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台山市HIV/AIDS死亡个案资料,探索防治措施的科学性,降低艾滋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台山市HIV/AIDS死亡个案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存活时间、抗病毒治疗情况、死亡原因等。结果 2007-2012年累计HIV/AIDS死亡个案463例,其中男性占90.93%,年龄30~39岁所占比例最多(41.47%),注射吸毒途径感染占85.53%。性途径感染者确认后2年内死亡的比例为74.55%,高于注射吸毒途径感染者的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P〈0.01)。死亡时为AIDS的占65.66%,当年报告为AIDS死亡的构成比例有降低的趋势。未进行CD4检测的个案占68.68%(318/463)。抗病毒治疗组病死率为10.98%,大大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的7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42,P〈0.01)。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个案占32.40%。45.39%的艾滋病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结论加强艾滋病哨点监测和个案的随访,做好早期诊断和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是提高HIV感染者/AIDS病人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16—2021年结核杆菌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监测情况,为今后制定符合全省双重感染的防控工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省2016—2021年结核杆菌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患者年度报表中患者登记、双向筛查、治疗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21年辽宁省TB/HIV双重感染者登记222例,占结核病患者0.16%(222/136 709),占艾滋病患者1.42%(222/15 584)。HIV/AIDS中症状筛查率为96.01%、呈下降趋势(χ2趋势=982.28,P<0.05),TB检出率为0.47%,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6.56,P<0.05),胸片或痰检率为94.61%,整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96.50,P<0.05)。TB中接受HIV抗体检测65 188例,检测率为47.68%,检测率整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3 326....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梅毒合并H1V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探讨梅毒对HIV感染者进行高效反转录抗病毒治疗(I-IAART)有效率的影响。方法:对41例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及HIV单独感染患者进行HAART,分析梅毒对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梅毒合并HIV感染,对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合并感染梅毒时,HIV感染者进行高效反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的有效率明显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结论:合并感染梅毒时,HIV感染者CD4^+T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而且使HIV病毒载量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许昌市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许昌市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1995~2009年期间报告的实验室确认病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PSS13.0进行统计。结果许昌市1995年报告首例HIV感染者,截至2009年底共报告HIV/AIDS 1 090例。8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禹州市疫情报告数为527例,占全市总报告数的48.35%。男女性别比为1.39:1。以25~54岁青壮年为主,占77.80%。农民887例,占总病例的为81.38%。感染途径2004年前以采供血为主,2005年以后以性传播为主。结论许昌市艾滋病疫情处于HIV/AIDS低流行期与局部地区特定人群集中流行并存的局面,感染途径从采供血为主转变为性传播为主,部分病例到了发病死亡高峰,抗病毒治疗减缓了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正以日益严重的趋势影响着人类,随着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延长了生命,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但是HIV耐药性的出现,已经成为HAART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从分子水平解释耐药发生的机制。本文就HIV/AIDS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耐药发生情况及检测技术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的特征。方法:收集164名HIV感染者的有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HIV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为4.13:1,感染方式男男同性接触居首,占45.12%,χ2=137.28,P0.005;阳性发现时间平均2.33±1.82年;CD4水平≤350个/ul占60.98%;46.95%正在接受治疗,依从性较好的占89.64%。结论:HIV感染者的特征与社会人群不同,男男同性感染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05—2019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海南省2005—2019年首次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基线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01例研究对象中,男性占85.8%,男女性别比为6.05∶1;平均年龄为(35.95±13.37)岁;未婚者占53.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2.4%;WHO临床分期Ⅰ期者占82.9%;治疗病人治疗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M(P25,P75)为271(139,391)个/mm3;从确诊到开始治疗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35个月。2005—2019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 病人中,男性、未婚者、≥50岁年龄组、同性性传播感染者、治疗时临床分期为Ⅰ期、确诊到治疗的时间间隔小于1个月者的构成比呈增加趋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者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P<0.001)。结论 海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其覆盖面逐渐扩大,治疗时机有所提前,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林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3):2846-2850
目的 分析1995-2014年河南省周口市AIDS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AIDS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选取报告时间为1995-2014年,现住址为周口市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信息。结果 1995-2014年周口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9 187例,其中累计AIDS患者8 215例(89.42%),累计死亡3 254例(35.42%);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5 933例,其中AIDS患者5 164例,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67.37/10万。1995-2003年,随着监测力度的加大,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也逐年增加;2004年对既往有偿献血员(FPDs)开展HIV普查,故报告病例较其他年份显著增高;2005-2012年疫情趋于平稳,呈下降趋势;2013-2014年AIDS疫情有抬头迹象。死亡病例自2006年起逐年下降。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分布于10个县(区、市)204个乡镇(办事处),各县(区、市)现存病例占常住人口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81.0,P<0.01)。AIDS流行一类县、二类县各有5个。HIV感染和AIDS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23∶1;年龄2~82岁,以30~60岁为主,占83.37%(7 659/9 187)。不同性别、年龄、现住址、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的现存病例占常住人口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计报告病例来源以检测咨询最多,为3 365例(36.63%),有偿供血/血浆人员检测和专题调查次之,分别为2 928例(31.87%)和1 410例(15.35%)。2006年起,经血传播、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累计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 096.0、11.8,P<0.01),性传播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93.4,P<0.01)。2006年起,非婚异性传播病例占当年累计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 419.0,P<0.01),配偶/固定性伴传播占当年累计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趋势=43.6,P<0.01)。男男同性传播自2007年报告首例后,其占当年累计报告病例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32.1,P<0.01)。结论 周口市AIDS疫情近年有所抬头,分布范围广,呈聚集性分布。临床相关检测是HIV感染和AIDS患者的重要来源之一,感染途径已由经血传播向性传播转变,非婚异性传播和男男同性传播上升趋势明显,阻断性传播是当前控制AIDS疫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自1999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HIV感染及AIDS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进一步了解HIV/AIDS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机会性感染及疾病转归,对已确诊(HIV/AIDS)并机会性感染住院患者11例及门诊抗病毒治疗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08–2018年在西昌市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计2 723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为1.9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2.49/100人年。在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10.83/100人年、13.8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死亡风险是年龄≥40岁(HR=2.30,95%CI:1.53~3.48)、男性(HR=1.94,95%CI:1.14~3.30)、ART前一年内结核感染(HR=1.92,95%CI:1.01~3.65)、ART前三个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HR=2.44,95%CI:1.50~3.99)、ART前乙肝感染(HR=2.50,95%CI:1.32~4.71)、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 cells/ul(HR=1.79,95%CI:1.12~2.86)。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脱失风险是年龄≥40岁(HR=1.53,95%CI:1.07~2.18)、男性(HR=5.60,95%CI:2.60~12.08)、静脉吸毒(HR=2.18,95%CI:1.46~3.27)、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为EFV+3TC+TDF(HR=2.57,95%CI:1.32~5.01)。结论 西昌市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开始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工作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要减少静脉吸毒人群刑满释放后的脱失,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的女性性服务人员(rsw)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感染了HIV的Fsw进行及早抗病毒治疗,并跟踪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检测其CD4+T细胞和HIV病毒载量。结果13例FSw经过3个月多的抗病毒治疗后,病例的CD4+T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病毒载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患者生活状况良好。结论及早抗病毒治疗感染了HIV的FSw,给感染者带来好的预后结果,降低了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初始抗病毒治疗儿童HIV感染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下载广西2004—2019年初始抗病毒治疗儿童HIV感染者数据库。根据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计算Z评分,趋势性分析采用Cox-Stuart检验,广义估计方程用于分析HAZ(height-for-age Z-score)≥-2和WAZ(weight-for-age Z-score)≥-2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943例儿童HIV感染者进入队列。基线和治疗后第1、2、5、10年的HAZ中位数分别为-2.47、-2.14、-1.94、-1.55、-1.23,WAZ中位数分别为-1.85、-1.40、-1.30、-1.21、-1.09。经Cox-Stuart趋势检验,HAZ和WAZ随治疗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0.05)。基线和治疗后第1、2、5、10年HAZ≥-2的比例分别为38.1%、46.5%、51.6%、66.8%和74.6%,WAZ≥-2的比例分别为57.1%、76.9%、81.1%、85.8%和89.2%。经Cox-Stuart趋势检验,HAZ≥-2和WAZ≥-2的比例随治疗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HAZ≥-2的关联性因素有初始抗病毒治疗年龄为3~7岁(aOR=0.71,95%CI:0.53~0.94)、初始抗病毒治疗年龄为>7岁(aOR=0.66,95%CI:0.47~0.93)、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aOR=0.64,95%CI:0.47~0.87)、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aOR=0.74,95%CI:0.56~0.97)以及治疗时间(aOR=1.01,95%CI:1.01~1.01);与WAZ≥-2的关联性因素有男性(aOR=0.72,95%CI:0.53~0.97)、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aOR=0.63,95%CI:0.45~0.86)以及治疗时间(aOR=1.01,95%CI:1.01~1.01)。结论 抗病毒治疗有效改善了儿童HIV感染者的生长发育状况,但治疗后第10年仍有较大比例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需加强抗病毒治疗工作人员培训和儿童HIV感染者父母宣传教育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并合理指导儿童营养。  相似文献   

13.
张湘玲 《医学动物防制》2014,(6):624-626,629
目的了解凭祥市结核病和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情况,为制定结核病和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结核病与艾滋病双向筛查,对凭祥市2005-2012年发现的69例TB/HIV双重感染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新登记的1364例结核病人全部进行HIV筛查,检测率100.00%,检出HIV抗体阳性53例,阳性率为3.89%;对新发和可随访到的725例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进行结核病筛查,查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6例,检出率为2.21%。69例双重感染者中,男性60例、女性9例;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8例,肺外结核患者l例;痰涂片阳性11例,阴性58例;HIV传播途径,血液传播24例、性传播45例;69例双重感染者全部进行了抗结核药物治疗,11例涂阳结核病患者中治愈7例、非结核死亡2例、迁出2例;34例涂阴结核病患者完成疗程;35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结论TB/HIV双向筛查策略是有效发现传染源、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及艾滋病流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金贤  张琰  张丹丹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53-1253,1258
目的了解监狱羁押新入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新入的9270名收教人员HI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发现HIV感染者24例,感染率为0.26%。男女性别比为3︰1,感染途径主要为非婚异性接触和注射吸毒(22例),占91.67%;多数人受教育程度低,无正当职业。结论监狱羁押及收教人员有较高的HIV感染率,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疾病监测及行为干预,阻断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服药现状及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3-8月采用随机抽样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及世界卫生组织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简表(WHO QOL-HIV-BREF),调查AIDS药物治疗患者服药现状、生命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37份。调查结果显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0%(19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前三位的症状为消化道症状71.7%(170例),睡眠质量降低65.8%(156例),皮肤症状58.6%(139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总体评分为(84.2±18.5)分,其中生理领域评分(15.3±2.8)分、心理领域评分(13.1±3.1)分、独立性领域评分(15.3±2.9)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13.4±3.1)分、环境领域评分(12.9±2.8)分、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评分(14.2±3.7)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13.5±2.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因素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不同领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不良反应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12.902),其次为患者是否住院、受教育程度及感染途径(标准化回归系数=10.255、2.444、-2.374,P<0.05)。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患者间应及时沟通交流服药感受、缓解内心压力,减少漏服现象的发生,提高服药依从性,确保抗病毒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和是否住院治疗成为影响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AIDS药物干预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改善药物治疗方案、探索更为有效药物治疗和干预方式、完善支持疗法,以及通过更为综合的干预方式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海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参加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在治与脱失的现状,分析治疗脱失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子模块中海南省2005—2022年启动ART治疗的HIV感染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4 286例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脱失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4 28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3 718例(86.7%),性别比为6.55∶1;未婚者占58.4%;年龄为(39.68±13.17)岁;同性性传播占49.8%;WHO临床分期Ⅰ期占84.3%;治疗方案含依非韦伦(efavirenz, EFV)方案占71.7%。共随访19 677.44人年,总体脱失率为0.80/100人年,开始抗病毒治疗第1年内脱失率为21.10/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开始治疗时间为2016—2022年(AHR=2.40,95%CI:1.40~4.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HCV感染者肝损伤的差异。方法对抗病毒治疗前的HIV合并HCV感染患者、HIV感染者和单纯慢性HCV感染者进行病毒载量、肝功能[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325例HIV合并HCV感染患者、97例单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582例单纯HIV感染者均存在肝功能异常,以单纯慢性HCV感染患者肝功能异常最为明显;合并感染者按HCV病毒载量分为HCVRNA〉1×10^3 IU/ml、〉1×10^4 IU/ml和〉1×10^5 IU/ml等三组,发现组间肝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感染患者按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分为〉200个/ul和〈200个/ul两个组,组间肝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前单纯慢性HCV感染者的肝损伤程度较HIV/HCV合并感染者严重,合并感染者其HC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对肝损伤程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黄石市2000—2019年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HIV /AIDS)病人死亡情况及死亡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减少死亡的方法。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相关卡片,运用Excel 2007和SPSS 21.0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 361例HIV /AIDS患者累计死亡760例,累计病死率32.19%。死亡时50岁以上患者600例(占78.95%),73.15%(556/760)的患者接受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其中65.11%(362/556)的患者检测值<200 个/μL;50.79%(386/760)的死亡病例接受过抗病毒治疗;54.61%(415/760)的死亡病例确诊后1年内死亡,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他就诊者(OR=5.081,95%CI=2.776~9.302)、未接受抗病毒治疗(OR=4.716,95%CI=3.002~7.407)、最近1次CD4+T淋巴细胞值<200个/μL(OR=8.550,95%CI=4.289~17.046)和未检测的患者(OR=29.392,95%CI=13.466~64.155)更容易在1年内死亡。艾滋病相关死因占比逐年下降,至2017年为39.13%。死亡时患者平均年龄从2001年的37.39岁增长到2019年的66.86岁。结论 黄石市HIV /AIDS累计病死率较高,死亡时平均年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升高趋势,晚发病例更容易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不断提高,艾滋病无关死亡占比和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增长。应继续开展早发现、早治疗工作,提升抗病毒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许文娟  谢海  黄飞 《医学动物防制》2014,(10):1161-1163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性病专科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同时采血检测其艾滋病、丙肝和梅毒感染情况。结果 2010-2013年共调查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1 532人,以年龄23-50岁、已婚、广西省、汉族为主,分别占72.78%、75.59%、97.19%、77.9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60%。最近3个月商业性行为发生率为24.54%,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88,P=0.000);最近3个月非婚非商业性行为发生率为25.70%,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50,P=0.000);0.46%的人注射过毒品,0.34%的人发生过男男性行为,21.85%的人曾经被诊断患过性病。共检测出26例HIV,检出率为1.70%;126例梅毒,检出率为8.22%,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4,P=0.025);17例HCV感染者,检出率为1.11%。结论防城港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检出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大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高危行为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为江苏省进一步实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10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并比较其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结果:江苏省2005~2010累计治疗1 276例艾滋病患者,新增治疗人数逐年上升,增幅逐年扩大?江苏籍占93.7%,男女性别比2.7∶1?平均年龄(39.2 ± 11.0)岁,变化不大,但低年龄组有上升趋势?已婚或同居占65.1%?来源主要为医院被动发现,占40.9%,但有下降趋势?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76.1%,同性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32.8%?患者治疗时CD4+ T 细胞平均为134.9个/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的间隔天数中位数为147 d(P25 = 55,P75 = 489),有上升趋势?结论:江苏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较晚,但逐渐有所改善?患者发现晚仍是主要原因,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