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县地处海岛,近发现首例恙虫病人。患者,男,38岁,因发热、头痛5d,伴柏油样大便1次于1999年9月23日入院。20d前有上山劳作史。体检:T39℃,BP13/7kPa,全身可见红色斑疹,无搔痒,脐部、右大腿处分别有一2cm×2cm、1cm×2cm焦痂,颈部、腋下、腹股沟可见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边缘清,结膜充血,无水肿;心肺(-);腹软,无压痛,肝肋下2.0cm,质软;脾肋下1.5cm,质软;肾区无叩痛(一);血色素(Hb)129g/L,白细胞(WBC)6.7×109g/L,血小板(PLT)38×109g/L,中性0.86,淋巴0.14,异淋未见,尿蛋白(一),大便隐血(),血、骨髓培养阴性,…  相似文献   

2.
象山县首例恙虫病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2005年1月下旬,周宁县发现首例恙虫病患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4.
笔者报道的2例恙虫病,临床诊治的依据主要是体检和流行病学问询。患者病愈出院后,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介入后采血做特异性抗体检测,证实为恙虫病。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农民。因畏寒、发热、头痛6天入院。既往身体健康。经常到野外割草喂牛。查体:体温39·4℃、脉搏95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70 mm Hg。皮肤散在充血性皮疹。右腿窝处可见一0·3 cm×0·5 cm黑色焦痂,边缘稍隆起、不痛不痒,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血常规: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132 g/L、白细胞6·9×109/L、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36。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沉9 mm/h,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肥达试验均阴性,外斐试验1∶320,胸片正常,心电图正常。临床诊…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28岁,农民。以畏寒发热6d,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1d,1994年8月30日入院。发病前10d曾在地里劳动,病后曾在院外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无效。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神志清楚。阴囊右下方皮肤可见0.3cm×0.3cm溃疡,周边隆起有...  相似文献   

7.
1984年6月,我们对文登县城区各理发店的理发工具作了一次HBsAg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毛文英  周文龙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6):44+49-44,49
<正>恙虫病是恙虫病东方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及恙螨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为主要表现,全身各脏器、系统也可能受到损害,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该病多发于我国东南、西南沿海地区,浙江省  相似文献   

9.
我县以往无恙虫病报告。自1989年7月以来,县医院与中医院相继有病例报告。根据临床症状、血清学(外斐氏)试验以及动物试验均证明为立克次体感染。现报道如下: 例一、吕××,男性,41岁,农民,89年7月25日入院,体温40℃持续五天左右,经氯霉素治疗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恙虫病感染、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酶标记、血清凝集技术。结果检查500例发热待查病人血清,其中24例病人血清恙虫病IgG抗体阳体。结论由此提示中原地区有恙虫病存在,且其流行病学、临床学特点似与秋冬型恙虫病类似。  相似文献   

11.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亦称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地区性,南方多见于5~11月。本病多为散发,偶见局部流行。近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0年8月21~31日,驻湘武警某部发生一批以起病急骤,持续高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焦痂及皮疹为典型表现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各项检查,证实为一起恙虫病暴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1998年在本院诊治1例尘肺合并恙虫病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恙虫病并发水肿8例报告梁祥胜本院收治的恙虫病患者中,有8例并发水肿。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2~70岁;当地人7例,外来人1例;病程在7~27天之间。2例有面部、下肢水肿,腹水,其中1例合并阴囊水肿,6例为单纯性下肢水肿。诊断...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     
恙虫病又名恙虫热、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即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以带病原体的恙虫幼虫(恙螨)叮咬人体而传播。临床特征为:持续2~3周的发热;在人体隐蔽处无痛无痒的焦痂或溃疡;表浅淋巴结肿大、压痛;病程第一周末的充血性斑丘疹。此病常有心、肺、肝、肾、脑等多器官损害,由于不认识此病或未详细体检而误、漏诊。若不能早期诊断或未及时采用氯霉素、四环素等特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全国多个省份均有恙虫病病例报告,感染人群主要为农民、野外作业人员等,夏秋季均有发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为传播媒介,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其主要的临床体征。现对目前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诊断、药物治疗及预防控制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名37岁男性,在菲律宾吉马拉斯及保和岛度假2周返回德国,6天后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痛,经3天后发热达40℃,食欲减退,且有恶心呕吐。旅游前曾注射甲型肝炎疫苗,但未接种其它疫苗,也未服用疟疾预防药。病人于第5病日急诊入院。 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8.6℃;躯干部有散在淡红色斑丘疹;右颈侧有3个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0岁,大学生,以“反复畏冷、发热32天,伴咽痛4~5天”为主诉入院。发病前曾从草地走过,热型初为稽留热(T40℃),伴全身红色斑丘疹,先后经当地中、西医四家医院诊断为“上感”、“药疹”、“发热持查”,经激素退热,中药及氟哌酸、氯霉素、氟峻酸等治疗,10天后热型转为不规则、皮疹消退,4~5天前伴咽癌、转诊本院.体检:T37.3C,神倦,左明囊皮肤见2个小溃疡疲痕,左腹股沟处可及一个1.scmxIcm大的淋巴结,质软、压病、活动、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1.2x10’/L,中性78%,…  相似文献   

19.
李大娘前段时间下田收割了几分地的水稻.劳动结束后,出现发热和全身泛发性红疹,家人发现其后背有两处黄豆大小、似烟头烫伤的焦痂,急忙送她去医院就诊.经皮肤科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身皮肤检查,确诊为恙虫病,对症治疗一周后,李大娘痊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山东省恙虫病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PCR技术及血清学等方法对山东地区人间和鼠间恙虫病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首次在黄河以北地区检出恙虫病感染鼠,感染率高达15.63%(ECR结果);从褐家鼠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血清学显示其感染率达10%;通过血清学检查还从大仓鼠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其感染率达15.63%。除已证实的疫区外,还证实山东省潍坊、东营和菏泽3市存在恙虫病人间或鼠间感染。结论 山东省广泛存在恙虫病疫区,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其血清学阳性率达19.46%,褐家鼠以及大仓鼠也有可能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