESR、CRP和RF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对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同时术后给予正规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膝骨关节炎滑膜细胞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  石关桐  郑昱新 《中国骨伤》2006,19(11):656-658
目的观察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探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组织块培养法分离早期与晚期(依据Kellgren和Lawrenc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划分)OA患者滑膜细胞进行培养,用光镜、电镜、组织化学方法等观察鉴定该细胞类型。结果患者滑膜细胞符合巨噬样滑膜细胞(A型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B型细胞)的特征,早期与晚期滑膜细胞在生长周期及细胞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晚期较早期滑膜细胞生长周期长、生长极向性差、细胞内溶酶体丰富。结论组织块培养法可以有效分离人类关节滑膜细胞,建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系。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病变为主,表现为关节内慢性滑膜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永久性关节软骨和骨的侵蚀和损害,继而可出现关节不稳、残毁以及关节疼痛、僵直,导致关节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的体外增殖活性。方法收集行关节腔镜术或关节置换术的RA、骨关节炎(OA)、关节创伤患者的膝关节滑膜组织标本各3例,应用酶消化法进行FLS的分离培养,采用MTT法比较三种来源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结果 RA-FLS在体外培养第3、4、5天时OD值较OA、关节创伤来源者增高(P值均小于0.05)。结论 RA-FLS细胞增殖程度较OA、关节创伤来源者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