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通过测量连续R-R间期变化的变异数来反映心率变化的方法。HRV降低是预测心源性猝死,特别是心肌梗塞后猝死危险性的独立指标。本文分析2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HRV,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1例AMI均经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学检查确诊,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45~75岁,平均57.5±9.06岁。梗塞位于前间壁11例,广泛前壁2例,下壁5例,下壁+正后壁2例,下壁+右室1例。对照组20例,为健康查体者,男14例、女  相似文献   

2.
<正>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MI)常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由于可以发展为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故一直被认为是决定AMI顶后的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和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病例系1986年1月~1991年3月收治的AMI62例,发病时间为24±8小时(占同期收治的AMI病人81例中的76.5%)。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1~87(平均60±2)岁。根据临床ECG表现分为:单纯下壁心肌梗塞组(30例);单纯前壁心肌梗塞组(28例);下壁合并前壁心肌梗塞组(4例)。全体病例在CCU中连续监测(第1周内24小时连续监测,第2~4周监测4~8小  相似文献   

3.
34~70岁的339(男290、女49)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未经溶栓治疗,并在出院前按照改良的 Naughton 方案完成亚极量活动平板试验。149例发病后3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凡内径缩小≥75%,视为(重要)病变。87例(26%)非 Q 波型心肌梗塞(NQMI)同252例Q波型心肌梗塞(QMI)相比:年龄相近(52.3±0.5对53.8±0.3岁,NS),女性较多(23%对11.5%,P<0.02);前壁梗塞较多(63%对44%,P<0.01)而下壁梗塞较少(37%对56%,P<0.01);运动时间(12.4±  相似文献   

4.
我们测定了1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中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并对SOD和CPK峰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AMI组:16例,(按WHO诊断AMI标准)。其中下壁梗塞7例,前壁梗塞7例,前壁+下壁梗塞2例,均为透壁性心肌梗塞。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62.62(39~85)岁。对照组,30例,为住院体检干部、以往体健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5.
经酶测定证实的32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选自限制心肌梗塞范围协作试验组,分析心肌梗塞急性期突然停用β阻滞剂的相对危险度.60.3±8.7岁的39(男25、女14)例AMI患者(组Ⅰ)在随机分组前规则服用β阻滞剂(其中31例服普萘洛尔)至少21天,分组后停服β阻滞剂改服安慰剂.56.7±10.7岁的272(男198、女74)例AMI患者(组Ⅱ)随机分组前未服β阻滞剂,分组后服安慰剂.组Ⅰ和组Ⅱ在下列方面均无显著差别:连续测定肌酸激酶MB同功酶,建立时间活性曲线,据以推算的梗塞范围指数(15.8±10.9对18.2±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作者对小剂量肝素对老年人心肌梗塞急性期凝血和血小板止血作用的研究结果。资料和方法:共选择2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男21例、女5例;年龄55~79岁(平均67±1.2岁)。透壁性心肌梗塞14例,大病灶性心肌梗塞12例;16例位于左室前壁,10例位于左室后侧壁。发生梗塞前有16例出现过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8例出现过紧张性心绞痛发作。出现心律失常23例,心功能不全7例。3例为复发性心肌梗塞。将病人分为两组:1组:12例,于发病后平  相似文献   

7.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检测心肌梗塞范围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肌梗塞范围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对临床病情的估计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 ( CK)是一种分析室壁运动的新方法 ,我们用此技术判断心肌梗塞范围 ,认为更客观、准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 34例 ,男 2 3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40 .4± 1 2 .2岁。心肌梗塞组 42例 ,男 33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6 3.1±8.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 ( AMI) 1 6例 ,均符合 1 979年 WHO制订的 AMI诊断标准。1 .2 方法  1 CK检查 :应用美国 HPSONOS- 2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左侧卧位 …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分析1971年至1987年间收治的急性室间隔破裂患者20(男14、女6)例,年龄66.8±7.9(46~79)岁,均经心脏插管检查。在18例中,心肌梗塞症状出现至临床医师闻及收缩期杂音平均6.6(1~22)天。其余2例持续胸痛7天和14天,临床未能确诊心肌梗塞,但手术发现左室后壁表面有纤维化。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部位如下:下壁或下后壁梗塞8例(其中1例兼有右室梗塞),前壁梗塞4例(其中1例兼有右室梗塞),前壁和前侧壁梗塞6例。插管检查前心功能 Killip 分级如下:4级11例,3级6例,2级2例,1级1例。9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磁共振成象(MRI)观察心肌梗塞各阶段的演变过程,从形态及组织学方面进行评价;并应用 MRI 对左室室壁瘤的诊断及其发生机理加以探讨。对象为65±16.4(30~83)岁的41(男35、女6)例首次透壁性心肌梗塞患者:前壁梗塞25例,下壁梗塞16例;其中37例进行左室造影。根据发病后进行 MRI 检查的时  相似文献   

10.
刘传木 《山东医药》2000,40(20):29-30
1996年 1 1月~ 2 0 0 0年 7月 ,我院对 4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 ,除 4例未置入支架外 ,其余 40例共置入支架 48枚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4例 ;年龄 34~ 74岁 ,平均 55.4± 9.3岁。不稳定心绞痛 1 7例 ,心肌梗塞 2 7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 1 0例 (前壁梗塞5例 ,前间壁梗塞 1例 ,下壁梗塞 2例 ,前壁合并下壁梗塞 1例 ,前壁广泛合并高侧壁梗塞 1例 ) ,陈旧型心肌梗塞 1 7例 (前壁梗塞 7例 ,前间壁梗塞 4例 ,下壁梗塞 2例 ,前壁合并下壁梗塞 2例 ,下壁合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评价出院时用 M 型“超声指数”预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预后的价值,并与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比较其对预后的意义.病人和方法:103例患 AMI 存活者,除外瓣膜病或先心病,以及技术性的超声显像不满意的病人.男76例,女27例,年龄30—83(平均62)岁。75例第一次梗塞,28例曾有一次梗塞.心肌梗塞:前壁37例、下壁35例、心内膜下31例。病人在 AMI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梗塞前心绞痛对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左室功能储备的意义,作者应用左室荧光电影摄像术对37例近期首次AMI恢复期病人(男30例,女7例,年龄41~76岁,平均59岁)进行了研究。患者入选档准为:①前壁Q波梗塞;②左前降支冠脉全部或部分阻塞;③梗塞急性期冠脉内溶栓失败者。其中,15例患者AMI起病前心绞痛发作超过1周,为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54%±3%,梗塞部位局限性室壁运动(RWM)10%±3%:10例患者AMI起病前心绞痛发作不足一周。为B组,LVEF和RWM分别是42%±3%和1%±2%;12例患者无梗塞前心绞痛发作、为C组,LVEF和RWM分别是38%±3%和-1%±2%。B、C两组LVEF和RWM明显低于A组(P<0.05),而心率  相似文献   

13.
对急性心肌梗塞进行溶栓疗法可望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大剂量尿激酶(UK)的静脉溶栓法(IVCR)与冠状动脉内溶栓法(PTCR)对闭塞冠脉的再通率无差别。前者有快速投药的优点,然因未作冠脉造影,难以判断是否再通。本文总结56例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患者的紧急冠脉造影所见与临床症状、心电图 ST 段及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探讨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的无创性指标。对象与方法:对象为56例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早期入院患者(发病3.4±1.5小时),为作 PTCR 进行了紧急冠脉造影。前壁梗塞计31例,下壁梗塞计25例。平均年龄57±9岁。男48例、女8例.溶栓疗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不同构型病人QT离散度(QTd)变化。1资料与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9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壁厚度与室腔径大小分为:(1)正常构型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11岁;(2)向心性肥厚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12岁;(3)离心性肥厚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11岁。选择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  相似文献   

15.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新的特异标志物,用于临床的有cTnI和cTnT。本研究旨在比较两者对AM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  病例选择 AMI组: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在1997年2月至1999年6月收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AMI患者共82例,男69例,女13例,年龄在36~74(平均61.4±14.5)岁,其中前壁AMI(包括前壁、前间壁、前壁 正后壁、前壁 高侧壁)共41例,下壁AMI(包括合并右心室梗塞、正后壁)共34例,无Q波的AMI共7例。对照组:经常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人60名,男45名,女15名,年龄在32~69(平均5…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肝素预防再次心肌梗塞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小剂量肝素对首次心肌梗塞(MI)患者预防再梗塞的效果。研究对象为728例首次 Q 波型心肌梗塞,年龄50~75岁;收入研究前6~18个月曾发生一次经确诊的 MI。肝素剂量为每日皮下注射肝素钙(calciparina)12 500IU。728例中,肝素组363(男326,女37)例,平均年龄60.5±7.0岁;对照组365(男320,女45)例,平均年龄60.9±7.0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但对照组舒张压较高(P=0.022),口服抗血小板药者稍多(P=0.02)。肝素组平均随访708±265天,对照组687±251天;失访者各占7.7%(28/363例)和6.3%(23/365例)。随访期肝素组停药者60例(16.5%),但仅23例(6.3%)因副作用而停药。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临床出现明显低血压,心源性脑缺氧等,进一步可导致心室停搏而死亡。近年来我们对8例急性心肌梗塞并Ⅲ°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及时进行临时起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8例病人,男5例,女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6.8岁。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梗塞部位:下壁并正后壁3例,单纯下壁2例,广泛前壁2例,广泛前壁伴下壁1例。出现Ⅲ°房室  相似文献   

18.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1990年10月至199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为AMI并进行了VLP检查的患者,不包括心房颤动、束支阻滞、Ⅱ°以上AVB及SAEcg噪音>1μV的患者,共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61.96±9.26岁(平均值±标准差)。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前间,前,前侧及高位侧壁)梗塞20例,下壁(包括下及后壁)梗塞22例,非Q波梗塞10例。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了静脉内应用尿激酶(UK)溶栓的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在资料选择我院及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近一年半的急诊室和住院的AMI病人。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3.5岁;男33例,女7例。其中,下壁16例,局限性前壁8例,广泛性前壁7例,下壁 正后壁4例,  相似文献   

20.
姜红菊  张梅  张灏 《山东医药》2003,43(28):19-20
研究证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能够降低心肌梗死的再梗死率 ,但早期应用 ACEI能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报道尚少。卡托普利为常用的ACEI,近年来 ,我们将其早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治疗 ,以探讨其对 A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 2 0 0 0年 9月到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AMI患者 30例 ,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 0例 ,高胆固醇血症 6例。男 1 9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 60± 9)岁。随机分为常规组 ( 1 5例 )和治疗组 ( 1 5例 )。另选 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 ,男 1 8例 ,女 1 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