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颈淋巴结阴性鼻咽癌患者颈部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冼超贵  张恩罴 《癌症》1996,15(2):137-138
本文分析1988年1月至12月在我科放疗前有CT检查的N0鼻咽癌患者单纯分段放疗191例,上颈放疗剂量〉45Gy-50Gy,和〉50Gy-59Gy的颈淋巴结复发率在CT示颈动脉鞘区阳性者差异显著(P〈0.01);阴性者差异不显著。全组上颈放疗剂量〉50-59Gy和〉60Gy者颈淋巴结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只行上半颈和行全颈预防放疗的颈淋巴结复发率亦无显著差异。因此,N0鼻咽癌患者颈部放疗剂量〉50Gy  相似文献   

2.
张瑜  陈荔莎 《中国肿瘤》2000,9(8):383-384
目的 探索卢放、化疗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189年1月~1992年12月120例鼻咽癌初次放疗后经胸片、B超、ECT、CT及MRI证实为上转移者将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62例)采用卢性主、化疗,化疗以CFP、ECP等方案2~6周期,离疗采用局部卢照射,骨转移D+15Gy0-30Gy,肺转移D+50Gy-60Gy、,肝转移D+30Gy~50Gy。非治疗组58例。结果 治疗 与非治疗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对唾液腺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放射性核素99mTcO4-动态显像唾液腺定量测定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前、中、后唾液腺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与放疗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2 0 0 3年 2月 1日~ 2 0 0 3年 10月 3 1日 ,分别对 2 0例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患者于放疗前、放疗至 10、3 6~ 40、70Gy时进行99mTcO4-动态显像定量测定其唾液腺(腮腺、颌下腺 )摄锝率 (UR)、泌锝率 (ER)变化 ,同时观察其口干程度进行临床分级。结果 :2 0例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剂量为 10和3 6~ 40Gy时 ,其泌锝率明显低于放疗前 ,P <0 0 5 ,在放疗 70Gy时降到最低 ,P <0 0 1。与临床观察到的口干严重程度一致 ,而其摄锝率在 3 6~ 40Gy照射以前变化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照射患者放疗前无明显唾液腺功能障碍 ,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 ,唾液腺功能明显下降 ,其ER较UR下降明显 ,在确保患者放疗疗效的同时 ,应尽可能提高放疗技术 ,减少唾液腺照射剂量和放疗体积 ,保护唾液腺功能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疗诱发肿瘤--附四例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而放射线的致癌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就表现出来。统计 1970~ 1995年 6月 35 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 ,(其中 130例60 Co治疗和 2 2 0例加速器治疗 ) ,发现其中 4例放疗后诱发恶性肿瘤。1 病例报告例 1:男 ,6 6岁。因鼻咽低分化鳞癌 (T2 NoMo)于 1987年 8月开始加速器放疗 ,鼻咽颅底照射DT70Gy(左右耳前野各DT35Gy)颈部照射DT6 0Gy(双侧颈均为DT6 0Gy)放疗后鼻咽病灶完全消失。 1991年 9月因咽部疼痛、声嘶 ,进行性加重 3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早期鼻咽癌常规放疗相邻野衔接设计方案进行剂量学研究,探讨其在临床放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例早期初治鼻咽癌患者,设计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即先给予面颈联合野DT19Gy/10f,下颈锁骨上单前野Dm25Gy/10f,后将两野衔接上移15cm,继续予两野至DT38Gy/20f和Dm50Gy/20f;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设计5°水平(95°和265°)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两种方案,两野DT20Gy/10f。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比较其与常规衔接方案剂量分布。结果 (1)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常规衔接方案衔接处组织受照最高剂量以及DT52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DT(56.27±1.81)Gy和(12.49±8.29)cm3,衔接移位方案分别为DT(52.82±1.3)Gy和(2.13±4.16)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常规0°水平共线衔接两野相邻处存在低剂量区。5°水平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衔接时未见明显的低剂量区,但衔接处组织受量增加,DT23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24.05±9.03)cm3和(44.7±8.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初治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较常规衔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衔接处剂量分布。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与面颈缩野衔接时推荐采用5°水平共线成角照射。  相似文献   

6.
改进鼻咽癌外照射技术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59,自引:8,他引:51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改进鼻咽癌外照射技术对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从1992年3月至1995年6月,124例初治鼻咽癌病人按T、N、M分层配对分为改进方案治疗组(先面颈联合照照射40-45Gy,后用面颈分野照射至根治量或预防量,采用低熔点挡块技术)或常规方案治疗组(全程放疗均采用面颈分野)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及其正常组织的早发和晚发放射反应。结果:放疗后2 ̄3月的CT检查显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Ⅱ期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Ⅱ期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材料与方法1987年1月至1992年9月共收治Ⅱ期咽淋巴环淋巴瘤132例。疗前常规作上消化道钡餐检查(GI),原则上作化、放综合治疗。1989年2月前后分别用COM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氨甲蝶呤、强的松)和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强的松)方案化疗。放疗前后各化疗2~3周期,放疗常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剂量40~60Gy/4~7周。结果GI查出6例胃受累,但均为纤维胃镜否定。CHOP组完全缓解(CR)率为61.2%,部分缓解(PR)率38.8%。CR者5年生存率为90.0%,PR者为57.9%(P<0.01)。CHOP组5年生存率为76.3%,COMP组为46.3%(P<0.005)。放疗剂量<50Gy与≥50Gy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有6例特别病例先用CHOP化疗达CR,1例未放疗,另5例仅分别照射20,34,36,38,和38Gy。这6例均无瘤生存5年以上。结论疗前分期检查中似可不必再作GI。CHOP方案化疗明显提高生存率,建议Ⅱ期患者应首选化疗。化疗达CR者酌降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前瞻性研究的近期结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了探讨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效果和早、晚期放射反应。方法:1995年1月~1996年7月首次住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266例。随机分为加速超分割(AHF)和常规分次(CF)对照两组,均经CT或MRI检查及Plato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布野。对鼻咽部AHF组方案为DT79.2Gy/72次/24个治疗日,全程32天,1.1Gy/次,每天3次,各次之间间隔>6h;对照组的方案是DT70Gy/35次7周,2Gy/次,每周5次。颈结(+)给予治疗量,AHF组79.2Gy,对照组70Gy;颈结(-)给予预防量,AHF组50Gy,对照组45Gy。结果:AHF组的疗终病灶全消和1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急性放射反应,则明显重于对照组,皮肤粘膜Ⅲ度放射反应增多。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组有10.7%患者需要短期中断疗程和支持治疗。结论:加速超分割放疗鼻咽癌的近期效果较好,疗终病灶全消率和1年生存率均优于常规分次组(P<0.01和0.05)。虽然急性放射反应较重,但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腮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腮腺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照射剂量、照射野范围之间的关系,以及随访中腮腺功能恢复程度.方法1995年8月-1997年8月,82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分别在放疗前、放疗第5次(鼻咽肿瘤剂量约9.5Gy)或第10次(鼻咽肿瘤剂量约19Gy)、疗程结束时以及放疗后2年内每半年进行一次定量的腮腺99mTc清除率测定.面颈联合野照射44例,鼻咽中位肿瘤剂量7393cGy,53天;耳前野照射38例,鼻咽中位肿瘤剂量7138cGy,51天.静脉注射185MBq(5mCi)的过锝酸盐,探头连续记录30分钟双侧腮腺及头颅正位放射性计数,15分钟时给予酸刺激涎液排泄.资料经计算机处理,得出腮腺功能评价参数摄取率(UR)、酸反应排泄率(ER)及酸反应排泄指数(EI).结果酸反应排泄率及酸反应排泄指数在鼻咽放疗肿瘤剂量9.5Gy,5次和19Gy,10次后就明显低于放疗前,在放疗结束时降低到最低点,且在随访2年时间内未见明显升高.摄取率放疗前和放疗后1年内无差异,但在1年后进行性下降.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相比较,放疗前和放疗后6月内酸反应排泄率和排泄指数两者无差异;但在放疗后1-1.5年,耳前野照射病例的酸反应排泄率和排泄指数较面颈联合野照射者高(P<0.05).结论腮腺功能在鼻咽放疗小剂量9.5Gy后就明显下降,并在放疗后2年内未见明显恢复.在保证肿瘤达到根治性放疗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腮腺照射容积及其剂量,将有利于改善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急性放射性脑病三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96年 6月至 1998年 2月本院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 (NPC) 4 93例。 398例采用面颈联合野常规外照射DT36Gy后改用耳前野照射至根治量 ,或全程采用耳前野常规照射 ;95例采用前程常规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 ,即先采用面颈联合野DT36Gy或耳前野照射DT36~ 40Gy后 ,改用耳前野照射至根治量 (1.5Gy/次 ,2次 /d ,2次间隔 6h以上 ,10次 /周 )。有 2例患者放射治疗中和 1例患者放射治疗结束时 ,出现急性放射性脑病 ,现报道如下。  例 1 男性 ,6 0岁。T3 N2 M0 期 (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 ,下同 )。 1996年 6月 16日开始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时不同射野放射治疗的消瘤率.方法经病理及CT确诊为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的55例病人,分为双耳前野和面颈联合野为主野的两个不同照射组.放疗后,定期CT复查1年.两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情况经卡方检验.结果放疗后半年内两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放疗后1年显示面颈联合野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率明显高于耳前野组(P<0.05).结论面颈联合野照射可提高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肿瘤的消退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咽癌病人放疗中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的最佳衔接方法。方法 用带多叶光栅(ML C)和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 ,以一个等中心加 ML C半野技术照射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用于放疗鼻咽癌病人。结果 根据测量 ,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之间的剂量分布满意 ,无冷点和热点。与初步临床观察相符。结论 用一个等中心加 ML C半野技术放疗鼻咽癌时 ,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间的剂量衔接满意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放疗后感音性听力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月至1996年8月,65例鼻咽癌分别在放疗前,结束后,部分患者在放疗后≥2年及15例鼻咽癌局部复发再放疗前,后作电测听检查,均有自身听力对照,感音听力损伤发生率放疗后≥2年者为31%(18/58耳)复发再放疗者为50%(15/30耳)总听力损伤在面颈大野组为64.3%(18/28耳),小野组为30%(9/30耳)在鼻咽DT70Gy时内耳DT从40.3~54.2Gy,感音听力损伤在年龄〈  相似文献   

14.
ChengSWK等回顾性分析了9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状况。96例均无颈动脉手术史 ,放疗为主要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原发灶放疗量为64Gy~72Gy,若颈部淋巴结阴性 ,颈部放疗量为45Gy~50Gy,若颈部淋巴结阳性 ,颈部放疗量为60Gy~66Gy。放疗结束时间至少1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的双侧颈总、颈内和颈外动脉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70 %为有临床意义。对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放疗后时间间隔等因素作单独分析。以9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得数据…  相似文献   

15.
116例鼻咽癌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初诊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应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116例初诊时无转移鼻咽癌患者,根据福州分期:Ⅰ期4例,Ⅱ期22例,Ⅲ期45例,ⅣA期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咽和全颈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具体剂量为:GTVnx61.32~75Gy,GTVnd65~80Gy,中位剂量均为70Gy;CTV156~60Gy,CTV250~52Gy。21例单纯放疗,95例合并化疗,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结果 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期28个月(6~60个月)。3例局部复发,3例颈淋巴结复发,16例远处转移。1、2、3、4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6% 、92% 、92%、84%及91%、85%、80%、80%。12例死亡患者中6例死于鼻咽癌远处转移,其余6例死于其他疾病。预后因素分析,临床分期、T分期与3年无疾病生存率、3年无转移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随访满2年的65例患者中,6例出现3级以上口干(9.2%),4例出现放射性脑病(3.4%)。全组未发现后组颅神经损伤及张口困难病例。结论 采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初诊时无转移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分期、T分期是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咽旁受侵不同射野放射治疗长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旁受侵不同射野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从1988年3月至1992年3月,经CT诊断鼻咽癌咽旁受侵的病人101例。所有病人均经病理确诊,被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采用面颈联合野,另一组采用双耳前野加面前野。鼻咽部外照射总肿瘤量均为DT68~72Gy,照射34~36次,68~72周。所有病例均随访5年以上。生存曲线按寿命表法计算后绘制,经log-rank检验。结果2个组生存曲线比较:面颈联合野组高于非面颈联合野组(P〈0.05);无复发生存曲线比较:面颈联合野组显著高于非面颈联合野组(P〈001)。咽旁茎突后区受侵,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非面颈联合野(P〉005);单纯茎突前区受侵的病人,面颈联合野与非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的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非面颈联合野组发生1例放射性颈脊髓损伤,2个组急性和慢性放射损伤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鼻咽癌咽旁受侵的病人宜选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秀凤  杨艳  史建国 《实用癌症杂志》2001,16(3):270-270,274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中晚期鼻咽癌 40例 ,男性患者 30例 ,女性 10例 ,年龄18~ 6 7岁 ,平均年龄 5 4岁。未分化癌 11例 ,低分化鳞癌 14例 ,低分化腺癌 15例。根据 1989年国际抗癌联盟 (UICC )鼻咽癌TNM分期法分期 ,Ⅲ期 2 7例 ,Ⅳ期 13例。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先行放疗 ,原发灶DT70Gy/ 35次 ,如有颅底骨破坏 ,加照颅底野DT10Gy ,如颈部无淋巴结转移 ,颈区预防量DT5 5Gy/ 2 2次 ,如颈部有淋巴结转移 ,颈区照射量DT 70Gy/ 2 8次。放疗结束后 3周开始化疗。鳞癌 :CTX 0 .6 /m2 ,静脉注射 ,第 1、8天 ;D…  相似文献   

18.
从鼻咽癌放疗后颅神经放射损伤探讨当前放疗技术上的问题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1969年~1982年鼻咽癌放疗存活5年以上的1026例病人中,有141例(13.7%)引起鼻咽癌放疗后颅神经放射损伤(RICN)。RICN侵犯后组颅神经者远多于前组颅神经,且1969年~1972年放疗者的RICN发病率6.5%(9/138),远低于1973年~1982年放疗者的14石%(132/888),(P<0.01);提示在1973年开始采用的上颈前切野,与耳前野在下颌角处的重叠增高了颈动脉鞘区的剂量,从而导致后组颅神经经过的颈动脉鞘区域的放射性纤维变化和RICN。等剂量曲线图显示不仅在颈动脉鞘区有过高的总剂量,而且因每次轮流只用一侧耳前野照射中线剂量200cGy,而使当天受照侧的颈动脉鞘区的分割剂量(312cGy)远高于当天未受照侧(154cGy)。此外,因射线束的发散效应和上述两相邻野的照射体位不相同,以致在野重叠处挡铅也不能完全消除颈动脉鞘区的高剂量。建议停用上颈前切野以降低RICN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放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曹卡加  黄惠英 《癌症》1997,16(6):445-447
探讨化疗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放疗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ⅢⅣ期鼻咽低分化鳞癌病人随机分为放疗加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进行研究,每组45例。单放组采用钴-60或9MeV光子线以常规分割及分段治疗的方式照射颅底,鼻咽及颈部三个区域。鼻咽剂量65-75Gy,颈部根治剂量60-75Gy,残留病灶追加照射10Gy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鼻咽癌的放疗过程中,涎腺组织常被包含在放疗野中,因此涎腺的放射损伤极为常见。本研究通过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唾液中生化成分的检测、比较,探讨放疗对鼻咽癌患者唾液中生化成分的影响。方法 2000年4月~2001年3月接受单纯根治放疗的鼻咽癌患者45例,分别以酶-底物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其放疗前和放疗60 Cy后唾液中淀粉酶、溶菌酶和IgA、IgG、IgE等生化指标的值。结果 IgA在放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427)。淀粉酶在放疗60 Gy后有显著下降(P=0.012)。IgE、IgG和溶菌酶在放疗后均显著上升(P=0.001,P=0.000,P=0.000)。结论 放疗后唾液的浓缩影响了放射损伤导致的唾液生化成分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