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安徽省阜阳市首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发病情况。方法应用《恙虫病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外斐氏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抗体进行诊断。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恙虫病病例78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野外暴露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焦痂、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并发症较轻,经正确使用强力霉素治疗均有效缓解。结论该地区出现恙虫病暴发流行尚属首次报道。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该地区恙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野外劳作的安全提供了依据。强力霉素是治疗恙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山东费县秋冬型恙虫病临床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山东地区姜虫病流行情况,对费县部分重疫区姜虫病患者进行了个案调查及病原学分离。结果表明,费县姜虫病具有典型的四大特征,即溃疡或焦痂91.01%(172/189)、皮疹95.77%(181/189)、发烧98.94%(187/189)、淋巴结肿大84.66%(160/189);以农民为主,流行高峰在10月中下旬。对恙虫病人分布的概率模式分析,表明当地恙虫病分布在时间、空间上均有聚集性。患者早期血清抗体阳性率75.42%。床边接种小鼠32组,其中12组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Rt)。小白鼠一般接种后5~10天发病,解剖可见肝脾明显肿大。血清学鉴定,除部分毒株未定型外,其余均与Rt标准株Giliam型呈阳性反应,这与当地恙虫病人血清抗体型别一致。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首次发现恙虫病病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证实河北省恙虫病的存在。方法 :对可疑病人进行调查、采血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病人血清抗体并分型。结果 :14例发热病人中的 13例被诊断为恙虫病 ,确诊率为 92 .86 %。患者均为成年人 ,年龄在 32~ 6 9岁之间 ,男性 4例 ,女性 9例。发病时间为 1997年 10月 1~ 2 0日。病人血清OXk抗体阳性率为 10 0 % ,GMT为 1∶92 6 .6 ;恙虫病立克次氏体IgG抗体阳性率为92 .3% ,GMT为 1∶94 1.2 ;IgM抗体阳性率为 84 .6 % ,GMT为 1∶1546 .4。对病人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分型 ,证实为恙虫病Gilliam血清型。结论 :河北省太行山区首次被证实有恙虫病病例存在。有关本病的流行因素和特征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江苏省靖江市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靖江市恙虫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核酸检测、酶联免疫法IgG抗体检测和储存宿主、传播媒介调查等,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报告恙虫病962例,年均发病率为28.80/10万,西片乡镇高发,发病时间集中于10~11月,农民占85.45%,男女性别比为1:1.35,84.89%的病例发病前3周有田间作业史。急性期病人恙虫病东方体核酸阳性率为72.70%,一般人群恙虫病东方体IgG抗体阳性率为9.64%。流行区鼠密度为10.97%,鼠型动物主要为黄胸鼠和臭鼩,螨种为小盾纤恙螨。结论 靖江市恙虫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临床症状典型,疫情为秋冬型,建议加强监测,在秋收季节前对40岁以上农民开展知识宣教与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自陆振豸报道西沙永兴岛存在我国最南边的热带珊瑚岛恙虫病疫源地以来〔1〕,患者逐年增多 ,时有暴发。为查明热带珊瑚岛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于 1999年10~ 12月对西沙永兴岛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了解岛上自然地理条件、气象及军民生活环境等情况。1 2 个案调查 对岛上医院门诊及各单位 1999年 1~ 12月临床确诊恙虫病患者进行调查 ,了解恙虫病流行情况 ,走访本病疑似患者 ,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资料。1 3 储存宿主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境用笼日法捕捉小兽 ,经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秋冬型恙虫病病人的特征 ,减少误诊、漏诊 ,对 2 0 0 2~ 2 0 0 3年在费县汪沟镇卫生院确诊的 4 2例恙虫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病例来源 2 0 0 2~ 2 0 0 3年在费县汪沟镇卫生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病人 ,对临床确诊的恙虫病现患者进行个案调查。1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广西阳朔县首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恙虫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外斐氏试验检测患者血清进行诊断.结果 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恙虫病病例13例,罹患率为2.03%,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4例,临床诊断病例7例,疑似病例2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草地坐卧暴露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占76.92%)、皮肤焦痂(占84.62%).共采集7份患者血清进行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阳性率为57.14%.所有病例经强力霉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 本次为阳朔县首次报道恙虫病暴发疫情,应该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该地区恙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山东地区秋冬型恙虫病宿主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材料与方法:①调查点选择恙虫病流行区的费县、济南东郊、莒南、邹平等地区,其中以费县和济南东郊为重点;对调查点临床确诊的恙虫病现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并通过调查点各乡镇医院的防保站及乡村医生统计调查点当年发病人数及总人数,计算当地的人群发病率。②宿主动物调查:从费县调查点农田逐月定点捕鼠,在发病季节捕获部分室内鼠(其他调查点仅发病季节在室内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的人和鼠进行调查 ,了解恙虫病在山东省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技术 ,对在山东省 6个市 (县、区 )捕获的野鼠或家鼠的肝、脾、肾组织标本 ,以及临床诊断为恙虫病的病人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测鼠脏器标本 198份 ,阳性 8份 ,阳性率为 4 .2 4 % ;共检测临床诊断恙虫病病人血标本 14份 ,阳性 7份 ,阳性率为 5 0 %。结论 :首次在山东省黄河以北地区捕获的鼠体内检测到恙虫病东方体 ,其中两只鼠为褐家鼠 ,表明山东省广泛存在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掌握靖江市恙虫病感染流行状况.方法:对临床诊断的3例恙虫病病人和168名健康人检测血清中恙虫病抗体.结果:健康人群恙虫病抗体阳性率为2.38%,临床诊断病人中,2例双份血清抗体滴度≥1∶1 024,1例72岁女性患者抗体滴度为1:256.结论:证实靖江市仍为恙虫病疫源地.中老年人恙虫病感染率较高,与其田间作业多,且缺乏个人保护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徐州市睢宁县恙虫病疫情形势及相关特征,诊疗现状及患者经济负担等,为当地恙虫病防控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回顾性搜索辖区内医疗机构恙虫病病例,选取2015年新发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主动搜索该地病例45例,集中分布在每年10—12月,涉及12个镇,32个行政村,2个社区,呈散在分布,病例均为当地农民,中位年龄57岁,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3 685.45元。调查病例发病前3周内均有户外活动史,发病后多有恙虫病典型临床表现,给予多西环素抗感染并辅以补液、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患者对恙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零,基层医疗机构可及性强,但诊疗水平一般,仅县人民医院具有恙虫病诊治能力。结论恙虫病作为睢宁县的新发传染病对当地农民的健康和经济构成威胁,高度提示在该地区应对恙虫病保持足够的重视,推广落实诊疗技术和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当是该地下阶段防控恙虫病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以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要症状的不明疾病病因。方法对可疑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用血清学、免疫学、套式PCR方法检测病人血清抗体滴度、血清型及立克次体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对采集到20例病人进行血清外裴OXk凝集反应,阳性率达100%,11份二次血清OXk效价呈4倍升高;恙虫立克次体IFA检测lgM和lgG抗体,20份均为阳性,最高达到1:2560;恙虫病血清学分型G illiam 4例,Karp 6例,Kato 8例。套式PCR检测病人血结果3份扩增出R t特异性DNA片段。结论首次证实了河南省恙虫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3.
西沙群岛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4年在西沙群岛调查发现,宿主动物以食虫目臭(Suncusmarinus)为优势种群,其在永兴岛占91.38%,带恙螨指数和带螨率分别为2.66和48.88%,亦最高;恙螨中以作为南方恙虫病主要媒介的地里纤恙螨为优势种,占86.65%。血清学试验显示,西沙人群,尤其宿主动物的恙虫病立克次体(Rt)感染率很高,抗体分型属Karp、Kato和Gilliam血清型。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PCR技术,检测出媒介恙螨及宿主动物(臭)体内均携带有一定数量的Rt病原。据西沙驻军医院记载,每年收治有典型恙虫病症状病人30~40例,患者秋冬季居多,证实西沙群岛存在以臭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东南沿海某岛35例恙虫病感染的个案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东南沿海某岛感染恙虫病的部分病人进行初步临床流行病学分析,为做好该区恙虫病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制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对35例恙虫病患者和疫源地环境进行个案调查。结果:35例恙虫病感染呈散在流行,发病高峰在6-7月,患者分布在该岛10余个自然村落,以青壮年和儿童为主,均有草地频繁接触史,临床表现高热,皮疹,焦痂(或溃疡)和淋巴结肿大,其中28例有典型焦痂(占80%);始发的2例检测外斐氏试验OXк阳性,12例(34.3%)表现为肝脏损害,30例(85.7%)肾脏损害,传染源为黄毛鼠和褐家鼠,传播途径为地里纤恙螨幼虫,在地势低洼,荫蔽潮湿和杂草丛生的地区常形成点状分布的微小疫源地,上述村落既往虽曾有恙虫病散发,但疫源地和个人均未采取有效防疫措施。结论:该海岛地区为恙虫病疫区,加强防疫措施,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是该岛今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赣州市恙虫病进行核实诊断,探讨其在该市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了该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自1984年以来所有住院病人病案资料,查到临床诊断为恙虫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部分病例采集静脉血作血清抗体检测. [结果]本次调查共发现临床诊断病人109例,分布在该市13个县(市、区)44个乡镇.体检发现特异性焦痂101人,焦痂率为92.7%.采集45例病人血清做免疫荧光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6.67%.6~8月份为发病高峰月,占总发病数74.31%(81/109),2002年为发病高峰年,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 [结论]恙虫病1998年传入赣州市,是该市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之一,并引起散发流行.本病未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对其流行趋势难以实时监控,其防治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粤北山区域是否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调查粤北山区发热人群、宿主动物感染状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粤北山区域恙虫病病人的标本检测Ot-Sta56kDa基因片段,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和序列分析,并与巢式PCR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在660份发热人群血清标本中有224份检测到恙虫病东方体,阳性率为33.94%;在55份鼠类脾脏组织标本中有10份黄毛鼠(R.lossea Swinboe)检测到恙虫病东方体,阳性率为18.18%,有2份褐家鼠(R.norvegicus Berkenhout)检测恙虫病东方体,阳性率为3.64%,各调查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荧光定量PCR和巢式PCR鉴定为Gilliam型和Kawasaki型,间接免疫荧光法也诊断为恙虫病东方体Gilliam型。从病人、动物宿主、地里纤恙螨选取4株粤北代表株,其同源性为100%,与Kawasaki型的同源性为96.25%;另有3份阳性黄毛鼠标本的核苷酸序列与TA686型的同源性为78.5%。结论从宿主动物、媒介、分子水平上证实粤北山区域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7.
山东费县地区秋冬型恙虫病传播媒介小盾纤恙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费县于1986年发现有恙虫病流行,为查明该病的媒介,于1995.5~1997.4在费县方城镇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小盾纤恙螨是恙虫病疫区鼠体外的优势螨种,季节消长与当地人群恙虫病季节分布基本一致,能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Rt);被恙螨叮刺或悬液接种的小白鼠血清吧有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血清分型属Gilliam型,证明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2015年河南省发生的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分析恙虫病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搜索病例,填写《恙虫病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血清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搜索到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作为病例组,按1∶2匹配的方式,随机选择与病例所在的同村、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同性别且无临床症状的村民为对照,收集可疑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疫情10月16日至11月20日,共发现病例48例,其中发热≥38.5℃的病例超过83.3%,发现特异性焦痂或溃疡的病例68.7%,有皮疹的病例60.4%,其他临床症状还包括头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寒战等。对采集的16份病人标本进行检测,其中血清抗体IgM阳性15份。外斐氏反应检测OXk血清抗体,抗体滴度>1∶160的13份,最高抗体滴度>1∶640,第二次采集病人恢复期血清有7份抗体呈4倍增高。恙虫病PCR核酸检测,阳性4份。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皮疹、头疼等;外斐氏试验可以作为重要诊断依据,PCR核酸检测方法,作为确诊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去参加田间劳动、在屋内堆放柴草或农作物、在家中饲养家禽及在家中饲养宠物为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月红  薛慧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91-2992
目的分析北京市平谷区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特征,了解恙虫病在该地区的分布状况,以便进行深一步研究。方法对该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次调查的恙虫病流行特点。结果自2009年10月3—22日共发生恙虫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1.6岁。其中农民10例,工人5例。15个病例均有发热症状,以稽留热为主。有溃疡焦痂症状者14例,占发病数的93.3%。在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单份血清检测后,1例患者IgM抗体滴度≥1:32,14例IgG抗体滴度≥1:64;在应用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特异基因片段的结果中,呈阳性反应者10例。首诊误诊率为93.3%。结论该地区恙虫病的流行是典型的秋季型恙虫病,症状复杂,早期误诊率较高。同时,在该地区可能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应对疫源地范围进行深一步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泰顺县为全省仅存的3个HFRS潜在疫区之一[1]。该县位于我省南部,与福建省毗邻,总人口约31万,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以山地为主,年均气温16.1℃,年降雨量约2000mm,农产品为水稻、番茹、茶叶等。1996年11月该县报告发生首例HFRSo为此,我们会同地(市)、县卫生防疫站开展了个案调查和血清学检测。1材料与方法1.1.个案调查资料为该县人民医院病史记录及患者现场询问录。1.2血清学检测采患者恢复期静脉血3ml,分离血清,低温保存,送省站用IFAT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2结果患者毛XX,男性,42V,任职泰顺县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