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明  李光辉 《北京医学》2015,37(7):629-632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体重增长速度与孕期总增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临床资料,记录年龄、分娩孕周、身高、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孕期体重监测数据、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等资料.对资料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孕妇妊娠中期增重速度[(0.68±0.26) kg/周]大于妊娠晚期增重速度[(0.52±0.25)kg/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中期增重速度与孕期总增重(r=0.446,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r=0.123,P< 0.01)皆呈正相关;而妊娠晚期增重速度只与孕期总增重呈正相关(r=0.560,P< 0.01),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则无显著相关性(r=-0.025,P>0.05);巨大儿组和正常体重儿组孕妇的孕前BMI[(22.3±2.9) kg/m2 vs.(20.8±2.8) kg/m2]、孕期总增重[(18.5±4.3)kg vs.(16.6±4.6)kg]和妊娠中期增重速度[(0.74±0.26)kg/周vs.(0.67±0.26)kg/周]相比,巨大儿组皆高于正常体重儿组,P值均<0.01;而2组的妊娠晚期增重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可能不同,妊娠中期增重速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大于妊娠晚期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2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榆林市第二医院产科住院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所分娩的体质量>4000 g婴儿50例作为GDM巨大儿组,健康孕妇分娩的健康足月巨大儿50例作为健康巨大儿组,健康孕妇分娩的正常体质量的足月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IGF-1、IGF-2、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 GDM巨大儿组新生儿IGF-1、IGF-2高于健康巨大儿组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1.28±0.43)μg/L比(0.96±0.32)μg/L,(0.89±0.21)μg/L;(1.14±0.34)μg/L比(0.93±0.27)μg/L,(0.85±0.21)μg/L,P<0.01]。GDM巨大儿组新生儿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 A及apo B低于健康巨大儿组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2.17±0.31)mmol/L比(2.61±0.40)mmol/L,(2.77±0.63)mmol/L;(1.32±0.15)mmol/L比(1.37±0.15)mmol/L,(1.39±0.11)mmol/L;(0.56±0.15)g/L比(0.66±0.22)g/L,(0.79±0.27)g/L;(0.36±0.11)g/L比(0.51±0.17)g/L,(0.63±0.21)g/L](P<0.01);DM巨大儿组新生儿三酰甘油高于健康巨大儿组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0.61±0.16)mmol/L比(0.52±0.14)mmol/L,(0.49±0.14)mmol/L](P<0.01);健康巨大儿组新生儿apo A及apo B两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P<0.05)。GDM巨大儿组IGF-1与新生儿体质量、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66,0.68,P<0.05),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58,P<0.05)。GDM巨大儿组IGF-2与体质量、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52,0.57,P<0.05),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57,P<0.05)。结论 GDM患者胎盘内IGF-1、IGF-2水平升高,并存在血糖、血脂代谢紊乱,IGF-1、IGF-2水平与GDM巨大儿体质量、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建国 《中国病案》2022,(7):109-112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及其他因素对单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分娩的430例巨大儿孕产妇及同期860例正常体重新生儿孕产妇病例,记录孕妇的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等数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孕妇孕期BMI、孕期增重、孕期血脂等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结果 巨大儿组产妇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甘油三酯(TG)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儿组甘油三酯(TG)平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平均水平均低于正常体重儿组孕产妇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24.0(OR:1.688,95%CI:1.223~2.329)、孕期增重过多(OR:1.645,95%CI:1.245~2.173)、孕晚期总胆固醇(OR:1.189,95%CI:1.023~1.382)、孕晚期甘油三酯(OR:1.168,95%CI:1.037~1.136)、糖尿病(OR:1.66,95%CI:1.205~2.287)、初经产(OR:1.664,9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母亲血脂水平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5年间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共1 5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获取孕妇整个孕期的产检记录,前瞻性追踪新生儿出生结局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对孕妇血脂水平和胎儿发育的影响。结果孕期增重过多组的孕妇产下的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各项指标高于孕期增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前消瘦组、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组的孕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低,孕期增重过多组与增重不足组相比,其TC水平升高,与增重正常组相比,其HDL-C水平升高。甘油三酯与巨大儿发生率呈正相关,HDL-C与巨大儿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孕前体重过重、孕期增重过多会使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增加,增大巨大儿发生风险,HDL-C降低巨大儿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孕妇脂代谢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脂代谢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2244例非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晚期血清中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详细记录孕妇年龄、孕次、孕前体重、身高、分娩孕周、实验室数据及新生儿性别、体重,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巨大儿组及正常体重儿组进行比较。结果:(1)巨大儿组孕妇的TG、Apo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组(P<0.001),而HDL-C、ApoAⅠ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儿组(P<0.05),两组孕妇间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脂组孕妇巨大儿的发生比例高于正常血脂组(P=0.011);(3)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血TG水平显著正相关(r=0.315,P<0.001)。结论:孕期注意监测孕妇血脂变化,合理饮食比例,控制血脂,对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期母亲血糖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大于胎龄儿(large-for-gestational-age,LGA)新生儿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该院产科2010年7月~2011年4月出生的LGA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28~30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resistance test,OGTT)2 h血糖值≥7.8 mmol/L的孕妇所分娩的LGA为病例组,共41例,OGTT 2 h血糖值<7.8 mmol/L的孕妇所分娩的LGA为对照组,共112例,病例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内进行人体测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脂质质量、去脂质质量及体脂百分比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病例组胎龄、出身体质量、身长、体质量指数、头围、胸围、上臂围、肱二头肌部、腹部及髂嵴上部皮褶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病例组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肩胛下角部皮褶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1±0.9)mm vs(6.4±0.6)mm,P =0.000;(7.8±0.6)mm vs(6.2±0.4)mm,P=0.019];病例组身体脂质量及体脂百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6.9±18.8)g vs (522.3±23.3)g,P=0.007;(17.29±0.89)% vs(13.33±0.65)%,P=0.003];病例组身体去脂质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 177.2±280.0 vs 3 407.3±196.0),P=0.006].②OGTT 0h血糖值、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是影响新生儿脂质质量及体脂百分含量的因素,其中0h血糖值与新生儿脂质重量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0h血糖值是影响去脂质质量的重要因素(r2=0.265,P=0.001),而孕前体质量指数(r2=0.097,P=0.021)、孕期增重(r2=0.065,P=0.000)是影响去脂质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孕期母亲血糖水平、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是LGA新生儿体成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期体质量变化和血糖情况对分娩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50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其中巨大儿组包括非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150例、GDM巨大儿60例,正常体质量儿组包括无妊娠期并发症出生正常体质量儿150例、合并GDM但出生正常体质量儿90例。记录两组孕妇孕前体质量、孕期的体质量变化及血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无论是在GDM还是非GDM孕妇中,巨大儿组孕前体质量、孕前BMI、孕期增重均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在一项血糖异常还是多项血糖异常的GDM孕妇中,巨大儿组孕前体质量、孕前BMI均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项血糖异常组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发生率(50.9%,30/59)高于一项血糖异常组(33.0%,3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8,P=0.029)。在GDM孕妇中,巨大儿组餐后1 h血糖值〔(10.5±1.3)mmol/L〕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组〔(10.0±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P=0.02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质量〔OR=1.097,95%CI(1.064,1.131)〕、孕期增重〔OR=1.145,95%CI(1.088,1.205)〕、孕周〔OR=1.973,95%CI(1.508,2.582)〕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体质量和血糖情况均有关,但孕期体质量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更大,对孕期体质量过高、多项血糖异常以及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结果中餐后血糖1 h值异常的孕妇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广东巨大儿发生率及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广东13所大型医院产科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住院分娩的巨大儿(≥4000 g)共222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正常体质量(2 500 ~ 3 999 g)的新生儿414例作为对照组。计算巨大儿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孕妇年龄、孕次、产次、身高、孕前体质量、产前体质量、孕期增重、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指标、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统计分析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结果】 巨大儿共 222 例,总发生率为 2.78 %;两组间孕妇孕期增重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15 ± 5)kg vs 巨大儿组(18 ± 5)kg, P < 0.05];巨大儿组中妊娠期糖尿病(16.9 % vs 5.6 %, P < 0.01)、羊水过多(7.8 % vs 1.2 %, P < 0.01)的发生率更高;巨大儿组顺产率更低(20.1% vs 47.5%, P < 0.05),手术产率更多(78.5 % vs 51.0 %, P < 0.01);巨大组和对照组的男女婴比例有显著差异(146/76 vs 229/185, P < 0.01);头围也有统计学差异[(35.75 ± 1.07) cm vs (33.70 ± 1.53) cm, P < 0.01]。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为孕周、孕次、身高、孕前体质量、孕前BMI、产前体质量、产前BMI、孕期增重等;分娩巨大儿的高危因素为年龄、孕周、产前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等。【结论】 广东巨大儿发生率约为2.78 %,高危因素为年龄、孕周、产前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等;在具有分娩巨大儿高危因素的孕妇当中,要注意筛查巨大儿,特别是在四步触诊临床估计胎重及超声测量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孕周>37周的单活胎GDM孕妇371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巨大儿产史、新生儿性别、血糖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是否分娩巨大儿等。采用非条件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巨大儿组孕妇身高、体质量和新生儿男性人数均高于非巨大儿组(P<0.05~P<0.01),而巨大儿组孕妇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低于非巨大儿组(P<0.01)。孕妇孕前后体质量指数差和血糖控制情况均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效控制GDM孕妇孕期体质量的过度增长,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GDM孕妇分娩巨大儿具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孕妇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出生身长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收治的400例足月单胎产妇,回顾性记录其身高、孕前体质量和孕晚期体质量,并记录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和出生身长,分析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身长和出生体质量的关系.结果 孕期增重超标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增重正常组(x2 =9.320,P<0.01),该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也显著高于增重正常组(F=48.572,P<0.01),而新生儿出生身长则没有显著变化(F=3.541,P>0.05).与增重正常组相比,孕期增重不足组的巨大儿发生率(x2 =0.072,P>0.05)、新生儿出生体质量(F=0.02,P>0.05)和新生儿出生身长(F=1.052,P>0.05)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存在重要影响,孕妇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孕期增重,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9):1501-1506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发生巨大儿的风险,以降低巨大儿的发生。方法:选取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与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卡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2 0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将其分为巨大儿组(新生儿体重≥4 000 g,n=125)与正常婴儿组(2 500 g≤新生儿体重<4 000 g,n=1 938)。比较两组年龄、孕次、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孕期增重、分娩体重、分娩孕周等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⑴两组孕妇孕前BMI、糖耐量空腹血糖、孕中期体重增长、孕晚期体重增长、分娩体重和分娩孕周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前BMI、初诊孕周、糖耐量空腹血糖、孕中期增重、孕晚期增重、分娩孕周和分娩体重是孕妇妊娠可能是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⑶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娩孕周、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空腹血糖和孕中期体重增长是影响巨大儿产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是保护性因素,而分娩孕周、糖耐量空腹血糖和孕中期体重增长是危险因素。结论: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分娩孕周、糖耐量空腹血糖和孕中期体重增长;应加强定期产检、孕期保健、合理膳食及适量运动,并严格控制孕中期体重增长,同时也要及时监测血糖,从而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2015年4-12月产检并被诊断为GDM的单胎妊娠孕妇进行随访。分析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结果:共590例GDM孕妇纳入本研究。根据BMI分类,10.6%(63/590)孕妇体质量偏轻,65.9%(389/590)体质量正常,17.6%(104/590)超重,5.9%(34/590)肥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348.6±465.4)g,巨大儿发生率为7.6%(45/590),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为2.4%(14/590)。随着孕前BMI增加,孕期增重过量的比例显著增加(P<0.01),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显著增加(P<0.01);随着孕期增重增加,巨大儿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孕周、新生儿性别及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有关,与孕期增重正常者相比,孕期增重过量显著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2.57,P<0.01)。结论:GDM孕前超重及肥胖孕妇更易分娩巨大儿,应注意将计划妊娠妇女孕前体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特别注意加强对孕前超重和肥胖GDM孕妇孕期体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的分娩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分娩的影响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29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孕妇及同期分娩的260例糖代谢正常的孕妇,比较其剖宫产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GIGT孕妇剖宫产率73.2%,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孕妇的56.5%(P=0.000),社会因素、胎儿缺氧及产前估计巨大胎儿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2)GIGT孕妇巨大儿发生率6.5%,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孕妇的2.7%(P=0.034),分娩巨大儿的孕妇诊断GIGT孕周为33.00±3.49周,OGTT空腹血糖为5.01±0.65 mmol/L,36周体重指数为27.73±2.30,与分娩正常体重儿的孕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3)GIGT孕妇胎儿窘迫发生率9.3%,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孕妇的4.5%(P=0.034),发生胎儿窘迫的孕妇产前餐后2 h血糖5.65±1.77 mmol/L,新生儿体重3350±367 g,与无发生胎儿窘迫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GIGT孕妇巨大儿、胎儿窘迫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原因,确诊GIGT的孕周、OGTT空腹血糖水平和妊娠36周的体重指数与巨大儿有明显相关性,产前餐后2 h血糖水平、胎儿体重与胎儿窘迫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总增重、孕中晚期增重速度的现状及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了部分于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正常产检并分娩的孕妇进行前瞻性纵向研究.结果 ①孕中晚期增重速度及孕期总增重超出IOM标准组大于胎龄儿发生率高于低于IOM标准组.②孕中期增重速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r=0.439,P< 0.001)呈正相关.孕晚期增重速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r=0.224,P<0.001)呈正相关.结论 孕中晚期增重速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建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加强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宣教及孕期体重的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多因素综合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不同分为巨大儿组(n=33)和正常组(n=87)。收集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2组孕妇孕期增重、孕前体质量指数、分娩孕周、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0 h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增重、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将孕期增重、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作为协变量X1、X2、X3,得出预测模型表达式为:Logit(P)=-10.522+0.521X1+0.337X2+0.216X3,该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522,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93.9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0.614~0.977)。结论多因素综合构建预测模型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前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本院孕检并分娩的单胎GDM孕妇5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前BMI将其分为超重组(孕前BMI≥24 kg/m~2)323例和非超重组(孕前BMI24 kg/m~2)263例,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新生儿结局、分娩方式及子痫前期的发生情况。两组分别按孕期增重9 kg、9~18 kg、18 kg各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低体重儿、分娩方式以及子痫前期的发生情况。结果:超重组孕妇血糖控制满意率低于非超重组,巨大儿、新生儿转儿科、剖宫产及子痫前期占比均高于非超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超重孕妇孕期增重18 kg组巨大儿比例高于9 kg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孕妇孕期增重9~18 kg及18 kg组巨大儿、剖宫产、子痫前期比例均高于9 kg组,18 kg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9 k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及孕期体重过度增长是GDM孕妇罹患子痫前期及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关注孕前超重人群,加强孕期体重管理,对改善妊娠结局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膳食情况及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GDM患者157例,根据其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巨大儿组(新生儿体质量≥4000g,n=17)与正常体质量儿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500g~<4000g,n=140)。记录患者身高、孕前体质量及分娩体质量等资料。采用24h膳食回顾调查法调查两组患者饮食摄入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妊娠早中期增重、孕期增重、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早中期增重超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身高、孕前体质量、孕前体质指数(BMI)、分娩体质量、孕晚期增重、孕前超重、孕期增重过多、上班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水果、蔬菜、食用油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超重、孕期增重过多是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DM患者存在膳食摄入不合理情况,其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是孕前超重和孕期增重过多,应对孕前超重孕妇尽早进行膳食干预和运动干预控制孕期增重,从而减少巨大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流动人群中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样及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美国医学会(institute of medicine,IOM) 2009年最新修订的孕妇孕期增重指南为标准,分析1 151例孕妇(流动人口302例,非流动人口849例)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及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非流动人群与流动人群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流动人群孕妇中,不同孕前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30,P=0.119),流动人群中孕妇孕前为消瘦、肥胖及超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过多者均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74,P<0.01);非流动人群孕妇中孕前超重及肥胖、孕期增重过多者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较高,孕前消瘦、孕期增重不足者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孕妇中,仅有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有影响,增重过多者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较高;增重不足者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较高(P<0.05).结论:流动人群中,孕期增重不合理者较多,非流动人群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体重,流动人群孕妇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的影响,为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减少妊娠并发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用自编问卷调查929例足月单胎产妇的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随访至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等体检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的关系。结果①孕前低体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理想体重组和超重组(P<0.05)。②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发生率、头围、胸径均明显大于增重不足和增重正常组(P<0.01),而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即孕期增重越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越大,身长越长。③孕前低体重和正常体重的孕妇随着孕期增重过多,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明显增大。结论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发育指标有关。孕妇应根据自身条件注意调整孕期的增重范围,以便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的影响,为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减少妊娠并发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用自编问卷调查929例足月单胎产妇的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随访至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等体检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的关系.结果 ①孕前低体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理想体重组和超重组(P<0.05).② 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发生率、头围、胸径均明显大于增重不足和增重正常组(P<0.01),而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即孕期增重越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越大,身长越长.③ 孕前低体重和正常体重的孕妇随着孕期增重过多,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明显增大.结论 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发育指标有关.孕妇应根据自身条件注意调整孕期的增重范围,以便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