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健 《江苏中医药》2015,47(12):29-31
目的:基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探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与辨证分型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3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肾损害常见的证型构成为阴虚阳亢33.19%,痰湿壅盛36.17%,肝火上炎11.49%,阴阳两虚3.4%,其他15.74%。其中痰湿壅盛及阴虚阳亢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最为密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头如裹、口干、失眠、夜尿频几个症状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最为密切;合并的靶器官损害心血管39.57%、脑33.19%、眼底51.06%,合并眼底病变与早期肾脏病损害关系密切。结论:中医证型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有密切的关系,提示阴虚阳亢及痰湿壅盛证可能是高血压病早期肾损的特征性证候。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52-175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硬化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集EH患者血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关病史、中医症状,结合四诊情况由一名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及两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同时检测颈动脉超声,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男性组与女性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四个常见高血压中医证型中颈动脉硬化分布均>70%;肝火亢盛型(82.40%)>阴阳两虚型(80.15%)>痰湿壅盛型(73.53%)>阴虚阳亢型(71.14%)。肝火亢盛型与阴虚阳亢型患者间的颈动脉硬化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夹瘀组与非夹瘀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夹痰组发生率高于非夹痰组(P<0.05);(3)对26个症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的3个症状中,眩晕、耳鸣症状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各证型中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分布均>70%,肝火亢盛型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最高,老年患者及夹痰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硬化,有颈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眩晕及耳鸣的症状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269例EH患者纳入研究范围,依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辨证分型,统计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等症候占比,另筛选同期于我院行常规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证型EH患者与对照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69例EH患者中以阴虚阳亢证(35.69%)占比最高,其次为阴阳两虚证(23.79%)、痰湿壅盛证(21.19%)、肝火亢盛证(19.33%);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Vm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Vm依次按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进行递减;且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患者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PI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EH辨证分型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Vm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PI呈显著正相关(P0.01),r值依次为0.43、0.40、0.33。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具高度相关性,或可为中医辨证施治、EH临床防治提供高价值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585例EH患者,按照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不同证型与年龄、病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酸(SUA)等的关系。结果阴虚阳亢证189例(32.3%)、痰湿壅盛证177例(30.3%)为主要证型;年龄与病程变化趋势相同;痰湿壅盛型TG升高和HDL-C降低明显,阴阳两虚型LDL-C升高明显;不同中医证型间SUA水平: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组血清CRP平均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EH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程、血脂、C反应蛋白、血尿酸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中医辨证标准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高血压中医证候类型、证候因素,地域及时间变迁及老年高血压的角度,对近20年间国内高血压病相关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1993—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高血压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医证型,证候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变化规律及老年高血压的证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37篇,病例43626例,覆盖全国24个省市地区,证候类型常见的有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瘀血阻窍证,老年高血压阴阳两虚证的比例明显上升,证候因素以阴虚、阳亢、痰、火、阳虚、血瘀多见。近年来肝阳上亢证、瘀血阻窍证的患者显著增加,实性证候因素所占比例也不同程度的升高。东北地区阴虚阳亢、肝火亢盛及阴阳两虚证证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华北地区则以痰湿壅盛证居多,瘀血阻窍证型西北地区占首位,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分别以华中、西南地区最多。结论:高血压病机以本虚标实多见,本虚以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阳亢、痰、火多见,近年来血瘀等实性证候因素在高血压证候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NO/NOS系统、内皮素(ET-1)、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4例EH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测定NO、NOS、ET-1水平,并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质量指数。结果肝火亢盛证、痰湿盛证及阴虚阳亢证的左室质量指数明星低于阴阳两虚证(P〈0.05),iNOS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火亢盛证及痰湿壅盛证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P〈0.01)。NO、NOS、ET-1水平在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及阴虚阳亢证患者的LVMI明显低于阴阳两虚证(P〈0.05)。结论LVMI可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及严重程度的依据之一。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EH患者的iNOS水平较高,iNOS表达的降低可能是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痛患者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病(EH)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2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4型,用循环酶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各中医证型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键康对照组(P<0.01)。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阴虚阳亢型及气虚痰浊型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异常增高是EH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中医证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的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动态血压曲线、颈动脉粥样硬化、年龄分布。方法选择全国七省市1 31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症候特点、分级分布、证型分布规律,比较各证型动态血压曲线分布、颈动脉硬化分布、年龄分布。结果中医辨证共4个主要证型,共736例(56.15%),分别为痰湿壅盛(210例,16.02%)、阴虚阳亢(177例,13.50%)、肝肾阴虚(79例,6.03%)和气阴两虚型(252例,19.22%),另有瘀血阻络和痰瘀互阻两个亚型。211例患者完成24 h动态血压检测, 152例(72.38%)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以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和气阴两虚兼夹瘀血阻络型多见;660例主要证型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测,痰湿壅盛和气阴两虚兼夹瘀血阻络和痰瘀互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82例(27.58%)和322例(48.79%);60~79岁的患者以阴虚阳亢型为主,而80岁以上患者以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型为主。结论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是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型,不同中医证型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年龄分布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医证型与B型脑钠肽(BNP)及未来10年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研究,通过对EH患者中医辨证分型、BNP的测定及对未来10年脑卒中发生率的评估,探讨中医证型与BNP及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BNP水平与未来10年脑卒中风险显著相关,EH患者BNP水平上升1pg/mL,脑卒中发生率升高0.50%;②EH患者各证型间血清BNP水平:痰湿壅盛组(1.46±0.49)>阴阳两虚组(1.31±0.56)>阴虚阳亢组(1.27±0.49)>肝火亢盛组(1.24±0.43);③EH患者各证型间未来10年脑卒中发生率:痰湿壅盛组(13.29%±10.54%)>阴阳两虚组(10.71%±6.06%)>肝火亢盛组(10.34%±6.80%)>阴虚阳亢组(9.90%±10.35%)。结论:EH患者血清BNP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痰湿壅盛证型BNP水平较高;EH患者血清BNP水平与未来10年脑卒中风险相关;EH患者中医证型对脑卒中发生率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痰湿壅盛证型的EH未来10年脑卒中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证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年龄、病程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10 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按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证型归类 ,并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年龄及病程的关系。结果 :老年高血压证型构成为阴虚阳亢 2 9.51%、阴阳两虚 2 1.0 5%、肝火亢盛 19.17%、痰湿壅盛 17.67% ,不能纳入以上分型者 12 .59%。不能纳入以上分型患者症状特点 ,为舌有紫斑或淤点 ,脉弦涩或细涩或结代 ,面色或唇色稍暗等血淤症状。随着年龄及病程增长肝火亢盛证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而阴阳两虚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P<0 .0 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宜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淤血内阻 5型 ,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患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彭丽莉  史大卓 《北京中医药》2010,29(7):534-536,539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患者中医证型特点.方法 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对所选的39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抑郁指数评分,筛选出SDS评分标准分大于50分的患者定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同时选择SDS评分标准分小于50分的患者作为对照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点.结果 12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蕴盛、阴阳两虚和气血亏虚6型,其中以气滞血瘀和肝火亢盛为多见,分别为37.85%和31.18%;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症患者辨证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蕴盛、阴阳两虚4型,其中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分别为27.24%和18.28%.气滞血瘀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症患者证型中所占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具有多样性,以血瘀、火(热)、气滞、湿浊、血虚、气虚、痰浊、阴虚、阳虚组合出现较为多见,其中血瘀出现频率最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患者火(热)、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瘀、湿浊、气虚、血虚组合较为常见,其中火(热)出现频率最高.(2)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抑郁患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辨证以气滞血瘀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方法:随机抽取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中医证型、症状,初步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乏力、眩晕、失眠、心悸、耳鸣、胸闷等。中医证型中肝火亢盛以及阴虚阳亢所占的比例较高,其次是痰湿壅盛,其中阴阳两虚以及其他的中医证型的比例较小。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中医证型的分布符合中医高血压发病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 784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应用临床调查表采集中医病名、证候类型及其证候要素等相关信息,并应用频数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医与高血压病相关的病名有眩晕、胸痹、心悸、头痛等6种,以眩晕居多(82.40%);中医证候类型有7种,以风阳上扰证(31.61%)、痰湿壅盛证(26.51%)和肝肾阴虚证(15.86%)居多;证候要素有10种,以内风(47.48%)与阴虚(42.71%)居多,其次为阳亢、内湿、痰浊、气虚、内火、血虚、血瘀、阳虚等。结论:高血压病中医病名以眩晕为主,证候类型以风阳上扰证、痰湿壅盛证及肝肾阴虚证常见,证候要素以内风、阴虚、阳亢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226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226例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总体证型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痰湿壅盛证72例(31.85%)、阴阳两虚证70例(30.97%)、肝火亢盛证50例(22.12%)、阴虚阳亢证28例(12.39%)及其它证型6例(2.65%)。226例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男性所占百分比(159/226,70.35%)高于女性(67/226,29.65%)。男性证型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依次为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及其他证型,其中痰湿壅盛证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证型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依次为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及其他证型,其中阴阳两虚证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蒙古族H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其独特的特点。2.蒙古族H型高血压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3.蒙古族H型高血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及颈动脉硬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37例EH患者尿MA水平及颈动脉超声、心超的检测,同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采集相关病史,结合四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4种常见中医证型尿MA的阳性率以痰湿壅盛(33.3%)、阴阳两虚(46.7%)显著增高,阴阳两虚与痰湿壅盛证的颈动脉硬化及左室肥厚的发生率高于肝火亢盛与阴虚阳亢证(P0.05)。结论:EH患者阴阳两虚证和痰湿壅盛证尿MA水平更高,可能更易发生颈动脉硬化及心、脑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6.
Ⅱ期高血压病血瘀证与中医证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Ⅱ期高血压病(EH2)血瘀证特异性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与中医证类的关系。方法按WHO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选择EH2患者70例进行血瘀/非血瘀证候分类和一般中医证候分类,并选健康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EH2以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3类为多;(2)EH2患者中血瘀证达68.57%,统计分析表明痰湿壅盛证和血瘀证关系最为密切;(3)EH2患者血瘀证、非血瘀证ET、NO、NO/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EH2血瘀证ET水平显著高于非血瘀证(P<0.01),血瘀证NO水平显著低于非血瘀证(P<0.05),但血瘀证NO/ET水平与非血瘀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瘀证是EH2的重要证型,且与血浆ET水平关系密切,提示ET可作为EH2血瘀证的判定参考指标。高血压病治疗中加用活血化瘀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的常见症状和体征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证素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EH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进行证素辨证,运用二元逻辑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1192例,涉及主要证素12种,常见症状和体征32种。女性患者多见精亏气虚、阴血不足之虚证;男性患者多见痰湿血瘀、阳亢动风之实证。低年龄段的中老年EH患者出现阴虚火旺症状较多;年龄较高患者出现肝肾精亏、气血两虚、血瘀、阳亢和动风的比例较高,且有随年龄增高趋势。证素"肝"多结合阳亢、动风证,口苦、头重脚轻、舌歪斜、弦脉等症状对肝的诊断贡献值较大;"肾"多并见精亏、气虚证,腰膝酸软、余沥不尽、老舌、沉脉等症状诊断贡献值较大;"心"多并见血瘀、血虚证,心悸、胸闷、舌色青紫、结代脉等症状诊断贡献值较大;"脾"多并见气虚、痰湿证,溏结不调、泄泻、齿痕舌、滑脉等症状诊断贡献值较大。此外,精亏、气虚、血虚、阴虚、阳亢、痰、湿和火(热)诊断的强相关症状体征各不相同。结论:不同性别、年龄的中老年EH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不同。各症状和体征对不同证素的诊断支持作用和支持强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各中医证型的分布,以及各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将2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壅盛4型,用色谱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50例)血浆HCY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与血浆HCY的关系。结果: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中最多的是痰湿壅盛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浆HCY水平随着EH分级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1),痰浊壅盛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1),阴阳两虚型血浆HCY水平高于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P0.05),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血浆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中以痰湿壅盛证最多,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中医证型痰浊壅盛型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群丽  刘福明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59-86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的监测。结果:痰湿壅盛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明显高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组(P0.05),阴阳两虚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组(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辨证刮痧法对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89例阴虚阳亢型1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根据2013版《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进行健康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既定的辨证刮痧方案治疗,干预16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中医证候评分状况。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以及五心烦热等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刮痧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阴虚阳亢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