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医药防治PCOS临床实践中,要把体质调理同中医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密切结合起来,针对青春期前PCOS高危体质患者通过体质调理降低该病的发生率,针对育龄期的PCOS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体质调理提高临床疗效。要针对PCOS中医证候病名规范、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诊断标准化研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为更好的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PCOS的特色和优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以期为该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疗方向。方法:回顾近10年来国内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研究的成果,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的机理研究等几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水平日趋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但是还存在着缺乏统一标准,设计小规范等问题。结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尽早建立统一的临床分型、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完善科研设计,改进造模疗法,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等是目前厦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医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虽然较多,但是有关中医证型表达欠规范、统一;疗效标准不统一,差别较大,难以比较不同研究报告中的实际疗效水平;小儿肾病综合征难点在于如何控制复发率,多数文献不能反映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随访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治疗效果。中医证型的规范化、标准化,不仅能促进中医药自身理论的发展,而且对临床实践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故目前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科学性强、严谨规范的诊断及辨证治疗指南,以指导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4.
介绍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DISC)标准在中医药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设计的应用情况,包括病例报告表(CRF)设计的流程、方法与内容等,提出了基于CDISC标准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标准CRF的思路,讨论了CDISC标准在中医药临床研究CRF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措施,并建议加强中医药术语标准研究和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标准的基础工作,以促进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交换与共享,进而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66-169
根据中医临床医师培养特点和名中医成才规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师带徒模式同时,通过借鉴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新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路径,解决中医师承教育缺乏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综合远程视频教学系统,解决中医师承教育时间、空间和师资限制问题。有效突破中医师承教育带教老师不足、培养标准不一、医院难以大规模接受临床见习生、学校教室与教学医院距离远、患者不愿在除主诊医生外暴露身体和病情等中医临床医师规模化培养的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6.
症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症状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中医诊断学规范化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医数字化、智能化研究进程。中医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中医药国际化传播、中医诊断学内涵发展对中医症状规范、标准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对文献梳理总结了已有症状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对症状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的标准症状命名、症状客观性表达、症状粒度选择以及症状量化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了症状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常用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并从信息化视角提出标准症状词库五步构建方法,为中医诊断研究以及中医辨证诊断数字化、智能化研究提供症状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7.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是慢性病病因因素探索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类研究设计。它们各有优势和不足,例如病例对照研究省时省力,而队列研究则耗时费力。由于队列研究可以给人们提供研究因素与疾病病因学联系上的直接证据,而且可以减少很多偏性,所以在这些方面,队列研究要优于病例对照研究。问题是,慢性病病因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时程较长、队列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普遍采用中西医病名对照诊断模式,规范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可使中医诊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中医病名偏少、中医疾病诊断标准不一、生搬硬套导致诊疗僵化等问题。建议临床上中西医病名对照诊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患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按照HICH的诊断标准纳入病例4例。合格病例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设计,每个病例研究分为3轮,每轮为2期,即治疗期和对照期,每期为4周,每1期开始前1周为洗脱期。每一轮治疗以计算机随机数字法简单随机分组,拟定随机化方案,治理怄气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期采用常规治疗和安慰剂,疗效指标为主要症状积分、血清IL-6、血肿周围脑水肿或脑梗塞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逐日在固定时间记录主要症状积分。实验室治疗、影像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在试验前和每期试验后各记录1次。[结果]4例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每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例部分改善,3例全部改善。4例患者每轮治疗期和对照期相比,IL-6、周围脑水肿或脑梗塞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治疗期均明显好于对照期。其中,4例患者全部三轮治疗期和对照期IL-6的数据合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能体现中医个性化的优势,该设计方案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知识图谱研究在中医药领域迅速发展,已经应用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临床辅助、方剂用药等多个方面.对知识图谱的概念、关键技术及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医术语标准统一问题、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问题、中医知识融合技术规范问题、推理方法设计和选择问题等,并对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使用资料不规范、体质辨识不准确、中医药健康指导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结合基层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实际情况,创新举措,编制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老年人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电子表》和《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药健康指导》等资料,统一了服务程序。结果:实施统一的服务程序后,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执行中的实际困难,通过比对,老年人中医体质判定准确率为100%,服务时间节约2/3,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结论:切实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体质辨识不准、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中医药诊疗风湿病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有关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内经>和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两千年来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近年来经临床研究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方药,如用活血化瘀药以减少滑膜细胞的增生和类风湿血管翳的生成,用补益肝肾药改善骨质修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且中药毒副作用小,有利于长期服用,明显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但在临床研究中,由于在研究方法学上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诊断与疗效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不规范,疗程长短不一,观察疗效不够严格,样本数不够,缺乏对照,缺少定期随访,所以,尽管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在诊断治疗中得以完美体现,然而在疗效总结时多以个案报道、病例总结、回顾性研究为主,前瞻性研究缺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国内中医药治疗乙肝方面的研究重点和趋势,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方式,检索2007—2012年国内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6年中,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乙肝的研究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结论:中药治疗乙肝、中医辨证治疗乙肝的研究是研究热点,中医特色疗法及中医治疗乙肝的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为新兴研究方向,但研究方法需要规范以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量表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量表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思路。近年来,人们不仅将国际上通用的一些量表应用于中医的临床研究中,用于量化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观症状、中医药临床疗效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等,而且还初步开始了一些与中医证候有关的量表制订工作,以期对某种证候的诊断与严重程度作出评定。这些工作对于中医药研究和证、症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制具有中医特色的量表是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但要首先注意症状术语及其内涵的规范问题,同时要根据所研制量表的不同目的,注意借鉴心理测量的理论和量表的研究方法,探索各种类型中医量表的研究,并进一步规范中医量表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康复治疗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康复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但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疗效评价等标准不尽统一,不利于科研和药物评价。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中医康复诊疗规范及评价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器械是面向中医临床需求,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发的、符合中医基础理论,能够解决中医临床实际问题的医疗器械。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器械产业蓬勃发展,但相关标准尚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中医药贸易和健康服务市场的需求,国内和国际上的中医药器械标准远少于中医药其他领域标准。通过介绍中医药器械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进展,结合中医药器械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影响中医药器械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因素,提出了对中医药器械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进行语义标注,以《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网络框架为标准,参考清代医籍的语料分类模式,结合中医古籍文献的特点,面向中医临床证治主题,选取与临床诊疗密切相关的“病—证—治—方—药”术语,探索性标注9类语料实体,提出中医药语料实体标注流程规范、总原则,并同时基于标注实践对在标注过程中产生的易混淆的实体进行进一步细化区分,以期为中医药文献语料实体标注研究提供参考,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知识检索与获取。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22,37(2)
《中医学报》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新冠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学术争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流派研究""方药研究""中医文献"等栏目。  相似文献   

19.
对近15年中医药治疗肥胖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对中医药治疗肥胖的不同疗法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治疗肥胖在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和相关证候等方面有一定疗效,但仍存在诊断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报告质量较差、疗效评价无法体现中医治疗优势等不足。建议在今后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中,制定规范的诊断辨证分型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中医药治疗肥胖症临床试验,科学地总结中医药治疗肥胖的规律,反映中医药治疗肥胖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一)预防医学 1.职业性肺癌病因研究本课题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顶目。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对镍冶炼工、镁矿工和煤矿工等三个职业人群中肺癌危险度是否超量,铁矿工、煤矿工肺癌与尘肺的关系,以及有关的病因学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回顾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与作业环境卫生监测实验研究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