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想  张敬恂  扬辉 《中国医药》2007,2(2):89-91
目的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瘤(Neuroglioma,Ng)中组织型谷氨酰胺转氨酶(tTG)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神经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方法检测tTG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tTG蛋白的表达面积;统计分析肿瘤恶性程度与tTG蛋白表达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神经胶质细胞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肿瘤细胞内tTG表达明显增加,tTG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结论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内tTG表达的检测可用来评价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程度,有助于对胶质细胞瘤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MP-3和上皮细胞钙依赖粘附蛋白(E-Cadherin)在神经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50例神经胶质细胞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MMP-3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MMP-3和E-Cadherin在神经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胶质细胞瘤中,MMP-3阳性细胞表达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强,在高度恶性组(Ⅰ~Ⅱ级)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低度恶性组(Ⅲ~Ⅳ级)中的表达(χ2=5.71,P<0.05).E-cadherin阳性细胞表达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在低度恶性组(Ⅰ~Ⅱ级)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高度恶性组(Ⅲ~Ⅳ级)中的表达(χ2=5.19,P<0.05).MMP-3与E-cadherin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蛋白表达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算呈负相关关系(r s=-0.637,P<0.01).结论 MMP-3和E-cadherin与神经胶质细胞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两者在胶质细胞瘤的侵袭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Ki-67抗原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和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39例颅内神经胶质细胞瘤标本中Ki-67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Ki-67与神经肿瘤恶性程度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细胞瘤间Ki-67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F=36.375,P〈0.05),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939,R〈0.05)。结论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及其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临床检测Ki-67指数有助于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因子IA(nuclear factor IA,NFIA)蛋白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神经胶质瘤的临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61例来自我院不同级别星形胶质瘤患者标本中核因子IA的表达。分析NFIA的表达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NFIA在所有等级的星形胶质细胞瘤中有表达,NFIA在低级别(WHO分级I或者II)的星形胶质细胞瘤高比例表达,与高等级(WHO分级III或者IV)的星形胶质细胞瘤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FIA和PFS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NFIA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PFS的关系,显示NFIA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角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tathmin蛋白表达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及转移的关系,探讨Stathmin蛋白作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生物学标记物的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62例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2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为尸检或脑外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hmin蛋白的表达。分析Stathmin蛋白与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及良恶性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stathmin阳性率为77.4%(48/62),正常脑组织中stathmin阳性率为30.0%(6/2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Stathmin阳性率在良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中为46.2%(12/26),在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为100%(36/36),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Stathmin蛋白表达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高于正常脑组织,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②Stathmin蛋白表达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良恶性有关,可作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分化和良恶性判断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4s和Mib-1仵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1例不同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中CD44s和Mib-1的表达,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做相关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中CD44s及Mib-1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08、0.002)。CD44s与Mib-1表达旱正相关(P〈0.01,r=0.6)。CD44s和Mib-1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大于高表达组。结论CD44s与Mib-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组织学恶性程度相关,两者对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脑星形细胞瘤p16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春林  原淑娟 《江苏医药》1997,23(11):764-766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瘤分化程度有关,其与常规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反比关系并不完全反映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P16蛋白是抑癌蛋白,广泛而高频率地表达于人类肿瘤中。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观察了42例星形细胞瘤标本的GFAP和P16表达。结果显示:GFAP表达水平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降,P16有着相同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本文对这种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Ⅱ(MMPs-2)在脑胶质细胞瘤瘤体中的表达,更加明确MMPs-2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在胶质细胞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且mmps-2的表达随着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表达的更加明显,同时为今后脑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用鼠抗人基质金属蛋白酶-2单克隆抗体(MAB-0244)对45例患者:①正常脑挫伤的脑组织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②脑胶质细胞瘤患者的瘤体组织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根据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资料中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8例(WHO Grade I);纤维型星形细胞瘤(Fib-rillar Astrocytoma)7例(WHO Grade II);分化不良型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11例(WHO GradeⅢ);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4例(WHO GradeⅣ)。对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并提取mRNA,检测MMP-2的含量及正常脑组织和流体资质中mmps-2的表达。结果:MMP2蛋白染色阳性为细胞膜或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MMP-2在意外脑挫伤游离的脑组织中mRNA有表达,IHC多表现出弱阳性。高级别胶质瘤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级别组,低级别胶质瘤组明显高于挫伤组。MMP-2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相一致。结论:①脑组织挫伤后,MMP-2有明显的表达。②MMP-2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基因表达的水平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与人脑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用特异性探针结合59例胶质瘤标本和2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GDNFmRNA,观察GDN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GDNFmRNA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标本中均有表达,但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GDNFmRNA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恶性程度越高,GDNFmRNA表达强度越强。结论GDNF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因子参与胶质瘤的恶性增殖过程,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其他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细胞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迄今,脑胶质细胞瘤的分级仍主要凭其组织结构,细胞形态为依据,其诊断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本文试从50例脑胶质细胞瘤原位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sNoR)定量分析,在细胞动力学水平上,探讨其与脑胶质细胞瘤分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房晓 《沈阳部队医药》2006,19(6):413-415
弥漫浸润型星形细胞瘤占成人恶性脑肿瘤的大多数,临床上最大的问题是因其广泛浸润的特性而无法完全切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s)在弥漫浸润型星形细胞瘤中恶性程度最高。尽管多基因的改变可能打破了GBMs血管生成调节因子间的平衡,即促血管生成因子的上调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下调,但是,血管生成增多以及内皮细胞增生也可以由缺氧诱导的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来驱动,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因此,了解缺氧在弥漫浸润型星形细胞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此类肿瘤抗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脑胶质瘤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 ( Rb )基因蛋白表达,探讨 其在脑胶质瘤发生、生长和转移过程中,以及由低恶性度肿瘤向高恶性度肿瘤转化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 54例Ⅰ~Ⅳ级星形细胞瘤手术后存档蜡块标本为实验标本,选用 6例正常脑组织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 分别定量检测 cyclin D1、 基因蛋白表达量。结果 ① Cyclin D1蛋白在各级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均增强,且 ) Rb阳性率均为 100%,但 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 值) FI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Cyclin D1蛋白表达量 FI值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 <0.01)② Rb 蛋白表达量( 值)在Ⅰ级和Ⅱ级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增强,但随肿瘤恶性度 ; FI的升高而降低,且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Ⅰ级和Ⅱ级 Rb 蛋白表达量与Ⅲ级和Ⅳ级相比,则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 ① Cyclin D1蛋白在各级星形细胞瘤中均为阳性表达,且表达量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说明cyclin D1可能通过加快细胞增殖周期和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参与了肿瘤的形成和恶性度的演化;② Rb 蛋白在高恶性度星形细胞瘤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缺失,说明 R b 表达缺失导致 cyc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恶性转化与VEGF及Ki—67的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例星形细胞瘤(I-IV级)及13例正常脑组织进行检测。结果VEGF及Ki—67的表达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两者的表达强度均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P<0.01),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随着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微血管密度增加且形态发生变化(P<0.01),而VEGF、Ki—67在正常脑组织中均不表达。结论 VEGF及Ki—67的高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VEGF及Ki—67的检测结合微血管密度及形态改变有助于星形细胞瘤病理学分级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脑胶质细胞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迄今.脑胶质细胞瘤的分级仍主要凭其组织结构.细胞形态为依据.其诊断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本试从5例脑胶质细胞瘤原位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定量分析,在细胞动力学水平上.探讨其与脑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3例人脑胶质瘤石蜡标本中PCNA、HSP70进行检测。标本均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病理级别为Ⅰ~Ⅳ级。观察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PCNA和HSP70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程度明显增高,并且发现二者表达的阳性率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PCNA、HSP70表达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评价预后,对判定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夏熙双  彭琳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0):48-48,50
目的探讨Survivin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特异性抗体显示恶性程度不同的脑胶质瘤标本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Survivin和VEGF表达率逐渐增加,各级胶质细胞瘤差异显著。结论Survivin和VEGF可能是胶质瘤恶性增殖过程中的重要参与因子,可影响胶质瘤的发展及其生物学特性。IL-6和VEGF的变化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星形细胞瘤中p15与p27基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5与p27基因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50例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15和p27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27基因在低级别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8.16±10.79)%、(11.00±3.24)%.p15基因在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2.53±12.46)%、(10.50±2.01)%.结论 p15与p27基因蛋白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可能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局灶黏附激酶(FAK)的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FAK在90例经病理证实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选取10例正常脑组织的表达作为对照.结果:肿瘤组和对照组的survivin、FAK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survivin、FAK的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survivin与FAK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FAK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恶性程度关系密切,是理想的诊断标记物和治疗靶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苗增利  沈爱国  兰青 《江苏医药》2007,33(5):474-477
目的 构建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V(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 V, β-1,4-GalT-V)正、反义表达质粒,为探讨神经胶质瘤细胞表达β-1,4-GalT-V的生物学意义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构建β-1,4-GalT-V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到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SHG-44中;用Western blot和Northern blot鉴定转染后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成功构建了β-1,4-GalT-V表达质粒.将构建的表达质粒转染到胶质细胞瘤细胞SHG-44中,正义表达质粒能增加胶质细胞瘤细胞SHG-44中的β-1,4-GalT-V表达量,而转染反义质粒则能降低细胞中β-1,4-GalT-V表达量.结论 正、反义β-1,4-GalT-V表达质粒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SHG-44中的稳定转染和表达,对分析胶质瘤细胞表达β-1,4-GalT-V的意义以及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等的影响,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FN、Ki-67与星形细胞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68例大脑星形细胞瘤和12例对照者组织中FN、MMP-2、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6例,Ⅳ级(胶质母细胞瘤)13例FN、MMP-2、Ki-67的表达显著高于I级(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13例,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6例,而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结论MMP-2和FN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有明显关系;Ki-67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增殖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