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ICU院内感染初步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ICU(重症监护病房)内都是危重患者,机体抵抗力低,正常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有害物质易侵袭诱发感染。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对减轻患者病痛,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期有重要意义。现对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由于其收治病人的特殊性,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而院内感染不仅会引起病情恶化,延长病人住院时间,还会造成医疗费用的巨大浪费,甚至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因此控制和预防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丁肇霞 《中外医疗》2011,30(32):165-165
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危重病人的集中地,近年来,ICU病房的感染率远远超过了普通病房,使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升高。针对医院ICU病房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的重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ICU(重症监护室)是各专科危重病人集中在一起进行治疗、护理的场所,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如果ICU病房感染不尽快控制,受感染的专科病人又回到其专科,势必造成全院病人的交叉感染,显然杜绝ICU院内感染的来源、恰当的感染控制措施及严谨的科学管理,ICU病房的院内感染将得到较好的控制及预防.  相似文献   

5.
医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危重病医学的不断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多等原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感染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为降低危重病人的感染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必须采取各种积极防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院内感染的问题日益复杂。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变化快,身体抵抗力差,各系统功能失调,常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容易引起院内感染。这不但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而且也增加了病人痛苦,甚至给患者生命带来更大的威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如何从护理角度出发,做好危重病人的预见性护理,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尽最大努力使危重病人得以恢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现就基层医院如何预防危重病人医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振 《医学文选》2005,24(3):323-32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按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细菌培养和有关各项检查,对在ICU治疗的380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ICU中,发生医院感染87例(22.89%)。380例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最高。结论ICU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基地,在积极救治患者生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探讨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ICU感染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因其患者多来自于院内各科室,且病情危重,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在ICU相对增高;又因患者治愈后回到原科室,使ICU的耐药菌株被携带到医院各处而引起流行。可见ICU的感染控制十分必要。笔者通过在淄博市中心医院ICU近4个月的临床实践,探索了ICU感染控制措施,现介绍如下。1健全医院IC U感染管理的网络组织在淄博市中心医院感染办公室的具体领导下,ICU成立了4人医院感染小组,由科主任、正副护士长、监测员组成,主要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医院感染工作督促,每周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  相似文献   

9.
张振 《微创医学》2005,24(3):323-32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按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细菌培养和有关各项检查,对在ICU治疗的380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ICU中,发生医院感染87例(22.89%).380例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最高.结论ICU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基地,在积极救治患者生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探讨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ICU发生的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对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危重病患者、老年体弱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侵入性操作与感染关系密切,ICU设置的不合理增加感染的可能。结论加强ICU管理,加强危重患者保护性隔离,ICU设施的改进,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医院感染是综合性医院ICU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影响病人的预后和转归,呼吸系统感染占ICU院内感染的比例比较高,对病人的预后和转归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控制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对奉化市人民医院ICU室住院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探讨其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及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易引起ICU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 ,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些年来 ,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 ,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促进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外部条件。 ICU病室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 ,因其病人多来自于院内各科室 ,且病情危重 ,抵抗力差 ,有气管插管、留置导尿、应用免疫抑制剂 ,加之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等 ,使 ICU病人感染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病房 ,又因病人治愈后 ,又回散到原科室。使在ICU的耐…  相似文献   

13.
ICU监护室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主要集中了全院危重症患者,由于患者普遍存在自身免疫低下、抵抗力差、接受侵入性诊疗多,监护措施多、使用广谱抗生素大、时间长等特点,其院内感染率比普通病区高,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在ICU相对增高”。可见ICU病室的感染控制是十分重要,当前,医院感染控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而ICU监护室由于其接收的病人病情重、抵抗力低,加之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个人治疗等,使ICU病人感染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病房。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我院重症监护病室的工作,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ICU病室感染的控制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CU收治的病人病情危重,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均较差,随时处于发生感染的危险之中,如果一旦感染则会加重原发病,使病情恶化复杂,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ICU病人流动性大,常会随着病人的转出而造成在医院内的感染流行,因此ICU内感染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院ICU自1995年9月~2000年2月治疗和护理重危病人620例,发生院内感染者仅为5.6%,现将控制方法与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感染已成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的障碍之一,尽管重症医护诊治技术在不断改进,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获得性感染,可导致患者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危重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在综合ICU的院内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较严重,且耐药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6.
郑月玲  袁振霞 《中外医疗》2010,29(23):185-185
ICU的创建和完善对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起到重要作用,ICU的病人除一部分是因为重症感染而入住,更大一部分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所致,控制医院感染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危重病人救治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了解危重病人的医院感染情况,更好地控制它。我们对本院1995年6月~1995年12月住院662例危重病人(包括死亡病例)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995年...  相似文献   

18.
66例ICU院内感染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魏信信  黄水平 《当代医学》2010,16(34):155-156,159
目的为了解某医院ICU院内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对ICU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某医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医院感染科对入住ICU病房的289患者的登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率为22.83%(66/289)。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57.5%(38/66)、泌尿道感染22.7%(15/66)和器官/腔隙感染15.1%(10/66)。分离出92株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63.0%(58/92)。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3.9%(22/92)、真菌21.7%(20/92)、不动杆菌属13.0%(12/92)。结论 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高,致病菌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严格限制人员出入,严格消毒治疗器械,严格洗手制度,对危重病人早期营养支持是降低ICU院内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ICU2009年1月~2010年5月的5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43%,泌尿道感染占25.6%,机械通气感染占11.8%,以老年人居多;感染疾病中最多的是恶性肿瘤;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0%,革兰阳性菌占18.9%,细菌均为多种耐药;易感因素中有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侵入性诊疗操作、滥用抗生素等。结论:ICU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等因素相关,应采取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重症监测治疗室患者医院内感染病原菌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重症监测治疗室(ICU)患者医院内感染问题日益突出,由于ICU患者多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或受到严重的损伤,病情危重复杂,加之器官功能衰竭,免疫力减弱,防御反射差,再加上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诸多因素,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我院ICU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035例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197例次,感染发生率为19%。现对其病原菌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