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基于急性虚证探讨脓毒症免疫紊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虚证是指多因素致使机体正气大量损耗、无力抗邪,从而导致病邪直入、脏腑衰败等危重证候.本文从中医角度入手,着重分析脓毒症急性虚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辨证治法,以及西医中急性虚证与免疫紊乱状态的联系.明确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和模糊的病理机制与疾病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免疫功能改变之间的关联.通过联合中医急性虚证理论与脓毒症相关免...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从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肠道菌群具有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及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性遭到了严重破坏,但这些肠道微生物的具体影响机制及治疗潜力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肠道菌群的调节在脓毒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寻求更多治疗靶点应用于脓毒症临床治疗,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3.
杨琳娜  吴婷 《医学综述》2009,15(1):104-107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肠源性感染是SAP病情加剧、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肠道免疫屏障是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黏膜免疫构成机体防止肠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SAP早期常发生肠道免疫功能损伤,使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受到抑制,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减弱。因此肠道免疫功能损伤与SAP的肠源性感染密切相关。本文就SAP肠道免疫功能的损伤及其可能机制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肠道屏障功能是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对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将对肠道屏障功能之一的免疫屏障功能在危重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肠相关淋巴组织在防御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害侵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其中肠道树突状细胞最为关键。作为最强有力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能够摄取、加工肠道微生物抗原和其他口服抗原,呈递给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效应淋巴细胞并使之致敏,通过这些致敏淋巴细胞及其合成的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清除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对肠道正常菌群以及口服抗原保持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失调是指一种因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肠内菌种比例失调、菌种数量改变及肠内细菌(或毒素)移位的病理状态。脓毒症作为急重症监护室极为常见的高致死性综合征,是肠道菌群失调的常见原因,而肠道菌群失调反过来会显著加速脓毒症的发展。肠道虽然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库和内毒素库,但临床医生在救治脓毒症致多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时,往往会忽略肠道菌群失调所带来的危害,最终可能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本文简要地从脓毒症致肠道菌群失调的流行病学、可能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7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ODS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者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分布,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MODS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粪便组织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及B/E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计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MODS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免疫应答功能、炎症反应程度直接相关。结论:MODS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损伤、全身炎症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韩萍 《辽宁医学杂志》1997,11(6):290-291
甲状腺炎与免疫功能紊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韩萍甲状腺炎是包括一组炎症性及非炎症性的甲状腺疾病。根据对疾病的认识大体可分为:感染性甲状腺炎(包括细菌、分支杆菌、真菌、原虫等),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纤维性甲状腺...  相似文献   

10.
11.
谷氨酰胺与肠道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疾病状态下的营养支持已发展至使用器官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的个体化氨基酸。谷氨酰胺(GLN)是人体血浆和组织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因其可作为肠粘膜细胞等快速生长和细胞分化的主要能源,用以维持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及促进肠道免疫功能等特点而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IJA—DR、细胞因子、CD4+CD25+Foxp3high调节性T细胞(Tr)在婴幼儿脓毒症免疫紊乱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婴幼儿脓毒症48例,健康同龄儿童对照组26例。以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或〉30%为界,将患儿分为免疫激活组(DH—H组)和免疫抑制组(DR—L组),对患儿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及CD4+CD25+Foxp3highTr细胞比例;ELISA检测IL-1β、IL-6、TNF-仅、IL-10血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ReMtime—PCR)检测CD4CF细胞Foxp3、CTLA-4、GITR、IL-10、IL-6mRNA表达。结果(1)d,JL危重病例评分DR—H组高于DR—L组。(2)细胞因子变化:两组前炎症细胞因子IL-1B、IL-6、TNF-α血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问比较:IL-1B及IL-6无显著差异,TNF-αDR—H组高于DR—L组(P〈0.05)。IL-6基因表达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DR—L组高于DR—H组。IL-10血浓度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DR—L组高于DR—H组。DR—L组IL—10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及DR—H组。(3)CD4+CD25+Foxp3ghighTr细胞改变:DR—L组高于对照组及DR—H组(P〈0.05oCD4+CD25+Foxp3highT细胞相关分子检测:DR—L组Foxp3、CTLA-4、GITR、IL-10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及DR—H组(P〈O.05)。结论观察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有助于对婴幼儿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作出判断;婴幼儿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前炎症细胞因子处于持续高表达状态抗炎细胞因子IL-10过表达及CD4+CD25+Foxp3highTr细胞数量异常增加可能与婴幼儿脓毒症免疫抑制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炎症反应,严重脓毒症则可导致器官功能不全,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和急性肝衰竭等.脓毒症休克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即使通过液体复苏仍出现难以纠正的低血压[1,2].对重症医学科医生来说,治疗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面临很大的挑战,尽管支持疗法有了长足的进步,脓毒症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依然很高.  相似文献   

14.
15.
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指因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且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临床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早期发现及诊断方法均存在局限性。本文就肠道微生物群相关干预措施在脓毒症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尝试通过分析脓毒症病原菌来源与肠道微生物群关系,寻找特定重症感染、抗生素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的联系,归纳整理了目前可应用于肠道微生物群调节的靶向干预措施,有助于全面了解其发病机制,为脓毒症早期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6.
王首江  邢柏 《海南医学》2016,(7):1129-1131
脓毒症是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脓毒症时发生免疫状态紊乱,天然免疫组分损害自身细胞组织,密切影响着脓毒症的转归.近年来有关脓毒症免疫状态紊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机制的各个环节.本文就目前机体免疫功能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脾虚证与免疫功能紊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十年的中医脾虚证与免疫之间的研究进展综述,发现脾虚证患及动物模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等异常,且针对目前研究中的问题,提高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住院脓毒症患者肠屏障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 年1 月-2017 年1 月海南医 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 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8 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休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63 例)、脓 毒性休克组(45 例),另选取普通手术后未发生脓毒症的患者74 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清D- 乳酸、 内毒素、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和超敏C 反 应蛋白(hsCRP)。结果 3 组患者之间比较血清D- 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 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高于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高于脓毒症组;腹腔感染患者与非腹腔感染患者指标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感染患者高于非腹腔感染患者;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死亡患者高于未死亡患者;脓毒感染患者血清D- 乳酸、内毒素与APACHE Ⅱ评分、IFABP、 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P <0.05),而与hsCRP 无相关(P >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与患者疾 病的严重程度和肠道缺血密切相关,且屏障功能受损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脓毒症是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脓毒症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目的 探讨粪菌移植治疗的免疫学机制,明确粪菌移植治疗对脓毒症小鼠肠道T细胞免疫状态和功能以及肠道炎症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10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粪菌移植组,后两组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粪菌移植组小鼠在脂多糖注射24 h后以灌胃的方式接受来自健康小鼠的粪菌移植,检测各组小鼠肠道固有层T细胞及其亚群以及表面功能性分子的表达,测量结肠长度,检测小肠和结肠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相比对照组小鼠,脓毒症组小鼠小肠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22.03%±1.50%vs30.78%±1.62%,P <0.01),其中CD4+T细胞(15.08%±1.01%vs 21.58%±1.95%,P <0.01)和CD8+T细胞(5.05%±0.39%vs6.28%±0.21%,P <0.01)均显著减少,小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