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到2009年收治的12例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胰岛素瘤11例,恶性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肿瘤位置:胰头1例,胰颈3例,胰体4例,胰体尾交界处4例,胰尾2例。12例均施行手术治疗,行胰体尾切除术5例,肿瘤局部切除术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血糖上升为5.5~11mmol/L,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术后腹痛症状消失。12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胰岛细胞瘤主要是胰岛素瘤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可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胰岛细胞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胰岛细胞瘤CT表现,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0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结果10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平均大小为16mm,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最大径分别为21mm、55mm。平扫绝大部分病灶呈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肿瘤均匀明显强化呈高密度,静脉期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结论CT增强扫描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中有较大价值,可在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年1月到2006年1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胰岛素瘤4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肿瘤位置:胰头1例,胰颈1例,胰头颈交界处1例,胰颈体交界处1例,胰尾3例.7例均施行手术治疗,行胰体尾 脾切除术1例,胰尾 脾切除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术4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血糖上升为5.5~11mmol/L,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术后腹痛症状消失.7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 胰岛细胞瘤主要是胰岛素瘤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可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2年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胰岛细胞瘤23例。结果其中恶性胰岛素瘤6例,平均直径2.1 cm,首发症状为Whipple三联征或低血糖昏迷,肿瘤均单发,位于胰体尾部,5例伴有肝脏转移,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低血糖症状均改善。恶性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7例,平均直径6.2 cm,首发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或无痛性黄疸,15例肿瘤单发,11例位于胰腺体尾部,10例有肝脏转移,12例手术,术后梗阻症状均有显著改善。23例术前均应用多种影像学方法定位。结论恶性胰岛细胞瘤主要包括恶性胰岛素瘤和恶性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大多单发,位于胰腺体尾部,肝转移最常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低血糖及梗阻症状。  相似文献   

5.
16例胰岛细胞瘤的CT影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通过对我院1987~2002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胰岛细胞瘤病人的CT和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旨在探讨CT检查方法、CT表现及其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6例胰岛细胞瘤病人,男3例,女13例,年龄17~57岁。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均有临床和生化证据,其中5例胰岛素瘤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饥饿、心慌,清晨空腹反复发作昏迷等低血糖症状;2例胰高血糖素瘤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部、会阴、下肢瘙痒,面部皮疹及舌炎、口炎,烦渴多饮等。9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人,其中…  相似文献   

6.
胰岛细胞瘤的CT诊断(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细胞瘤病人的普通平扫螺旋CT和螺旋CT三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其中胰岛素瘤22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0例。结果 22例胰岛素瘤病人中2例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未发现肿瘤,18例为实性肿瘤,2例为囊性肿瘤;20例平扫为等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实性肿瘤瘤体及囊性肿瘤囊壁明显均匀强化,囊腔未见强化;肿瘤长径为8~32 mm,平均18.2 mm。10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中7例为实性肿瘤,3例为囊性肿瘤;10例平扫为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实性肿瘤明显强化,4例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囊性肿瘤囊壁明显均匀强化,囊腔未见强化;肿瘤长径为10~65 mm,平均30.7 mm。结论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中有较大价值,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诊治,提高对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胰岛细胞瘤10例临床资料。结果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肿瘤加胰腺部分切除术3例,作胰体尾加脾切除术3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1例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定位者,行保守治疗;2例分别行胰头部肿瘤及胰尾肿瘤切除术,术后血糖恢复正常;1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血糖为1.53mmol/L并在此期间出现低血糖临床症状。结论临床医生首先对胰岛细胞瘤要有足够的认识。CT、MRI是胰岛细胞瘤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DSA的检查,对进一步明确肿瘤的位置有肯定的作用,有助于制订治疗方案。术前影像学定位检查资料的综合细致分析,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胰岛细胞瘤8例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颈与胰体交界处1例,胰体2例,胰尾4例。8例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5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行肿瘤部位胰腺部分切除术5例,作胰体尾切除术3例。结果:本组8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术后血糖上升为5.5~11mmol/L,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5例术后腹痛症状消失。结论:胰岛细胞瘤一经确诊应手术切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MRI结合小切口微创诊治罕见异位胰岛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敏  舒若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3):123-125,F0003
目的应用MRI检查技术结合小切口微创手术更有效诊治罕见异位胰岛细胞瘤.方法对3例疑诊为罕见异位胰岛细胞瘤的患者,采用MRI检查技术对肿瘤准确定位后,结合小切口微创手术彻底切除肿瘤.结果应用MRI检查技术结合小切口微创手术能准确定位罕见异位胰岛细胞瘤,使手术设计及实施更具针对性.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彻底切除了肿瘤.结论MRI检查技术能更准确的定位罕见异位胰岛细胞瘤,使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切除罕见异位胰岛细胞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非功能性两类,前者具有内分泌激素特有的临床症状,而后者则没有。Frantz氏1959年收集217例胰岛细胞瘤,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只有6例(占5%)。Kent氏在总结1960~1978年经手术证实胰岛细胞瘤169例中,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只有25例(占15%)。可见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较为  相似文献   

11.
孙刚  肖金满 《吉林医学》2013,34(6):1137-1138
目的:分析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病理表现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等进行总结。结果:病理特点:54例患者的肿瘤大小在4~23 cm;其中有28例患者的肿瘤位于胰头;有19例患者的肿瘤位于胰体尾;有7例患者的肿瘤累积全部胰岛;54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为恶性肿瘤,占48.1%;其中恶性肿瘤病理镜下检查均见肿瘤内神经、血管及包膜侵犯。治疗结果:有53例患者手术切除;有1例患者死于脏器衰竭;有17例患者为单纯肿瘤切除;有5例患者为肿瘤切除术合并小肠切除,其中有1例患者行脾切除;有21例患者为胰体尾部切除;有11例患者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结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外科手术治疗是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术中快速病理结果对手术范围有指导意义,血管、神经、包膜的侵犯是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2011年收治的29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胰岛细胞瘤患者包括无功能胰岛细胞瘤5例(17.24%)和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4例(82.76%).24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中有21例的胰岛素释放指数>0.3.B超、CT、MRI、超声内镜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21.43%、66.67%、40%、75%.29例胰岛细胞瘤中,14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术,6例行胰腺体尾或脾、十二指肠和肿瘤切除,1例剖腹探查未发现占位.结论: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明确定性和定位诊断有利于治疗.手术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胜利  李万湖  杨桂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04-1804,1871
目的探讨非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非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CT诊断及病理结果。结果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CT的定位诊断率为81%。结论CT检查可以明确肿瘤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儿的诊疗经过,为更好治疗胰腺肿瘤总结经验.方法总结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确诊后行肿瘤切除术.结果2例患儿手术顺利,均诊断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胰体尾部切除术,另1例位于胰尾,行胰尾切除术.结论胰腺肿瘤在儿童有一定的发病率,一经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无功能行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增强剂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75mL,注射流率3.5mL/s,门静脉期延迟70s。结果:9例肿瘤中位于胰头4例、胰体5例,直径约2.4~10cm,平均为5.2cm,3例肿瘤为实体性,位于胰腺轮廓内,平扫呈稍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6例为囊性病灶,囊壁和囊壁结节呈等或稍低密度,有囊壁钙化者3例,动脉期囊壁及囊壁结节呈中度~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中度强化。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平扫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瘤,增强扫描肿瘤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从动脉期到门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岛细胞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岛细胞瘤CT表现。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6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 s-30 s,60 s-70 s。结果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较小,一般为1 cm-2 cm,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体积一般较大,大者可大于5 cm。7例胰岛细胞瘤均富血供,边界清楚,与周围胰腺组织分界清楚,未出现周围血管及胰胆管直接侵犯,较少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胰岛细胞瘤的检出、分期及判断预后有很大意义,可在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对比。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与手术证实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2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B超检查,观察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瘤内是否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局部组织侵润,远处脏器的转移等。结果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尾部5例,均为单发性肿瘤。肿块直径3.5—12.4cm,平均7.8cm。9例发生坏死、囊性变(75%),2例有钙化(16%),1例有转移(8%)。结论加深对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起源于胰岛p细胞,异常分泌胰岛素并产生临床症状的胰岛细胞肿瘤。Wilder于1926年诊断第1例胰岛素瘤并由Mayo手术证实为恶性胰岛细胞瘤;Whipple于1935年对胰岛素瘤提出了Whipple三联征,其中l例来自当时的北京协和医院。本文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1995年至2010年40例行手术的胰岛素瘤,并重点分析其诊断和外科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欣  李威 《重庆医学》2004,33(9):1384-1385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要点.方法分析1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例得到准确诊断,并进行了成功的手术切除,术后病情稳定,随访10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综合征.诊断包括定性及定位两方面.胰岛细胞瘤的治疗为尽早的手术摘除肿瘤.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在尸检中因仅1/5有临床症状,故发现很少。我院自1964年以来,共收治胰岛细胞瘤5例,都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例未切到肿瘤,故术后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