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肩难产的助产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30例肩难产产妇,将其助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肩难产产妇中,10例行屈大腿法+压前肩法助产,6例行屈大腿法助产,7例行屈大腿法+牵后臂娩后肩法助产,7例行旋肩法助产。将不同助产方式出生的新生儿平均娩肩时间和Apgar评分进行对比,其中行屈大腿法+压前肩法助产的新生儿数据更具有优势,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2例新生儿出现臂丛神经损伤,1例新生儿出现骨折,经过治疗后均获得良好预后状况。结论:在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方式中,采取屈大腿法+压前肩法助产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在临床助产方法的选择中,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助产方式,改善母婴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全面描述了瑞典助产士的培训与教育,以及该国家助产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在培训与实践中明确了助产士的任务,助产士是初级保健工作者和产科专家之间的轮轴(linchpin),在保障孕产妇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瑞典的助产学教育是在适应妇女保健服务需求中不断提高和完善的,目前除中等专业教育外,助产学教育已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之一,部分学校还设有攻读硕士研究生助产学专业。助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合理,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阴道产钳助产对难产产妇妊娠结局、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阴道手术助产的难产产妇120例,按照不同的助产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胎吸术助产,观察组则选择阴道产钳助产,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助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产产妇在接受阴道手术助产时,采用阴道产钳助产能让助产成功率明显提高,不但能让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让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而且能对妊娠结局进行显著改善,让母婴安全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导乐式助产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选择160例产妇采用改良导乐式助产,选择与观察组一般资料接近的住院分娩的产妇31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导乐式助产可以降代难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生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可见,导乐式助产可以提高分娩质量,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5.
刘钢 《中国妇幼保健》1999,14(6):340-342
通过对北京市各区(县),特别是边远山区的调研,发现了产科助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卫生局制定了“北京市助产工作评估标准”,对全市的医疗保健机构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并于1998年3~6个月对221家从事助产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了评估。作者还对今后加强北京市的助产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气囊助产法是采用气囊充气,使宫颈达到胎头大小,减少胎头下降阻力而顺利分娩的新的助产方法。我科用该法对60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进行气囊助产,临床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l.1对象1997年11月至1998年1月,我们选择足月,单胎,年龄21~34岁,宫颈BISh。P评分>6,无头盆不称,无产前出血,无骨软产道畸形,估计可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例(其中头位57例,臀位3例)为实验组,另选条件相似的初产妇60例为对照组。1.2仪器由吉林腾达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TD200型电脑全自动气囊助产仪。1.3方法实验组全部采用气囊助产。助产…  相似文献   

7.
宋平 《工企医刊》2004,17(5):90-91
在分娩过程中,采用适当的阴道助产方法,对于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健康是安全有效的手段。阴道助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产钳助产术;另一种是胎头吸引助产术。这两种方法所需条件基本相同,但又各有优缺点,因此选择正确的助产方法,使产妇经阴道安全分娩,减少母婴损伤,是产科医生的必备技能。  相似文献   

8.
了解各国助产人员从事助产服务情况及我国助产的政策、执业范围、助产教育,旨在积极倡导助产改革,制定新的助产政策。认为政府应重新认识助产士职能,在循证的基础上改革助产政策,促进中国助产专业的发展和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臀位分娩方式及臀位助产处理技巧。方法收集产妇临床资料7245例,其中臀位产妇336例。根据适应证进行臀位助产、臀牵引产、剖宫产。结果336例臀位产妇中,剖宫产176例,占52.3%;臀位助产154例,占45.5%;臀牵引产6例,占1.7%。结论臀位助产仍是臀位分娩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的促进乡镇卫生院助产工作的发展。促进母乳喂养和推广,我们县妇幼保健机构下大力度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全县助产单位开展了创建和巩固爱婴医院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胎头吸引器在经阴道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顺利分娩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天津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产检以及分娩的产妇112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助产方式将产妇分为产钳助产组52例和胎头吸引器组60例。产钳助产组产妇采用产钳进行助产,胎头吸引器组产妇采用胎头吸引器进行助产。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宫颈裂伤、阴道壁裂伤、尿潴留及新生儿头皮血肿、面部损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胎头吸引器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3.33%,低于产钳助产组的17.31%;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为11.67%,高于产钳助产组的1.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阴道壁裂伤,新生儿头皮血肿、面部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HIE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头吸引器助产后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高,临床可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水平情况合理选择助产方式,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臀牵引术     
臀牵引术系产科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在臀位自然分娩时由于处理不当可使上肢上举,或胎头娩出受阻,则须施臀牵引助产。对娩出上肢可用滑脱法或旋转胎体法助产;对胎头助产可将胎背转向前方,使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并将手指伸入胎儿口中使胎头保持屈曲位以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了解在产科中,为产妇提供“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方式后,产妇对产科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3月期间,未采用“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的16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3年2-3月期间,采用“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的160名产妇作为实验组,并以本院自制的产科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在两组产妇中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为98.8%,对照组产妇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为88.1%,两组产妇间满意度比较非常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科为产妇提供的“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方式,与过去的产时服务方式相比较,“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方式在有效提高产时服务质量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改进产科服务模式,提高产时保健服务质量,我们于1999-2000年在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和深圳市妇儿医院进行了产时保健新模式--责任制助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同期对照和历史对照研究的方法,将产妇分为责任制助产组和传统助产组。比较两组同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异常产程情况,产科并发症,阴道手术产、产伤发生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工作时间效率,产妇满意度,结果:以上指标责任制组成优于传统组,结论:责任制助产既可以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医院定量管理,是一种可行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在产科实施全程助产责任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分娩的1028例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给予传统模式助产的514例,设为比对组;给予全程准产的514例,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排尿、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全程助产责任制的影响。结果:在活跃期时长、剖宫产率、尿潴留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初乳排泌时间、新生儿减重率等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应用全程助产责任制有利于母婴健康,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尚芳 《中国保健》2009,(17):707-707
助产工作关系到母婴安全,且医疗纠纷多,所以我院助产带教采用一对一责任制带教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阴道助产技术——阴道助产掌术并评估其在阴道助产中的价值。方法:介绍阴道助产掌并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应用阴道助产掌分娩的50例与同期间应用产钳助产及胎头吸引助产各50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阴道助产掌与自然分娩及其他阴道助产方法对母儿损伤的情况。结果:阴道助产掌组产后出血量及软产道损伤例数较产钳组显著减少(P<0.05),但助产掌组的单次助产成功率90%低于产钳组的100%,而与胎头吸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掌组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产钳组及胎头吸引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助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助产快、母婴损伤小的新的助产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产钳术,但单次助产成功率低于产钳术,可取代胎头吸引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助产专科护士为主导构建产房紧急情况下共享心理模型,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以助产专科护士为主导构建产房共享心理模型应急团队,制定团队成员职责、急救流程,培训团队助产士创建共享心理模型的时间点及方法,反复模拟演练多科协作急救情景,组织反思团队急救过程,形成稳定良性的共享心理模型以降低产房各类高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实施后2019年相较于实施前2018年产房高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顺产转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器械助产率增加,新生儿转科率和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下降,急产率降低。在产房手术室发生的顺产中转急诊剖腹产用时和阴道器械助产用时缩短,产房分娩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肩难产和其他高危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以助产专科护士为主导构建产房紧急情况下共享心理模型能够减少产房高风险事件的发生,这种模式具有可行性及可推广性,也拓展了助产专科发展方向及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013年及2015年北京市助产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根据北京市2013年和2015年助产资源调查结果,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和评价助产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变动趋势。结果北京市助产资源按人口配置的不公平性有增加趋势,但大部分仍处于最佳平均状态或正常状态。一级助产机构助产资源配置呈现不公平状态,这种不公平来自各一级助产机构之间的资源配置差异;三级、二级、营利性助产机构助产资源配置较公平,其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不同助产级别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城区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性处于警戒状态,近郊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也较差,无论城区、近郊、远县,其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不同区域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结论北京市应继续对助产机构的助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应关注一级助产机构之间及不同助产级别间的平衡发展,同时还应关注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合理性。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引导孕产妇就近就医和分级就医也对助产资源的合理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是产科常用的解决头位难产的助产方法,但二者均可引发母婴并发症.因此探讨助产对母婴损伤的影响有现实意义。黑龙江省海员医院、黑龙江民族职业医院从2000年开始试用单叶产钳助产85例.有效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