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出血的患者病理特点,总结防治出血的措施.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2年7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2科行支气管镜检查的2 0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并发出血患者的特征.结果 2 079例患者中并发出血者为51例(2.45%),其中少量出血为31例(1.49%)、中量出血为14例(0.67%),大量出血为6例(0.29%),无死亡病例.并发出血的原发病主要是肺癌,出血主要为对支气管腔内病灶刷检、活检及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所造成.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对患者病症的充分了解、完善的术前准备、操作者娴熟的技术以及并发出血后积极恰当的救治等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发生率和出血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李娟  吴祖舜 《现代医学》2001,29(6):412-413
目的探讨壳核出血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46例壳核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量、有无出血破入脑室和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壳核出血量≥30ml为42.62%,<30ml为1.86%;破入脑室为39.74%,未破入脑室为16.66%;中线结构移位的为45.83%,无中线结构移位为14.94%.壳核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为54.24%,无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为15.51%.结论壳核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大小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出血的患者病理特点,总结防治出血的措施.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12年7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2科行支气管镜检查的2 0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并发出血患者的特征.结果 2 079例患者中并发出血者为51例(2.45%),其中少量出血为31例(1.49%)、中量出血为14例(0.67%),大量出血为6例(0.29%),无死亡病例.并发出血的原发病主要是肺癌,出血主要为对支气管腔内病灶刷检、活检及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所造成.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对患者病症的充分了解、完善的术前准备、操作者娴熟的技术以及并发出血后积极恰当的救治等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发生率和出血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出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10 67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PCI治疗。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 =1 479)和无出血组(n = 9 193)。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随访1、6和12个月的终点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  出血组患者的平均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无出血组患者,出血组患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比例、肌酐清除率均低于无出血组患者,出血组患者出院带药较无出血组阿司匹林比例低,西洛他唑比例高,出血组患者经然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血管内超声的比例高于无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和12个月出血组患者的总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患者,且出血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无出血组作为对照,出血学术研究会≥2级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PCI围术期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PCI围术期出血,以期改善冠心病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无肝素血液透析已在透析中应用广泛,主要针对有出血倾向及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抗凝方法进行透析,会加重患者出血的危险,后果严重。无肝素透析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3月到2013年03月我院收治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结果: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占101(38.8%)例,胃溃疡患者占17(6.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占127(48.8%)例,出血性胃炎患者占6(2.3%)例,复合性溃疡患者占9(3.5%)例;中年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患者(P0.05),在性别和季节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性胃炎以及复合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人,发病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和患者的性别、季节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RUSADE出血评分指导高出血风险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的围手术期抗栓治疗。方法应用CRUSADE出血评分对接受再灌注治疗的NSTEMI患者进行出血危险分层,分为低出血风险组(CRUSADE出血评分1~30分)及高出血风险组(CRUSADE出血评分41~91分),共120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围手术期抗栓治疗方案,观察住院期间、30d的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据CRUSADE出血评分,在NSTEMI围手术期高出血风险组与低出血风险组采取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住院期间、30d两组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心血管事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USADE出血评分有助于优化NSTEMI高危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患者产后出血的基本原因,并对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后出血的差异情况进行对比。方法对在我院妇科分娩的患者进行分娩方式统计,并对其中因为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而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对比,比较两者出血频率、出血原因以及出血量等。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5);两种分娩方式出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剖宫产主要原因为手术与体位因素。结论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情况与原因的差异,有利于控制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1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再出血距开颅术后1~13 d,平均为2.9 d。再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减压窗压力增高、血压增高、意识障碍恶化、顽固性呃逆,偏瘫加重。再出血部位多在原血肿腔及手术路径上,再出血患者均进行了B超引导下的第2次手术。术后与同期无再出血的患者相比较,预后无差异。结论术中充分暴露及仔细止血,术后控制血压,防止血压剧烈波动,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应用B超能够早期发现再出血,及时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脑出血非继续出血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结果继续出血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脑出血非继续出血患者(P〈O.05);血肿扩大与收缩压有显著相关性,与舒张压无显著相关性;继续出血主要发生在并发后7h内,发病部位主要为脑叶和基底节;经过治疗后继续出血组痊愈率明显低于非继续出血组(P〈O.05),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继续出血组(P〈0.05)。结论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特征的准确认识,有利于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治疗方案合理性和准确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黄艳喜 《河北医学》2012,18(8):1180-118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妇科出血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机制失衡,导致异常的子宫出血,患者无器质性病变[1].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为无排卵型功血,约占功血发生的90%左右[2].患者可能会继发有贫血、感染,且有较为严重的精神负担.此外,长期的不规则出血和不排卵,还会导致子宫内膜癌[3].  相似文献   

12.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有时会引起腹腔内大出血,是术后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预防肝活检术后出血的主要措施为采用腹带和沙袋压迫的方法,但这种护理方法不仅部分限制了患者的活动,使患者不适,且易出现穿刺点疼痛、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等情况,且仍有少部分患者发生出血,国外报道出血的发生率为0.4%~5.3%[1-2],国内报道为0.6%[3],因此探索新的预防出血的方法甚为必要.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173例患者进行了肝活检,通过体位压迫替代沙袋、腹带的护理方法,无1例发生出血,且患者舒适度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血尿为首发表现的溴敌隆中毒五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溴敌隆中毒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 .方法 结合以往的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两家5例以血尿为首发表现的溴敌隆中毒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5例患者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不易自止,4例以血尿为首发临床表现,3例伴口腔黏膜出血,3例伴皮肤淤点、淤斑,1例伴深部肌肉出血导致肢体疼痛,1例无出血症状.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1例血红蛋白水平降低;5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减低,2例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凝血因子Ⅶ、Ⅸ、Ⅹ活性下降.补充维生素K1或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后出血控制.结论 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要注意溴敌隆中毒的可能,治疗主要为补充维生素K1,注意疗程要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无排卵型功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完全不规则,有排卵型功血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或缩短,出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
夏恩兰 《中国医刊》2001,36(1):11-14
阴道出血是妇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也是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据统计,约有70%以上的肌瘤患者有子宫出血。其中约2/3为周期性出血,即月经过多,1/3为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主要由壁间和粘膜下肌瘤所引起,如合并子宫内膜增生或发生破溃时则有不规则出血浆膜下肌瘤多无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81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74例在服药过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为出血组,其余无出血的207例为非出血组,行胃镜检查了解胃、十二指肠损伤情况并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分析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6%( 74/281),出血组在年龄>65岁、既往出血病史、Hp感染中的比率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0.01).结论 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过去出血史、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2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替格瑞洛(倍琳达)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程度、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及出血(主要出血、小出血和轻微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微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出血。结论: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心绞痛较氯吡格雷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对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用尿素酶快速染色和瑞一姬染色确定HP的感染,分析肝硬化与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随访HP阳性与阴性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观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与非出血患者间HP感染的差异。结果:肝硬化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感染无明显差异;HP感染能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增加,从而使肝性脑病发生率增高;肝硬化并出血与非出血组HP感染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的HP感染无特异性;HP感染能促使肝性脑病的发生;HP感染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未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出血型Moyamoya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5年来收治的82例出血型烟雾病(Moyamoy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出血型Moyamoya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全部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Moyamoya病。根据CT检查及脑血管造影将其分为3组。A组:10例(12%),脑血管造影显示合并有动脉瘤。B组:38例(46%),CT显示为脑内出血(ICH),脑血管造影无动脉瘤。C组:34例(42%),CT显示为脑室出血(IVH),无动脉瘤或ICH。手术治疗49例患者,保守治疗3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对其恢复情况做随访调查。结果共随访64例患者,其中手术治疗者42例,保守治疗者22例。疗效优良者46例,良好者9例,1例恢复差,8例死亡。有10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在初次出血后0.3~8年间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12%,82例患者中有2例死于初次出血,死亡率为2.4%,6例患者死于再出血,死亡率为60%。结论出血是Moyamoya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再出血是出血型Moyamoya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预后主要取决于颅内出血部位、出血量和有无再次出血及治疗时机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接受血液透析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镜表现。方法 :分析 5 8例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且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的胃镜资料 ,以同时期其他上消化道出血 64 0例为对照组 ,并运用统计学比较。结果 :出血性胃、食管粘膜病变是血透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血透组的年龄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年龄、吸烟、饮酒和服用NSAIDs的情况无显著差别。结论 :血透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变为胃、食管粘膜病变而非消化性溃疡 ,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