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遵义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及控制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电子表格Excel对遵义市2004-2010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遵义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率从2004年的2.82/10万上升至2010年的20.30/10万,报病数在乙类传染病中的位次从2004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3位。发病主要集中在红花岗区、遵义县、汇川区、仁怀市;年龄主要集中在20~44岁性活跃期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家务及待业,分型以隐性和Ⅰ期为主,占88.47%。结论遵义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态势严峻,需加大加强对性病疫情管理的力度、规范医疗机构的诊断与报告。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省梅毒疫情状况,为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青海省2011-2017年报告的梅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2011-2017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9 813例,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11. 79%。隐性梅毒在所有梅毒报告病例数的构成比从2011年的45. 10%提高到2017年的73. 09%,一期、二期、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低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6. 42%。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西宁市、海南州、海东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海南州、果洛州、黄南州。20~49岁组报告病例数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1. 09%,女性病例多于男性,农、牧民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青海省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的落实,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梅毒疫情在我市呈现连年上升趋势,我市梅毒年报告例数从2004年265例增至2010年达到1574例,报告发病率也从7.66/10万上升到42.47/10万,由1991年占报告的8种性病发病的第5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2位。发病率位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承德市双滦区2005—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双滦区2005—2012年梅毒网络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承德市双滦区2005—2012年共报告梅毒病例85例,其中2005年报告2例、2006年1例、2007年以后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婚外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占94.11%。其中异性性传播占62.35%,男男同性接触(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传播占31.76%。年龄主要在20~50岁之间,占77.64%。工人占35.29%,农民占37.65%。文化程度较低,主要是以初中为主,占67.05%。结论加强性病病人和娱乐场所性服务人员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避免不安全的婚外性行为,提倡100%使用安全套。医疗机构加强对性病就诊者梅毒筛查,提高梅毒发现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5—2016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闵行区2005—2016年报告和监测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6年闵行区共计报告梅毒11 394例,发病率42.9/10万,其中Ⅰ、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发病率分别为10.3/10万、13.4/10万、0.3/10万、2.3/10万、16.6/10万。2009年为发病高峰,发病率为59.1/10万。报告的病例中本辖区人口占62.4%,外省市占37.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1∶1;25~54岁报告最多,占61.1%,55岁以上年龄组呈明显上升趋势;按户籍分组后,本地以25~64岁为主,占74.2%,男女性别比1.3∶1;外省市以15~44岁为主,占79.1%,男女性别比0.8∶1。女性感染者较男性更为年轻化,15~34岁人群分别占比50.0%和29.3%。本市55岁以上男性、25~54岁女性及外省市15~44岁女性以隐性梅毒为主;本地55岁以下、外省市65岁以下男性以Ⅰ期、Ⅱ期梅毒为主。户籍、性别、年龄、梅毒类型两两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梅毒发病趋势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缓,需加强监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女性及本市老年人口梅毒的主动筛查力度,控制梅毒的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490例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又铭 《广西医学》2009,31(12):1871-1872
目的分析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90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0例患者中20~3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占59.8%。男女患病比例为1:1.059,商务服务、餐饮业人群患病率为40.2%。Ⅰ期梅毒占4.08%,Ⅱ期梅毒占21.84%,Ⅲ期梅毒占0.2%,胎传梅毒6.94%,隐性梅毒占56.94%。结论梅毒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相近,胎传梅毒、隐性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探索近年来我县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 ,为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根据疫情资料 ,笔者对我县 2 0 0 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疫情总趋势2 0 0 1年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 10种 1195例 ,死亡 6例 ,发病率为 114 5 3/ 10万 ,死亡率 0 5 7/ 10万 ,病死率 0 5 0 %。发病率比 2 0 0 0年上升 6 6 8%。与 2 0 0 0年比较 ,发病率上升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 (1715 8% )、梅毒 (137 5 % )、淋病(94 4 1% )、肺结核 (2 6 6 8% )和麻疹 (2 4 19% )。发病率下降的传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2013-2019年江阴市梅毒疫情流行特征,为管理部门制订梅毒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9年江阴市新发现梅毒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9年江阴市新发现梅毒病例2566例,年均发病率22.37/10万,每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62,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榆林市2007-2015年梅毒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榆林市2007-2015年梅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榆林市2007-2015年共报告梅毒病例8 222例,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由2007年的5.94/10万上升到2015年的56.74/10万(P<0.05);女性病例多于男性;以20~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农民和家务待业人员发病较多。结论榆林市梅毒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干预,并扩大监测覆盖,尤其是孕产适龄妇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邑县2010-2015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对临邑县6年梅毒发病疫情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临邑县6年来共报告250例梅毒病例,发病率由2010年的3.7/10万上升至2015年的14.08/10万,年均增幅1.04%;近年来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增幅较大;女性患病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0.76∶1;高年龄组为26~36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从事家务和待业者;县级医疗单位、省级综合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最多。结论:临邑县梅毒疫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应继续广范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性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态势,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监测报告卡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发病率逐年升高,疫情呈上升态势,年均发病率为124.24/10万;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流行,以新罗区、长汀县为主,占56.34%;年龄以1~3岁的散居儿童高发,男多于女,散居儿童及男孩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疫情呈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发,高峰在夏、秋季,呈双峰分布,且高峰期延长,发病逐年提前,疫情流行水平大幅提升;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2d以上者占44.84%。2008-2010年病原体以EV71为主,2011年其它肠道病毒型占主导。结论龙岩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区、季节、性别及年龄差异,发病逐年上升,疫情仍在延续,局部暴发流行、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可能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病原学检测,流行季节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泉州市2005-2010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建立泉州市2005-2010年梅毒疫数据库,通过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泉州市2005-2010年共报告梅毒131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23%;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7.85/10万上升至2010年的37.00/10万;近年来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增幅较大;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08: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结论 泉州市梅毒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了解深圳市性病疫情监测报告机构梅毒重报情况,分析梅毒疫情重报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取20家性病疫情报告机构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梅毒患者进行个案调查,获得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联系方式、既往就诊情况等信息.分别建立本次调查获得的患者个案信息数据库及2004~2009年网络报告中梅毒疫情报告数据库,用SAS 9.1软件筛选出两个数据库中患者姓名一致或姓名相似(同音不同字)的卡片,将其姓名及其他信息整合成分析用的数据库.根据本次调查拟定的重卡判断标准对上述数据库中每一例调查个案信息进行人工核对和确认重卡.结果 本次调查患者770例,主诉为复诊的梅毒患者占59.22%.本次调查发现被重复报告个案95例,确定重卡率12.58%,被重复报告111次,其中当年重复报告个案占62.11%,跨年占37.89%.影响梅毒疫情重报的因素主要是患者进行多次、跨地区、跨年度就诊,以及在重复就诊时填报的病种、职业、现住址、年龄等不一致.经调整后梅毒发病率为65.65/10万,比调整前下降10.63%.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梅毒重报情况不容忽视,应对目前常规查重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梅毒疫情报告质量的督导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流市2005-2011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 对北流市7年梅毒疫情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7年共报告梅毒3630例,发病率由2005年的20.18/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16.50/10万,年均增幅19.26%;近年来隐性梅毒增幅较大;男女患者病例数无明显差别,男女性别比为1.09: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青壮年;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县级医疗单位、综合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最多.结论 北流市梅毒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20-39岁的性活跃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为重点干预对象;应继续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我县近年来梅毒的发情况,我们对莎车县1998~2002年梅毒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青岛市2008-2010年肺结核病疫情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0年青岛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 211例,发病率分别是37.46/10万、34.39/10万、36.4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4,P<0.0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6.09/10万;发病特点是:全年均有发病,3~6月份为发病高峰,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段以25~54岁为主,占72.8%。结论青岛市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需加强对外来务工及在家待业人员的调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管理可疑患者,做好外来务工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珠海市梅毒时空分布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珠海市2010-2019年梅毒监测数据,计算年发病率,了解年发病率变化情况;按各街(镇)为单位进行统计,利用R软件导入地图信息,逐年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描绘散点图和聚集性示意图;利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寻找一类和二类聚集区。结果 2010-2019年珠海市共报告梅毒11 004例,发病率总体呈平稳状态,年均发病率67.27/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0-2012年珠海市梅毒有区域聚集性,莫兰指数(Moran’s I)值分别为0.178、0.175、0.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0-2012年拱北街道、2010的翠香街道和2011-2012年的吉大街道处于(高,高)区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发现1个一类聚集区和2个二类聚集区,一类聚集区域位于2016-2019年的香湾街道[对数似然比(LLR)=846.54,P<0.001];二类聚集区分别位于2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防城港市梅毒流行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近年来防城港市梅毒的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今后制定和开展防治策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对防城港市2005~2010年梅毒发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防城港市共报告梅毒5 979例,占8种报告性病总数的44.34%,发病率从66.67/10万上升到173.57/10万,2008年开始已升至性传播疾病报告的首位。2005~2007年以早期梅毒发病为主,隐性梅毒的发病比例不断上升,至2008年始隐性梅毒比例大于早期梅毒,从2005年的18.61%上升到2010年的68.16%。发病主要集中在20~40岁人群,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防城港市梅毒流行处于快速增长趋势,并向普通人群扩散,必须加强梅毒的防控工作,同时加强监测、强化宣传,普及知识和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是回顾湖北五峰县2005年-2010年肺结核发病水平及其流行特征,给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结论 为人口相对集中,空气质量较差,相对湿度较高且人员流动性较强的地区结核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其他地区;春秋季节变更之际的四月和八月,结核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结核病的发病高峰人群在五峰主要集中在中年男性;结核病的发病高峰职业在五峰主要是农民,尤其是偏僻山区的农民;近几年结核病总体发病率呈相对平稳下降趋势;山区农村结核病防控工作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总结疟疾防治经验及防治效果,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三亚市疟疾防治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从2001年疟疾带虫发病率14.9/万(725/48.8),非发热居民疟原虫带虫率0.46%,分别下降至2010年的0/万及0%。结论 10年疟疾疫情资料分析表明三亚市疟疾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疟疾带虫发病数极明显的下降,疫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