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学说的重要准则和理论基础。非酒精性脂肪肝已严重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及正常工作,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角度入手,探讨精神调养、饮食调节、合理运动及防止疾病传变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林国进 《光明中医》2014,29(11):2387-2388
笔者从事肝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多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的肝病之一,由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显著升高,21% ~4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具有糖尿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更容易进展为肝硬化,且发生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的危险性增加,死亡率更高[1-3].当前医学干预疾病的切入点逐渐提前,因此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健康管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25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个体参数(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单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个体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健康管理在脂肪肝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脂,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文娟 《光明中医》2015,30(1):33-34,40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不健康生活方式而日渐升高,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然而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因缺乏治疗的特效药物,其治疗结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运用中医治病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的观点,从中医体质理论出发,探讨其与痰湿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为日后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苏菁  徐宗佩  远颖 《吉林中医药》2010,30(3):197-198
以治未病理论指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关键在于未病先防,已病早期诊断,早治疗,防传变,防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解析真实世界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与个体生理差异和社会生活环境相关特点,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在云南省5家医疗机构12635份体检报告及病例中,统一疾病证候诊断与病例筛选标准进行降噪处理,筛选有效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信息1224份。患者实验室指标和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用复杂网络可视化结合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建立了4个拟合优度良好(P0.0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模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郁脾虚证女性偏多,糖脂代谢障碍较轻;痰湿内阻证患者多表现为肥胖和高脂血症;湿热内蕴证患者较为年轻且血糖偏高;痰瘀互结证患者多有抽烟习惯。结论真实世界中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与个体差异和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116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气虚质痰湿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116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及与体重指数、血脂及血清酶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合格调查员,在调查对象获得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和相关项目的体检。结果:①气虚质和痰湿质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主要病理体质。②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痰湿质较气虚质更易出现体重指数异常、血脂异常及血清酶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健康管理,研究中医综合健康管理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自日照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组,普通组和中医综合组,每组40例。空白组不予特殊干预,普通组给以理论指导、膳食营养管理、运动指导,中医综合组在普通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融合以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给以体质辨证、穴位按摩、针灸、中药汤剂或药膳调理。观察比较3组的健康管理效果。结果 3组的健康管理效果存在差异,中医综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普通组为62.50%,空白组为25.00%。中医综合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如胁肋疼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头身困重、口干口苦、倦怠乏力等,降低体质量,改善体质量指数,降低血脂水平,纠正脂肪肝。结论中医综合健康管理能够提高脂肪肝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同时对疾病发展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改善症状、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中西结合疗法),每组各43例。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生活方式干预及控制血糖、调脂、改善肝功药物的应用,但是患者依从性较差,且西药治疗本病存在药物潜在肝功能损伤因素,而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疗效稳定、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势。现从浊毒理论阐释病因病机、用药遣方特点,介绍薛敬东教授辨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1.
耿延旭 《光明中医》2016,(23):3397-3398
浅谈治未病理论体系源流,以脂肪肝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为依据,探究脂肪肝临床防治思路。提出应依照"治未病"理论体系,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切入点",运用中医预防医学的方法,进行调养,对于本病易患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干预、调整,降低脂肪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蔡媛媛  蔡敏  程亚伟 《陕西中医》2019,(9):1275-1277
作为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随着现代人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继乙肝之后引起我国肝功能损害的第二大病因。在该病的治疗上,蔡敏教授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主张分期辨治,并且秉承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防大于治。强调肝郁脾虚这一疾病特点贯穿脂肪肝进程的始终,故调肝理脾是为该病的基本思路,并以调肝一方为主方,每获良效。本文结合病例,对蔡敏教授运用调肝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33-236
目的:探讨薛博瑜教授辨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思路。方法:采用数据处理平台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对所收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医案运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从症状、舌苔、脉象、证型、治法及用药规律方面进行挖掘。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医案73例,临床症状中"乏力"出现频次最高;证型以"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肝肾亏虚"为主,治则宜"疏肝清化、健脾清化、养阴清化";常用药物为"炒白术、垂盆草、赤芍、广木香、白芍"等。结论:薛博瑜教授辨治非酒精性脂肪肝重视痰湿瘀滞的病机,治法以清化湿热,健脾疏肝益肾为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DFL)患病率也逐年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越来越多见.笔者通过对合并与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多项指标比较,分析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婷  董淑娟  韩艳俊 《河南中医》2016,(11):1940-1942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FAI值)在不同中医证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48例和健康对照组144例。使用Fibro Touch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FAI值,按照2011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脂肪肝超声分级。结果: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的FAI值进行比较,发现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健康人(t=37.414,P=0.000),表明FAI值可用于定量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比较不同分级中医证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FAI值,发现不同中医证型FAI值各不相同(F=3.15,P0.05),且重度痰瘀互结证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中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P0.05),表明FAI值可用于诊断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对FAI值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AI值和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r=0.758,P=0.000),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FAI值随之升高;采用ROC曲线分析,FAI值诊断轻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中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表明FAI值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检测准确率高。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可定量、准确诊断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57-185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逐渐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且逐渐低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依托于中医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的腹部推拿,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上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但既往研究偏重于临床,作用机制研究还需进一步挖掘与探索。而"肠-肝轴"学说的提出则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故该文拟以"肠-肝轴"为切入点,提出利用腹部推拿调"肠"以达到"治肝"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山东省东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的500例轻度慢性病或慢性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中医"治未病"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依从率,血压、血糖及血脂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本文根据"治未病"体系源流、内容,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既病则防变,未病则防患于未然,探讨脂肪肝疾病未生、疾病未成、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四个阶段的防治思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灵活应用,与中医传统疗法紧密结合,对脂肪肝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认为该理论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特点。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39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属于偏颇体质者明显多于平和体质者;8种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气虚质的频数大小和转化分均位居前两位,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最常见者为痰湿质和气虚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以情志、起居、运动、饮食等方法进行中医药特色干预,对改善其病理体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律的加快,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已成临床常见病。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等基础治同时,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医医院采用中药自拟柴苓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