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为预防惊厥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5例热性惊厥复发病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治疗的66例首发病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均在体温>38.5℃及发热24小时发病率最高,但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低温惊厥及发热短时间内惊厥趋势,对照组<3岁居多,以单纯型病例为主,脑电图异常率低。而观察组无明显年龄界限,复杂型病例多,脑电图异常高。结论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发热时,不分年龄均应积极控制体温,具有惊厥高危因素的患儿同时进行预防性治疗,重视家长的配合,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池新红 《中外医疗》2011,30(4):84-84
目的分析高热惊厥的诊治情况、复发因素及后患症预防。方法本组分析总结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86例首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快速有效抗惊厥等对症治疗,一般首选安定止惊;积极抗感染。结果本组患儿每次住院惊厥得到控制,顺利出院。绝大多数高热惊厥的患者预后良好,20例复发,复发率为23.52%;复发因素与小儿首次发作体温、年龄、惊厥持续时间有关;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少数因反复发作并持续时间长可转为癫痫。结论要从根本上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加强身体锻炼,要讲卫生,避免受凉。作为家长要观察小儿精神和身体变化状况,避免小孩已因病发热一段时间了,可家长还没有发觉到。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出院时医生一定要向小儿家长叮嘱:一旦小儿发热,要提前控制原发病和温度,最好到医院求医,预防惊厥的出现,使惊厥及早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病,引起高热惊厥的原因很多,本文报告的高热惊厥是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患。现将我科于1991年8月~2002年10月收治的200例小儿高惊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粟顺概 《中外医疗》2021,40(2):193-195
作为临床儿科一类较常见的疾病类型,热性惊厥于人的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热性惊厥疾病好发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阶段,多于发热性疾病病发初期见惊厥.绝大多数热性惊厥患儿的发病原因与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呈密切相关,少数出疹性疾病初期、胃肠道感染或中耳炎发病者可伴发热性惊厥.需要注意,小儿热性惊厥不包含以颅内疾病为发病机制的热性惊厥....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病因、发热情况、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结合8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热性惊厥发病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67例(77.91%),男性49例(56.98%),呈年龄依赖性,复发危险因素与患儿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首次惊厥时间(>5 m in)以及首次惊厥的体温(<38.5℃或≥40℃)有密切关系(P<0.05)。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性热性惊厥、初次发病年龄<1岁、热性惊厥的反复发作有关。结论对具有复发高危因素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要密切随访,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多在6个月~4岁,发作多与感染尤其是急性上呼吸道有关,有家族遗传倾向,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医务工作者以小儿热性惊厥要有足够的重视,对6个月~4岁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发热患儿,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以减少小儿热性惊厥发作,患儿惊厥发作要积极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162例3岁以内的高热惊厥患儿(FC),服用防惊冲剂12个月,显效131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4.5%。与对照组(78例)相比,服药组的发热和高热惊厥次数明显减少(P<0.01,P<0.005),脑电图亦明显改善(P<0.01)。说明防惊冲剂有显著的预防FC患儿感染外邪和减少FC复发的作用。本组患儿以实证为多(占90.7%),说明本方对FC患儿有广泛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儿高热惊厥复发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诗英 《海南医学》2005,16(9):143-143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的因素。方法 对58例不同帮因引起小儿高热惊厥原因的分析。结果 见表1。结论 高热惊厥患儿愈后良好,少部分病例由于多次复发可转为癫病。  相似文献   

10.
苏斌 《实用医技杂志》1997,4(12):902-902
<正>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病,多数病儿良性经过,没有后遗症,据报道2—4%的小儿有热性惊厥。在欧美的小儿5岁以下有2—5%至少有一次热性惊厥发生。在亚洲、日本发病率更高。我国发病率为3—6%,现将我院近几年的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0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46例.经治疗后出院,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进行FC问卷调查,随访时间1-3年,平均(1.8±0.6)年.将复发的36例FC患儿设为观察组,无复发的11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FC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惊厥类型、脑电图异常情况(表现为散在慢波增多,双侧不对称)、贫血、血钠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46例高热惊厥患儿,FC中复发率为24.66%(36/146),复发的36例中,19例有1次复发,11例有2次复发.5例有3次或3次以上复发,1例有复发7次,平均(1.7±0.7)次.4例转为癫痈(11.1%,4/36).观察组的年龄(20.5±2.3)月、体温(38.2±0.4)℃、复杂型FC例数13例(36.1%)、脑电图异常例数15例(41.7%)、贫血17(47.2%)、血钠浓度(10.2±2.3)mmol/L,较对照组的(39.1±0.8)月、(39.5±0.5)℃、20例(18.2%)、21例(19.1%)、25例(22.7%)、(15.6±2.8)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复发率较高,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对生存质量及预后有不良影响,因此对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复发,对于降低小儿高热惊厥造成脑损伤及癫痈、智力功能低下等不良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树生 《中外医疗》2012,31(3):58-58
目的对142例小儿热性惊厥进行探讨。方法对14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热性惊厥的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首发年龄5个月~6岁,其中3岁以下占52.8%,初发体温多〉39℃。结论对5个月~6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13.
小儿高热惊厥1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臬133例未做特别处理惊厥自行缓解,47例分别予吸氧、静脉用地西沣后惊厥缓解。随访70例,复发23例,其中复发1次13例,2次以上10例,最后确诊为癫痫2例。结论提高临床医生、病人家属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儿高热惊厥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临床高热惊厥患儿50例,根据发病年龄、发病时间、体温、惊厥持续时间、惊厥与发热的关系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江飞 《吉林医学》2014,(9):1915-1915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0例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0例惊厥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痊愈69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小儿惊厥的主要病因为感染性高热,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85小儿热性惊厥病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惊厥复发组(41例)和惊厥未复发组(44例),回顾性分析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惊厥复发组患儿首次发作年龄低于2岁者、复杂型惊厥、发作时体温<39.0℃、一级亲属中有惊厥史的比例均明显较未复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复发组男童比例,患儿在热退后2周~3周脑电图仍发现异常,患儿有围生期异常史,合并贫血、缺钙、营养不良者比例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涉及多种因素,在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须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以减少惊厥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100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木树 《吉林医学》2009,30(24):3139-3139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初发年龄〈1岁、初发体温≥38.5℃、有惊厥家族史、围产期异常。本组患儿经治疗后,有2例转为无热惊厥,复发率为2%。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初发年龄、初发体温、高热惊厥类型和惊厥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分析,减少高热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18.
72例小儿高热惊厥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庾金燕 《当代医学》2010,16(28):79-79
目的为探讨影响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72例高热惊厥患儿,经随访2~5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发现本文高热惊厥复发率为50%。其中6月~2岁、有家族史、惊厥持续时间≥10分钟、初发体温〈39.5℃、发热24小时内惊厥≥2次、局限性发作患儿的复发率较高,分别为62.5%、86.7%、77.8%、57.7%、80%、80%。结论高热惊厥易于复发,复发因素与发病年龄、家属史、惊厥持续时间有显著关系(P〈0.01),与初发体温、发热24小时内惊厥次数有关(P〈0.05),与发作形式无关(P〉0.05)。  相似文献   

19.
柳瑞春 《吉林医学》2011,(33):7023-7023
目的:探讨地西泮口服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高热惊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西泮口服,0.4~0.5 mg/(kg.次),首次使用8 h后烧不退重复使用第2次,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患儿加服1次,观察用药后患儿高热惊厥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7.27%。结论:地西泮口服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提供参考.方法 对7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热性惊厥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纳入病例38例和40例.结果 惊厥复发组患儿在性别、初次发作年龄、异常围产史、喂养方式、首次发作合并症以及一级亲属中惊厥病史等方面,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发作时体温、惊厥持续时间、惊厥类型及退热后脑电图情况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发热患儿,尤其年龄较小、有惊厥家族史、合并围生期损伤、贫血、营养不良等状况者,惊厥容易复发,临床应结合首次惊厥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及惊厥类型等采取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