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连续治疗两周,对比两组胃排空率、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浆胃动素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排空功能,降低血浆胃动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副作用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的影响,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药加吗叮啉口服治疗,连续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口服治疗,连续4周。观察治疗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胃排空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胃排空率均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可促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对照组予吗丁啉口服。用药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胃排空率、血流变。结果: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论: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经过改良的雷火神针疗法及中药汤剂(半夏泻心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莫沙比利片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胃排空率、血浆胃动素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3%,对照组为71.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动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诊治的9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莫沙必利片治疗)和研究组(48例,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研究组FBG、2 hPG、HbA_(lc)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效果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胃排空率(84.85±1.25)%高于对照组(76.85±1.25)%(P 0.05)。结论:行半夏泻心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枳实消痞汤配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单一耳穴贴压治疗,10天1疗程,持续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对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胃排空时间延长、胃排空率降低、血浆胃泌素下降和胃动素增加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仅达到55%。结论:枳实消痞汤配合耳穴贴压对糖尿病胃轻瘫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较单一耳穴贴压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胃排空时间及血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32%(28/31),对照组为77. 42%(2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胃排空时间、各项血糖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胃排空时间,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25例给予莫沙必利10mg,日3次口服,胃复安10mg,日2次口服,红霉素0.25,日2次口服,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糖水平、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5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试验组63例。2组患者进行控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治疗前后血清MTL、SS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FPG、2 h PG、HbA1c以及血清MTL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S水平均增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降低血清MLT水平,增高血清SS水平,促进胃运动,加速胃排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时段内取该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开展研究,回顾病例临床资料,以不同的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基于此,试验组增加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临床症状评分、胃排空率及血浆胃动素、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临床症状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胃排空率观察组较高,而血浆胃动素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神针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胃排空率、改善血浆胃动素,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穴位注射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对胃泌素、胃动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并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加用腹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胃排空率、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上均有效,腹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组胃排空率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均有明显下降,腹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腹针结合穴位注射应用能有效改善胃轻瘫症状,提高胃排空率,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明显;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加快胃肠道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隔药灸"翻胃"穴治疗脾胃虚弱、湿浊内蕴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3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给予隔药灸"翻胃"穴治疗,每次4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每次5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GCSI)评分、4h胃排空率、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CSI各项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 h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62/67),高于对照组的74.6%(50/67,P0.05)。结论:隔药灸"翻胃"穴能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排空率,可能与调节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分型辨治糖尿病性胃轻瘫6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旭 《河南中医》2008,28(10):37-38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6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分别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和加斯清片口服,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胃排空率等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在改善单项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STZ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组、吗丁啉组(0.03g/kg)、二甲双胍组(1.80g/kg)、半夏泻心汤高(10.20g/kg)、中(5.10g/kg)、低(2.55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动物为空白组,灌胃一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胃肠排空率和肠推进率,胃窦组织c-kit表达情况以及胃动素、sp物质含量。结果:半夏泻心汤浓度在2.5510.20g/kg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具有调控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吗丁啉组、二甲双胍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给药后鼠重增加,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降低;二甲双胍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肠推进率降低;二甲双胍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大鼠胃窦组织c-kit表达增加;二甲双胍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大鼠胃窦组织MOT、SP含量增加。结论: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大鼠胃动力的调控作用可能与促进c-kit表达和MOT、SP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条灸治疗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艾条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轻瘫临床症状判定量表评分、胃排空时间及各项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胃动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轻瘫临床症状判定量表评分、胃排空时间及各项生化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轻瘫临床症状判定量表评分、胃排空时间及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条灸可以改善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与艾条灸可以改善血清胃动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胃排空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3,(9):1188-118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维生素B12足三里穴位注射和单纯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好转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2、22、和6,对照组治愈、好转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0、20和10。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1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清湿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脾胃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6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脾胃亏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结合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予基础治疗结合健脾清湿汤内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胃排空率、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血浆胃动素水平、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在食欲、口干口苦、疲乏无力、身重困倦、大便改变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率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湿汤能提高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促胃动力作用,改善患者症状,且对血糖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治闻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必要时胰岛素治疗)的同进,治疗组用半夏泻心汤,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1),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确切,且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9.
Chen L  Zhang XF  Ku BQ  Wang XC  Ma C  Liang JY  Liu J 《针刺研究》2012,37(3):229-32, 246
目的:观察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足三里、中脘、胃俞自体血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吗丁啉;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评定疗效,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监测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4%(15/21),对照组总有效率33.3%(7/21),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体血足三里、中脘、胃俞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病人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任脉经穴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及血糖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机理。方法:治疗组35例用针灸任脉的中脘、气海等穴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西沙比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X线钡餐、B超下胃排空的变化,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排空功能均显著改善,胃排空时间缩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还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影响,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并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任脉经穴能促进胃排空,降低血糖,针刺任脉经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机理为提高胃动力、控制血糖而促进胃排空,从而治疗胃轻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