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椎病是指因颈维间盘、椎体后缘、椎体后小关节、韧带等发生退行性改变 ,颈使邻近的神经根、椎动脉、颈脊髓、交感神经等组织受压迫或刺激 ,所引起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证。又称颈椎综合症。往往影响患者健康和工作。笔者自 2 0 0 0— 3~ 1 2月运用针刺加颈椎间断牵引方法治疗本病 3 8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治疗组 3 8例 ,其中男 1 5例 ,女 2 3例 ,年龄 40~ 56岁 ,平均 50岁 ,病程≤ 6个月者 1 8例 ,6个月~ 1年者 1 0例 ,1年以上者 1 0例。对照组 3 0例 ,其中男 1 0例 ,女 2 0例 ;年龄 40~ 53岁 ,平均 47岁 ;病程… 相似文献
2.
针刺四海之腧治疗中风恢复期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四海之腧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针刺四海之腧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海之腧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4.
针刺穴位诱导颈椎复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穴位诱导颈椎复位笔者自1993年以来,以中医经络脏腑学说和生物力学角度对多种颈椎复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研究,用针刺穴位诱导颈椎复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颈椎错位的检查颈椎错位可以是一种损伤的结果,也可以是一种病理反射的结果。通常前者多是检查棘突... 相似文献
5.
四海理论是经络学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四海囊括了头项部、上焦、中焦、下焦、四肢的功能。它具有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特点。四海理论主要从横的方面进一步阐明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尤其强调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与头、胸、腹、背、胫腧穴的关系。人体的四海指的是髓海、气海、水谷之海、血海。人体四海是十二经水流注汇合之处。四海的功能调顺正常,人体生命机能就健旺;四海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生命机能就容易衰败。懂得调养四海,就有利于健康,不懂得调养四海,就损身害命。本文通过对四海部位所输之穴,病理表现,治疗原则,针灸处方,典型病案等方面的详尽剖析,从临床角度阐明四海理论对针灸治疗,特别是对一些疑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颈椎牵引、微波治疗颈椎病100例临床疗效观察(653100)云南省玉溪地区中医院荆建国王孝艳薛素芬汪莉付润主词题颈椎病针刺颈椎牵引微波治疗颈椎病属于中医“骨痹”范畴,是指颈项日常频繁的活动或外伤造成的劳损,包括颈椎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退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刺"四海之腧"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四海之腧组(29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每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Lpa)、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客观指标量值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但四海之腧组的下降幅度明显比空白对照组大(P<0.01);两组间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四海之腧组比空白对照组好;治疗后四海之腧组各客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空白对照组则除Crp外均无明显变化(P>0.05);四海之腧的Cr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四海之腧针刺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四海之腧针刺法能有效地降低各种中风危险因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9.
颈椎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手法在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中占具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颈椎手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为线索,并结合笔者开展的一些研究,对颈椎手法的生物力学问题及临床应用作一探索,以饷读者。1 颈椎手法的分类与生物力学特征关于颈椎手法的分类,根据形态与力度大致可分为整骨手法(如定点旋转手法、侧搬手法)和理筋手法(如揉法、推法、拿法)二大类。临床上一般多以整骨手法作为颈椎病手法的核心步骤。《中国接骨图说》记载了颈椎手法治疗的熊顾法,其母法乃先端提,子法一是牵引兼旋转、二是轻旋、三是牵、旋整理舒筋。颈椎病的澳式手法主要分五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对于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接受孙国杰主编(针灸学);教材提供的上身不遂穴位处方和随经筋屈曲拘挛部位配穴为主组成的处方针刺;治疗组均接受以四海之输为主穴,同时配以对照组穴位组成的处方针刺.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针刺6天后,休息1天,7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结果如下: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总体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总体有效25例;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类诊断标准评分均降低(P均<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的幅度大(P<0.01).③两组患者上、下肢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1),两组上肢改善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然而治疗组下肢改善情况比对照组的好(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升高(P均<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的幅度大(P<0.05).结论: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对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刀后侧入路治疗颈椎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取30具骨骼标本和2具尸体,以其棘突中点连线为后正中线,上、下小关节突外缘为边线,两侧上、下位椎板重叠内缘交点相连为横线,分别测量横线、边线至后正中线的距离以及小关节突的宽度。在尸体上距后正中线旁开10 mm处垂直插入针刀达相应间隙椎板后缘,固定针刀,沿针刀逐层解剖,观测入路行径。结果:横线至后正中线间距为9.2~17.8 mm,而边线至后正中线距离为20.4~28.7mm,小关节宽度为8.9~13.4 mm。取距后正中线旁开10~20 mm处为进针点,进针角度以矢状面0°,水平面向下倾斜0~20°插入,不会引起意外损伤。结论:针刀后侧入路治疗颈椎病是一种可行安全的入路。 相似文献
12.
颈椎曲度变化与退变关系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为了解颈椎曲度变化与其退变的关系,重新探讨颈椎曲率的临床意义,选择240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健康无症关的成人,拍摄颈部标准侧位片,以Borden氏法测量颈椎曲率并加以比较,结果说明颈椎曲度是复杂的临床观察指标,年龄及性别均对颈曲有明显影响;男女颈曲变化规律完全不同;随着年龄增加,颈曲测量精度下降。认为颈曲是反映颈椎整体退变的指标,在60岁以前,它能较好的反应颈椎功能状态,但在60岁以后,则只能作 相似文献
13.
小针刀加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将 32 6例患者随机分成 4组 ,分别采用针刺疗法、旋牵手法、小针刀疗法和小针刀配合旋牵手法等不同方法治疗 ,按规定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 ,针刺组总有效率 85 .5 2 % ,显效率 6 5 .79% ;手法组总有效率 88.4 1% ,显效率 6 8.12 % ;针刀组总有效率 95 .4 0 % ,显效率 83.91% ;针刀加手法组总有效率 10 0 % ,显效率 97.87%。经 χ2 检验 ,在两两比较中 ,针刺组与手法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针刀组与手法组相比较 ,虽在总有效率上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而显效率却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针刀配合手法组与针刀组比较 ,不但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显效率差别更加显著 (P <0 .0 1)。认为小针刀配合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优于其他疗法 ,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颈曲改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为观察有颈曲改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法治疗效果。临床选有颈曲改变的神经根型颈病60例为观察组,无颈曲改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为对照组,将其临床特点分别记录,并进行手法治疗,后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病因,病程,病情,椎间孔变化,肌电图变化及疗效等方面有差异,表明有颈曲改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无颈曲改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及疗效等方面有所不同。前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5.
16.
Cervicalspondylopathyisacommondiseaseinthemiddle agedandtheaged people.Itiscomplicatedindividingtypes ,andtheverte broarterytypeismostfrequentlyseen (above90 % )andmainlymanifestedasvertigoinclin ic[1 ] .Atthemoment,itisoftentreatedwithmedication ,acupuncture ,ma… 相似文献
17.
用枕及睡姿习惯与颈椎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128例颈椎病患者及100名健康人的睡姿与睡枕高度进行临床调查,结果表明,颈椎病患者中俯卧位及不用枕的睡姿习惯垢人数明显多于正常人;同时颈椎患者有非常明显仰卧痊睡用高枕、倒卧位枕垫偏低倾向,证实了颈椎病与睡姿及用枕习惯间存在的必然的联系,适宜的睡姿及用枕习惯了可以有效地防治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通过生物力学分析及人体头颈项部外形特征的测量,提示合适的睡姿只能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两种,适宜的枕扩建高度分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选择颈性眩晕患者19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7例,予葛根素注射并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82例,仅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疗效及痊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中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治疗组1~5天内的痊愈率和6~10天内的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表明葛根素注射液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比单纯应用葛根素注射液疗效确切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