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30例,其中心绞痛型冠心病85例,急性心肌梗死型冠心病7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型冠心病5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121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人群100例,分别行血尿酸测定。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陈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心力衰竭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改变膳食结构,限制嘌呤的过多摄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正自Gertlerl等~([1])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提出尿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以来,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对该观点进行了论证。60多年过去了,高尿酸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一方面尿酸被认为是一种抗氧化剂,另一方面高尿酸血症又常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等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尿酸升高是反映机体对抗氧化应激的一种代偿性机制,还是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有直接作用,仍不清楚。尽管近年来有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21例,3支病变组20例,分别测定血尿酸(SUA)水平,同时记录性别、年龄、血尿酸、血糖、血脂、血压、肌酐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2组之间血尿酸水平,分析冠心病与高血尿酸血症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75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以及降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检测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确诊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396±264)pg/ml]比较,治疗组[(256±215)pg/ml]NT-proBNP水平下降(P0.05)。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显示,对照组为(263±70)m,治疗组为(337±62)m。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应用别嘌呤醇治疗可以降低NT-proBNP水平,增加6MWT距离,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 (AMI)与稳定性心绞痛 (SAP)患者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CAC)的不同模式。方法  5 5例AMI患者与 6 7例SAP患者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检测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 ,行电子束CT检查以计算CAC积分 ,分析SAP与AMI患者CAC积分的差异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1)就心脏整体而言 ,SAP组CAC检测阳性率为 87 7% ,而AMI组阳性率为5 5 9% ;SAP组心脏整体和冠状动脉分支的CA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MI组 (P <0 0 1)。 (2 )SAP组CAC积分显著高于AMI组 ,其自然对数转换值 [LN(钙化积分 +1) ]的均数按心脏整体计算为 5 2±1 7对 2 4± 1 8(P <0 0 1) ,按冠状动脉分支计算为 3 3± 2 1对 1 2± 1 4 (P <0 0 1)。 (3)SAP组CAC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较AMI组更为明显 ;在每一相同的年龄段内比较 ,SAP组的CAC程度均较AMI组明显增高。 (4)SAP组重度狭窄的冠状动脉多发生重度或中度钙化 ,而AMI组梗死相关动脉则多数无钙化或仅有轻度钙化。结论 SAP患者CAC大多较为严重 ,而AMI患者多数钙化程度较轻 ,且大多发生于无或轻微钙化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7.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流行病学和临床结果证实了血尿酸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同时有学者提出了高尿酸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但高尿酸血症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选择冠脉造影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血尿酸与冠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及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40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140例)和正常尿酸组(n=100例).比较两组冠心病发生情况及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心病与高尿酸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尿酸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0月心内科320例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的汉族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男性196名,女性患者124名),通过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病例,将符合要求的病例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102例、冠脉支架无再狭窄组218例,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吸烟、高尿酸、C反应蛋白、冠脉分叉病变、冠脉钙化病变及支架重叠置入。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比率在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组相间有明显差异:血尿酸水平升高,冠脉内再狭窄比率升高(血尿酸正常组vs 高尿酸血症组:28.1% vs 41.3%,P=0.025)。结论 随着尿酸水平的增高,冠脉内再狭窄的发病率也呈明显增高的趋势,高尿酸是冠脉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在冠心病患病风险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662例,根据高血压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分为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单纯高血压痛组、单纯高尿酸血症组、无高血压病及高尿酸血症组.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痛组,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应用Gensini评分方法,观察高血压痛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尿酸水平(358.1±95.1 μmol/L)、高尿酸血症(30.8%)及高血压病(52.6%)患病率高于非冠心痛组(P<0.05).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患病有意义的预测因子,二者存在交互作用,OR为1.17.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病的冠心痛患者Gensini评分显著升高.高血压痛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存在趋势性关系.结论 联合应用血尿酸与高血压痛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患病风险评估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项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可能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降尿酸治疗可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因此,高尿酸有可能成为治疗AS的新靶点。但是,仍有部分临床研究得出不同结论,认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病无关,尿酸的致病性仍证据不足。此外,病理研究发现人群AS斑块中存在高浓度的尿酸;体外实验发现尿酸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活性氧的生成,损伤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参与AS的形成;但是也有研究显示尿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中国人群肥胖的关系。方法入选960例无心血管病症状的普通社区人群,男751人,女209人,平均年龄41.27岁,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体检。按照体重指数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成4组,测量各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男性中,BMI从低到高的各组对象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295.75±52.29umol/L,323.55±75.93umol/L,331.38±65.62umol/L,344.66±66.72umol/L,各组间差别都有显著性,随着BMI的升高,血清尿酸的水平呈线性增高。女性中,BMI从低到高的各组对象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233.62±49.3umol/L,235.76±54.34umol/L,243.57±46.99umol/L,295.79±54.31umol/L,第4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步提高,分别为1.2%,3.8%,8.0%和13.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血压、血脂、血糖等混杂因素后,BMI高的对象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是BMI低的对象的5.38(1.50-19.37)倍,P=0.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肥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危险因素很多,多项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AMI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此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比较高血压组100例患者和正常血压组100例之间的血尿酸水平,分析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为(471.66±36.47)μmol/L,正常血压组血尿酸为(267±13.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水平随着高血压的分级程度及危险性增大而增加。结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病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脑、肾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高尿酸血症(HUA)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2009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3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检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血压及血脂等指标,并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MI),分析HUA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300例冠心病患者中HUA的192例,尿酸正常的108例。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表明,血尿酸与年龄、性别、血压及血脂水平、BMI均具有正相关性。HUA组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BMI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的冠心病患者。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HUA的发病率高,后者常常与血压、血脂、血糖代谢异常并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2016年我院纳入并随访的急性心衰患者406例。根据入院患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和尿酸正常组。随访24个月后比较2组全因病死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对可能影响全因死亡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索高尿酸血症与心衰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86例(70.4%)患者患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通常合并有肾功能不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心功能更差的特点。随访24个月后,128例(31.5%)患者死亡,高尿酸血症与全因死亡增加相关(P=0.006)。多变量调整后,高尿酸血症为急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64,95%CI:1.07~2.53,P=0.025)。结论:高尿酸血症为急性心衰患者长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进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血尿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独立相关因素,尿酸过高也可损害胰岛β细胞而诱发糖尿病(DM)。本文浅谈一下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近年来,随着营养条件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日趋升高,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引起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83,自引:2,他引:81  
近年来,随着营养条件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处长,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日趋升高,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引起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功能衰竭诱发的高尿酸血症性肾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 ,14岁 ,因“反复蛋白尿 11年 ,肾功能不全 1月”于 2 0 0 1- 0 8- 0 8入院。患者于 1990年 8月无诱因出现浮肿 ,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 4 ,血浆白蛋白下降 ,诊断“肾病综合征” ,予强的松 30mg/d治疗 ,半月后浮肿消退 ,尿蛋白转阴 ,1月后当强的松减至隔日 30mg时尿蛋白复燃 ,将强的松剂量再次增至 30mg/d ,尿检正常。此后长期服激素治疗 ,约每年复发一次 (多在口服强的松 10~ 2 5mg/d时 ) ,复发前多患上呼吸道感染 ,将强的松增至 30mg/d半月后尿蛋白即转阴。 2 0 0 0年 2月 ,至山东某医院就诊 (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