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同步检测抗-HCV和HCV RNA可不提高HCV感染的检出率。方法 对275例各类肝病患者用第二代试剂盒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血清抗-HCV和HCV RNA。结果 抗-HCV阳性率为28.45%,HCV RNA阳性率为33.53%。全组抗-HCV和HCV RNA总检出率为32.73%。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90份临床检测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阳性样品检测其核心抗原(HCV-cAg)、荧光定量PCR,观察3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临床诊断为HCV-Ab阳性样品90份,分别用市售的HCV-cAg检测试剂盒、荧光定量PCR 检测试剂盒、HCV-Ab检测试剂盒进行3种指标的检测复核.结果 90份临床HCV-Ab阳性样品,检出HCV-cAg阳性 25份(27.8%),荧光定量PCR检出67份阳性(74.4%),抗体复核阳性的75份(83.33%);检出率HCV-Ab(83.33%)>荧光定量(74.4%)>HCV-cAg(27.8%).结论 丙肝的3种标志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不同试剂的检测结果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112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肝病毒抗体和R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柳  刘丽 《四川医学》1997,18(3):134-136
112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肝病毒抗体和RNA的检测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10041)丁柳刘丽唐红秦山王锦蓉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经血传播的RNA病毒,可导致丙型肝炎,易慢性化;且与肝硬变、肝癌有关。用特异性检测HCV方法筛选病人和献...  相似文献   

4.
自然人群血清抗HCV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HCV)-CT 10.511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人群抗HCV阳性率为4.29%(24/560),其中4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为2.11%(8/380),4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8.89%(16/180),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朝鲜族的抗HCV抗体阳性率为6.10%(18/295)。高于汉族2.26%(6/26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正>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常因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而感染,故又称输血后肝炎。患者可有肝炎临床症状,其中许多人有严重的肝损伤表现,有的逐渐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展成为原发性肝癌。抗HCV有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但老年人HCV感染情况的例数较少。为了解老年人HCV感染的情况,对60岁以上330名老年人按性别、民族、年龄组调查了抗HCV抗体。 1 材料和方法 1.1 被检血清 1992年7月至1993年3月间,60岁以上离退休职工共330人的血清,  相似文献   

6.
应用ELISA法对76例各类肝病患者血清进行抗-HCV检测,结果抗-HCV阳性率为21.1%。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7.7%、36.1%和16.7%。抗-HCV阳性率有随肝病慢性化而增高的趋势,肝硬化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χ^2=6.35P〈0.05),其他各类肝病患者的抗-HCV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发现HBsAg阴性的肝  相似文献   

7.
魏东  张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10):1125-1125,1129
目的:了解输血前和手术住院患者肝脏健康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HCV)检测。结果:在12280例输血前和手术非感染科住院患者中,HCV感染占1.03%,HBsAg和HCV同时感染占0.17%。结论:非感染科住院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然人群,说明进行HCV检测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对临床HCV感染者血浆进行HCV-RNA检测,并用ELISA对标本进行HCV抗体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结果87例HCV感染者HCV-RNA的检出率为75%(65/87);HCV抗体的检出率为95%(83/87);HCV核心抗原的检出率为67%(58/87)。另有2例标本HCV抗体阴性,而HCV核心抗原阳性,HCV-RNA也为阳性。结论HCV核心抗原的检测对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清HCV RNA与抗—HCV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HCV RNA与抗-HCV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0例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病人,用酶标仪测血清抗-HCV OD值,同时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CV RNA。结果 50例抗-HCV阳性丙型肝炎(HC)患者中30例HCV RNA阳性,即60%的HC病人存在病毒血症;在不同的抗-HCV OD值范围内HCV RN检出率不等,HCV RNA检出率随抗-HCV OD值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丙型肝炎病毒(HCV)与抗-HCV检测结果的比较,探讨两项检测对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真空抽滤柱提取法提取HCVRNA,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HCVRNA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结果 92份临床血清标本中87份抗-HCV阳性,阳性率为95%,有66份HCVRNA阳性,阳性率为72%,结果显示HCVRNA检出率显著低于抗-HCV(P<0.01)。抗-HCV光密度值(D值)高低与HCVRNA检出率有一定关系,高D值的标本HCVRNA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抗-HCV阳性患者并不是都有病毒复制,HCVRNA才是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抗-HCVD值与HCVRNA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54例丙型肝炎患者尿液特异指标检测,结果:抗-HCV阳性5/54例(9.2%)。HCVRNA阳性9/54例(16.7%)。急性HCV感染者,尿中抗-HCV检出率为2/6例(33%),较慢性者3/38例(7.9%)为高(P<0.05)。尿液HCVRNA全部出现在未经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患者中,故可用作判断干扰素疗效的指标之一。本文在尿中检出HCVRNA,提示HCV可经尿液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的变化特点,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测定血清sICAM—1的浓度;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病人分为3组:DMl、DM2、DM3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M2、DM3组血清sICAM—1浓度均显著高于DM1组;血糖控制差及一般者血清sICA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血糖控制良好者。结论:sICAM—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sICAM—1的异常表达与血糖控制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庚型肝炎病毒RNA NS3区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GVNS3区基因变异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32株NS3区序列进行酶切位点分析,比较中国株与GBV-C株和已发表的HGVNS3区酶切位点,选择特异性内切酶切点。结果:32株NS3序列酶切位点分析表明存在5种基因型。1组:在4338位无HhaI切点,而在4360位有HhaI切点;2组:4338位及4360位均无HhaI切点;3组:仅在4338位有HhaI切点;4组:4338位及4351位有HhaI及Tsp509I切点;5组:4351位有Tsp509I切点。其核苷酸变异率分别为0.85%、19.0%、20.5%、18.2%、19.6%等。结论:中国株与西非、东非、加拿大、美国及日本株不是同一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 BCP)变异与临床类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检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6组不同临床类型:①慢性乙型肝炎轻度;②慢性乙型肝炎中度;③慢性乙型肝炎重度;④肝炎肝硬化;⑤慢性重型肝炎;⑥原发性肝癌.并与HBV BCP变异的阳性或阴性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HBV BCP双变异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肝炎肝硬化组,慢性重症肝炎组和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0%、31.4%、34.2%、39.4%、60.0%和70.0%(rs=0.259,P=0.001).结论:HBV BCP变异与HBV慢性感染的由轻至重的临床类型呈正相关,随着病情的加重,BCP变异的阳性率亦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国产卡铂(CBP)的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方法12例肿瘤病人静滴CBP400m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CBP浓度;按1978年常州会议制定的标准作疗效评定。结果静滴结束时的平均血药浓度(Co)为54.79±1181mg.ml-1,消除半衰期(T1/2β)为143.12±49.41min。有4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或进展(PD)。有效组(PR)和无效组(NC+PD)的Co分别为61.03±9.28和52.14±12.77mg.L-1,T1/2β分别为191.27±26.92和119.00±35.31min(P<0.01)。在2~10h内,有效组血清CBP浓度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肿瘤病人静滴CBP的血药浓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疗效与血药浓度和消除快慢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血透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第二代ELISA法和nset-PCR分别测定140例血透患者血清中HCV和HCV RNA。结果:抗HCV和HCV RNA的阳性率在血透组和非血透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且随着血透时间延长而增高,5个以上患者达94.6%;HCV感染率与否输过血无关;采取严格隔离透析、透析器复用等预防措施可降低HCV感染率。结论:血透明显增加丙型肝炎的感染,且与输血无关,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HCV在血透患者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Zn,Cu二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病毒性肝炎及其各临床类型患者的Zn、Cu含量均比正常人低(P<0.001),Zn/Cu比值均高于正常人。本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Zn、Cu浓度下降与比值上升临床关系及发病机理上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病理类型与其临床特点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09年在我院住院并行肾活检的100例LN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肾活检病理分型按照2003年ISN/RPS分型方案,对LN病理类型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各病理类型比例分别为Ⅰ型6%(6/100),Ⅱ型28%(28/100),Ⅲ型9%(9/100),Ⅳ型42%(42/100),Ⅴ型9%(9/100),Ⅴ+Ⅳ6%(6/100)。②Ⅰ型LN主要表现为隐匿性肾炎(占66.7%),Ⅱ、Ⅲ、Ⅴ型LN主要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分别占75%、66.7%和66.7%),Ⅳ、Ⅴ+Ⅳ型LN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分别占71.4%和66.7%)。肾功能不全型的发生率为29%,主要见于Ⅳ型LN。③各病理类型组间SLE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主要出现在Ⅳ型(P〈0.05),水肿主要出现在Ⅳ、Ⅴ、Ⅴ+Ⅳ型,余临床表现与各病理类型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LN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常见;Ⅰ型LN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Ⅱ、Ⅲ、Ⅴ型LN主要表现为肾炎综合征,Ⅳ、Ⅴ+Ⅳ型LN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Ⅳ型LN较易发生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多见于Ⅳ型LN。  相似文献   

19.
88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HCV与HBV-M,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90.91%。用PCR法检测发现血清HCVRNA阳性12例(13.64%);11例血清HBVDNA阳性病人的肝癌组织中8例HBVDNA阳性;1例肝癌组织中同时检出HCVRNA与HBVDNA。结果表明,本组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与HCV感染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