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主要用Bobath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治疗组加入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有显著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4周后对2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训练在儿童脑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脑瘫患儿均符合脑瘫诊断标准,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对患肢进行训练(训练时间4 h/d,5 d/周)而对健侧肢体不限制运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强制性的运动训练方法。采用FMA(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患儿上肢部分进行评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前的上肢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前的上肢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上肢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于本组治疗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上肢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上肢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脑瘫单侧肢体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促进患儿的脑功能发育,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脑卒中亚亚急性期治疗组和慢性期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亚急性期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说明CIMT对亚急性期组的上肢运动障碍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在脑卒中亚亚急性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慢性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233-236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手法,研究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和FMA-UE、MBI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MBI评分均上升;组间对比,研究组Brunnstrom V期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MA-UE、MBI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R技术结合mCIMT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蜡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主要采用蜡疗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时间: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蜡疗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收治的84例老年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2)和联合组(n=42),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新Bobath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联合组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表、改良Barthel指数、简式Fugl-Meyer评分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的得分。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的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联合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联合组简式Fugl-Meyer评分表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联合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更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连续治疗8周.运用徒手肌力量表(MMT)、简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简易平衡评定系统mini-BESTes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MMT、FMA和mini-BESTe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定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镜像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9-151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治疗)和治疗组(强制性运动疗法),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MA评分、改良Barther指数MB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四子散热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四子散热敷治疗,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上肢痉挛程度及FMA-U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3周后的上肢痉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3周后的FMA-U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子散热敷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同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疗效均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开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运动疗法。结果两组康复前的上肢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康复后都有明显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前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利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合并抑郁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针刺、肢体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黛力新1粒,2次/d,对照组加用谷维素20mg,3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精神状态,用Fugl-Meyer量表和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上肢关节被动运动范围、上肢和腕关节的运动功能、疼痛及水肿程度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治疗后,治疗组HAMD、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针刺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合并抑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FMA对肩部疼痛程度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以及上肢功能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F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核心肌力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对脑中风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水平.方法 将中风偏瘫患者共3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4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技术疗法为治疗原则的常规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观察组在采用Bobath技术训练的同时采用"以核心肌力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均采用Berg 平衡量表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Barthel指数(ADL评分)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2组患者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有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Berg指数、Fugl-Meyer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erg指数和Fugl-Meyer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D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小便、用厕、转移、步行、穿衣、上楼梯、洗澡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修饰、吃饭、洗澡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核心肌力训练为主综合康复治疗对脑中风患者平衡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应用双侧上肢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应用双侧上肢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上肢训练,均训练4周。观察两组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MAS-UE)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UE、MAS-U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经双侧上肢训练后能够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强制运动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作业疗法治疗。强制运动治疗组同时采用强制运动疗法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强制运动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强制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治疗,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ADL能力进行评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WMFT、BI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WMFr、BI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FMA、WMFT、BI指标明显优于参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有助于刺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的ADL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万翠红  张玲  魏丛孝  黄奎  俞真敏 《江苏医药》2022,(7):723-725+730
目的 观察康复治疗联合正清风痛宁涌泉穴穴位注射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正清风痛宁涌泉穴穴位注射,每日1次,每周5 d,共3周。采用运动功能分期(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价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前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runnstrom分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康复治疗联合正清风痛宁涌泉穴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9.
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运动想象组(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运动想象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前进行"运动想象"。两组均接受1次/d,每次40 min治疗6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上肢功能(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降钙素与康复训练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康复训练配合降钙素疗法,对照组仅进行降钙素疗法,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手肿胀程度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应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估患者上肢症状严重程度和从事日常活动能力;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估上肢和腕关节运动功能、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范围.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肿胀评分、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肿胀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DASH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的DASH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配合降钙素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