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动静脉畸形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各种成像技术(传统X线检查、核素显像、CT、血管造影)诊断PAVM的价值,提高对PAVM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经手术/血管造影证实PAVM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传统X线检查12例,8例提示PAVM;肺灌注核素显像6例,均提示胸内右向左分流;CT检查5例,诊断PAVM3例;血管造影12例,均确诊为PAVM。结论:临床上除外心脏疾患引起的缺氧症状,胸部X线检查显示单发或多发结节影,透视大小及形态能改变,存在异常引流血管影者应高度怀疑PAVM。肺灌注核素显像具有筛查作用,CT扫描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血管造影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颅内动脉瘤最早由M orgagni从尸解中发现(1761年)。后于1851年V orchow对小的动脉瘤进行了描述犤1犦,继而由H utchinson做出了第一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犤2犦。1923年Sym onds提出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自1927年M oniz应用颈动脉造影术诊断颅内动脉瘤(以下简称动脉瘤)后,动脉瘤才正式成为一个临床病症。动脉瘤的早期研究,D andy为确立本病的诊断和处理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犤3犦。全世界范围内对动脉瘤的认识逐渐深入,各国的医学工作者不断完善和发展着动脉瘤的检查和治疗,特别是检查手段,近20a来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中的DSA形态学征象。材料和方法:纠集经IADSA为颅内AVM的183例DSA片,分析颅内AVM的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浅部位者占68.9%;体积为0~30mm^3者占79.3%;严重盗血者占19.7%;发现与颅内AVM相关的动脉瘤占16.9%;发现中央静脉引流及混合静脉引流者共53.0%;有引流静脉狭窄者占8.2%。结论:颅内AVM多位地表浅部位;体积多在0~30mm^ 相似文献
4.
颅内软膜动静脉畸形(AVM)为先天性病变,由软膜下间隙内异常的动静脉分流(AVS)构成。后天性的软膜AVS(pAVS)很罕见。硬脑膜AVS(dAVS)代表了不同种类但有相似血管结构的一组病变,称为硬膜内动静脉分流。分流可分为:硬膜窦畸形伴AVS,婴儿型和成人型dAVS。成人型硬膜动静脉瘘(dAVF)是后天性的,而硬膜窦畸形是先天性的。颅内软、硬脑 相似文献
5.
6.
7.
动静脉畸形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脉畸形是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之一 ,约占所有消化道出血病例的 0 .3% [1] 。近年来 ,随着血管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 ,检出率有上升的趋势。本文应用栓塞方法治疗动静脉畸形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8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人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相似文献
8.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综述了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动脉瘤的形态位置的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总结了影像学判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作用,对比了手术夹闭和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危险性,并归纳了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特点及其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一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回顾性总结我院1 993年 1 0月~ 1 998年 3月 1组自发性 SAH的 CT、MRI和DSA表现 ,目的是提高 SAH病因诊断 ,阐述其并发症 ,评价SAH的发展过程和预后。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4例病人 ,其中男 5 2例 ,女 42例 ,年龄 5~ 78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6 9例次 (其中 1 8例次发病前有情绪波动史 ) ,昏迷、大小便失禁1 7例次 ,抽搐 2 1例次 ,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 75例次 ,三叉神… 相似文献
10.
肺动静脉畸形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静脉畸形(PAVMs)是罕见的肺血管异常,本病在1897年首先由Churton报道,由Smith和Horton于1939年首次在人的活体上做出诊断。PAVMs发现至今,对其进行的研究大都是个案报道,而样本较大的研究是2004年Mager等报道了112例,Cottin等报道105例及Pollak等报道PAVMs栓塞术后随访156例。不同的研究对PAVMs的手术策略仍存在争议,但PAVMs的影像学诊断是必需的。现主要对PAVMs影像学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永存镰状窦及合并颅内畸形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MRI诊断为永存镰状窦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6例伴颅内动静脉畸形(AVM),3例伴直窦发育不良,2例伴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2例伴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伴静脉瘤,1例伴灰白质异位,1例伴颅内血肿。其中7例患者只合并单一畸形,4例合并2种以上畸形,1例为孤立永存镰状窦患者。结论:常规MRI联和MRV、MRA、T1WI三维增强薄层扫描多模态扫描技术可清晰显示永存镰状窦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对永存镰状窦及合并颅内畸形进行全面综合影像学评价。 相似文献
1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综述了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动脉瘤的形态位置的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总结了影像学判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作用,对比了手术夹闭和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危险性,并归纳了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CT血管造影在颅内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限度。材料与方法 5例经DSA证实的颅内静脉畸形病例,幕上1例,幕下4例。分别在动脉期(CTA)和静脉期(CTV)扫描采样,运用SSD和MIP进行重建。结果 CTA显示所有病灶,但没有显示颅内静脉畸形的“海蛇头”即引流静脉影像特征,而CTV不仅显示病灶,而且还显示了引流静脉“海蛇头”影像特征。结论 静脉期的CT血管造影(CTV)是诊断和随访颅内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优于动脉期的CT血管造影(CTA)。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出血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年龄、性别、大小、部位、供血动脉条数、引流静脉数目等与出血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46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静脉畸形。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分别作双侧颈总动脉及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本组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经统计学(X2检验)提示:1.年龄与出血有显著关系,但与性别无关系。2.小型颅内动静畸形出血危险性明显高于大型者。3.深部者出血危险性高于半球者。4.引流静脉条数少者出血危险性大于引流静脉条数多者。5.供血动脉条数多少与出血无明显关系。结论: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除了与年龄、大小、部位、引流静脉条数多少有关外,体力活动、情绪波动、大小便时血压升高均可能导致出血的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行CTA检查发现有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CTA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方法进行图像重建。100例中有1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89例与介入治疗、手术对比。结果100例中CTA发现116个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瘤29个、后交通动脉瘤16个、大脑前动脉9个、大脑中动脉35个、大脑后动脉3个、颈内动脉瘤16个、椎动脉4个、小脑后下动脉2个,小脑前下动脉1个,基底动脉1个。2例AVM,4例动脉瘤合并AVM,2例AVM合并静脉瘤,诊断准确率达94.91%。结论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及AVM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高危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0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例的研究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发现脑AVM易出血的高危因素是:(1)位于深部基底节和脑室内的AVM;(2)病灶直径≤2.0cm的AVM;(3)有巢内动脉瘤的AVM;(4)有中央静脉引流的AVM。而有动静脉瘘的AVM及回流延迟的AVM不容易出血。 相似文献
18.
颅内静脉窦血栓 (CVT)因其临床表现多变 ,且缺乏特异性 ,脑电图、脑脊液压力和成分分析及血液方面检查对确诊意义不大 ,经常误诊为胶质瘤、良性颅高压等疾病 ,近年来 ,随着CT ,MRI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及TCD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诊断率已明显提高 ,对该病的影像学改变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1 脑CT检查脑CT检查往往是最优先的检查方法 ,CVT的CT表现分两类 :(1)直接征象 ,其一有空三角征 ,又称δ征 ,即在CT增强扫描时上矢状窦可见环形增强 ,三角形中央为等密度或低密度血栓影 ,此征阳性率达 70 % ,多数病例在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MRI对椎管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及DSA证实的12例椎管内动静脉畸形(AVM)的MRI资料。结果 椎管内AVM根据部位分为髓内AVM,硬膜内髓周AVM及硬脊膜动静脉瘘(AVF),MRI表现为脊髓增粗,髓内或髓周密集的血管流空影,同时可显示出血及脊髓内的软化或水肿。结论 MRI是评价椎管内AVM十分敏感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袁学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3):255-257
<正> 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AVM)在临床较为罕见,但其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如脑梗死、致命性大咯血等,故及时、准确地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肺动脉造影确诊的PAVM 7例,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并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势。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自2005~2010年经手术及肺动脉造影确诊的PAVM患者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13~56岁。7例均否认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