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6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主要由于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候为特征,而且中风后偏瘫是临床多见病、多发病,笔者通过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灸加康复疗法治疗偏瘫5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红 《西部中医药》2001,14(1):51-52
随着急救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脑中风患者的存活率明显升高 ,随之致残率也显著增高。据统计 ,约有 80 %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笔者采用针灸与康复疗法结合治疗中风后功能障碍 5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科 1 996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7月住院的中风患者 50例 (男 31例 ,女 1 9例 ) ,平均年龄50岁 (1 7~ 73岁 ) ;病程 3天~ 1 0个月。其中脑梗塞 34例 ,脑出血 1 6例 ,左侧偏瘫 2 1例 ,右侧偏瘫2 9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常规给予营养脑神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中风偏瘫患者30例,在治疗前进行CT、MRI排查确诊。采用数字排列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完成时间和手臂握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后5周,观察组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完成时间和手臂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对中风后的偏瘫后遗症,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中医则常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然其治疗效果亦不太理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偏瘫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150例,均为1995年元月~1997年元月我院内科住院和门诊病例。根据就诊次序编号,用随机表法将145人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105例中,男76例,女29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50岁,平均63.5岁;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20天。对照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48岁,平均为63.0岁;病程最长者1…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阳  王玲 《四川中医》2001,19(12):76-76
采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34例,设单纯针刺对照组31例,4个疗程后比较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偏瘫患者早期实施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宁河区医院神经内科病区2018年1月—1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偏瘫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 23%,明显高于对照组75. 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针灸治疗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风偏瘫针灸康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军 《河北中医》2000,22(8):639-640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大约3/4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针灸治疗历来是中风康复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综述如下.1 传统针法1.1 体针依据中医学理论,治疗中风偏瘫常循阳明多气多血之经取穴,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赵维平[1]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配以醒脑开窍、平肝滋肾的穴位.上肢瘫取肩骨禺、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瘫取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治疗70例中风偏瘫患者,基本痊愈率为54%,总有效率为98.6%.  相似文献   

9.
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针灸医学与康复医学在适应症上有相同的疾病谱,治疗的切入时机也相同;两者在治疗方法和学科理论上有极强的互补性,针灸医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康复医学的康复评定、运动疗法等颇具特色。 它们有机结合将加快针灸医学的现代化和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为中西医结合酝酿新思路,开辟新纪元。本文认为中风偏瘫的治疗需要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及康复疗法对于改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76例脑血管意外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及康复疗法对于改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对脑卒中偏瘫本质的认识及其在针灸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滨  丁德谦  杨芳 《中国针灸》2002,22(12):15-23
脑卒中偏瘫是中枢性瘫痪的一种,它的本质是运动模式质的改变,因此它的康复过程也就是运动模式质变的过程。本文将偏瘫康复过程分为3期,探讨了各期针灸治疗的目的及原则,并指出传统的肌力练习并不适合于痉挛期,而应以抑制痉挛、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发展、促进分离运动的形成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甲状腺腺瘤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治疗35例,用围刺扬刺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4.29%,针刺前后瘤体体积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1;远期疗效表明,进步及巩固率为90.00%。提示:针刺治疗能影响甲状腺腺瘤生长,预防组织癌变及良性肿瘤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刺络拔罐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对26例偏瘫肩痛患者进行刺络拔罐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并对其肩痛程度和频度以及上肢Brunnstrom分级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治疗后肩痛程度和频度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达Ⅳ级以上的也由15.4%提高到65.4%。结论:刺络拔罐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偏瘫角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温针治疗偏瘫性肩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俞国桥 《中国针灸》2001,21(12):8-16
方法:采用温针治疗本病,并设电针治疗作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温针治疗组有效率为92.8%,电针对照组有效率为7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治疗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组放射性直肠炎的近期治愈率高于药物对照组的近期治愈率,且疗程较对照组,为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对放射性膀胱炎的治愈率两组比较无明差异(P>0.05)针刺组疗程则著短于对照组疗程(P<0.01)。结果表明,针刺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发表新闻社胱为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放血加电针治疗银屑病1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梁华梓 《中国针灸》1994,14(2):23-25
取大椎、陶道、肝俞,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火罐5~10分钟,每穴出血0.3~0.5ml。然后取肺俞、脾俞、肾俞,毫针沿皮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选疏密波,电流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再针刺曲池、四渎、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留针20~30分钟。隔日治疗1次,15次为1疗程。经3~5疗程治疗,痊愈80例(50.63%),显效36例(22.79%),好转27例(17.09%),无效15例(9.49%),有效率为90.51%。文中还讨论了该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运用“清上补下”的方法治疗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32例,与取阳明经腧穴为主32例病人做对照观察,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SIAS法、上田敏偏瘫十二级肢体功能评定及Barthel指数等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清上补下法组较取阳明经为主组疗效好,说明头、体穴合用较单纯取肢体穴位能进一步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从而改善肢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局限性硬皮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针刺治疗局限性硬皮病30例。病变在前额者主穴取上星、阳白、头维,配穴取印堂、太阳;病变在上肢者主穴取大椎、扶突,配穴取血海、三阴交;腰背下肢合并病变者主穴取腰阳关、环跳、秩边,配穴为三阴交、承山。使用烧山火手法,使局部产生温热感。经过1~6个疗程治疗,30例全部治愈。表明针刺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法:将1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西药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5%和88.58%,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针刺治疗本病可取得与西药治疗相同的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