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月廓盈亏对小白鼠的体温、氧耗量、周围血液中虹、白细胞计数等重要生理参数的影响。认为实验结果提示上述生理参数及其反映的动物机能状态可能与海水一样,受着月球的影响而表现出月节律。支持《内经》“人与月相应”的理论,提示生物机能可能受月影响而存在着“生物潮”。  相似文献   

2.
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脉诊理论中的时间因素做简要分析,并探讨了年份的气运、季节、月相、昼夜等对脉象的影响。《内经》将时间因素与脉象结合,不仅可以确定脉象属于生理还是病理,而且还可以根据脉象确定病位、预后,表明《内经》时期时间相关的脉诊理论在临床中已有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内经》对人体"月节律"的认识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内经》对人体"月节律"的认识,说明人体气血运行的"月节律"周期性规律与自然界的月相周期性变化是密切关联而有其一致性。现代专家学者应用《内经》的理论,对"月节律"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的"天人关系",即指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人体的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人体的五行生克与自然界的五行生克,人体的昼夜变化与自然界的昼夜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自然界的相应变化等等,都存在着相似相应的规律。这一思想在《内经》中有充分的体现,贯穿在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辨证论治过程中。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思想也有其科学内涵。现就从这两方面切人,谈谈"天人关系"的合理性。《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源头,迄今仍指导着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内经》十分重视人与…  相似文献   

5.
人生活在自然中,机体的生理活动存在着与月相变化有其节律性的特点。祖国医学早在《内经》就有其论述。分娩是人体生理活动之一,是阴阳气血周流出入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位移,月亮表现出月廓空(朔),月始生(上弦)、月满(望),月始虚(下弦),复为朔的不同月相,每次朔望往复,间隔为29.5309天(即29日12时44分2.78秒),故称之为朔望月。把人体随月盈亏而变化的机能活动,称为人体朔望月节律。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许多朔望月节律现象,认识到人体机能与月相变化,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随着现代时间生物医学和宇宙生物医学的崛起,这一认识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所证实。  相似文献   

7.
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理上,气与血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所以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影响某些脏腑。本文根据《内经》关于气血的生理、病理,论述气血的相互影响及其病变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也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提示,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既要注意气血的变化,又要将调理气血作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天人相应”、“法时而治”思想的重要法则。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对于自然界的影响,人体亦相应地发生各种适应性生理变化和病理改变。因此、顺应四时阴阳、季节变化,进行养生和治疗,对于予防疾病和指导临床,都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在具体运用这一法则时,  相似文献   

9.
赵杰  贾文魁 《山西中医》2012,28(7):61-62
气候因素影响着人体阳气的运行,进而对人体的健康和生理病理产生影响。通过探讨气候类型与人体阳气变化的关系,气候变迁与人体在疾病状态下表现出"寒性"与"热性"不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气候与人体阳气运行的相关性影响着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也是导致伤寒和温病学说兴起和发展兴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所以,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某些脏腑。本文根据《内经》关于气血的生理、病理,论述了气血的相互影响及其病变,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也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揭示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既要注意到气血的变化,也要把调理气血作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1.
董平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2):540-540
用圆形统计探讨月经周期与月相的关系董平辽宁中医学院基础部(沈阳110032)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位移,月亮表现出月廓空(朔)、月始生(上弦),月满(望)、月始虚(下弦),复为朔的不同月相。人体随月盈亏而变化的机能活动,称为人体朔望月节律。祖国医...  相似文献   

12.
朱太平  朱彦昭  蒋丽娜 《光明中医》2010,25(7):1143-1144
通过用辩证唯物观对《内经》的学习,认识到《内经》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①人体各脏腑器官之间通过经络传导系统密切联系。②人的精神活动与生理活动有密切联系。③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④在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月相盈亏对人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的寒暑变迁,月亮之圆缺,昼夜之更迭,无不影响着人体。人体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太阳、月亮、地球、星辰的相互运动,使人体产生与之相应的节律,探讨其中的关系,对进一步研究人体奥秘,认识疾病,指导预防、治疗、养生和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有关月相变化节律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做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14.
田露  于越 《天津中医药》2006,23(6):483-485
中医历来重视饮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饮食不仅是人体水谷精微的来源,同时又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饮食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健康和疾病预后。就食养、食复的概念、理论基础、《内经》对饮食的五味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情况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情志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是中医学的固有命题,而《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对于五脏与情志的关系论述不仅存在着一一对应模式,而且存在着一对多的复杂模式。故重点结合《内经》原文对肝与怒、恐、忧、惊之间的关系分别加以分析,从脏腑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角度阐述肝与各种情志形成的内在机制,指出肝与情志的一一对应模式多反映人体的生理情况,一对多模式反映的是人体病理情况,阐明肝与情志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为情志病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内经》中,对于许多事物的认识并不是将其中的某一现象孤立起来,而是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制约的观点出发,将人体作为有机地联系着的统一整体来加以办识,充满了系统论和控制论思想。1人体脏腑组织机能的系统性《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三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宇宙自然是一个大系统,人在其中,是一个子系统,人体系统对宇宙系统是开放的,联系的,交换的,因此,人的生理、病理、治疗均与自然界有关,这种“天人相应”现正是系统论思想的体现。此外《内经》还认为人体组织和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黄帝内经》中的医疗气象学愈来愈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促发着人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笔者就《内经》中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气象学内容作一初步探讨。1 生理气象学 1.1 气候与脏腑:《内经》不仅认为自然界气候与人体脏腑间存在着直接通应关系,如“五脏应四腑,各有收受”,心“通于夏气”,“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还认为气象因素可通过影响自然界——人生存的环境而间接影响人体脏腑,例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相似文献   

18.
叶琛 《福建中医药》2003,34(4):46-46
四时气候的变化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医学早就提到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有密切联系 ,认为气候变化、昼夜更替及阴雨晦明、风雷震啸等各种正常与异常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而人体也必然反映出与之相应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等不同结果。《内经》中指出了 :“动作以避寒 ,阴居以避暑”及“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等观点 ,明确提出根据气候如何抗御病邪方法与保养原则 ,体现了人应于天地的思想。《内经》更在数篇大论中详细论述了天气变化的正常规律、异常变化 ,以及这些规律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木土相关、胆病及胃诌议济南军区总医院张燕(250031)肝主疏泄,在五行属木,有升发调达之功,脾主运化,在五行属土,化生气血以养四肢百骸,二者互相配合维系着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进行,在生理上存在着生克制化、病理上表现为乘侮胜复。《内经》这种人体消化...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3):489-491
人身阳气的生长、充盛至衰竭的过程贯穿着人体的整个生命历程,阳气对维持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阳气的功能特性影响着阳虚致病层次的复杂性和致病部位广泛性。文章从阳虚致病的五脏特点、阳虚合并外邪以及其它各种常见的阳虚兼杂病理状态三个角度对阳虚致病的内涵作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