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诊治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胰岛素瘤16例,恶性胰岛素瘤3例,多发性瘤1例。20例均有Whipple三联征。本组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12例有阳性发现,阳性率为60%,4例术中B超检查确定肿瘤部位,2例术中反复手法抠及,其余2例取可疑病灶快速病理诊断。行胰岛素瘤切除8例,胰尾切除8例,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20例术后血糖均恢复正常。术后发生胰漏2例。结论胰岛素瘤临床表现为典型Whipple三联征。外科手术是治疗胰岛素瘤的主要方法,手术方法应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数量等因素确定。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临床应用B超检查为界,对比分析了该科1976~1991年间17例胰岛素瘤病例的18次手术结果。结果:第二组的11例中,4例因未触摸到肿瘤,4例则对触摸结果有怀疑,共8例应用术中B超进行定位检查,全部找到肿瘤。肿瘤最小者直径不足0.5cm,无手术及术后死亡,术后症状均消失,出院时血糖检查结果正常。结果表明:应用术中B超检查可以精确定位胰岛素瘤,从而避免了盲目性胰部分切除,提高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1例胰岛素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胰岛素瘤占9.5%,恶性胰岛素瘤占9.5%,盲目胰体尾部切除可导致手术失败,术中B超检查均发现肿瘤病灶。结论Whipple三联征及IRI/G>0.3为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监测血糖、术中探查、术中B超和冰冻切片结果是评估肿瘤是否切除完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评价术前、术中多种定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1968~2004年来收治的46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CT、MRI及选择性血管造影(SAOG)诊断胰岛素瘤的敏感性分别为74.3%,47.6%,71.4%和77.3%;手术治疗46例中,实施肿瘤剜除术32例,楔形切除术1例,胰体尾切除术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姑息性手术1例。应用术中B超(IOUS)13例;本组无手术死亡,46例肿瘤切除者术后均无低血糖发作;术后并发症包括胰瘘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结论联合B超、SAOG及IOUS定位诊断胰岛素瘤是手术成功切除的关键;手术方式决定于胰岛素瘤的大小、部位、数目及性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技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我们为3例怀疑胰岛素瘤而术前定位检查阴性者开展了术中快速测脾、门静脉血胰岛素值的定位检查方法。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 胰岛素瘤是常见的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复杂多变,误诊率高,定位诊断及最佳治疗是胰岛素瘤诊治过程中的重大挑战。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定性诊断、定位诊断、手术方式、术后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单发13例,多发2例,其中1例合并多发内分泌肿瘤1型(MEN-1)。15例患者均有Whipple三联征表现,胰岛素释放指数(IRI/G)均>0.3。15例患者均行经腹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行胰腺强化CT检查,阳性14例,阴性者进一步行MRI检查发现病灶。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9例行肿瘤摘除术,5例行胰体尾切除术(4例腹腔镜手术,1例开腹手术),MEN-1患者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胰尾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胰岛素瘤。术后临床相关性胰瘘(B/C级)4例,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且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新发糖尿病患者。结论 Whipple三联征结合IRI/G是术前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胰腺增强CT及MRI是术前一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2014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结果:15例胰岛素瘤患者中,有9例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术前B超?CT ?MR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0.0%?90.0%?75.0%?4例肿瘤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9例位于胰腺尾部,其中1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均为胰岛素瘤?结论:胰岛素瘤因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易被误诊误治,完善的生化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技术对胰岛素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胰岛素瘤的主要方法,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为胰岛素瘤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自2001年1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6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本组中25例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术前以B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及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和定位。26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胰岛素瘤23例,恶性胰岛素瘤3例。术前B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及CT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6.2%(12/26),61.5%(8/13)和69.6%(16/23),术中24例进行B超检查,22例与术中探查结果相符。行单纯肿瘤摘除术19例,局部切除术4例,胰体尾部切除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术后血糖均恢复正常水平。有1例发生胰瘘并发症,1例发生假性囊肿。结论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术前以B超,多层螺旋CT检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定位。对良性胰岛素肿瘤宜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对恶性肿瘤应采用扩大范围的根治性肿瘤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胰岛素瘤患者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诊治分析。结果30例胰岛素瘤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胰岛素瘤28例,恶性胰岛素瘤1例,胰岛细胞增生1例。本组30例均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术前B超、CT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16%(4/25),17%(3/18)。术中B超检查25例,24例与术中探查相符,1例发现了未能扪及的肿瘤。行单纯肿瘤摘除术23例,胰体尾部切除术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29例术后血糖恢复正常,1例术后仍有低血糖,二次手术后血糖恢复正常。但有3例发生胰漏并发症,1例发生假性囊肿,2例伴有精神症状者术后症状无改善。结论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不易,术中探查及术中B超是发现肿瘤的主要手段;对如性胰岛素肿瘤宜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对恶性肿瘤应采用扩大范围的根治性肿瘤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术中触诊和超声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995年6月到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疑诊胰岛素瘤行术中触诊及超声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胰岛素瘤定位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 术中触诊:灵敏度80.0%,特异度87.5%,阳性似然比6.4,准确度83.3%,阳性预测值88.9%;术中超声:灵敏度95%,特异度90.6%,阳性似然比10.1,准确度93.1%,阳性预测值92.7%.结论 术中触诊及超声是术中准确定位胰岛素瘤的诊断方法,二者结合运用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瘤术中定位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内镜、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29例(占90.6%)、CD22阳性22例(占68.7%)。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确诊多需术后病理结果;CD117阳性是诊断胃间质瘤的关键指标;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术中应尽量彻底切除肿瘤;结合格列卫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外科切除与稳定性重建治疗脊柱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的合理手术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36例脊柱肿瘤病人,进行全身的检查,查找肿瘤的原发灶,并在CT监视下行病椎穿刺活检,确定肿瘤性质,制定治疗方案。结果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中,良性肿瘤病人9例,全部行病椎外科切除同期行脊柱重建,恶性肿瘤病例15例,全部行全脊椎切除。先期后路固定切除椎体附件,然后前路行病椎完全切除,取髂骨或钛网植骨前路内固定。所有手术病人术后随访1—5年,死亡3例,复发3例。18例全部存活,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良性脊柱肿瘤,同期行病椎外科切除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可以完全治愈;脊柱恶性肿瘤经过术前、术后化疗、放疗再行病椎全脊柱切除、重建脊柱稳定性,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肖连娣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396-397
目的阐明妊娠并卵巢肿瘤的发现方式及其与孕期的规律,发生部位及大小,以及病理类型特点。从而为妊娠并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积累经验,力争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5年间收治的72例孕产妇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为8‰。发病高峰年龄与生育高峰年龄相一致。其病理结果示良性者70例,交界性1例,恶性1例。全部病例均通过手术治疗,其中48例在剖宫产术中发现,同时行卵巢肿瘤切除术。恶性者同时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结论①妊娠并卵巢肿瘤虽然恶性者较少见,但临床上由于受妊娠的影响症状不典型而不易获得早期诊断;②在妊娠早期进行全面的腹部检查是发现妊娠并卵巢肿瘤最方便、有效的方法;③在临床上除了应积极重视B超检查外,在剖宫产术中仔细认真探查双侧附件,对于发现卵巢肿瘤也尤为重要。此外应努力探索早期诊断的新手段、新方法,力争提高诊断率,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廖敏  王刚  韩玉斌  黄淑瑜  谢咏 《中外医疗》2009,28(21):16-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4月至2008年6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3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平均年龄44.2岁,其中10例行腹腔镜下患佣附件切除术,5例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佣附件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协助阴式全子宫及双倜附件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及患佣附件切除术,1例子宫已切除者行腹腔镜下双倜附件切除术,手术均胜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3.0±12.9)min,术中出血20-100mL,中住出血量45mL ;LTH及LAVH术后留置尿管48h,其余术后6h拔尿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0.9)d,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常规石蜡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良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术后随访5~84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应常规行冰冻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特点及处理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及病理诊断的12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占总分娩人数的0.79%(期间分娩共15 458例),9例于孕前发现,20例为孕早期发现,3例孕中期发现,90例孕晚期发现(包括剖宫产术中发现);1例于早孕期行囊肿剔除术,4例于孕中期行囊肿剔除术,117例于孕晚期剖宫产术中行手术治疗;孕期发现蒂扭转5例(4.10%),破裂3例(2.46%),其中直径〉5 cm的肿物更易发生并发症(P〈0.05),孕中期较孕早晚期更易发生并发症(P〈0.05);122例患者肿瘤数为135个,其中良性肿瘤129个,以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畸胎瘤为主;新生儿均无异常。结论:在孕期适时进行手术干预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及胎儿是安全的,剖宫产术中发现卵巢肿瘤时行剔除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性手术患者85例为手术组,手术后确诊复发的患者35例作为复发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取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AZ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AZ的水平.结果 手术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AZ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TAZ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患者外周血TAZ水平明显高于手术组术前(P<0.05).手术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TAZ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监测TAZ水平对及时了解肿瘤复发有明显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80 min,平均30 min。6例侧壁肿瘤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采用小功率、间断放电点切及凝切法,辅以静脉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顺利完成手术。5例合并前列腺增生(BPH)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中无膀胱穿孔、输尿管口狭窄,出血较少,不需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及继发性膀胱破裂等并发症。24 h内即完成首次丝裂霉素20 mg或表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所有病例随访0.6~9年,有14例复发,发率为17.9%,12例再次行TURBT,2例作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改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未遗留其他并发症。结论 TURBT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等优点,是治疗表浅膀胱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临床诊断垂体腺瘤的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4例采用口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5例采用开颅额下入路切除.结果:手术全切除38例,大部分切除14例,部分切除7例.手术后死亡4例.术后一过性尿崩18例,占40%,其它并发症9例,占15%.结论:垂体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经口鼻蝶入路,也可以经额下入路,对于微腺瘤和部分大腺瘤应用口鼻蝶入路,对于大腺瘤和巨腺瘤则应用额下入路.术中影象学反复定位和术中保护垂体柄、下丘脑及周围结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53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分析53例不同部位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所有患者依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53例神经鞘瘤中全切除37例,其余均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为69.8%.术后有5例肌力较术前略有减退,3例变化不明显,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痊愈;1例为转移瘤患者,因全身衰竭在手术中死亡,手术有效率为83.0%.结论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确诊主要依赖MRI,根据肿瘤的部位,早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65例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组患者65例,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性质,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全切53例,部分切除1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视神经麻痹1例,面神经并动眼神经麻痹1例,三叉神经麻痹1例,舌咽神经麻痹1例,偏瘫5例,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手术思路、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基础;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是提高全切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