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 DT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 5 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根据二尖瓣血流 E/A比值分组讨论 :1E/A<1(弛缓异常组 ) ,二尖瓣环 Ea/Aa和二尖瓣血流 E/A有较高的符合率。 2 E/A>1(假性正常组 ) Ea较正常组明显减低 ,Ea/Aa和二尖瓣血流 E/A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可用于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定量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近期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研究对象为68例确诊首次AMI的患者和22例正常人。所有患者于发病后第3天、出院前、发病后4周、发病后12周,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DT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频谱。结果:68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完成了12周的随访。随访的12周内,患者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始终低于对照组;除AMI后第3天以外,患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始终低于对照组、E/Em始终高于对照组。AMI后12周时的Sm、Em及Am均低于AMI后第3天水平(均P<0·05)。结论:DT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作为定量检测AMI患者近期心脏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AMI患者近期组织多普勒参数的变化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估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DTI技术 ,对 5 3例冠心病患者和 48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冠心病患者舒张早期 DTI速度峰值 (Ve)显著减低 (P<0 .0 1) ,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 DTI速度峰值的比值 (Ve/ Va)显著减低 (P<0 .0 5 )。冠心病患者 Ve/ Va比值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二尖瓣血流 E/ A比值的异常检出率 (P<0 .0 5 )。 Ve/ Va比值与 E/ A比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P<0 .0 1)。结论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参数可用于无创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 ,尤其对鉴别伪正常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右心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 A MI)中右心室发生了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右心室功能对于 A MI的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而右心室功能的评价较为复杂 ,多普勒组织成像 ( DTI)技术的应用为评价右心室功能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QTVI测量 31例HCM患者 (HCM组 )和 2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 (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 (Va) ,计算平均Ve、Va和Ve/Va比值。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峰、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峰 ,计算E/A值和E与平均Ve的比值 (E/Ve)。结果 :HCM患者平均Ve和Ve/Va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Ve:(3.6 4± 1.4 1)cm/s∶(8.2 1±1.6 9)cm/s,P <0 .0 1;Ve/Va:(0 .92± 0 .5 1)∶(1.5 7± 0 .5 0 ) ,P <0 .0 1;E和E/A较对照组减低 [E :(74 .73±2 6 .5 5 )cm/s∶(84 .0 0± 14 .5 7)cm/s ,P =0 .14 2 ;E/A :(1.12± 0 .4 9)∶(1.6 8± 0 .4 1) ,P <0 .0 1;E/V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2 3.0 3± 7.73)∶(10 .5 3± 2 .6 7) ,P <0 .0 1]。E/A <1者 14例 (4 5 .2 % ) ,Ve/Va <1者 2 0例 (6 4 .5 % ) ;E/A >1的HCM患者其Ve和Ve/Va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E/Ve明显增高。结论 :HCM患者二尖瓣口多普勒血流信号E、A受前负荷和左房收缩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QTV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准确评价H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9.
随机选取因胸痛而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5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41例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被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另外15例排除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各组二尖瓣环室间隔、心室侧壁、前壁与下壁四个位点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晚期组织运动速度,比较对照组与各病变组二尖瓣环收缩期(Sa)、舒张早期(Ea)、舒张晚期(Aa)组织运动速度和Ea/Aa。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各病变组之间的Sa与Aa相比,P均〉0.05,Ea和Ea/Aa相比,P均〈0.05;三个病变组的Sa、Ea、Aa和Ea/Aa相比,P均〉0.05。认为冠心病患者心室舒张功能先于收缩功能受损,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组织运动速度,可为评价冠脉病变患者的心室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探求无创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LVH)40例,非左心室肥厚组(NLVH)40例;设对照组(健康人)80例。应用DTI法分别对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作对照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NLVH组、LVH组二尖瓣环DTI参数e1、e2、e1/a1、e2/a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LVH组PvaV、PvaT,明显大于对照组及NLVH组(P<0.01)。结论:DTI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客观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DTI结合肺静脉血流参数,可提高综合分析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评价高血压病 (E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 ,以寻求一种可靠、客观的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 2 0例正常人和 4 2例 EH患者 (伴心肌肥厚者2 0例和不伴心肌肥厚者 2 2例 )的血清 I型前胶原 (PC )和 型前胶原 (PC )的浓度。用 DTI法检测正常人及 EH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 (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 (Aa)及 Ea/Aa,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法检测舒张期血流速度 E、A及 E/A,比较两种方法测值与血清 PC 、PC 型前胶原的相关性。结果 1.EH患者非左心室肥厚(non- L VH )组及左心室肥厚 (L VH )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 DTI参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2 .EH患者 non- L VH组与 L VH组间 E、E/A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但 L VH组 Ea、Ea/Aa明显低于 non- L VH组(P<0 .0 5 ) ;3.EH患者 non- L VH组血清 PC 、PC 与 E/A及 Ea/Aa均呈负相关 ;而 L VH组血清 PC 、PC 与Ea/Aa亦呈负相关 ,与 E/A无明显相关。结论 DTI能更准确定量高血压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 ,DTI法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与反应心肌纤维化程度的血清 PC 、PC 浓度相关良好 ,有利于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 ,优于传统的二尖瓣口血流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二尖瓣反流(MR)患者左心室功能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43例AMI患者,平均入院5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MR情况、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根据LVEF大小将患者分为2组(≥50%组和〈50%组);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432d,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因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MR发病率73.4%。MR的发生及程度与Killip分级、LVEF值、LVEDD、LVESD、LAD、E/A比值等相关。左心室大小和功能与AMI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AMI后MR患者LVEF〈50%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AMI后基线水平MR的严重程度与左室功能和大小显著相关,左室功能恶化是远期死亡的显著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脉冲型组织多普勒技术(PW-TDI)测算左心室心肌综合指数(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与右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测量30例MS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者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在PW-TDI条件下测算左心室二尖瓣环四个位点(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的Tei值及其均值(t-Tei)以及三尖瓣环位点(右心室游离壁)的Tei值,对各组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患者左、右心室的Tei值明显增大(P<0.001);左心室二尖瓣环四个位点t、-Tei、右心室三尖瓣环位点的等容舒张时间延长(P<0.001)、射血时间缩短(P<0.01或P<0.05),前壁、下壁及t-Tei等容收缩时间延长(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MS患者左、右心室的Tei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73,P<0.001)。结论MS患者左心室在收缩功能正常时舒张功能已减退,左、右心室功能状态可能相互影响,重视改善MS患者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心血管疾病已经超越传染病和肿瘤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最为凶险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目前研究证实,心梗后约有56%的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下降,而1/3的患者会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不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又是介入治疗后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临床工作中全面了解心梗患者心功能的预测因素,积极进行处理事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评价急诊血运重建(包括静脉溶栓或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院后根据AMI患者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30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静脉溶栓或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DTI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峰值(peak velocity at early diastole,VE)和舒张晚期流速峰值(peak velocity at late diastole,VA)比值(VE/VA),DTI成像模式检测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6个节段的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peak velocity during systole,S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peak velocity at early diastole,Ea)和心房收缩期流速峰值(peak velocitv at atrial contraction,Aa),并计算Ea/Aa比值。各取6个节段的平均值。结果所有AMI患者于发病后1周、3月末左心室射血分数、VE/VA、Sa、Ea和Ea/Aa均较对照组降低;予急诊血运重建的AMI患者于AMI发病后3个月S。和E。较本组发病后1周增高,并较未行急诊血运重建干预组(常规组)发病后3个月增高。结论AMI后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实施急诊血运重建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应用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以精确反映AMI患者局部节段性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心肌肌球蛋白抗体 (AMA)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3例AMI患者 ,年龄 33~ 87( 6 0 .78± 10 .14 )岁 ,分别于急性期 (发病后 0~ 14h每 2h、发病后 16~ 2 4h每 4h)采血查肌酸磷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 ,并于发病第 7天和 6个月后分别进行ELISA法检测血清AM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根据抗体结果分为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 ,比较两组心功能参数和预后的变化。结果 :83例AMI患者血清AMA阳性 2 1例 ,阳性率为 2 5 .30 % ,2 0例健康献血员均为阴性 ;AM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梗死部位相似 ,但CK及CK MB峰值在AMA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 ,AMA阳性组发生心功能不全明显多于阴性组( 76 .19%∶4 5 .16 % ,P <0 .0 5 )、室壁运动减弱及室壁瘤形成者明显高于阴性组 ( 83.33%∶31.5 8% ,P <0 .0 1)。随访 6个月 ,AMA阳性组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 ( 38.10 %∶11.2 9% ,P <0 .0 1)。结论 :AMI时可以诱发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 ,AMA是自身免疫反应的标记物之一 ;AMA与AMI后左室功能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Vojislav Giga Miodrag Ostojic Bosiljka Vujisic-Tesic Ana Djordjevic-Dikic Jelena Stepanovic Branko Beleslin Milan Petrovic Milan Nedeljkovic Ivana Nedeljkovic Natasa Milic 《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5,26(18):1860-1865
AIM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mitral regurgitation (MR) and echocard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mitral deformation, global left ventricular (LV) function and shape at rest and after exercise. METHODS AND RESULTS: Forty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MR due to 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ejection fraction <45% in sinus rhythm underwent exercise-echocardiographic testing.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effective regurgitant orifice (ERO) were compared with baseline and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mitral deformation and global LV function and shape.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ERO and changes in coaptation distance (r=0.80, P<0.0001), tenting area (r=0.79, P<0.0001) and mitral annular diameter (r=0.65, P<0.0001), as well as in end-systolic sphericity index (r=-0.50, P=0.001, respectively), and wall motion score index (r=0.44, P=0.004). In contrast,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ERO were not related to the echocardiographic features at rest. By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the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mitral deformation were found to independently correlate with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ERO (generalized r(2)=0.80, P<0.0001). CONCLUSION: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severity of ischaemic MR in patients with LV dysfunction due to prior MI were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mitral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再血管化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 0 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 ,分为再血管化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腔径、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 再血管化治疗较药物治疗者心腔径指标明显缩小 ,舒张末容积 (EDV) ,舒张末容积指数 (EDVI) ,收缩末容积 (ESV) ,收缩末容积指数 (ESVI)明显缩小 ,射血分数 (EF) ,短轴缩短率 (FS)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再血管化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能更好地减轻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 ,改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