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例脑梗死后皮质性出血 (CHI)患者 ,均经CT扫描或MRI证实 ,发现CHI皆发生于大中面积的脑梗死之后。CT平扫时 ,在低密度灶周围皮质表面可见蜿蜒走行的高密度或等密度影 ,MRI加权像其形态呈“脑回强化线样”高信号 ,MRI是发现脑梗死后皮质性出血的最佳选择。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入选者为 1993 0 6~ 2 0 0 3 0 6住院患者 ,经头颅CT扫描或磁共振扫描 (MRI)诊断为脑梗死者 916例 ,确诊为CHI18例 ,占 1 97%。其中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46~ 85岁 ,平均 65 5岁。 18例患者共进行 3 2次CT扫描或MRI ,其中 3例进行磁共振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后窝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收集同济医院99年以来的颅后窝脑膜瘤25例,分析其在诊断与治疗上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 25例脑膜瘤中女性17例,男性8例,发病年龄多见于24~58岁(22/25),多以头痛起病,病程平均2~3年,增强CT或MRI显示肿瘤位于后颅窝,大小为3cm×3cm×2cm~5cm×5cm×6cm;所有25例经枕下或幕上入路,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结论 后颅窝脑膜瘤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病程较长且多以头痛起病,没有明显的听觉障碍,增强CT或MRI可明确诊断,按肿瘤生长部位可分为岩骨脊型和横窦型;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枕下入路为主,采取幕上入路时注意Labbe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眶内及颅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8年3月至2003年8月,由CT及MRI确诊后经颅入路切除18例眶内及颅眶肿瘤,取得了较佳的效果,现如下报告。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23~75岁,平均45岁。2.临床表现:病程8d至25年(平均32个月)。患眼的症状和体征:均表现为单眼眼球突出,其中视力下降17例,眼球活动受限16例,复视15例,视乳头水肿10例,继发性视神经萎缩1例,眼痛2例,无明显颅内症状表现。3.CT及MRI:18例行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18例CT增强扫描后,17例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例皮样囊肿不强化;3例有骨质破坏,12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MRI定性3例)。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和MRI Flash-T1W像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及MRI表现.男7例,女10例,年龄11~17岁.结果①颅咽管瘤8例,CT表现为鞍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部分囊壁蛋白壳样钙化;MRI 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分别表现为高中低信号.②生殖细胞瘤5例,CT表现为鞍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大部分均匀强化;MRI 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等或低信号.③垂体微腺瘤2例,CT无异常发现,MRI T1W像表现为垂体内略低信号结节.④鞍区脑膜瘤2例,CT表现为鞍上池稍高密度类圆形肿块,强化均匀,MRI T2W像呈高信号,T1W像呈低信号.结论 MRI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Flash-T1W像在临床应用中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4例颅内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CT、MRI平扫,其中3例CT进行增强,2例MRI进行增强.结果 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各2例,CT表现为类圆形高密度影3例,低密度影1例;4例MRI检查,肿瘤呈短T1短T2信号2例,短T1长T2信号1例, 等T1短T2信号1例,肿瘤信号不均匀,边缘清楚,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性强化.结论 肿瘤内特征性的短T1短T2信号对术前确诊具有决定意义,是颅内黑色素瘤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而CT高密度影应与出血性脑膜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我院应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γ刀及X刀)斜坡脑膜瘤11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4年11月至1997年6月治疗斜坡脑膜瘤11例,其中男性6人,女性5人,年龄21~69岁。平均39.6岁。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其中4例经开颅手术后病理确诊,其余7例均曾行CT检查辅助诊断。瘤体最大直径(Dmax)0.8~3.5cm,平均2.4cm,肿瘤体积0.46~19.1cm3,其中瘤体Dmax≤1.5cm有3例,瘤体Dmax>1.5cm但<3cm有5例,Dmax≥3cm有3例。其中三叉神经功能障碍者4例,听力障碍者2例,外展神经功能障碍者2例,动眼神经功能障碍者1例,无症状或仅感头痛…  相似文献   

7.
小脑出血在急性脑卒中所占比例较低 ,其中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 5 %~ 13% 〔1〕。由于小脑出血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有时可被前庭、脑干疾病等掩盖 ,临床诊断较困难 ,以往多为手术或尸解所确诊。随着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小脑出血已能较早定位诊断 ,临床报道日渐增多。现将我院 1996-0 1~ 2 0 0 3-0 1经CT检查确诊的 12例小脑出血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62 3岁。有高血压史者 8例 ,糖尿病史 2例 ,冠心病史 2例。1 2 临床表现 急…  相似文献   

8.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外科近4年来处理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106例,其中男51例,女55例;年龄8~67岁,平均46.6岁.以视力障碍起病者58例,以颅内压增高三主征起病者31例,以内分泌功能障碍起病者17例.头颅CT或MRI示肿瘤均位于鞍区,其中垂体腺瘤73例(Ⅲ级35例,Ⅳ级29例,V级9例),颅咽管瘤22例(膈下型2例,膈上型14例,室内室外型6例),脑膜瘤11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4例,鞍膈脑膜瘤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高密度垂体Rathke囊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1 104例垂体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Rathke囊肿186例,而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Rathke囊肿、术前CT为高密度的Rathke囊肿9例。结果 9例CT呈高密度的垂体Rathke囊肿中,垂体柄上型5例,垂体柄下型4例;MRI T1像呈等信号6例、高信号3例,T2像呈等信号5例、低信号2例、高信号2例;垂体柄上型囊肿囊壁未见强化,垂体柄下型囊肿周围呈现明显的环形强化征。结论 CT呈高密度的垂体Rathke囊肿可分为垂体柄上型和垂体柄下型,以前者多见;该类囊肿MRI平扫缺乏恒定的影像学信号,动态增强影像显示垂体柄上型囊壁无明显增强,垂体下型囊壁呈现明显的环形强化征。  相似文献   

10.
手术切除是良性脑膜瘤治疗的最重要手段 ,术中出血是脑膜瘤手术最棘手的问题。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头高卧位、术前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或结扎颈外动脉 ,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本文将 13例颅底脑膜瘤术前颈外动脉结扎的体会做一小结。1 一般资料男 5例 (左右蝶骨嵴各 2例 ,中颅窝 1例 ) ,女 8例 (左蝶骨嵴 2例 ,右蝶骨嵴 6例 ,蝶骨嵴脑膜瘤均为外侧型 )。年龄 47~6 9岁 ,头颅CT或 /和头颅MRI示肿瘤大小 :2 5cm× 3cm× 4cm~5cm× 6cm× 6 5cm ,增强CT或MRI示肿瘤强化十分明显 ,4例病人同侧可见头皮静脉轻微怒张 ,病程 3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和MRI Flash-T1W像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及MRI表现。男7例,女10例,年龄11—17岁。结果①颅咽管瘤8例,CT表现为鞍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部分囊壁蛋白壳样钙化:MRI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分别表现为高中低信号。②生殖细胞瘤5例,CT表现为鞍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大部分均匀强化;MRI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等或低信号。③垂体微腺瘤2例,CT无异常发现,MRIT1W像表现为垂体内略低信号结节。④鞍区脑膜瘤2例,CT表现为鞍上池稍高密度类圆形肿块,强化均匀,MRIT2W像呈高信号,T1W像呈低信号.结论MRI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Flash-T1W像在临床应用中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15例鞍旁及颅中窝血运丰富的脑膜瘤病人行术前栓塞,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20~75岁,平均45岁.均行头颅CT、MRI及强化检查,示血运丰富,肿瘤位于鞍旁及颅中窝底,最大径3.1~9.2 cm,平均5.5 cm.侵入海绵窦4例,多发脑膜瘤2例,术后复发3例.主要症状:头痛9例,面部麻木2例,头晕5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癫癎发作1例.  相似文献   

13.
鉴于脑性瘫痪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 ,早诊断、早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而脑部CT征象是诊断此症重要依据之一。为此 ,作者对 12 0例脑性瘫痪患儿的脑部CT征象与临床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并报告于后。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系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 ;均诊断为脑性瘫痪 (符合CCMD - 3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6 8例 ,女性 5 2例 ;年龄 8 12~ 11岁 ,平均为 3 5岁 ;痉挛型 76例 ,运动障碍型 2 2例 ,共济失调型 5例及混合型 17例。1 2 方法 本组患儿经临床医生诊断后均进行脑部CT检查。采用美国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侧脑室内脑膜瘤诊断特点及显微手术方法.方法 MRI和/或CT确诊并行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脑膜瘤24例,其中2例内窥镜辅助切除.肿瘤位于左侧三角区13例,右侧三角区7例,右侧体部1例,横跨双侧三角区1例,左侧颞角2例.顶枕入路15例,颞中回入路7例,经胼胝体后部入路2例.结果 24例影像学诊断与术后病理相符合,均给予全切.完整切除5例,分块切除19例.18例获得随访,完全正常10例,3例复发再次手术全切,癫痫2例,同向性偏盲3例.结论 CT和MRI是诊断侧脑室脑膜瘤的最可靠的手段,显微手术是目前侧脑室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的病理发生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4例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术前均进行了CT和/或MRI检查,随后均经显微外科治疗。术后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同时结合文献并对其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4例颅骨内脑膜瘤均全切除,同时切除了其周围部分颅骨。病理检查显示,4例颅骨内脑膜瘤中,砂粒型2例,脑膜上皮型和恶性脑膜瘤各1例。结论颅骨内脑膜瘤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起源于胚胎脑发育期间残留的蛛网膜细胞可能性大,结合临床表现及CT、MRI检查一般可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TCD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的确诊主要依赖于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本文应用TCD检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 87例 ,并与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87例 ,均可经颞窗、枕窗探及血流信号。男5 1例 ,女 36例 ,年龄 4 1~ 73岁 ,平均年龄 5 9.4岁。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入选病例为发病后 1周内的患者 ,均为首次发作 ,伴高血压病者 2 6例 ,糖尿病者 11例。根据头颅CT或MRI所示梗死灶面积分类 ,分为大面积梗死 (>3cm2 ) 4 2例 ,小面积梗死 (≤ 3cm2 ) 2 5例 ,…  相似文献   

17.
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囊性脑膜瘤临床少见,术前易误诊。我院1995年至2000年手术治疗250例脑膜瘤中8例囊性脑膜瘤,其中早期5例术前误诊。本文对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男4例,女1例;年龄7~63岁,平均34.4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2例。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1月~12月,平均5.2月。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或肢体抽搐,1例以急性小脑幕裂孔疝入院。肿瘤2例位矢状窦镰旁,1例位岩骨尖,1例位蝶骨嵴,1例位侧脑室三角区。5例CT检查示实质性病灶,CT值48~68Hu,囊液CT值16~20Hu。2例为单个巨囊与单个瘤  相似文献   

18.
54例脑干梗塞的磁共振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I应用于临床以后 ,给脑干梗塞的诊断提供了很大方便 ,且使我们对该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我们诊治的 5 4例脑干梗塞的 MRI及临床特征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 1998年~ 2 0 0 0年 10月经MRI证实的住院或急诊治疗患者 ,共 5 4例 ,男 30例 ,女 2 4例 ;年龄 4 7~ 75岁 ,其中 5 0例曾查头 CT,仅 3例能够确诊脑梗塞 ,另有 2例为可疑低密度灶 ,其余则不能做出诊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4 8例 ,卒中史 2 9例 ,冠心病 13例 ,头晕 2 8例 ,糖尿病 2 4例 ,吸烟 2 6例 ,有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2例 ,死亡 9例。2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脑膜瘤是指颅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独立的互不相连的脑膜瘤[1],且不伴神经纤维瘤病。该病少见,文献报道发病率约占全部脑膜瘤的1%[2,3]左右。结合文献现将我们在1996年1月至2003年2月收治12例多发性脑膜瘤进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2例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35~60岁,平均46岁。2.症状和体征:本组病例伴慢性颅高压6例,同时存在局灶性神经症状10例,其中一侧肢体活动受限,麻木无力6例,一侧视力下降1例,语言障碍2例,行走不稳3例,癫痫发作5例。3.影像学检查:(1)特点:CT和MRI显示多发性脑膜瘤周围水肿不明显,与脑组织边界清楚,增…  相似文献   

20.
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989~2003年经显微外科治疗天幕脑膜瘤患者53例,其中普通型天幕脑膜瘤42例(后外侧型32例、后内侧型10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11例(前外侧型3例、后内侧型8例)。普通型天幕脑膜瘤经颞枕或枕部入路者9例,枕下正中入路6例,单侧枕下入路24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经枕-天幕入路7例,幕下小脑上入路2例,改良翼点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3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野障碍(5例)、脑神经损害(7例)、偏瘫(3例)、癫痫发作(2例)、颅内感染(4例)以及手术区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47例患者接受为期7个月~8年的随访,其中恢复正常生活学习者25例,改换工作11例,生活完全自理7例,部分自理4例。结论天幕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显微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根据肿瘤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合理地使用辅助器械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可有效地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