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静脉滴注10%葡萄糖后低血糖的反应;方法采用10%葡萄糖高渗性液体为输液媒质,快速输注;结果停止输液后30min左右会出现暂时性血糖降低,部分患儿会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应用高浓度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进而刺激胰腺,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10%葡萄糖输液速度与血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余年来,在抢救病理新生儿,预防低体重儿发病的临床工作中,静脉葡萄糖输液以防止低血糖已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也有报告葡萄糖的输入速度与高血糖的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275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与速度,分析药物滴注浓度、速度与合理用药的关系,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静脉滴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合理用药审查软件的开发设计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询药典、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文献,收集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滴注速度要求等,并对其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查阅的275种静脉滴注药物中有50种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了输液浓度范围,其中标注较多的药物种类有抗微生物药物、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及消化系统药物。有63种药物标注了滴速,70种标注了输液时间。结论:滴注浓度与速度是影响输液疗效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应用中,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规定,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相应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呈玉娥 《贵州医药》1999,23(3):179-179,189
细菌内毒素超标能引起输液反应,而医院制剂使用期限一般规定为3个月,为此我们对本院10%葡萄糖输液和0.9%氯化钠输液在贮存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留样观察。而10%葡萄糖输液受热产生5-羟甲基糠醛对人体内脏横纹肌有损害,我们对使用不同灭菌柜所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5-HMF)吸光度进行检查,报告如下:1仪器和试药751-GW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鳖试剂(厦门鲨试剂厂部批号97071098(M)2检验方法和结果判断2.1细菌内毒素检查:对留样观察中每批输液在0、l、3、6个月时进行检查,检验结果为阴性时,判定该药品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5.
10%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出现不良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补钙是防治小儿佝楼病、手足搐扬症、低血钙、骨质疏松症及抗过敏时的常用方法。在临床上常有用药时或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我院1989年~1996年200例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患者中,亦有68例出现不良反应,后经治疗及细心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综述如下:至临床资料200例静脉补钙患者,男130例,女70例;0-28天60例,29天-3岁70例,8~12岁30例,成人40例;应用钙剂最长10天,最短回天,平均5天左右。均采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加10%葡萄糖注射液或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用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8例,其中全身灼…  相似文献   

6.
应激性高血糖已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高血糖症与疾病的恢复和预后直接相关。作者对35例危重新生儿以不同速度滴注葡萄糖,发现其血糖值与滴注葡萄糖速度呈正相关,并随着血糖升高,其病死率升高,后遗症加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危重病人为本院儿科1995年8月至1997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按照《危重病儿评分法》,入院时评分  相似文献   

7.
优选目的:使心率维持在50次±/分,自觉症状好转,能活动不感到心慌和头昏无力。优选范围:25滴—40滴/分优选方法:0.618法,(40-25)×0.618 25=34滴, 优选过程:该病员经用各种药物无效,即选用异丙基肾上腺素0.2mg,溶于5%G。N.S100CC静滴,在滴药过程中,选用了40滴/分,25滴/分,34滴/分,分别记录。  相似文献   

8.
如何观察及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药物滴速,是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以及病人的生死,笔者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就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护理过程中,药物滴速问题与同行们商榷。 1 补液速度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是当前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应严格控制补液速度10~15滴/min,但很少考虑到病人由于疼痛出汗、发热以及不适当的应用利尿剂等很容易发生血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有人做过血液动力学监测,10例心肌梗死的病人中有6例诊断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药品生产厂家制订静脉滴注药品说明书及临床输液有效管理提供依据,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筛选某院可用于静脉滴注的注射剂药品说明书609份,对药品成分分类、药物作用系统、滴速限制项的描述方式及滴速要求等项目进行分别统计。结果 609份药品说明书中有264份(43. 35%)标注了滴速要求,其中中药类标注率为56. 10%,西药类标注率为42. 43%;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的标注率相对较高;标注内容有5种描述方式;分别总结了不同滴速要求的药品种类。结论静脉输液时合理调整滴速对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通过医、药、护、患共同参与,加强药品说明书的管理和学习,加上药品生产厂家对静脉滴注药品说明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系用淀粉(玉蜀黍或山芋干等)经糖化作用制之。故葡萄糖中可能含有未完全水解糊精、蛋白质、胶体物、水解蛋白,脂肪等;此类杂质特别是糊精,蛋白质,胶体物在本品加热灭菌后,可发生白色或微黄色细微颗粒或絮状物的沉淀,影响药液的澄明度及输液质量。尤其放置1~2周后絮状物出现更多。如何消除输液中细小微粒及絮状物的出现,做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1.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ABO溶血是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遗留后遗症.因此积极有效地干预新生儿溶血,对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早期应用,取得较好疗效,对1998年6月-2005年6月新生儿ABO溶血病48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夏季选择食物,强调排毒、补水、杀菌之功效.中医认为,凉性蔬菜能排毒,瓜类蔬菜能补水,葱蒜类蔬菜能杀菌,此三者正是夏季必选的3类食物.为什么夏季选择食物要注重以上原则呢?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改进鼻饲的方法,以减少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方法,试验组应用电脑控制泵控制鼻饲滴速的方法。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腹泻、呕吐的总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电脑输液泵控制鼻饲滴速可明显降低腹泻、呕吐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环丙沙星静脉输注滴速与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强及菌株的变异 ,抗生素不断被研制、开发、更新换代。环丙沙星是新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 ,静脉给药时用药剂量大、抗菌性强、毒性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少 ,疗效显著 ,故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该药对血管刺激性强 ,常引起血管刺激症 (穿刺局部疼痛与静脉向心性索状红线 ) ,少数患者出现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现象。笔者自 1997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 ,对 36 0例使用此药的患者进行了观察 ,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均为 1997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呼吸科住院患者 ,男 2 93例 ,女 6 7例 ,…  相似文献   

15.
<正>液体疗法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混合输液在儿科极为常用[1],在抢救急重患者需要配制特殊张力的液体时也需混合使用,其目的是维持或恢复正常的体液容量和成分,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临床常用10%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临床实践中,输液的滴速用螺旋夹调节,通过莫非氏管观测,该管有直形与球形之分(婴儿用略有不同),其小管内径约3mm。滴数与容积ml的关系,目前分别有10gtt、15gtt、20gtt为1ml的记载,而单位时间输入体内药物量,是以输入  相似文献   

17.
10%葡萄糖注射液小规格灭菌温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院根据临床使用大输液的特点,生产了适合婴幼儿使用,装量为每瓶100ml、150ml、200ml的小规格10%葡萄糖注射液。按规定:大输液(特殊品种除外)采用115℃,30min热压灭菌。由于上述大输液规格小,装量少,各方面质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ABO溶血是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遗留后遗症。因此积极有效地干预新生儿溶血,对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早期应用,取得较好疗效,对1998年6月-2005年6月新生儿ABO溶血病48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凤荣 《首都医药》2013,(22):47-47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方法将符合新生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按常规吸氧、镇静、抗生素、超声雾化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6mg/kg溶于5%葡萄糖50ml静脉滴注,可予小剂量2μg·kg^-1min^-1,连用3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结果治疗组在应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在症状体征的改善、吸氧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可迅速改善新生儿重症肺炎症状、体征,减少给氧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