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端粒酶活化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86 .8%肺癌患者的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为阳性[1 ] 。其逆转录酶组分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ERT)是其主要活性组分 ,该组分表达与肺癌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2 ] 。本实验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反义hTERT作用于端粒酶阳性肺癌细胞系A549,以期通过抑制hTERT表达而抑制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对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寻找可能的肺癌基因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 肺癌细胞系A549和包装用鼠成纤维细胞系PT67为北京大学第一…  相似文献   

2.
目前 ,国内外关于胃癌的发病机制有诸多研究 ,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 ,能以自身RNA为模板 ,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加至染色体末端 ,因此在细胞永生化和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端粒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在癌前病变组织里有所表达 ,但两者显著不同[1 5] 。本文检测了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的表达 ,藉以了解端粒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116例组织标本为 2 0 0 0年 1月至 7月间的胃黏膜病理活检标本。其中胃癌 4 2…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与预后及多药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内端粒酶活性与AL预后,分型及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TRAP法和RT-PCR法分别测定44例AL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和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44例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端粒酶阳性率为43.2%,mdr-1阳性率为40.9%;端粒酶阳性者CR率为57.6%,阴性者CR率为88.0%(P〈0.01);端粒酶表达与mdr-1未显示出一致性,但端粒  相似文献   

4.
四种肿瘤标记物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种肿瘤标记物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王耀王光杰顾国浩陶敏国内外一些报道曾提到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溶性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及胃肠道癌抗原(CA199)在诊断肺癌中的意义。现就这四种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的...  相似文献   

5.
肺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31例肺癌、4例癌旁及26例肺良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80.6%(25/31)、癌旁组织无表达、肺良性肿瘤组织表达率为7.7%(2/26)。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肺癌分期无关。有及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端粒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皆起重要作用;其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有望成为肺癌诊断、鉴别诊断的一项强有力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和高血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知肿瘤和高血压病均为细胞增殖性病变,而且这两种病均存在原癌基因过度表达及抗癌基因低表达,说明肿瘤和高血压病确实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近年来报导端粒酶(Telom-erase)是细胞增殖活性的分子水平标记物,为此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肿瘤和高血压病的可能关系进行阐述。1端粒(Telomere)与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特殊结构,对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 DNA完整复制具有重要作用: 。早在60年前Muller[1]就发现用X射线照射染色体,能使其断裂,断裂的染色体末端可相互连接形成端粒融合…  相似文献   

7.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研究非放射性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检测端粒酶的可行性。方法用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在58例胃癌,12例胃腺瘤和9例胃溃疡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84.5%(49/58)的胃癌组织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粘膜对照组无1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P<0.001),12例胃腺瘤、9例胃溃疡组织中各有1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胃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是一种较理想的胃癌肿瘤标志物;TRAP银染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改凤  宋言诤 《山东医药》1999,39(15):11-12
应用PCR-端粒重复旬扩增法(TRAP)检测31例肺癌、4例癌旁及26例肺良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端粒酶生表达率为80.6%(25/31)、癌旁组织无表达、肺良性肿瘤组织表达率为7.7%(2/26)。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肺癌分期无关。有及无淋巴结锗 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端粒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皆起重要作用;其在肺癌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肺良、恶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中表达的定位,以阐明端粒酶在上述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正常肺组织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对38例肺癌、7例良性实质性病变及35例病灶旁正常肺组织标本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和蛋白质的定位表达进行了研究,同时与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肺癌、良性实质性病变和病灶旁正常肺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分别31/38、3/7、7/35(P<0.001);肺癌组织癌细胞、肺良性实质性病变中的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及病灶旁正常 肺组织小气道、细支气管上皮的部分细胞和少部分肺泡上皮细胞hTERT蛋白有阳性表达,在有淋巴小结的肺组织其生发中心可见hTERT表达,多数巨噬细胞也有hTERT阳性表达。hTERTmRNA所表达的细胞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类似。肺癌hTERT免疫染色平均吸光度比较:鳞癌A值比腺癌略高,Ⅲ期比I期、Ⅱ期稍高,分化程度越低A值也越高,但P>0.05。结论:(1)端粒酶除了参与肺癌的发病机制外,也参与肺良性实质性病变发生发展。(2)端粒酶对于维持正常肺组织支气管上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可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3)端粒酶是一种增殖指标,而非肺癌的恶性特异性标志,端粒酶作为肺癌诊断标记物时可能有一定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肺良、恶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中表达的定位,以阐明端粒酶在上述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正常肺组织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对38例肺癌、7例良性实质性病变及35例病灶旁正常肺组织标本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和蛋白质的定位表达进行了研究,同时与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肺癌、良性实质性病变和病灶旁正常肺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分别为31/38、3/7、7/35(P<0.001);肺癌组织癌细胞、肺良性实质性病变中的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及病灶旁正常肺组织小气道、细支气管上皮的部分细胞和少部分肺泡上皮细胞hTERT蛋白有阳性表达,在有淋巴小结的肺组织其生发中心可见hTERT表达,多数巨噬细胞也有hTERT阳性表达。hTERTmRNA所表达的细胞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类似。肺癌hTERT免疫染色平均吸光度比较鳞癌A值比腺癌略高,Ⅲ期比Ⅰ期、Ⅱ期稍高,分化程度越低A值也越高,但P>0.05。结论(1)端粒酶除了参与肺癌的发病机制外,也参与肺良性实质性病变发生发展。(2)端粒酶对于维持正常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可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3)端粒酶是一种增殖指标,而非肺癌的恶性特异性标志,端粒酶作为肺癌诊断标记物时可能有一定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端粒酶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6例胃肠道粘膜下肿瘤(5例恶性淋巴瘤,1例平滑肌瘤)的端粒酶活性,同时对恶性肿瘤端粒酶提取物进行梯度稀释,以检测其活性大小.结果恶性淋巴瘤中5例中有4例端粒酶阳性,1例平滑肌瘤亦为阳性,6例瘤(癌)旁组织中,端粒酶2例阳性,余均为阴性.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肠道粘膜下恶性肿瘤表达,而且在胃肠道粘膜下良性肿瘤中亦可有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意义及其与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4例HCC标本,应用RNA-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T mRNA表达,观察其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3蛋白,比较HTERT与p53表达间的关系。结果30/34例(88.2%) HCC中癌细胞HTERT mRNA呈阳性表达,其中小肝癌6例均为阳性;分化差、肝内外转移、包膜不完整、癌旁有活动性病变及HBsAg阳性者HTERT mRNA表达较高;侵袭灶前沿癌细胞及少数非典型性增生的肝细胞中常见阳性。 HTERT mRNA和p53表达一致(均阳或均阴)者占79.4%,两者表达具有相关性, p53阳性者 HTERT mRNA表达较强(P<0.05)。正常肝组织 HTERT mRNA呈阴性。结论 HCC中 HTERT mRNA高表达; HTERT mRNA表达与HCC发生、演进有关; p53可能参与HTERT mRNA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蛋白聚合酶,起着维持真核细胞端粒长度的作用。近来发现正常体细胞基本没有端粒酶活性,而绝大多数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表明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有密切的关系[1]。我们应用PCRELISA技术对不同发展阶段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4.
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端粒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中的表达与肺癌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银染多聚酶链方法对肺癌患者和支气管、肺良性疾病患者各30例的BALF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肺癌患者BALF细胞端粒酶活性83%阳性表达,支气管、肺良性疾病BALF细胞表达均阴性(P<0.001)。同一肺癌患者患侧肺端粒酶活性在BALF细胞83%表达,健侧肺阳性表达27%。结论端粒酶活性是肺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肺癌组织中内皮素1阳性表达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内皮素1(ET-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定量分析与肺癌分型、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测定ET-1阳性率及含量。结果104例不同类型肺癌ET-1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胞浆内,腺癌、鳞癌和大细胞肺癌ET-1表达较高,分别为71.4%(20/28),57.1%(16/28)和40.0%(8/20)。小细胞肺癌表达低为21.4%(6/28)。对腺癌、鳞癌阳性表达的图像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越低ET-1含量越高,分化程度越高ET-1含量越低。结论ET-1普遍存在于肺癌细胞中,腺癌和鳞癌高表达,表明ET-1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ET-1可作为腺癌、鳞癌恶性生长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端粒酶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端粒-端粒酶假说是新近提出的肿瘤形成的新理论。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具有保持当构体的稳定功能的DNA-蛋白复合体的端粒酶量咱RNA依赖性的DNA聚合物,端粒酶的激活使端粒长度得以稳定,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成为永生细胞、而获得永生性是细胞恶变的关键步骤。近年的研究表明测定肺癌各种标本的端 麦活性不仅助于肺癌的诊断,还可用于肺癌的恶性程度、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判断。端粒酶有望成为有价值的肺癌诊断的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端粒酶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对100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HP感染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胃腺癌中逐渐升高,且HP阳性胃癌组端粒酶阳性率(93.8%)明显高于HP阴性组(50.0%)(P〈0.01)。结论:HP感染在胃癌变中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现已阐明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增殖有关,部分更新比较旺盛的正常细胞可有端粒酶的弱表达[1]。淋巴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是增殖更新比较旺盛的细胞,这些细胞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支气管哮喘中端粒酶是否对上述细胞的功能有影响,目前尚未阐明。我们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只豚鼠哮喘模型肺组织、6只正常对照组肺组织及16例哮喘发作期和14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将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ERTmRNA和蛋白质表达强度与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  相似文献   

19.
端粒、端粒酶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晚近研究提示,染色体端粒行为及端粒酶表达异常在肿瘤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收集文献,就胃肠道肿瘤端粒行为和端粒酶表达异常及意义作一综合复习。一、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tetomere)是染色体末端一种由许多简单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复合...  相似文献   

20.
胃粘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讨端粒酶活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采用TRAP法对72例胃镜胃粘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胃癌端粒酶阳性率为85.0%(17/20),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腺瘤性息肉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28.6%(10/35)、16.7(1/6)、33.3%(1/3)及100%(2/2)。胃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与肿瘤部位、大体类型及组织学分类无明显相关。以上结果提示,胃粘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阐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胃粘膜癌变的预测及胃癌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