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CU院内感染初步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ICU(重症监护病房)内都是危重患者,机体抵抗力低,正常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有害物质易侵袭诱发感染。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对减轻患者病痛,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期有重要意义。现对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郑月玲  袁振霞 《中外医疗》2010,29(23):185-185
ICU的创建和完善对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起到重要作用,ICU的病人除一部分是因为重症感染而入住,更大一部分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所致,控制医院感染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ICU院内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ICU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7月-2004年6月住ICU患采取标本作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52例患共检出菌株145株,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其中G-菌74株(占51.0%),以洋葱假单胞菌、鲍曼复合醋酸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G^ 菌29株(占20.0%),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比例升高,共检出42株(占29.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ICU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病原菌以G-菌为主,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需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控,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4.
丁美祥  王彤  张瑞红  宁小平 《中外医疗》2009,28(31):127-128
目的对ICU院内感染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找对策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10月ICU收治316例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院内感染共发生61例,占19.03%,死亡21例。ICU住院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81.9G%,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共栓出致病菌145株,其中革兰氏染色阴性菌75株,占51.72%;革兰氏染色阳性菌38株,占26.21%;真菌32株,占22.07%。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致病菌构成以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ICU应加强管理,根据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ICU2009年1月~2010年5月的5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43%,泌尿道感染占25.6%,机械通气感染占11.8%,以老年人居多;感染疾病中最多的是恶性肿瘤;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0%,革兰阳性菌占18.9%,细菌均为多种耐药;易感因素中有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侵入性诊疗操作、滥用抗生素等。结论:ICU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等因素相关,应采取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医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危重病医学的不断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多等原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感染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为降低危重病人的感染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必须采取各种积极防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院内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有入住ICU患者的病历资料, 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是否手术、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有无侵袭性操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合并其它基础疾病等可能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对比2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29.41%.2组在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的患者病死率 (40%) 明显高于对照组 (16.7%) , P<0.05.结论 病情危重程度、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伍媛 《中外医疗》2014,(8):9-10
目的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院内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3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P〈O.05)。结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需根据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孙桂真 《中原医刊》2004,31(10):F003-F004
ICU收治病种多,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有的存在自身免疫损伤,加侵袭性监护与操作频率高,如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导尿、静脉留置针等。在为病人提供可靠的监护和给药途径的同时,也为细菌侵入人体提供了机会。因此,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几年来,我院ICU病房十分重视院内感染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66例ICU院内感染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魏信信  黄水平 《当代医学》2010,16(34):155-156,159
目的为了解某医院ICU院内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对ICU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某医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医院感染科对入住ICU病房的289患者的登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率为22.83%(66/289)。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57.5%(38/66)、泌尿道感染22.7%(15/66)和器官/腔隙感染15.1%(10/66)。分离出92株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63.0%(58/92)。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3.9%(22/92)、真菌21.7%(20/92)、不动杆菌属13.0%(12/92)。结论 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高,致病菌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严格限制人员出入,严格消毒治疗器械,严格洗手制度,对危重病人早期营养支持是降低ICU院内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柳霞  潜江 《当代医学》2009,15(22):21-21
目的了解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病房2006年1月~2008年9月所有分离的细菌菌株、细菌耐药性及感染部位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内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78.6%),革兰氏阳性(G^+)菌(21.3%)。在耐药方面.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G-菌杆菌中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78%),其次为血液、尿液、胃肠道、手术切口及皮肤粘膜感染。结论加强ICU院内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和监控,及时根据病原菌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使用能诱导或加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防止交叉感染和严格无菌操作,可有效减少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6月普外科IC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期间ICU共收治患者353名,其中37人诊断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0.48%.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可能与患者住ICU时间长短、镇静药和人工气道的使用等因素有关(P<0.05),与抗酸剂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院内感染是危害患者健康,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感染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9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与年龄、出血部位、昏迷、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3.0%,脑干出血感染率最高,为42.1%,60岁及以上组较60岁以下组感染率高,昏迷组较非昏迷组感染率高,且感染率随住院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其中以脑干出血感染率最高,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昏迷患者较非昏迷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住院时间长者感染率亦高。  相似文献   

14.
ICU院内感染真菌败血症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感染已成为院内血源性感染的重要致病原,而且其临床表现无特殊,确诊依靠血培养,早期诊断困难,海南省人民医院综合性ICU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27例(41次)院内感染真菌败血症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尹英  谢冰 《黑龙江医学》2002,26(12):965-965
院内感染是住院患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里受到感染出现的症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院内感染更为复杂 ,成为影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因素之一。医院里患者集中 ,流动频繁 ,各种病源互相接触。 2 0 0 0年前科室感染管理未达到系统化 ,消毒制度 ,设备还不全面 ,规范 ,科室地方小。从 2 0 0 1年起 ,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做到管理规范化 ,制度标准化 ,监测常规化 ,检查安全化。通过实施取得明显效果 ,控制了院内感染。现介绍如下。1 护理措施1 1 完善的细菌学监测系统由专人负责登记收集资料 ,1次 /d科室自测 ,每月由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是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的有关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寻找防护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ICU院内感染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院内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尤其为老年男性),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切口感染、泌尿道、血液常见,疾病以重型颅脑损伤、糖尿病、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胆道疾患、腹膜炎感染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械通气、鼻饲、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结论加强ICU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减少医源性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损伤、提高机体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探讨ICU病区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危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近3年ICU病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ICU病区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疾病种类、年龄、气管介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ICU住院天数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显著相关;痰培养致病菌中,G~-杆菌占主导地位,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结论:防治关键在于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减少介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由于其收治病人的特殊性,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而院内感染不仅会引起病情恶化,延长病人住院时间,还会造成医疗费用的巨大浪费,甚至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因此控制和预防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手卫生越来越多的引起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所有医务人员的重视,手卫生是防止医院院内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方法:通过增强手卫生意识,掌握"七步洗手法[1]",培养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切断了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结论: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认真遵守手卫生原则,是控制或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