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CIS)又称川畸综合征 (KS) ,是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好发于婴幼儿的一种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侵犯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全身中小动脉系统 ,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变包括冠状动脉瘤 ,心肌炎、心包炎、心瓣膜病变以及体动脉瘤等。笔者在武汉儿童医院进修期间 ,该院 1995年 1月至 1996年12月共收治川畸综合征 5 1例 ,发现发病年龄越小 ,冠状动脉受损机率越大。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 1例MCIS患者中男 30例 ,女 2 1例 ,男女比为有 1:0 7。年龄最小的为 3个月 ,<1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10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胸部X线变化,根据本组资料观察及文献叙述的病理过程,兹将其X线平片表现归纳为:肺门、肺纹理、纵隔和心脏的改变。在这些X线表现中,肺门和肺纹理的改变是最基本的表现。作者还简要讨论了本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4.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1],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由日本人川崎富于1967年首次报道。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MCLS患儿63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最小2个月,3岁以下48例,3~6岁1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16例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5.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在日本发现较多,因首先由日本川崎报告,故又名川崎氏病.本病在国内少见,故将所见一例报告如下:肖德宇,女,4岁,高烧伴咽痛一天入院.体温39.8℃,脉搏162次/分,呼吸36次/分,急性热病容,无皮疹,双颈部淋巴结肿大,左右分别为1.5×2cm,0.5×1cm,左侧有触痛,局部皮肤不红.咽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充血.心、肺及腹部无阳性体征.白细胞16500个,中性79%.入院初诊为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淋巴结炎.给青霉素,庆大霉素肌注,体温持续在39℃左右.病程第3天口唇红、躯干及四肢出现斑丘疹.第4天口唇充血加重,并出现干裂.第5天出现杨梅舌及全口腔粘膜充血.血沉144mm/小时,血小板61万,CPK34.5~u,LDH  相似文献   

6.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好发于婴幼儿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高热,粘膜皮肤受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本病在日本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朝鲜、中近东和我国各省均有发现。将我院所遇一例报道如下: 病历摘要:男,9个月,因发热十天住某院,第2日右颈淋巴结肿胀约1.5×1.5cm,第3日皮肤出现小红丘疹,红斑等不定型皮疹,躯干多见,双球结膜充血,唇干皲裂,手、足掌潮红硬肿,烦躁,心率增快200~240次/分,诊断为败血症,感  相似文献   

7.
例1,男,1(7/12)岁。以发热伴全身皮疹5日入院。查体:T39.3℃,P136/min。面部、躯干及四肢可见大小不等之暗红色斑丘疹,呈弥漫性分布,以上肢及躯干为著,融合成片,未见水疱或结痂形成。双手足呈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充血、潮红。双颈部均可扪及枣大之淋巴结,活动,中等硬度。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燥、皲裂,舌质红绛,呈“杨梅舌”。口腔粘膜及咽部明显充血,心  相似文献   

8.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即川崎病,自1960年左右在日本发生后,近10余年来在许多国家均有报导,且发病数有逐年上升之势。我国自1978年在上海、北京等地区报告后,在其他省市区相继均有报告,至1985年累计病  相似文献   

9.
张雪梅  杨玉兰 《武警医学》2001,12(5):305-305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是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结缔组织疾病 ,临床不多见。此病除血管炎变外 ,还可累及多个脏器 ,如间质性心肌炎等。1 一般资料本组 6例中 ,男 5例 ,女 1例 ,其中 3岁以内者 5例 ,3 .5岁 1例。入院时病程 2~ 7d ,住院时间 10~ 2 8d。入院时 6例均有发热、口腔咽部粘膜充血、唇干有皲裂 ;6例有皮疹 ,淋巴结肿大 ,指趾端肿胀 ;3例发生结膜充血。入院后 2例陆续出现指端皮肤脱屑。2 观察和护理2 1 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根据病程的长短 ,体温高低不同 ,病程初期发热较高、晚期发热较低 …  相似文献   

10.
急性发热性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CLS)自1960年前后在日本发生后,至今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报导,且发病数有逐年增加之势.日本1982年6月末全国性第7次调查,累计病例达47300以上.本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占80~85%)婴幼儿,表现为不明原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川崎病的诊断与早期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方法对确诊的16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川崎病早期易误诊,明确诊断后应尽早应用阿斯匹林,发病初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冠状动脉瘤的形成且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2.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LNS)是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全身动脉炎,重症多有心脏损害。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至1988年6月所收4例,全部有心脏损害。男女各2例,年龄均在3岁以内。皆具备MLNS各项主要表现:①不明原因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②双眼结合膜充血;③唇红、干裂、杨梅舌,口咽弥漫性发红;④病初手足硬肿,掌跖发红,恢复期呈膜状脱皮;⑤躯干部出现多形性红  相似文献   

13.
恙虫病2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恙虫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2005年5月—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该病74例,其中27例误诊,误诊率3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龚一云  李燕萍 《人民军医》1997,40(7):419-420
滇南气候潮湿炎热,浅部真菌病发病率较高,但由于少数病例原发皮疹不够典型和严重滥用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使其皮疹形态改变了原有特征,形成难辨认的癣病,易引起误诊而延误治疗。我们自1993年3月以来曾将36例癣病延误诊断,现将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80岁,平均36.8岁。其中手癣9例,足癣3例,股癣6例,阴囊癣正例,体癣7例,面癣5例,花斑癣3例,头癣2例。1.2误诊情况误诊6个月以内6例,7~12个月6例,1~3年12例,3~5年7例,5年以上5例。误诊为湿疹9例,汗殖疹3例,接触性皮…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关节结核,脊柱结核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有一定困难。随结核病发病率的增高,无症状、不典型脊柱结核病例相对增多,易导致误诊误治,使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压迫脊髓神经而致瘫痪。本组有9例即在外院及本院初诊3月至1.5年后才明确诊断及治疗,现将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典型伤寒因临床表现不一,常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为了提高对不典型伤寒的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91年8~10月伊宁市郊区’伤寒流行时所收治的54例,其中误诊9例,(16.6%),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标准均系1991年8~10月伊宁市郊区伤寒流行时住院患者。所谓不典型是临床表现均无稽留热、相对缓脉、玫瑰疹等伤寒表现。而肥达反应为阳性,血、骨髓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者。2.年龄与性别9例误诊中,男7例,女2例,年龄7~55岁,以18~42岁为多,共7例,7岁、55岁各1例。深诊类型及举例1.以不规则发热、右上腹疼痛伴黄道误诊为胆囊炎者…  相似文献   

18.
杨清明  陈丽贞 《人民军医》1997,40(5):262-263
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症状多隐匿或不典型,在合并多脏器损害后,常常以某一症状就诊。患者或医生因缺乏对本病系统损害的认识,屡致误诊而延误治疗,为引起同道们的重视,现报道我院9例误诊病例。目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9例初次就诊时分别以不同的症状在骨科、呼吸科、肾内科、急诊科、血液科治疗,并有各种不同的误诊,以后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血液、骨髓X线片检查均确诊为MM,诊断符合国内统一标准“’。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38~61岁,平均52.9岁。确诊前病程2~10个月,平均4.3月。1·2初次就诊情况见附表。1.3实验室检查贫…  相似文献   

19.
卜恒安 《人民军医》1998,41(12):726-726
1 病例报告  某男,32岁,浙江舟山人,近5年在宁波工作。因发热、胸闷、咳嗽,X线示双侧液气胸,胸水呈渗出液含大量白细胞,3个多月内被两家医院诊为“脓气胸”,先后以10多种抗生素及抗痨药物治疗,并双侧胸腔交替或同时抽液、抽气结合水封瓶引流9次。结果除双侧气胸好转外,胸水依然存在,体温一直波动在37.5~38.5°C,自动血球分析仪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持续在15.0×109/L左右,中性0.80~0.87。病后2个月行“双侧脓胸”清除术,术中吸出草黄色无臭液体500ml,胸膜未见增厚粘连。术后改用抗痨药及泼尼松龙口服,8d后体温正常,但B超及胸片仍示双侧胸…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患儿男,5岁。全身水疱伴疼痛、瘙痒13天,进行性加重,由外院转送至我院急诊。患儿13天前右小腿皮肤出现单个绿豆大小水疱,并伴瘙痒、疼痛。随着水疱逐渐增多,10天前全身泛发水疱。曾先后诊断为水痘、带状疱疹及脓疱疮。查体: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