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贲门癌的钡餐造影X线表现,提高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对39例经胃镜或病理活检证实的贲门癌的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贲门癌病例,主要表现有软组织肿块影(20例);贲门胃底变形、贲门角切迹改变(7例);贲门区龛影(3例);胃底小弯侧变形、僵硬(9例);食道下段改变(36例)。本组39例中除3例早期外,其余均有食管下段不同程度的侵犯。结论X线钡餐造影是检查贲门癌的首选方法,良好的双对比钡餐造影,采用多体位、多角度观察,可以提高贲门癌的X线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探讨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胃底贲门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指导治疗。方法:搜集我院资料完整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底贲门癌患者36例,就其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X线检查全部发现病变征象并经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注重分析胃底贲门癌X线特征表现可明显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贾兴平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47-1348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早期诊断。方法:对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6例贲门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癌的基本X线表现为:贲门区软组织肿块;胃底变形及胃体上部浸润;贲门区龛影;食管下端浸润;钡流分叉、转向和喷射现象。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贲门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诊断能够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癌X线钡餐造影成像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双重对比钡餐造影法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6例贲门癌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单纯侵及贲门16例,胃底浸润26例,食管下段浸润10例,食管下段、胃底、胃小弯同时浸润4例。结论钡剂造影是诊断贲门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贲门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benmenai)是发生在胃贲门部,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cm范围内的腺癌.它是胃癌的特殊类型,应和食管下段癌区分.但是它又与其他部位的胃癌不同,具有自己的解剖学组织学特性和临床表现,本文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48例胃底贲门癌的X线表现,主要表现为食管下段充盈缺损(颗粒状、息肉状、边缘型),胃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分流征、喷射征、肿瘤染色.同时讨论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出最好使用贲门部的充盈像、半充盈像及粘膜像来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周围侵犯型三种不同X线钡餐表现类型贲门腺癌的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放射治疗的贲门腺癌患者共124例,所有符合条件贲门腺癌病例参考X线钡餐表现和其他影像学资料分为三组:A组39例,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病变局限于贲门区,X线钡餐表现为腔内明显充缺或龛影;B组48例,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病变局限于贲门区,X线钡餐表现以累及黏膜或管壁为主,腔内无明显充缺或龛影;C组37例,周围侵犯型,X线钡餐表现贲门区外受侵,累及食管下段或胃底,或CT可见管壁外组织受侵.分别对三种类型贲门癌放疗前后的梗阻症状改善情况和病灶范围变化进行比较,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B、C三组放疗前后KPS改善率分别为25.6%、27.1%、73%,A、B两组间KPS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KPS改善率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A组72.2%、43.1%、17.5%,B组61.3%、34.2%、8.4%,C组40.1%、9.1%、0.三组病例近期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与B组接近(P>0.05),二者优于C组(P<0.05).结论 周围侵犯型贲门癌放疗后的KPS改善率优于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和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但放疗后的近期生存率比前两组差.局部腔内侵犯为主型和局部黏膜管壁侵犯为主型贲门癌在KPS改善率和近期生存率方面相近,各型贲门癌在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7.
贲门是胃癌的好发部位,由于位置较高(在肋弓内),不易扪诊,且胃底粘膜变化复杂,显示病变有一定困难。若不熟悉该区域的正常X线解剖,可将正常误为异常。为了提高诊断水平,本人分析50例正常胃底贲门和食管下端的X线表现及该区的正常X线解剖文献,并总结了30例经X线诊断后,又回访胃镜、病理证实的贲门癌病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31例胃底贲门癌的X线表现,主要表现为食管下段充盈缺损(颗粒状、息肉状、边缘型),胃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分流征、喷射征、肿瘤染色。同时讨论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出最好使用贲门部的充盈像、半充盈像及粘膜像来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9.
马秀华 《中原医刊》2005,32(5):16-16
目的分析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贲门癌,并对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早期贲门癌12例(20%),中晚期贲门癌48例(80%)。典型X线表现:①食管下段改变42例(占70%)。②贲门区溃疡24例(占40%)。③胃底贲门区块影32例(占53%)。④胃底变形胃体小弯受累10例(17%)。结论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运用气钡双对比造影不但能诊断出中晚期贲门癌也能发现和诊断早期贲门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人贲门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青年人贲门癌患者12例,对其中误诊的11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人贲门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漏诊。最后诊断食管贲门癌1例,贲门癌4例,贲门胃底癌5例,食管贲门胃底癌1例,误诊为慢性胃炎4例,消化性溃疡1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慢性食管炎1例,食管痉挛1例,慢性肠炎1例,冠心病1例。结论青年人贲门癌少见,早期无特异症状,电子胃镜检查同时进行病理活检仍然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临床医师应提高诊断水平,全面分析,尽量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金风卫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1):1044-1045
贲门是胃癌的好发部位,仅次于胃窦部居第二位.因胃底贲门区解剖生理特点:位置较高,不易加压触及,且胃底一般没有蠕动,胃底黏膜纹纵横交叉,排列无一定规律性,很容易漏诊.为了提高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本文搜集了贲门癌38例,资料完整,均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贲门癌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早期贲门癌的X线表现。结果 36例患者在钡餐造影检查中,主要表现黏膜异常增粗、紊乱、肥大,钡剂通过贲门缓慢,贲门痉挛,黏膜纠集、中断,局部呈结节样或大小不一的颗粒状阴影等。结论双对比造影时体位变换和流动技术的合理应用及胃泡充气良好是诊断早期贲门癌的关键技术,仰卧左前斜一右侧位的动态观察方法是早期贲门癌不可缺少的流动观察体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复杂的临床表现,减少其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46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表现为胃管反流病、食管癌、消化性溃疡、冠心病、心绞痛、胆囊炎等疾病的症状和体征;X线钡餐透视检查可见隔上疝囊影。胃镜检查贲门部松弛宽大,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消失,胃底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结论认为食管裂孔疝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上述症状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孙永康 《中外医疗》2009,28(31):188-189
目的研究分析贲门癌的气钡双对比连影的X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本文对39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贲门癌的胃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结果贲门部软组织肿块(35例),表现为结节状、分叶状、半球形;贲门区龛影(5例),多数为浅龛影;食道下段浸润(32例),呈索条状粘膜下浸润;胃体小弯侧僵硬(9倒),小弯侧胃壁僵硬,与正常胃壁闯形成小切迹或凹陷,粘膜变平.消失。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贲门癌的首选方法。良好的双对比钡餐造影,取多体位、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可以提高贲门癌的X线捡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对贲门癌的诊断.方法 患者服有回声型显影剂将胃腔充盈,分别采用仰卧位、左侧及右侧卧位,经腹壁行超声检查,充分显示食管下段、贲门、胃底、胃体大小弯侧以及胃窦管壁结构.结果 本组96例贲门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单纯食管下段癌5例,其中壁厚型3例,外生肿块型2例.69例位于贲门部,24例贲门癌累及胃底部分胃体,3例为全胃癌.其中早癌3例,其余93例均为进展期癌.误诊2例手术结果为良性溃疡.96例中合并溃疡形成者47例,占总例数48.9%.结论 使用有回声型显影剂充盈胃腔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消除了胃肠腔内气体、内容物等对超声波的干扰,大大提高了病灶的显示率及超声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贲门、胃底解剖特点,常规贲门、胃底X线检查难以提供较确切X线征象。因此,国内众多报道其切除率远远低于食管癌。我院从1982~1989年间手术治疗贲门癌450例,切除298例(占66.2%)。为了提高切除率,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探查,从1987年起对贲门癌手术患者常规应用B超检查,以估计手术切除可能性。临床实践证实其作用优于常规X线钡餐造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的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患者71例,采用5-Fu及PPD化疗2周后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 ray钡餐确诊14例(19.72%),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69例(97.2%).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达56.3%.结论:对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病人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可提高诊断率,早期发现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郭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233-234
目的:探讨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的X线征象。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7年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的124例贲门癌病例,对其气钡双重造影的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区软组织肿块72例,胃底溃疡64例,食管下段受累48例,钡剂分流118例。结论: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传统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中晚期贲门癌易检出。早期需要结合胃镜及CT扫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原因、内镜下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胃镜检查中确诊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31例患者,对其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撕裂部位位于食管-贲门、单纯贲门、贲门-胃底;单处撕裂26例,多处撕裂5例;撕裂长度0.5-5cm。经内镜治疗者共15例,均成功止血。结论内镜下诊断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可靠,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 由于消化道X线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对胃低张双重造影检查方法的应用,食管下端贲门癌早期X线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更进一步明确诊断,应与内镜活检结合,或定期复查,追踪观察,以免漏诊。本文对食管下端贲门癌的早期X线表现和检查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