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埋伏牙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埋伏牙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运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重建图像,以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及其与相邻牙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 24例患者共计33颗埋伏牙,其中单颗牙埋伏阻生16例,多颗牙埋伏阻生8例;埋伏牙的牙体形态、大小、数量、根尖部发育情况、萌出方向和与周围邻牙的关系等临床信息均能清晰显示。多层螺旋CT图像显示的定位信息与术中埋伏牙解剖信息均可达到基本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牙成像可对埋伏牙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客观有效的定位信息,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埋伏牙的定位在临床使用方法中有多种,我院采用法国trophy曲面断层机对30例中切牙根尖区的埋伏牙和多生牙实施了纵向定位扫描,具体方法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我科拍片的30例中切牙根尖区的埋伏牙和多生牙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8~13岁,平均年龄(10.3±1.1)岁,30  相似文献   

3.
缪爱华  吕昌惠 《河北医药》2001,23(4):284-284
埋伏牙临床较多见。曾有人报道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体会 ,但对单发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埋伏阻生及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三颗牙同时埋伏阻生少有报道。作者从临床角度对发生在不同部位埋伏牙 33例的病因、发病、诊断及矫治进行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牙牙合模型、X线摄片确诊为埋伏齿的患者共33例 ,男 2 1例 ,女 12例 ,年龄 8~ 2 0岁 ,平均 13 .7岁。1.2 诊断标准 牙齿萌出期已过 ,仍在颌骨组织内 ,X线摄片显示埋伏牙的牙根已发育完成[1 ] 。埋伏牙位 :在所有埋伏牙中以单个牙埋伏居多 ,其中中切牙 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导萌联合正畸(埋伏牙粘begg托槽)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上颌前牙埋伏阻患者20例(埋伏阻生上颌前牙26颗)行手术导萌和埋伏牙粘begg托槽配合方丝弓矫治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26颗埋伏阻生牙均牵引萌出到位,未发生牙齿松动、牙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导萌联合正畸(埋伏牙粘begg托槽)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可有效减少附件脱落,创伤小,易牵引到位,可减少支抗损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於辉 《家庭医药》2016,(1):69-70
目的:对CBCT在埋伏牙正畸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正畸治疗的埋伏牙阻生患者中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研究,均无法经平片诊断确诊,行 CBCT 进行辅助和治疗,并利用专门软件重建图像后分析。结果:?经CBCT诊断,其中尖牙异位阻生、埋伏牙阻生以及因上颌窦下坠导致的牙齿移动分别为26例、16例和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2.00%、32.00%和16.00%。?阻生牙、异位牙的牙根形态、长度,牙长轴和弯曲牙根的角度均能够经CBCT诊断清晰显示。同时,异位牙和相邻牙齿的空间位置关系,相邻牙齿牙根的吸收状况以及上颌窦和上颌后牙牙根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经三维清晰显示。结论:CBCT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埋伏牙正畸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能够为正畸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6.
江敏  王中程  方磊  梁向新  肖佳 《江西医药》2010,45(6):586-587
目的探讨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在埋伏牙诊断及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埋伏牙采用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进行投照定位,判断埋伏牙位置、牙根形态,从而确定治疗方案。结果 52例患者的78颗埋伏牙通过全景片全部定位正确,其中腭侧埋伏60颗,唇侧18颗。结论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可以准确的观察埋伏牙的形态及位置,是目前对埋伏牙较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梁刚  任劲松  何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63-3564
目的对埋伏牙进行影像学分类,以便临床上对埋伏牙作进一步定位和为手术进路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期门诊收治的82例患者106颗埋伏牙的颌骨曲面断层片进行再研究,并对其临床检查结果和术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在颌骨牙列X射线曲面断层片的基础上自定义根尖曲线并进行分类。结果将埋伏牙分为3类,其中Ⅰ类16颗,Ⅱ类54颗,Ⅲ类36颗。结论该分类方法能为埋伏阻生牙的精确定位和手术进路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埋伏牙自体移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口腔埋伏牙牙体形态正常、结构正常的患牙28例,把拔出的埋伏牙即刻再植于缺牙区,用生物骨粉和骨膜充填骨缺损,将再植牙与邻牙黏接固位,观察埋伏牙自体移植的疗效。结果所有28颗自体移植牙术后X片检查牙根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牙周膜形成,再植成功。结论口腔埋伏牙的自体移植疗效满意,能够恢复其咀嚼功能及牙列美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潘跃中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57-758,76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碘仿明胶海绵在复杂埋伏牙拔除术后的应用。方法:选择268例患者,在复杂埋伏牙拔除术后周围局部组织内一次性常规注射地塞米松液5 m g,拔牙窝内放置碘仿明胶海绵碎块,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术后5 d患者局部肿胀、疼痛、出血及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结论:应用地塞米松碘仿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复杂埋伏牙拔除术后并发症,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98-99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埋伏牙诊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2000年以来正畸治疗患者中23例有埋伏牙的患者采用(1.5T)64层螺旋CT颌面部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以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与邻牙的关系。结果:本组共29颗埋伏牙,螺旋CT重建图像准确显示颌骨内埋伏牙的数量,牙冠牙根的形态,唇腭向的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甚至能测量与唇侧骨面的距离,为手术定位。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准确诊断埋伏牙,多生牙,对正畸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远期疗效观察一般为两年。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三年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临床病例 本组共12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2岁,17~40岁7例,41~56岁3例。患者主要体  相似文献   

12.
上前牙区埋伏牙60例拔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埋伏牙,其中上颌前牙区埋伏牙最常见,尤其儿童中多见。因为埋伏牙占据牙槽骨内一定空间.产生错殆畸形、邻牙迟萌,形成牙根吸收与弯曲等,所以有时有必要及早拔除这些埋伏牙。作2000~2004年在临床工作中诊治60例患,共拔除75颗埋伏牙,现将拔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维定位技术(MDSCT)对正畸患者颌骨内多生牙及埋伏牙的精确定位及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多生牙及埋伏牙患者使用多层面螺旋CT进行扫描,获得牙列及颌骨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断层影像。结果 MDSCT能清晰的显示颌骨内多生牙、埋伏牙形态、颊舌侧、唇腭侧位置及邻牙的位置关系。结论 MDSCT的精确定位,便于正畸患者正畸前多生牙的拔除及阻生牙的开窗助萌,减少患者因为不能精确定位而造成的痛苦及其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对正畸牵引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对埋伏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对38例埋伏牙患者进行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在东芝工作站上进行MPR、CPR及VR三维重组。结果 16排螺旋CT横断面图像、三维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清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牙齿的形状、埋伏的深度、离唇侧或腭侧方向的距离、牙齿萌出的方向,还有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 MPR、CPR及VR图像可以准确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埋伏牙治疗的精确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75年起,学习采用冯天有医师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三年多以来,在门诊和住院部中对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收集其资料较为完整者130例进行追踪复查,有效率达90.4%,兹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30例中男性89例:女性41例。发病年龄,21—30岁36例;31—40岁49例;41—50岁  相似文献   

16.
1990年3月以来,笔者对41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1例皆为门诊病例,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缓解期已婚女性患者,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年龄25~50岁,平均27岁。慢性肾盂肾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矫治埋伏牙的有效方法,提高埋伏牙矫治成功率。方法对45例上前牙埋伏阻生牙齿进行外科正畸治疗,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牵引导萌,助萌,拔除后再植,拔除等方法。结果45例中35例均排列入牙弓,恢复了阻生牙的形态和功能。结论正确诊断和细心操作,是矫治埋伏牙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19例前牙埋伏应用牙冠上粘前牙Begg托槽固定正畸方法进行矫治,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例埋伏牙共19颗。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龄12~25岁,治疗过程为3~8个月。埋伏牙以上前牙、尤以尖牙多见。2 治疗 2.1 术前准备 (1)X线定位确定埋伏牙的形态、大小,埋伏深度及方位。(2)全口牙洁治术。(3)双侧第一磨牙粘带环,第二双尖牙至对侧第二双尖牙粘托槽。矫治时若需减数,一般多选择对称性拔除两个第一双尖牙。(4)术前用1:5000洗必泰液含漱3次。 2.2 手术方法 (1)常规消毒口腔及口周,用2%奴夫卡因做唇腭(舌)侧局部浸润麻醉。(2)切开埋伏牙处牙龈,切口大小以翻瓣后能适当显露所去组织为准。埋伏牙位高于前牙根者可做弧形切口,低位埋伏牙可做梯形切口。用薄的骨膜剥离器分离粘-骨膜瓣,然后将此粘-骨膜掀起,再凿除覆盖的骨质,使埋伏牙充分暴露。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创面,然后止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常遇到埋伏牙与多生牙的治疗问题。笔者自1996年12月-1998年12月在本科门诊治疗的55例病案,并通过对部分患者的随访进行了分析,现就有关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三七总甙加低分子右旋糖苷为主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用三七总甙加低分子右旋糖苷为主综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1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38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参照(《中国循环杂志》1988;1:1)诊断标准,7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2~75岁,平均58.7岁;病程13天~4.5年,平均2.4年。治疗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44~78岁,平均59.6岁;病程9天~4.2年,平均2.1年。两组均有胸骨后压迫感,心前区疼痛及心悸、胸闷等。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2治疗方法:对照组用心得安、氨酰心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