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肠合治法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VIP、AQP3的影响,探寻肺肠合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皮下注射并雾化吸入法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哮喘模型。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和肺肠合治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肺肠合治组给予FCHZF水煎剂灌胃,连续给药2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VIP、AQP3蛋白的表达,Q-PCR法检测肺组织VIP、AQP3mRNA的表达,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肺肠合治组大鼠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血清中TNF-α、IL-1含量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VIP蛋白表达显著增强,AQP3蛋白表达明显减弱;肺组织VIP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AQP3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肺肠合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VIP、AQP3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疗法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miRNA-126和血清IL-4、IFNl及IgE的影响,探讨其起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挑组,每组10只。模型组、针挑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及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针挑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壮医针挑疗法,针挑大椎、肺俞、定喘、风门、肾俞、脾俞,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取材,RT-PCR法检测肺组织miRNA-126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1,及IgE水平。结果模型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挑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4和Ig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IFN-y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挑组血清IL-4和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IFN-y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壮医针挑疗法能够下调肺组织miRNA-126表达,降低血清IL-4及IgE水平,上调血清IFN-y水平,恢复IL-4、IFN-Y水平,纠正Thl/Th2失衡状态可能是其起效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泻肺法、通腑法、通腑泻肺法对实验性大鼠ALI/ARDS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方法复制大鼠ALI/ARDS模型,分别采用泻肺方、通腑方、通腑泻肺方灌胃。结果第3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较模型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和治肠组较模型组IL-6含量降低(P<0.05);第7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IL-6含量降低(P<0.05)。对肿瘤坏死因子三者都改善明显,且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对IL-1β改善水平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明显优于治肺组;对IL-6改善水平治肺组要优于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结论泻肺法、通腑法和通腑泻肺法均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动物的生存状态,通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组织和全身的炎症损伤。三组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改善效果,但他们作用靶点不同,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泻肺法、通腑法、通腑泻肺法对实验性大鼠ALI/ARDS炎性细胞因子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方法复制大鼠ALI/ARDS模型,分别采用泻肺方、通腑方、通腑泻肺方灌胃。结果第三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较模型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和治肠组较模型组IL-6含量降低(P0.05);第七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IL-6含量降低(P0.05)。对肿瘤坏死因子三者都改善明显,且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对IL-1β改善水平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明显优于治肺组;对IL-6改善水平治肺组要优于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结论泻肺法、通腑法和通腑泻肺法均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动物的生存状态,通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组织和全身的炎症损伤。三组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改善效果,但他们作用靶点不同,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艾炷灸对哮喘模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哮喘模型组、艾炷灸治疗组、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 Sulfate,TS)阳性组,空白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发哮喘,哮喘模型制作成功后,分别利用生理盐水雾化、TS雾化液、艾炷灸进行治疗,2周后测小鼠血清的MDA、SOD、NO值,观察对比各组肺组织形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MDA、NO水平显著增高;与哮喘模型组比较,TS阳性组、艾炷灸治疗组的MDA水平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SOD水平显著降低;与哮喘模型组比较,TS阳性组、艾炷灸治疗组的SOD水平显著增加。结论:艾炷灸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机体NO、MDA水平,增强SOD的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肺病、肠病、肺肠合病大鼠病理模型,通过观察其血清TNF-αI、L-1含量情况,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4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肠病组、肺肠合病组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与肺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1);与肠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肠合病组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均明显高于肺病组及肠病组,证实TNF-αI、L-1可能是肺与大肠相关的共同物质基础,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一定的现代医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疗法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miRNA-126和血清IL-4、IFN-γ及IgE的影响,探讨其起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挑组,每组10只。模型组、针挑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及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针挑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壮医针挑疗法,针挑大椎、肺俞、定喘、风门、肾俞、脾俞,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取材,RT-PCR法检测肺组织miRNA-126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结果模型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挑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4和Ig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挑组血清IL-4和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壮医针挑疗法能够下调肺组织miRNA-126表达,降低血清IL-4及IgE水平,上调血清IFN-γ水平,恢复IL-4、IFN-γ水平,纠正Th1/Th2失衡状态可能是其起效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开展"肺与大肠相表里"生物学机制研究,初步探索建立肺肠合病的复合模型。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4组。分别进行肺病(过敏性哮喘)、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性哮喘合便秘)模型的制备,造模后进行大鼠粪便、哮喘程度及光镜下肺和肠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既出现了哮喘,又出现了便秘。其粪便重量与肺病组比较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肠病组比较亦有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哮喘程度与肺病组比较,程度加重,统计学有差异(P<0.05);其便秘程度与肠病组比较,程度亦加重,统计学有差异(P<0.05)。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肺肠合病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肺病组严重,肺肠合病组的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较肠病组严重。结论:肺肠合病组同时出现哮喘和便秘。其哮喘和便秘程度均较肺病组和肠病组严重,初步提示该病理模型的制备方法可行,也似表明"肺"与"大肠"之间可能存在病理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肺病(过敏性哮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大鼠模型,通过观察肺病、肺肠合病模型大鼠胃肠组织肠道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变化,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3组。造模结束后大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用4%多聚甲醛固定1周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病组、肺肠合病组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组织VIP含量无差异(P〉0.05);肺病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含量有差异(P〈0.05),肺肠合病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与肺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含量均有差异(P〈0.05)。结论提示肺病可能影响到肠,VIP可能是肺与大肠相联系的共同物质基础,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神经肽学方面的现代医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哮喘急性加重小鼠相关炎症因子、Bcl-2和Bax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地塞米松组)、中药组(芍药甘草汤组)和联合组(地塞米松+芍药甘草汤)。除空白组外,建立RSV诱发哮喘急性加重小鼠模型;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建模完成后第2日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10 mL/(kg·d);西药组给予地塞米松灌胃,1 mg/(kg·d);中药组给予芍药甘草汤灌胃,5 g/(kg·d);联合组给予地塞米松和芍药甘草汤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治疗10 d。于建模后第60日,分别对各组小鼠进行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Envision法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6、IL-13、IL-17、IgE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IL-6、IL-13、IL-17、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小鼠IL-6、IL-13、IL-17、IgE水平明显偏高(P0.05);西药组与联合组小鼠IL-6、IL-13、IL-17、IgE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及气道Bcl-2阳性面积明显增高、Bax阳性面积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的肺组织及气道Bcl-2阳性面积均显著降低、Bax阳性面积均显著升高(P 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小鼠肺组织及气道Bcl-2阳性面积明显偏高、Bax阳性面积明显偏低(P 0.05);西药组与联合组小鼠肺组织及气道Bcl-2阳性面积、Bax阳性面积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可降低RSV诱发哮喘急性加重模型小鼠的IL-6、IL-13、IL-17水平等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能有效提升Bax蛋白、降低Bcl-2蛋白表达,促进嗜酸粒细胞凋亡,阻止气道重塑;降低LgE水平,提升免疫功能,从而缓解RSV诱发的哮喘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1.
不同针刺频度对致敏豚鼠血清总IgE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针刺“大椎”治疗哮喘的时效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每日针刺组、隔日针刺组和隔2日针刺组共5组,除空白组外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并激发哮喘。选“大椎”作为治疗穴位,以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清总IgE。结果:各针刺组均可使致敏豚鼠升高的血清总IgE含量下降,但下降幅度有所差异,以隔日针刺组最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有极其显著差异(P<0·001),其次为隔2日针刺组(P<0·01),再次为每日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大椎”穴使血清IgE含量明显下降,提示针刺“大椎”穴对支气管哮喘有治疗作用,且随治疗频度的不同,其疗效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
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的基础上使用喘可治加可必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对照组(7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可必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气喘改善情况及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喘可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明显,同时有增加呼吸道抵抗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清肝宁肺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卵蛋白(OA)及辣椒素,复制CVA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片组、清肝宁肺汤组、地塞米松片合清肝宁肺汤组(以下简称为中西医结合组),以引喘诱咳时2min内大鼠咳嗽次数及血清中IL-6、IgE及ICAM-1的含量为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咳嗽次数明显增多(P0.01),血清中IgE、IL-6、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1)。经治疗后清肝宁肺汤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1),血清上述指标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清肝宁肺汤通过降低机体IgE、IL-6、ICAM-1的含量发挥治疗CVA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平喘灵对哮喘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cAMP、cGMP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中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cGMP含量明显升高,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明显升高(P<0.05),组织形态学病变明显;经平喘灵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平喘灵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与其调节机体cAMP、cGMP含量及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稳定cAMP/cGMP比值有关,且平喘灵与激素在治疗哮喘中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加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孟鲁司特口服)和对照组(孟鲁司特口服)。对照组单用孟鲁司特治疗,6~14岁,5 mg;2~5岁,4 mg,均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大椎、定喘、肺俞、肾俞、足三里、丰隆为主穴予穴位埋线。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疗效及血清IgE、IL-4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gE、IL-4水平均降低。结论:穴位埋线加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能降低血清IgE、IL-4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观察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天灸疗法进行诊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E水平变化。坚持治疗3年,观察每年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100例患者经过天灸疗法治疗后,Ig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患者治疗3年的治疗疗效逐年递增。结论:天灸疗法具有经穴和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示治疗时间越长,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止哮散透皮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止哮散透皮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6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止哮散透皮给药,每周2次,共敷贴6个月;对照组30例予舒氟美、酮替芬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功能。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P<0.05);治疗后,中药组CD4 水平降低,CD8 水平升高,CD4 /CD8 比值下降(P<0.05),对照组CD4 /CD8 治疗前后改变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血清IgE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FVC、FEV1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肺功能无变化(P>0.05)。结论止哮散透皮给药可改善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合募配穴"两种针刺配穴法治疗大肠腑病的效应差异,探讨"合治内府"之"合"的含义。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曲池天枢组、天枢上巨虚组、天枢大肠俞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明显升高,IL-1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IL-6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曲池天枢组比较,其它治疗组IL-6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天枢大肠俞组与天枢上巨虚组比较,IL-6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治疗组对UC大鼠均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中天枢配上巨虚组效果最佳,即下合穴配募穴治疗大肠腑病的效应优于俞募配穴及上合穴配募穴;"合治内府"之合穴应指"下合穴"。  相似文献   

19.
Zhang W  Chen MR  Xiong J 《针刺研究》2012,37(3):202-5, 217
目的:通过观察悬灸"大椎"穴不同灸量对哮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哮喘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以及最佳灸量。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治疗组1(悬灸15min)、治疗组2(悬灸30min)、治疗组3(悬灸60min)、治疗组4(悬灸120min)。哮喘模型采用腹腔注射致敏混悬剂并雾化吸入卵蛋白的方法制造。悬灸大鼠"大椎"穴,每日1次,共治疗7d。运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血清IL-4、IFN-γ、IgE含量,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L-4、IFN-γ、IgE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经过艾灸治疗后,各治疗组IL-4、IgE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IFN-γ/IL-4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组4IFN-γ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2与治疗组1相比,IL-4、IgE含量显著降低(P<0.05),IFN-γ/IL-4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3与治疗组2相比,IL-4、IgE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IFN-γ/IL-4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4与治疗组3比较,各指标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悬灸"大椎"穴通过抑制血清IL-4的分泌,减轻IgE的炎性反应,提高IFN-γ/IL-4水平,从而改善哮喘细胞免疫机制;随着灸量的增加,对哮喘大鼠细胞免疫机制的改善作用也在增加,以艾灸1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