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晶体相关性疾病,以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受限为特点,属中医"痛风""痛痹"范畴。其病因较多,病机复杂。中医外治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治疗痛风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作用迅速。近年来,随着对痛风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就近年痛风的病因病机、中医外治法研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防治痛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痛风发作为脾肾失调,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痹阻经络所致,总以湿、痰、瘀为核心病理因素,故临证应以“清利湿热”为基本治则,并根据痛风病势机转进行分期辨治。痛风无症状期病机责之脾运失司、痰湿内生,治宜芳香健脾、化湿泄浊,予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加减;痛风急性期病机责之湿热内蕴、经络痹阻,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予自拟通风汤加减;痛风缓解期病机责之正虚邪恋、痰瘀痹阻,治宜补益肝肾、祛湿化瘀,予四妙散、独活寄生汤加减;痛风肾脏病变期病机责之肾阳虚损、变症丛生,治宜泄浊解毒、固本培元,予四妙散配伍化瘀、解毒药,并重视应用引经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主客浑受”为基础,分析“主客浑受”与痛风慢性期病机相关性并结合近现代医家治疗痛风经验,探讨薛氏三甲散在治疗痛风慢性期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主客交”与“主客浑受”的不同点以明确“主客浑受”理论的独特病机,并以此切入痛风慢性期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论证其代表方薛氏三甲散治疗思路与用药对于痛风慢性期的可行性。痛风慢性期患者由于太阴脾虚运化失常而生湿浊,湿浊郁久化热暗耗厥阴血分之阴,血分阴亏,血液粘滞则浊瘀互结,日久累及全身变生他病而危及生命,此以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病理产物与“主客浑受”相符得出二者病机相合。薛氏三甲散为“主客浑受”理论代表方,本文总结其组方特色乃善用引经药使邪从厥阴,经少阳,出太阳表及阳明腑两条道路予邪以出路,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于痛风慢性期去邪有方,为临床治疗痛风慢性期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应属中医"痹证"范畴。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标实为浊瘀阻络;故治疗以"利湿治泄浊化瘀通络,调补肝肾气血"为大法。现将痛风之起源、病因病机、中药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一组嘌吟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属中医"痛风"或"白虎历节"范畴。吴生元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肾功能失调,初期为外感风寒、内聚湿热诱发,中晚期为湿热与痰瘀痹阻经络。在痛风的不同时期治疗过程中,要谨守病机,主张在辨证论治前提下,可采取内外合治、基础治疗等多种治法"杂合以治",有效的降低痛风复发频率和发作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12)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发的,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当代中医多将痛风归纳为“痹病”进行辨证论治。其病因病机多为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胃运化失调,水湿内蕴,继发痰湿,瘀血,湿热,湿毒所致,治疗应根据疾病不同时期而加以辨证施治。此文将历代医家对该病名的记载、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加以综述,为中医药治疗痛风提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7.
痛风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并发.从临床特点看,痛风属中医"痹证"、"历节病"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痛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多有论述,其中痰瘀互结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笔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经验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402-1404
基于"痰瘀相关"分析痛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到痰瘀是痛风的重要致病因素,而痰浊内生、因痰致瘀、痰瘀互结、经脉痹阻或痰核流注是痛风发病的基本病机演变规律。因此,在治疗上要掌握其基本病机,重视将痰瘀同治灵活应用于临床辨治中,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优势引起关注,本文通过查阅古籍与近十年的临床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用验方与成药、针灸、中药外敷与注射等方面综述了目前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认为急性痛风属于中医学之痹证;其病因病机为肾虚,湿邪阻滞,热毒攻于手足;以湿热蕴结为主要证型;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多为四妙散加减;针灸治疗以循经取穴针刺和局部围刺放血为主;中药外敷多以大黄、黄柏等清热泻火解毒药敷于关节痛处;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痛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其核心病机认识仍然没有统一。庞宇舟教授临证30余年,对痛风的认识有独到见解,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强调临床治疗应着眼于“尿酸”,如何减少和排泄尿酸是治疗的关键。据此创立“化湿、通络、降浊”三法合一之痛风治法,并自拟化湿通络降浊方辨治痛风,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就病因病机认识、学术思想、医案分析及临床体会与同道分享庞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利用相似度算法梳理痛风中医病因病机传承发展脉络。方法:采用本体概念相似度比较不同时期医家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的差异,呈现痛风病因病机认识演变过程。结果:病因病机相似度结果显示,晋南北朝与隋唐的病因病机相似度最高(56%),宋元间相似度最低(28.5%)。隋唐以前,医家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较为集中;宋代以后,医家对该病的认识逐步多元。病因相似度结果显示,宋代前病因认识的相似度较高,宋以后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平稳。宋代前医家对痛风病因的认识以外感为主,主要是外感风寒湿邪;宋代后出现包括阳虚、阴虚、内热、内湿、痰饮和血瘀等内伤病因的论述,以及饮食内伤诱因;元代出现气滞记载;至明清时期,医家对痛风的病因认识更深入具体,主要以内热、血虚、气虚为主,气滞、血瘀、阴虚、内生湿邪次之。病位相似度结果显示,明代之前朝代间病位相似度为0,明清间病位相似度48.1%,总体以围绕肝、肾、脾、胃的脏腑辨证为多。结论:痛风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脾肾虚为本,湿热痰瘀、血热气滞为标,常因外感或饮食内伤诱发。本文利用文本相似度算法,串联出痛风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演变过程,证明方法在探索中医理论演变规律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20,(4):374-377
总结李延萍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产后风湿基本病机乃气血亏虚,提出"益气补血"治则,以"产后风湿益气养血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痛风基本病机乃"脾肾亏虚,湿热浊瘀痹阻",属本虚标实,治以扶正祛邪法,自拟痛风灵、痛风安分别治疗急性期和缓解期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提出从湿论治、分期论治,急性期以"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迁延期以独活寄生汤加减。顽固性结缔组织病,认为需重视"毒""瘀"在发病中的重要性,合理运用解毒祛瘀法。李教授认为,脾胃虚弱在风湿病发生、发展、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风湿病在任何阶段的治疗均需重视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3.
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痛风病名,系统论述了病因病机,认为痛风病因为风、寒、湿、热、气、痰、瘀、虚、酒毒,病机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血热、湿热、痰浊、酒毒内蕴,患者素体亏虚为邪所乘,致使经络血脉受阻不通作痛而成痛风.针对复杂的病因病机,朱氏提出以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行气化痰、活血补虚为主的通治大法,拟定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作为本...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痛风的病因病机、针灸各家运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痛风进行了阐述,为临床治疗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组全身代谢性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相应组织器官,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痛风性的肾脏改变和关节畸形。导师党毓起主任医师诊治内分泌疾病30多年,认为痛风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痰热浊瘀为标,治疗以健脾益肾、清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自《内经》成书以后,汉、隋唐、元、明清及现代医家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调护等方面学术观点的演变,总结出痛风论治的历史脉络。痛风的病因病机从《内经》中"风寒湿邪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逐渐发展成为累及外感六淫、肝脾肾三脏及湿热瘀毒等完善的理论和治疗体系,治疗原则以清热化湿,健脾益胃,补肝益肾,袪瘀排毒等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7.
王玲通过临床观察结合中医理论发现,导致痛风关节炎发作的沉积在关节、骨骼等处的痛风石(尿酸盐结晶),与体内其他结石如胆结石、尿路结石、胃结石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相似。王玲采用异病同治的思想,以软坚散结消石法为主配合辨证、酌情加减对症药物治疗痛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生率逐年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痛风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痛风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是治疗痛风的有效方法。从中医角度分析痛风的病因病机,从肾阐述痛风的形成和治疗,为痛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痛风是因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为阐述中医治疗痛风确实有效,文章通过论述痛风的病因、病机及大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痛风多因脾肾两虚、痰瘀内生而成。治法多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并总结出四妙散、参苓白术散、独活寄生汤等方为基础进行加减。  相似文献   

20.
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脾肾阳虚是高尿酸血症、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内因;湿、浊、瘀内停脏腑营血、痹阻脉络为痛风的基本病机;温阳化湿、泄浊祛瘀为痛风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