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及营养评估在临床中的应用,为建立儿科规范化营养管理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6 249例住院患儿的入院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资料,将患儿按营养风险程度分为高营养风险组(588例)、中营养风险组(4 330例)、无营养风险组(11 331例),对比各营养风险组患儿的营养评估情况,分析营养风险筛查的评分构成,以及营养风险筛查的开展对营养支持治疗率的影响。结果 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0.27%(4 918/16 249),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37%(4 448/16 249),营养过剩发生率为11.29%(1 834/16 249)。营养评估结果与营养风险程度均存在显著相关性(5岁及以上:rs=0.313,P < 0.05;5岁以下:rs=-0.304,P < 0.05)。不同营养风险组间,各评分项目的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营养风险筛查的开展,患儿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率逐年上升(P < 0.05)。结论 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使用改良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可促进规范化营养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营养状况,验证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NA)量表在脑瘫住院患儿营养评估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4~10月住院的1~5岁脑瘫患儿20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SGNA量表评估结果,并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Z评分法作为参照标准,验证SGNA量表评估脑瘫患儿营养状况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SGNA量表和Z评分法对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2.3%、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GNA量表的应用在不同评估者间呈高度一致性(κ=0.621,P < 0.001)。以Z评分法作为参照标准,SGNA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5%、82.5%、75.0%、86.7%,两种评估方法呈高度一致性(κ=0.622,P < 0.001)。SGNA量表与年龄别体重Z评分、年龄别身高Z评分均呈中度一致性(分别κ=0.495、0.478,P < 0.001),与身高别体重Z评分一致性低(κ=0.197,P < 0.05)。结论 脑瘫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SGNA量表可以作为评估脑瘫患儿营养状况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营养状况,验证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NA)量表在脑瘫住院患儿营养评估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4~10月住院的1~5岁脑瘫患儿20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SGNA量表评估结果,并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Z评分法作为参照标准,验证SGNA量表评估脑瘫患儿营养状况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SGNA量表和Z评分法对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2.3%、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GNA量表的应用在不同评估者间呈高度一致性(κ=0.621,P < 0.001)。以Z评分法作为参照标准,SGNA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5%、82.5%、75.0%、86.7%,两种评估方法呈高度一致性(κ=0.622,P < 0.001)。SGNA量表与年龄别体重Z评分、年龄别身高Z评分均呈中度一致性(分别κ=0.495、0.478,P < 0.001),与身高别体重Z评分一致性低(κ=0.197,P < 0.05)。结论 脑瘫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SGNA量表可以作为评估脑瘫患儿营养状况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儿科营养筛查-评估工具对小儿消化营养科住院儿童营养状况进行分析,了解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以及不同营养状况下临床结局及生化指标差异,为合理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开发的儿科营养筛查-评估工具——“儿科营养筛查”APP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消化营养科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入院的患儿进行营养筛查,并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进行营养评估,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下临床结局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 共入选624例患儿,男368例,女256例,0~1岁组(不含1岁)158例,1~3岁组95例,>3岁组371例。营养筛查结果表明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56.25%,0~1岁组营养不良风险最高(89.24%)。按疾病进行分组,短肠综合征患儿营养不良风险最高(90.05%),其次为急性胰腺炎(88.89%)和慢性腹泻(75.00%)。对比无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风险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感染发生率更高,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营养评估提示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3...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改良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调查住院儿童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状况,评估该筛查工具的临床有效性,为临床进行营养评估和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住院患儿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改良的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调查,进一步探讨营养不良风险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 2632例住院患儿中总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3.2%。住院患儿年龄越小,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越高(χ~2=59.89,P0.05);不同病种患儿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5.12,P0.05),其中消化系统(70.1%)及血液恶性肿瘤(86.7%)患儿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组。在无营养支持的情况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住院天数明显延长(Z=-9.293,P0.05),且疾病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7,P0.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3,P0.05)。结论改良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能有效地筛查出住院患儿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有较好的临床预测性。  相似文献   

6.
谢琪  黄玲  李欣辉 《临床儿科杂志》2016,34(12):917-923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有高营养风险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的儿科营养不良筛查评分法(STAMP),对连续入院的1 296例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并分析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1 296例住院患儿中,379例STAMP评分≥4分,高营养风险检出率为29.24%。304例患儿纳入进一步分析,其中85例(27.96%)有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患儿中,37例肠外营养支持(PN),23例肠内营养支持(EN),25例PN和EN联合应用;EN、PN、PN和EN联合应用比较,人均和日均营养支持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EN的人均和日均费用均为最低。与无营养支持患儿比较,营养支持患儿感染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无营养支持患儿抗感染治疗费用高于有营养支持患儿,抗生素治疗费用也明显高于有营养支持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无营养支持、EN、PN、PN+EN四组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四组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结论改良的STAMP评分作为儿科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简单实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费用存在差异;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临床结局,特别是减少感染和降低抗感染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常见共患病及其与脑瘫类型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进行智力测查、眼科检查、语言测查、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估等,从临床分型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两个角度分析脑瘫共患疾病.结果 354例脑瘫患儿中,共患智力低下166例(46.89%)、听觉障碍15例(4.24%)、视觉障碍138例(38.98%)、语言-言语障碍216例(61.02%)、癫癎82例(23.16%).相关分析显示,痉挛型双瘫与视觉障碍相关性最强,痉挛型偏瘫与癫癎相关性最强,痉挛型四肢瘫与癫癎和智力低下最相关,不随意运动型及混合型均与语言障碍最相关.除视觉障碍在不同GMFCS分级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外,其他共患病的发生情况与脑瘫类型、GMFCS分级水平明显相关(P均<0.05),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及GMFCS分级水平Ⅳ~Ⅴ级者多重障碍率明显高于痉挛型双瘫、偏瘫患儿及GMFCS分级水平Ⅰ~Ⅲ级者(P<0.05).结论 脑瘫患儿共患病的发生率和病种与脑瘫类型以及GMFCS分级水平有关,建议临床医生充分认识脑瘫患儿的临床分型、运动水平以及共患病,多学科协作全面评价和康复,以改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静息能量消耗(REE)特点, 探讨常用REE预测公式在脑瘫患儿中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36例24~144月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 11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应用间接测热法测定REE, 脑瘫组按照GMFCS分为Ⅰ~Ⅱ级(20例)、Ⅲ级(6例)、Ⅳ~Ⅴ级(10例)3组, 分别与对照组进行REE实测值(MREE)比较;Harris-Benedict、WHO、Schofield-W、Schofield-WH及Oxford预测公式的预测值(PREE)与MREE进行一致性、相关性等分析。独立样本应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 分类资料应用χ2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对MREE与PREE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均方根误差评估各REE预测公式PREE值的准确性。结果对照组MREE为(952.18±270.56) kcal/d, 脑瘫儿童MREE为(801.81±201.89) kcal/d。Ⅰ~Ⅱ级组MREE为(86...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不同运动功能分级脑瘫患儿步态分析中时-空与运动学参数的差异,探索通过三维步态分析中时-空与运动学参数来定量评价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为痉挛型脑瘫的病情评估提供客观定量方法。方法选取年龄6~12岁、经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分级为Ⅰ、Ⅱ、Ⅲ级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共90例,GMFCS分级为Ⅰ级(Ⅰ级组)、Ⅱ级(Ⅱ级组)、Ⅲ级(Ⅲ级组)各30例。选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90例脑瘫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步态分析中的时-空与运动学参数,利用方差分析和多样本均数间多重比较,分析不同运动功能分级脑瘫患儿之间以及与正常对照组儿童之间的差异。结果脑瘫患儿步态分析时-空参数中步长、步宽、步速、步频、跨步长较正常对照组儿童明显减小(P<0.05),且随GMFCS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脑瘫患儿步态周期和双支撑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儿童明显延长(P<0.05),且随GMFCS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延长。运动学参数中,脑瘫患儿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角度较正常对照组儿童明显减小(P<0.05),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和最小屈曲角度、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明显减小,而髋关节最小屈曲角度明显增大(P<0.05);随GMFCS分级的升高,关节活动角度逐渐减小,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和最小屈曲角度、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逐渐减小,而髋关节最小屈曲角度逐渐增大;仅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在不同GMFCS分级患儿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步态分析中时-空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可以定量评估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GMFCS分级越高的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越大,下肢的运动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651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患儿的诊断、住院时间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651例住院患儿中,7.07%(46例)存在高度营养风险,80.95%(527例)存在中度营养风险,11.98%(78例)为低度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检出率是22.58%,其中中度营养不良111例(17.05%),重度营养不良36例(5.53%).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为存在高度营养风险疾病前3位(x2=21.43,P<0.01);根据营养评价的结果显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的患儿发生重度营养不良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疾病(x2=16.53,P<0.05).高度营养风险患儿住院期间较低度营养风险患儿更容易出现体质量丢失(P<0.05),其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中、低度营养风险患儿(P<0.05).结论 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风险不同导致临床结局不同;STRONGkids评分法评估住院儿童的营养风险,能早期发现住院期间营养不良以及有恶化可能的患者,有利于及时给予全面的营养评估以及早期合理的营养治疗,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行分析,以期为脑瘫患儿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0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7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接受康复诊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译本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别将各GMFCS级别患儿的GMFM-66分值使用stable limit模型分析,获得各GMFCS级别患儿达到其GMFM-66的最大值以及达到最大值的速率(该值被转化为年龄-90,表示达到GMFM-66最大值90%时的年龄)。同时与加拿大相关研究(OMG)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干预背景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差异。结果 228例脑瘫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性152例(66.7%),女性76例(33.3%),痉挛型双瘫87例(38.2%),痉挛型四肢瘫63例(27.6%),痉挛型偏瘫48例(21.1%),痉挛型三瘫4例(1.8%),肌张力障碍型4例(1.8%),徐动型11例(4.8%),共济失调型11例(4.8%)。共有986次符合条件的GMFM-66测试结果,平均每例患儿有4.32次测试结果。首次评估时总体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95岁。GMFCS Ⅰ~Ⅴ级的GMFM-66最大值分别为81.2、62.4、52.9、40.8和24.4分,呈显著降低趋势;年龄-90分别为3.8、2.7、2.1、2.0和1.5岁,GMFCS Ⅲ和Ⅳ级间差别不大,在其余各级间表现出明显差别。本研究的GMFCSⅠ和Ⅱ级的GMFM-66最大值低于OMG,而GMFCS Ⅲ~Ⅴ级的GMFM-66最大值与之较为接近;各GMFCS级别的年龄-90均明显低于OMG。结论 本研究GMFCS Ⅰ级和Ⅱ级脑瘫患儿尽管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更早地进入了GMFM-66最大值区域,但运动功能发育的峰值水平低于OMG,应充分重视在4岁后轻度脑瘫患儿中积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多种康复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儿科营养不良筛查方法(STAMP)评估患儿营养状况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采用STAMP调查住院患儿营养状况,以STAMP评分≥4分为高营养风险标准。结果 1 506例住院儿童中高营养风险患儿占26.56%,营养不良(不足)的检出率为19.12%,生长迟缓检出率为10.16%。各科室间儿童生长迟缓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儿内科生长迟缓检出率最高。仅有10.09%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其中肠外营养(PN)支持率为7.84%,肠内营养(EN)支持率为2.92%,PN:EN为2.68:1。对有高营养风险住院患儿进行干预和管理后,高营养风险检出率从入院时的26.56%下降至出院时的2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P评分法评估住院儿童的营养风险,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患儿可能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通过营养风险管理可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营养不良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住院儿童的营养不良则更为普遍,且往往会伴随严重的后果,例如会使患儿的感染率和病死率增加,使其住院时间延长,从而导致额外的医疗费用。随着营养筛查工具的发展,其在成人的营养问题方面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几年某些营养筛查工具渐渐在儿科展开应用,但是依然缺乏公认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该文的目的为比较几种在儿科中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调查重症肺炎儿童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分析营养风险与不良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1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STAMP评分分为高度营养风险组(HR组,n=98)、中度营养风险组(MR组,n=65)和低度营养风险组(LR组,n=53)。空腹抽血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脂联素、瘦素、非酯化脂肪酸(NEFA)、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记录不良临床结局。结果 HR组的血清IGF-1、瘦素、脂联素、前白蛋白、RBP水平低于LR组和MR组(P0.05),而血清NEFA水平高于LR组和MR组(P0.05)。HR组中入住ICU患儿的比例高于LR组和MR组(P0.05);HR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LR组和MR组(P0.05);HR组住院时间长于LR组和MR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R和MR组(P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对评估重症肺炎儿童临床结局有重要价值,高度营养风险患儿有更多的不良临床结局,应尽早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并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对住院患儿及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继而对有营养风险的患儿进行合理营养支持治疗,是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相关临床结局的最佳途径。目前国际上有五种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可用来确定住院患儿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是住院儿童规范化诊疗的必要部分,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工具被全世界范围广泛接受。进一步对现有工具进行比较研究并提供数据,将有助于建立国际统一标准的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16.
营养不良是较为常见的临床问题,一些危重患儿存在基础疾病,机体代谢率增高,营养不良发生率较普通患儿更高.营养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危重患儿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及并发症,延长病程,影响疾病转归,增加病死率.尽早对危重患儿进行有效营养评估,及时发现其营养不良状态,早期指导临床营养支持方式,可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目前国内外营养评估主要是从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及营养风险筛查等几个方面进行,但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各有其适应性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住院危重患儿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危重患儿营养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211例危重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入院、出院时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运用STRONGkids和PYMS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211例患儿中,入院时营养不良检出68例(32.2%),其中中、重度营养不良各检出34例。通过STRONGkids和PYMS分别筛查出154例(73.0%)、165例(78.2%)存在中度或高度营养风险。以年龄别体重Z评分法为金标准,对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效能进行评价,显示STRONGkid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PYMS为0.759,两者用于筛查营养不良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者临床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TRONGkids和PYMS筛查营养不良的最佳界值点均为3分,其灵敏度分别为92.1%、76.2%。入院时中、高营养风险患儿临床预后较低营养风险患儿差(分别P=0.014、0.001)。入院时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预后较营养正常患儿差(P=0.0009)。结论危重患儿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检出率较高;患儿营养状态和营养风险与预后相关。STRONGkids和PYMS对危重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均有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效能类似,但STRONGkids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因消化系统疾病行相关手术、术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主观整体营养评估工具(SGNA)结果,将患儿分为营养良好组、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儿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纳入患儿310例,男191例、女119例,中位年龄20.7(6.1~80.6)月。310例患儿中,营养不良124例(40.0%),中度营养不良99例、重度营养不良25例。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之间年龄与疾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校正1个月~3岁比例较高,短肠综合征和食管裂孔疝比例较高。在124例营养不良患儿中95例(76.6%)获得营养支持。中度营养不良组中73例获得营养支持,重度营养不良组中22例获得营养支持,两组之间营养支持方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营养良好组患儿相比,术前营养不良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延长,住院总费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儿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尤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结核性脑膜炎(TBM)患儿营养风险状况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112例TBM患儿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根据评分将患儿分为营养风险组和非营养风险组,采用 t检验、秩和检...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患儿生存质量相关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分析影响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确诊为脑瘫的80例患儿作为脑瘫组,同时选择8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儿童生存质量的PedsQL4.0普适性核心量表对2组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比较2组儿童生存质量的差异;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级别,采用北京Gesell发育商评定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脑瘫患儿生存质量与性别、月龄、家庭月收入、临床分型、GMFCS及智力水平6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脑瘫组患儿的生理功能/领域、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心理领域及总体生存质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脑瘫患儿总体生存质量与智力水平呈相同趋势,智力水平越高,生存质量亦越高;脑瘫患儿生理领域生存质量与智力水平、GMFCS呈正向关系,与月龄呈反向关系,其中GMFCS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最严重;患儿的心理领域与智力水平相关.结论 脑瘫患儿生存质量存在明显损害,智力水平及运动功能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