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复习近年文献,就HRT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应用HRT不明显增加乳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阴道癌及外阴癌的发生率;乳癌、早期子宫内膜癌、上皮性卵巢癌、宫颈鳞癌、阴道鳞癌及外阴癌病人应用HRT对其预后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化学治疗(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是妇科肿瘤医师的重要临床工作.根据原发部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可分为卵巢癌及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颈癌、阴道癌及外阴癌等.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Lee荧光组织学法测定29例子宫内膜癌及其中9例癌旁内膜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含量。结果发现:术前未经放、化疗的子宫内膜癌都含有ER,PR;腺鳞癌中腺癌成分的ER和PR含量高于鳞癌成分。雌二醇(E_2)和孕酮(P)阻断试验证实ER和PR具有特异性。癌旁内膜的ER和PR含量高于子宫内膜癌。ER和PR阳性水平在早期癌、子宫颈管无累及和高分化癌内较高,与肌层浸润程度及月经状况无关。在19例追踪半年至1年半的病例中,显示ER、PR阳性水平较高的病人预后较好,内分泌治疗也初见效果,但尚需要积累更多病例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妇科恶性肿瘤病人147人,包括:宫颈癌54人、子宫内膜癌46人、卵巢癌42人、输卵管癌3人、阴道癌1人、外阴癌1人。手术范围是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人状态及年龄分别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全阴道及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盐腔淋巴结清扫术、外阴癌根治术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的方法及意义,用抗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26例子宫内膜癌、2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2例正常子宫内膜石蜡切片ER、PR的表达,结果显示,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阳性率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分布不同。内膜癌ER、PR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正常内膜与不典型增生内膜ER、P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内膜与内膜癌、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ER、PR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免疫组化ER、PR含量SP法测定对临床预后判断,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亲和组化法检测15例子宫内膜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并对正常和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进行了检测对照.结果.四组PR均低于相应组ER.统计学处理:子官内膜癌ER,PR与增生期内膜有显著差异,与分泌期和增生过长的内膜ER无明显差异,而PR差异显著.此外.癌周间质及肌层均显示相当水平的ER,PR.本文就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病理的关系及检测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1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的STAT3、ER、PR的表达.结果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64%、62%、50%,在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STAT3、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0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47、0.010).癌组织中STAT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6、0.026、0.027),癌组织中ER的表达均与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2、0.007、0.030).P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值分别为0.004、0.030),而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值为0.06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与PR呈正相关(rs =0.417,P=0.003),但与ER无相关关系(rs =0.271,P=0.057).结论 STAT3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ER无关,STAT3表达可能被孕激素调控,而这一激活过程与ER无关.  相似文献   

8.
用葡聚糖-活性炭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35例正常卵巢组织,75例良性病变及49例恶性卵巢组织的胞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结果表明,恶性病变中,性腺间质类和上皮性恶性肿瘤,其ER、PR含量均高于生殖细胞来源的和转移性癌(ER:P<0.05,PR:P<0.025);上皮性恶性肿瘤中,内膜样癌的ER和PR含量高于桨液性、粘液性及透明细胞癌(ER:P<0.05,PR:P<0.01)。提示受体含量高者有用内分泌治疗的可能和推测有较好的预后。卵巢恶性肿瘤组织ER和PR含量与患者月经状况,临床分期及肿瘤的分化程度均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绝经前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ER、PR与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109例子宫内膜痛患者子宫内膜肿瘤中ER、PR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绝经、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的相关性.结果 ①在109例子宫内膜癌中,ER、PR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8例及86例,阳性率在绝经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36例绝经前子宫内膜癌中,ER和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1);ER的表达与癌组织病理分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R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73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中,ER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分期较晚的癌组织中PR的表达明显低于早期病变组织(P<0.01);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ER、PR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组(p<0.05).结论 ①不论是绝经前还是绝经后患病,子宫内膜癌大部分都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上可选用内分泌治疗.②PR的阳性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旱负相关关系,而ER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对 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PR。【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及ER和PR同时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5 6 6 %、81 9%、5 3 0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阳性率高于绝经后 (P <0 0 5 )。子宫内膜癌Ⅰ期ER、PR阳性率高于Ⅱ期以上者 (P <0 0 5 )。子宫内膜癌组织高分化的ER阳性率高于中低分化 (P <0 0 5 ) ,而PR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不大 (P >0 0 5 )。【结论】子宫内膜癌ER、P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 ,对指导术后内分泌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5-脂加氧酶2(15-lipoxygenase-2,15-LO2)在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组织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 膜癌中的表达分布及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15-LO2蛋自在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以及相应正常卵巢、宫颈、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15-LO2在卵巢癌及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5%和0;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5%和12.5%;在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无表达.15-LO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织(P<0.05);不同的病理分级卵巢癌组织中15-LO2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15-LO2阳性表达率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15-L2在卵巢癌,子宫颈癌等妇科恶性组织中过度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分级关系密切,可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及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潜在的药物分子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雌、孕激素受体与外阴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的关系,用葡聚糖-活性碳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了31例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 14例、混合型10例、萎缩型7例)和19例外阴恶性肿瘤(外阴鳞形细胞癌16例)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含量 .结果:E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萎缩型,P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增生型,增生型高于萎缩型( P值均<0.05);外阴营养不良及其邻近正常组织的ER与PR的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 <0 .01),外阴鳞状细胞癌PR的含量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且癌组织PR含量明显低于其邻近的正常组织.以上结果为外阴营养不良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外阴恶性肿瘤中,PR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手术切除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Cerb B-2及Ki-67在不同病理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转移等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样癌中ER、PR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和Ⅱ期ER、P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Ⅰ期Cerb B-2、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Ⅱ期和Ⅲ~Ⅳ期(P<0.05);G1级Ki-67阳性率低于G2、G3级,ER、PR阳性表达率高于G3级,Cerb B-2阳性率低于G3级(P<0.05);肌层浸润深度>1/2的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肌层浸润及肌层浸润深度≤1/2组,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肌层浸润及肌层浸润深度≤1/2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ER、PR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转移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在90例子宫内膜癌中,Cerb B-2与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erh B-2、Ki-67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不良预后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细胞化学直接荧光法测定24例宫颈癌和36例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并以正常宫颈组织和子宫内膜组织做对照。其结果显示:①宫颈癌组织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受体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②宫颈癌组织中,腺癌的受体含量高于鳞癌,但癌组织中ER状况与病理分级、临床期别、月经状况无明显相关。③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中ER平均含量较高。但与正常宫内膜组织细胞中ER含量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④在宫体癌分化好的癌组织中,ER高于分化差的癌组织。与病理学分类、临床分期以及月经状况无相关。  相似文献   

15.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身心需要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西宁  周甘雨 《广西医学》2008,30(2):289-290
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绒毛膜癌等[1].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满足癌症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有益的支持与照顾,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3):1851-1854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灶生长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取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ER、PR阳性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其中增殖、凋亡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肿瘤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ER阳性组、PR阳性组肿瘤组织中增殖基因KCC1、RRM2、SRPX2、Snail mRNA的表达量分别低于ER阴性组、PR阴性组;抗凋亡基因Wip-1、Bcl-2mRNA的表达量分别低于ER阴性组、PR阴性组,促凋亡基因Bid、Bax、Fas mRNA的表达量分别高于ER阴性组、PR阴性组(P<0.01)。结论: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表达者,肿瘤增殖活性较低、凋亡活性较高,恶性程度低于ER、PR阴性表达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SAB法对33例子宫内膜癌、39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31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31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ER、PR的检测。结果:ER、PR在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46.15%、66.67%)、非典型增生(48.38%、64.52%)及子宫内膜癌(60.61%、60.61%)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9.35%、25.82%).P〈0.05。且ER、PR阳性表达强度在单纯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R、PR阳性表达率在其年龄、临床分期及绝经情况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可出现ER、PR异常表达,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和PCNA的表达。结果 ER、PR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二者表达的高低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PCNA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其表达的高低亦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ER、PR与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分别为r=-0.361,r=-0.441,P<0.05)。结论 ER、PR和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转变和细胞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者的联合检测在指导其内分泌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s方法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31例。宫颈癌24例,子宫内膜癌5例,卵巢癌1例,子宫肉瘤腺癌1例。其中18例介入治疗后行手术治疗,13例仅行化疗。结果术后24例宫颈癌患者均有肿瘤体积缩小,阴道出血停止或出血明显减少。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发现变性的癌组织。1例卵巢癌患者术后肿块体积显著缩小。结论手术前选择介入治疗可使妇科恶性肿瘤的癌变组织变性、临床症状缓解、肿块体积缩小、并且降低手术风险,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的方法及其意义,用抗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36例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ER、PR的表达,其中28例还用葡聚糖包裹活性炭法(简称DCC法)检测了ER、PR含量.结果显示,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阳性率分别为44.4%和52.8%,DCC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0%、57.1%.两种方法测定ER的符合率为60.7%,相关系数为0.565,测定PR的符合率为85.7%,相关系数为0.563(P值均<0.05).高、中分化的内膜癌ER、PR含量明显高于低分化的内膜癌.以上提示,ER、P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免疫组化SP法和DCC法测定ER、PR有较好的相关性,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将对预测临床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