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肌缺血是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使围术期和术后的死亡率增加。据报道,18%-74%具有冠脉疾病的患者在进行非心脏手术时有过心肌缺血的经历。本文就目前心肌保护的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丹皮酚每天腹腔注射60mg/kg,连续15d,每天2次,然后结扎大鼠左降技冠状动脉45min,解除结扎恢复血流灌注60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丹皮酚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膜胆固醇/磷的比值、膜Ca^++-ATP酶活性、膜脂流动性及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的影响。结果丹皮酚能降低线粒体膜胆固醇/磷脂的比值,减少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改善Ca^++-ATP酶活性,改善和调节线粒体膜脂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4.
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家兔血清中磷酸激酶(CPK]、心肌组织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含量的影响;对心电图 ST段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汤各剂量组家兔血清中 CPK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 01);心肌组织 MDA低于模型组(P<0. 01), SOD、 CK明显高于模型组(P<0. 01); ST段抬高的程度呈下降趋势.结论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人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5周岁以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腺苷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1例。腺苷组在体外转流前经颈内静脉插管直接向上腔静脉滴注腺苷进行预处理,对照组亦在体外转流前经相同路径滴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然后在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2)、主动脉开放1h(T3)、主动脉开放3h(T4)、主动脉开放24h(T5)分别取血检测丙二醛(mafondialdehyde,MDA)、TNF—α、IL-10的含量及红细胞压积(HCT),并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15min取右心房相同部位少量心肌组织(约2mm^3),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MDA、TNF—α、IL-10浓度均于体外循环开始后显著升高(P〈0.01),MDA及IL-10浓度在T3时点达最高,TNF—α浓度在T4时点达最高,此后开始下降。腺苷组T3、T4时点MDA浓度较T1时点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T3、T4、T5时点MDA浓度较T1时点显著增高(P〈0.01),而且腺苷组MDA浓度在T2、T3、T4、T5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T2、T3、T4、T5各时点的TNF—α及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T1时点(P〈0.01),而且腺苷组T2、T3、T4、T5各时点的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3、T4、T5时点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电镜下观察可见,腺苷组心肌线粒体轻度肿胀,少许空泡变性,肌浆网水肿,肌膜下轻微水肿,肌丝间隙稍增大;对照组心肌线粒体肿胀及空泡样变性明显,肌丝排列紊乱,部分肌丝溶解断裂。结论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腺苷预处理对人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氙气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将48只离体灌注的幼兔心脏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予以持续灌注300 min)、I/R组(灌注60 min后,缺血60 min,复灌180 min)、氙气预处理组〔分为2个亚组,分别用1倍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0.5 MAC氙气预处理心脏后,缺血60 min,复灌180 min〕。检测复灌后各组心脏功能、心肌梗死面积、线粒体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I/R组相比,1 MAC和0.5 MAC氙气预处理均提高心脏功能(P<0.01),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1),降低线粒体评分(P<0.01),增加心肌SOD活性(P<0.05)并降低MDA含量(P<0.05)。1 MAC和0.5 MAC氙气预处理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MAC和0.5 MAC氙气预处理均能减少离体灌注的未成熟心肌I/R损伤。减轻氧化应激是氙气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是心肌细胞供能的重要细胞器,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各种保护性信号通路汇聚于线粒体,激酶和线粒体成分组成复杂的信号分子和线粒体蛋白网络,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心肌损伤。作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质和线粒体之间的信号分子及信号分子通路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突变型对法洛四联症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61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分析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型,根据基因型不同分为乙醛脱氢酶2基因野生型(野生型)组(n=38)和乙醛脱氢酶2基因突变型(突变型)组(n=23)。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升主动脉开放后20 h由颈内静脉取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水平。记录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评分≥15的例数和术后住院天数≥14 d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经皮氧饱和度、室间隔缺损大小、主动脉骑跨率、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组术后20 h肌钙蛋白值显著高于突变型组(P=0.018)。野生型组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评分≥15的比率显著大于突变型组(P=0.028)。野生型组术后住院天数≥14 d的比率显著大于突变型组(P=0.048)。结论: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七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七干预组。末次给药后1h,采用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运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各组动物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于再灌注120min后颈总动脉取血,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左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数值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的数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CK的活性明显升高,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七干预组中LVSP、+dp/dtmax、-dp/dtmax的数值明显升高,LVEDP的数值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CK的活性明显降低,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七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常心脏中,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调节着心肌ATP的供需平衡。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由专门的钙离子转运途径调控,心脏收缩时,钙离子从胞浆进入线粒体基质,激活线粒体脱氢酶,为呼吸链提供燃料NAD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结扎雄性C57 BL/6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
支45 min后解除结扎线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13)、Vehicle组(DMSO
in saline +I-R组)(n=13)、CAR组(CAR+I-R组):分为20、40及60 mg/kg组(每组n=13)。CAR于缺血前15 min给药。缺血45 min
再灌注2 h后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同Vehicle组相比,CA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氧
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Vehicle 组及CAR组DCFDA强度分别为(158.21±6.43)%及(123.47±9.82)%。
Vehicle 组及CAR组Mn-SOD活性分别为0.67±0.16 及1.12±0.17 U/mg protein。Vehicle 组及CAR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
0.14±0.09及0.63±0.07 U/mg protein。结论CAR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缓解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支45 min后解除结扎线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13)、Vehicle组(DMSO
in saline +I-R组)(n=13)、CAR组(CAR+I-R组):分为20、40及60 mg/kg组(每组n=13)。CAR于缺血前15 min给药。缺血45 min
再灌注2 h后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同Vehicle组相比,CA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氧
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Vehicle 组及CAR组DCFDA强度分别为(158.21±6.43)%及(123.47±9.82)%。
Vehicle 组及CAR组Mn-SOD活性分别为0.67±0.16 及1.12±0.17 U/mg protein。Vehicle 组及CAR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
0.14±0.09及0.63±0.07 U/mg protein。结论CAR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缓解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来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am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I/R组夹闭两侧颈总动脉5min;R组夹闭前持续输注瑞芬太尼2μg·kg-1·min-1。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含量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和R组SOD值降低,MDA值增高,CK-MB值增高,且在6h、12h、24h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相比,I/R组SOD值降低,MDA值增高,CK-MB值增高,且在6h、12h、24h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高能磷酸盐制剂ATP—MgCl2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n=8),开胸取心,在Langgendorff灌流装置上进行主动脉灌注10min,待心肌收缩稳定后,停止灌流30min,再分别以相应灌注液灌注20min,对照组:使用Krebs—Henseleit(KH)缓冲液;ATP—MgCl2组:使用KH缓冲液+ATP—MgCl2(0.1mmol/L)。以Knowles方法测定心肌原生型NOS(cNOS)和诱导性NOS(iNOS)活性。结果对照组iNOS活性显著高于ATP—MgCh组,而对照组cNOS活性则显著低于ATP—MgCh组。结论ATP—MgCl2通过减少因iNos所产生的氧自由基浓度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衰老心肌中热休克因子的表达与线粒体损伤的关系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8,39(2):236-242
目的 探讨衰老心肌中热休克因子(heat shock factor 1,HSF1)的表达与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4月龄、24月龄的C57 BL/6小鼠作为年轻鼠和衰老鼠,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中线粒体形态学的改变。用ATP检测试剂盒检测衰老心肌及H9C2心肌细胞中ATP的含量,利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分析衰老心肌及H9C2心肌细胞中ROS的变化,采用JC-1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脏组织及心肌细胞中HSF1的表达。结果 与年轻小鼠相比,衰老小鼠心肌组织中线粒体的形态异常;衰老小鼠心肌组织中ATP含量下降(1.253±0.059 vs 0.479±0.122,P=0.012),ROS的含量上升(10.853±0.096 vs 1.550±0.233,P=0.025);衰老小鼠心肌组织中HSF1的表达增高(0.980±0.112 vs 1.979±0.175,P=0.013);衰老心肌中HSF1的表达与ATP的浓度呈负相关(r=-0.977,P=0.005),与ROS的含量呈正相关(r=0.934,P=0.020);过氧化氢(H2O2)刺激后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ATP含量下降,ROS的含量上升,HSF1表达升高(P<0.05)。结论 衰老的心肌中损伤的线粒体功能与HSF1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川芎嗪保护作用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了解川芎嗪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电镜观察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经川芎嗪保护的形态改变。结果川芎嗪保护组在线粒体肿胀、肌原纤维与肌膜损伤等方面的变化明显轻于非保护组。结论川芎嗪具保护心肌细胞生物膜及其结构完整性,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24只雌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葛根素干预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中TLR4 mRNA及TLR4蛋白的表达,同时四唑氮蓝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葛根素干预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且该组大鼠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0.01)。结论:葛根素干预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损伤的关系。通过高蛋氨酸饮食法构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模型,利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HHcy大鼠心肌的线粒体自噬水平。运用透射电镜观察HHcy大鼠心肌的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体外培养H9C2细胞,用Hcy刺激H9C2,利用流式细胞术和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改变。采用18F-FDG PET/CT在体心肌代谢成像技术检测心肌葡萄糖摄取情况以及直接检测心肌组织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来评价HHcy大鼠心肌的能量供应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HHcy大鼠模型心肌组织中,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线粒体排列紊乱,轮廓模糊,膜破损溶解,嵴消失;Hcy刺激的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膜结构完整性受损。HHcy大鼠心肌葡萄糖摄取率增加,ATP含量下降。结果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抑制心肌线粒体自噬诱导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对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6例人工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在术前 36h静脉给予生理盐水稀释的GSH ;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 ,测定CPB前、复跳后 5 ,10 ,15min时 ,左、右心腔血中丙二醛 (MDA) ,凝血VⅢ因子 (FVIII)及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并计算其差值。取CPB前、复跳后 10min ,1h及 6h时桡动脉血测定氧合指数。结果 :两组氧合指数术后均降低 ,但预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腔血浆中MDA ,FVⅢ及FHb浓度均高于右心腔。预处理组中各指标增高值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中 ,MDA增高值与FVⅢ增高值 ,FHb增高值与MDA增高值及FHb增高值与FVⅢ增高值之间均呈直线相关 (r分别为 0 .774 ,0 .75 3及 0 .80 2 )。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可减轻CPB时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FHb生成 ,降低自由基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17β-雌二醇(E_2)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过程中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mRNA的表达影响并探讨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即对照组)、17β-雌二醇作用后的缺血再灌注组(即E_2作用组),每组2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 min,再灌注3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对心肌HGF表达的影响,同时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 心肌缺血20 min及再灌注30 min时,E_2作用组HGF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相应时点显著增高(P<0.05).TUNEL法检测E_2作用组再灌注30 min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E_2作用组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再灌注30 min及E_2作用组再灌注30 min的HGF mRNA表达变化与相应时间点的心肌细胞凋亡变化成负相关.结论 17β-雌二醇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可提高HGF的表达,来发挥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0.
鱼藤酮是线粒体呼吸链上复合体I的经典抑制剂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当鱼藤酮作用于活体的动物或细胞
时,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ROS生成增加,蛋白质、脂质、核酸遭受氧化损伤。以线粒体与ROS的生成、鱼藤酮促
线粒体ROS生成机制、鱼藤酮促DNA损伤机制为中心,阐述鱼藤酮致线粒体氧化损伤的相关作用和机制;同时探讨
鱼藤酮作用下线粒体DNA(mtDNA)的损伤及其可能存在的mtDNA突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