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分析吉林省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林省1993~1999年性病专报系统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吉林省梅毒发病率从1993年0.03/10万上升到1999年的15.80/10万,年平均增长284.2%.梅毒在报告的8种性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x2=4 358.86,P<0.001).女性病例构成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x2=14.54,P=0.0094).结论 1993~1999年吉林省的梅毒发病率逐年显著增加,必须尽快研制防治对策,控制梅毒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奎屯市1995~2009年性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本市性病流行特点,探讨原因,为制定和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奎屯市1995~2009年性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奎屯市1995~2009年累计报告性病病例7527例,年均发病率为395.85/10万,明显高于新疆平均水平;奎屯市性病疫情可分为两个阶段,以2002年为转折点,1995~2002年,性病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2002年以后大幅度下降;病种构成以淋病最多,但构成比逐年下降,梅毒最近两年报告病例数和构成比均大幅上升,性别以男性为主,年龄以20~39岁为主,职业分布以个体、工人居多,已婚多于未婚,传染来源以非婚性居多。结论奎屯市性病发病率200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但随着艾滋病、梅毒的增多,今后性病防治工作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通辽地区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找出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96—2007年梅毒的疫情分布情况。结果自1996年开始梅毒在通辽地区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9年达到4.85/10万,较1996年的0.14/10万上升了34.6倍;2000年开始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5年降至0.17/10万;2006年起又有上升的趋势。1996—2001年,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2002年后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除2005年外)。1996—2005年,梅毒病例以I期和Ⅱ期为主,I期梅毒发病构成大于Ⅱ期;2006—2007年以隐性梅毒为主。I期和Ⅱ期在30岁~组最高,分别为43.18%和41.55%,20岁~组次之,分别为33.15%和34.10%;隐性梅毒以30岁~组最高(35.48%),40岁~组次之(29.03%)。胎传梅毒均在10岁以下。职业居前三位的:Ⅰ期和Ⅱ期梅毒分别为个体、无业、工人,隐性梅毒为无业、农民、个体,在学生中存在隐性梅毒。结论加强人群的健康教育和性病防治知识宣教,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及规范诊治综合措施,开展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控制梅毒的传播、降低发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乐山市2000-2012年梅毒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SPSS10.0软件统计处理。结果2000-2012年全市共报告梅毒3809例,年平均发病率8.90/10万;发病率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0.55/10万上升到2012年的21.68/10万,年均递增41.13%;胎传梅毒比例从6.74%上升到42.32%。梅毒与AIDS/HIV关系密切(r=0.80,P0.01)。结论乐山市梅毒处于快速增长期,应采取加强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及规范诊治等综合措施,以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伊犁州直2001~2009年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伊犁州直共报告STD病例13 83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1.25/10万,发病率起伏不定,总的呈下降趋势。流行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淋病、尖锐湿疣和梅毒为主,以上4种性病占STD报告病例总数的96.23%。在性病构成比中除了梅毒发病呈逐年上升外,其余6种性传播疾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从2004年开始没有病例报告。结论STD报告病例数逐年降低,但低年龄组人群发病有所增加,近年来伊犁州直性病发病率仍然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STD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仍需要针对性地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掌握三明市梅毒流行动态,为有关部门防治性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1989~1999年全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89~1999年全市登记性病20236例,其中梅毒2322例,占同期性病数的11.47%.1989年首先报告3例,占性病总数的0.37%,1999年报告433例,占17.64%,呈逐年上升趋势.1992年以前每年报告在20例以下,1993年后呈跳跃式上升,1995年起每年报告在300例以上,并出现胎传梅毒、小儿梅毒和晚期隐性梅毒.男女性别比为1.301,年龄4天~67岁,职业以工人、个体及无业人员居多,占62.19%,已婚占77.09%,非婚性接触传染占70.20%.结论 11年来三明市梅毒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梅毒占多数,传染性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几年梅毒仍有可能在较高水平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0-2011年11年间广州地区梅毒疫情的形势,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先后收集整理性病疫情网(2000-2003)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2004-2011)广州市梅毒疫情资料,分析各类型梅毒的年报告发病率及患者的人口特征现状。结果 2011年梅毒报告发病率为104.61/10万,较2000年上升1.51倍,其间Ⅰ期、II期梅毒发病率年均降低5.28%,而隐性梅毒、胎传梅毒、Ⅲ期梅毒年均分别增长21.56%、18.34%、35.59%。2011年的报告病例中,60.63%的病例来自临床术前检测、咨询门诊和专项调查等,而各医院性病门诊报告的病例数只占39.37%。低学历,低收入人群、60岁以上高龄及性活跃期年龄好发是当前梅毒患者的特征。结论广州地区梅毒疫情上升出现结构性特征,早期梅毒逐年下降,胎传梅毒、隐性梅毒和Ⅲ期梅毒逐年上升,加强梅毒筛查及疫情管理、阻断梅毒母婴传播、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是当前梅毒控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对1994~1997年上海市性病监测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性病流行呈现以下特点:(1)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由1994年的90.74/10万上升至1997年的254.25/10万;(2)病种构成以淋病为主,平均构成为71.51%,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和梅毒的构成比逐年上升;(3)男性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但尖锐湿疣和潜伏梅毒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4)20~29岁组人群性病发病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平均发病率为431.63/10万。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新疆性病新发病例呈明显增长趋势,性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本文对新疆1994~1998年性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性病在我区特点,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个地、州、市卫生防疫站性病疫情报告,报告病种为(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软下疳、生殖器疱疹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7种性病,HIV与艾滋病未在本报告统计之列。 2 结果 2.1 流行趋势 1994~1998年全区性病报告例数分别为2859、4914、4282、5199、8169,其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67/10万、32.13/10万、25.35/10万、30.27/10万、47.89/10万,发病例数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市1999~2004年STD流行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1999~2004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动态与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pi Info软件,对乌鲁木齐市1999~2004年的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年累计报告STD病例31 155例,年均发病率为303.70/10万。ST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由1999年的123.78/10万上升至2004年的475.96/10万,病种构成也发生较大改变,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构成跃居第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报告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大。男女性别比发生改变,自2003年起女性STD发病率高于男性。结论乌鲁木齐市是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地区,近几年性病疫情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并且性病流行谱和人群分布特征均发生了较大改变,提示我们在制定防治措施和合理分配资源方面应做相应调整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北京市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北京市上报的梅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北京市共报告梅毒病例20839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6.08/l0万、27.03/10万、24.09/10万、24.45/l0万、25.50/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间。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区县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结论青壮年和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梅毒重点防治人群,要加强孕期妇女的梅毒筛查,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应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和其他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年来南京市淋病、梅毒发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2005—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淋病、梅毒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近6年来,南京市淋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59.45/10万下降至2010年的14.63/10万;梅毒发病率逐年增长,从2005年的25.35/10万增长到2010年的37.83/10万。梅毒分期中,以早期(一、二期)显性梅毒为主,占73.27%;各年度梅毒病例的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淋病、梅毒的发病年龄均集中在20~49岁,分别占83.25%和72.37%。淋病各年龄组均是男性多于女性;梅毒小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大年龄组则是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中两者均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和农民为主。结论应根据南京市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淋病、梅毒的发病率。由于梅毒与艾滋病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珠海市2004-2010年梅毒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制订梅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珠海市19个性病哨点医院2004-2010年上报的梅毒病例信息。结果 2004-2010年珠海市共上报梅毒病例3 591例,发病率从2004年的22.80/10万上升到2010年的61.85/10万,年均递增18.10%;梅毒发病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总发病数45.28%,且构成比有逐年增长趋势;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94∶1;年龄分布以20~44岁性活跃人群为主;高发地区为香洲区,高发职业为工人、家务待业者和商业服务者。结论近年珠海市梅毒疫情呈不断上升趋势,应根据珠海市流行特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掌握2000年我国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性病疫情软件汇总分析全国性病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年度报表.结果 200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8种性病859 040例,较1999年增长2.59%,全国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68.91/10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增长幅度最大(31.71%),其次为生殖器疱疹(29.67%),淋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16.22%);全国性病高发地区仍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地区、东北三省和成都重庆地区.结论 2000年全国性病发病继续上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居第2位,性病流行病谱在发生改变,提示防治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辖区sTD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各医疗机构报送的丰台辖区的性病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辖区内2002—2008年共报告STD病例15900例,其中男性10579例,女性5321例,男女比例为1.99:1。年龄最大94岁,最小的4天,其中20-40岁年龄组占71.65%。已婚者与未婚者的比例为2.68:1。主要集中在工人(13.47%)、干部(15.55%)及无业者(19.89%)。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1.33/10万,各种STD报告发病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淋病(43.57/10万)、尖锐湿疣(38.77/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36.97/10万)、梅毒(23.61/10万)、生殖器疱疹(4.51/10万)、HIV感染(3.21/10万)、艾滋病(0.69/10万)。结论2002—2008年,丰台区性病平均报告发病率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以非淋、淋病下降趋势明显,但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及梅毒报告发病率升高,尤其是HIV感染者、AIDS升高趋势明显。预计此趋势在未来几年中仍将延续,建议根据STD的发病趋势制定丰台区性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芜湖市暗娼人群(FSW)的梅毒现症感染率与当地梅毒发病率的相关性,为控制当地梅毒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国家级FSW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获得的梅毒感染率,与当地《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梅毒发病率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关联的强度,来了解该人群的梅毒感染对当地梅毒发病率的可能影响。结果哨点监测9年,共调查暗娼3512人,各年的梅毒现症感染率分别为0.54%、2.78%、3.55%、3.67%、2.74%、3.88%、6.25%、9.63%和4.51%;当地的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2.42/10万快速上升至2012年的54.89/10万。通过分析FSW人群的梅毒感染状况与当地的女性人群及全人群梅毒报告发病情况分别成简单直线回归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y=19.07+5.89x(F=8.535,P=0.022)、^y=20.88+4.66x(F=7.117,P=0.032)。结论 FSW人群的梅毒感染状况,与芜湖的梅毒发病情况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大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力度。建议:利用快速筛检及时发现并治疗FSW人群中的梅毒患者,降低该人群的梅毒现症感染率,从而达到可能控制当地梅毒疫情和降低疾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甘肃省2000~2010年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流行特点,为下一步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0年甘肃省人间布病监测和疫情调查资料,采用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11年间共报告年内新发病人166例,发病率在0.004~0.271/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0.054/10万,特别近几年来,全省布病阳性血清地区分布前几位均为兰州市所辖各县(区)。结论全省人间布病感染率逐年上升,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布病疫情出现大幅回升;疫情重点地区已由传统的牧区逐渐转向农区,并向城镇逼近和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江西省1995~2001年性病艾滋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江西省性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1995~2001年11个设区的市性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用性病疫情软件及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1年江西省共报告8种性病9110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1.45/10万;淋病在全部性病中所占构成比逐年降低,其它病种的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性病男女性别之比为1.22:1,≥50岁人群性病发病增长迅速。结论 江西省非淋菌性尿道炎构成比逐年增长,2001年首次超过尖锐湿疣和淋病居第1位,性病流行谱在发生改变,提示防治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病毒性性病也有发展和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甘肃省三种性病报告发病/感染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聚集性,为疫情防控策略的制订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ArcGIS10.5软件绘制2016-2018年三种性病报告发病/感染率地理分布图,采用GeoDa1.60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通过SaTScan 9.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