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医男科之诊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医男科辨治思路.介绍了中医男科学的理论发展,提出"性、腺、精、育"为中医男科诊疗的四大主症.认为男科病的辨证应以全身与局部相结合,诊断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治疗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发于肝、膀胱、心者,以实证居多;病发于肾、脾、肺者,以虚证居多.介绍了临床诊治和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2.
万华教授认为,乳房疾病与肝、胃、肾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并在演化过程中出现"证型"的变化.她临证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病为纲,精于辨证,重视"微观"辨证,综合整体与局部辨证,用药以"和"为贵,灵活运用名方验方加减,治疗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王晓含  陈娜  张运克 《中医学报》2020,35(5):959-963
以"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微观辨证"形成的三辨结合综合诊疗模式强调治病辨病为先,其次把握核心病机,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进行精准治疗。在三辨结合诊疗模式指导下,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主张辨病论治,采用专病专方思想,以补脾益肾为治则,拟加味补中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合二仙汤君药仙茅、淫羊藿为基础方剂,辅以扶正祛邪之品,中西结合,因人制宜,随症加减。同时配合中医特色治疗对患者调理机体,疏导情志,综合诊疗。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病理特点,中医病名以"血浊"较为适当。应采取病证结合的诊治方法,即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治疗中注意辨五脏六腑与虚实标本,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辨病、辨证的结果合理选用调脂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结论 本组病例,除按临床症状分型施治外,还结合月经周期变化,根据"经时宜通,经后宜补"的原则承症加减,灵活药.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应尽量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女方治疗与男方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辨病与辨证结合,提高诊断水平;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注重形态学观察,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中西医医理与药理结合,提高治疗水平等方面,探讨了中西医结合诊治皮肤病的方法,旨在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112例,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有效率达92.85%。辨病:黄斑区水肿明显者,以利水消肿、通络退堂为主。黄斑区渗出点者,以活血化瘀、利络通壅。黄斑区中心区光消失者,以滋肾养肝为主,同时辨证结合临床进行加减治疗以取得疗效。文中总结中医治疗后,黄斑水肿能够完全消退,中心区反光经过一段巩固大多数亦能益见明亮而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8.
慢性胃炎多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本文主要介绍张志锋副主任医师对慢性胃炎的诊治经验。张志锋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慢性胃炎,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重舌象和体质,灵活辨证,在辨证治疗上主用通降,慎用开破,谨遵《内经》"不通则痛"和"胃气以降为顺"之旨,疏通气机,和降胃气,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5年来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研究近况,认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少弱精子症的中医辨治策略,为男性不育症的规范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少弱精子症的辨病辨证、微观辨精、脏腑辨证、遣方用药、方证辨证、体质调理、摄生调养等方面的分析,探讨男性不育症辨治策略,并结合临床验案予以佐证。[结果]中医治疗少弱精子症策略当先辨病后辨证,辨病用药与辨证用药相结合,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此外须重视微观辨证以及辨精论治;遣方用药上,方证辨证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方剂不仅可以直接治疗相应的证,还可以直接针对体质进行调理;补肾法固然是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法则,但临床治疗少弱精子症不应拘泥于补肾,同时兼顾其他脏腑,重视肝肾同源理论的运用;不忘摄生调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的辨治策略。"审症—诊病—辨人(体质)—识证"的辨治模式来选方用药诊治少弱精子不育症,灵活变通,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上述中医少弱精子症的辨治原则和方法经验独到,疗效卓著,为男性不育症的规范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总结朱长庚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的临床经验,其提倡辨证、辨病、辨位相结合,在临床施治时将本病辨证分型为寒湿痹阻、湿热蕴结、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四型,针对不同证型采取辨证施治,服用中药煎剂配合膝部局部外用中草药,临床疗效显著,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比较理想,且不良反应少。膝痹病辨证施治体现了中医骨伤内外兼治,筋骨并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临床辩证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指导思想,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开展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探索,以期确立中医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慢性贫腔炎的中医药辨治思路与方法,提出了治疗该病的三大治疗法则:①急则治标与缓则治本相结合,急发期重在祛邪以治标,兼顾扶正,缓解期当扶正固本为主,兼以祛邪;②整体调治与局部用药相结合。尤其是局部用药,可直达病所,事半功倍;③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曾庆琪教授运用经方诊治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阅读古籍,整理相关临床医案,从失眠的经方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医异病同治思路等方面,分析曾师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并佐医案以论证。[结果]曾师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遵循中医异病同治理念,主张运用基于大中医观的辨体-辨病-辨证-辨局部-辨微观的“五辨”诊疗模式,用药重视因势利导、温清并用、通补兼施,认为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取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抑亢”与“释放”的问题,重视心(脑)、心肾之间关系的调和,既要疏通以治其标,亦要培补以治其本。所举两则医案中,案一患者失眠合并阳痿,辨为肝郁气滞、脾肾两虚证,治以四逆散合肾气丸化裁;案二患者失眠合并月经病,辨为心肾不交、冲任虚寒、瘀阻胞宫证,治以黄连阿胶汤合栀子豉汤合温经汤化裁,悉用经方,皆获良效。[结论]曾师擅用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辨证灵活,用方精当,疗效确切,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现在通用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原则同样适用于性功能障碍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取得很大成绩 ,临床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及妇、儿、外科等疾病疗效满意。实验研究主要为复制各种疾病的动物模型以探讨中药的治疗机制 ,以及复制中医“证”的动物模型进行“证”实质的探讨。中药研究主要为临床药理与实验药理相结合 ,复方化学与单味药化学相结合 ,促进了药学理论的革新。今后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辨证与辨病互补 ,使宏观辨证微观化和微观指标整体化 ;并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大力加强实验研究 ,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育龄期是其高发年龄。王琦教授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三辨诊疗模式,以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为指导,将体、病、证紧密结合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临床诊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时,先辨病,确定诊断,再辨证与辨体,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辨证与辨体论治相结合,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癌变率,属中医“乳癖”范畴。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而气滞、血瘀、痰凝引起乳房肿块和疼痛是“乳癖”的主要病因病机,其辨治思路应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周期等多角度入手。不同的辨治思路间既有联系,又有侧重,因而治疗各具特色。应以中医学“整体论”和“辨证论”为基本原则,以周期辨治与其它辨治相结合,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长期治疗与短期治疗相结合等为必要补充,选择得当的治法治则,配伍精当的中药,全面治疗乳腺增生病。  相似文献   

19.
林龙  王雄文 《中医学报》2016,(9):1274-1276
原发性肝癌进展迅速,证型复杂,症状众多,常有辨病、辨证、辨症冲突的情况。临床上应以辨证为主,辨病为根,辨症为辅。辨证选方确定治法方向后结合辨病加减,配伍专方专药,最后针对症状选药。若患者无证可辨或趋于平和体质,则应辨病为先,结合患者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等,根据肿瘤的形态、代谢、血供、生长情况等进行辨治;若患者病情稳定且证型错杂,但如疼痛、腹泻、腹水或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病程发展或生存质量,则应辨症治疗,再结合病证加减。总之,根据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指导方针,通过病、证、症三位一体结合辨治,在辨证基础上兼顾原发性肝癌的特有规律和发病个体的阶段特征,将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纳入辨证论治体系,制定中西医综合病、证、症辨治方案,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脱发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一般采用胧氨酸和维生素及局部涂药进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董志刚教授博览古代医家结合现代研究,从肝肾角度论治脱发,系统详剖其病因病机,在临床上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