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 通过大鼠玻璃体内注入不同浓度的NMDA,观察注射前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神经元计数。结果 大鼠RGCL神经元计数随NMDA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以大神经元对NMDA兴奋毒性最敏感。结论 NMDA可导致RGCL神经元损伤,并显示以大神经元最先受损,即与青光跟性视神经损伤相似,此模型可应用于研究青光跟性视神经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已有一些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显示灯盏细辛(G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2EBHM),对青光眼患者及动物模型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探讨灯盏细辛是否对NMDA导致的大鼠RGCL神经元兴奋毒性有保护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5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B组(EBHM组),C组(生理盐水+NMDA组),D组(EBHM+NMDA组),每组各18只大鼠。C、D两组大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NMDA10nmol/2μL制成视网膜损伤模型,左眼玻璃体内注射相同剂量PBS液作为自身对照。B组及D组均在NMDA注射前7d起按150mg/(kg·d)日剂量予60g/LEBHM腹腔内注射,C组予生理盐水0.5mL腹腔内注射。在NMDA处理后4,7,14d处死动物剥取视网膜作全层铺片行RGCL神经元计数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双眼RGCL神经元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00)。NMDA干预后4,7,14dEBHM组RGCL神经元计数,双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盐水+NMDA及EBHM+NMDA组实验眼在以上各时段RGCL神经元计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左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眼14d时RGCL神经元计数EBHM+NMDA组高于生理盐水+NMDA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4),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单独使用EBHM对正常大鼠RGCL神经元计数无影响,EBHM可对NMDA所致大鼠RGCL神经毒性提供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灯盏细辛对NMDA所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EBHM)是否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导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5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B组(EBHM组),C组(生理盐水加NMDA组),D组(EBHM加NMDA组),每组各18只大鼠。C、D两组大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NMDA 10 nmol/2 μl制成视网膜损伤模型,左眼玻璃体内注射相同剂量PBS液作为自身对照。B组及D组均在NMDA注射前7d起按15 mg·100 g-1·d-1剂量予6%EBHM腹腔内注射,C组予生理盐水0.5 ml腹腔内注射。在NMDA处理后4,7和14 d处死动物剥取视网膜作全层铺片行RGCL神经元计数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双眼RGCL神经元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00)。NMDA干预后4、7 d和14 dEBHM组RGCL神经元计数,双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盐水加NMDA及EBHM加NMDA组实验眼在以上各时段RGCL神经元计数与正常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左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眼14 d时RGCL神经元计数EBHM加NMDA组高于生理盐水加NMD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4),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单独使用EBHM对正常大鼠RGCL神经元计数无影响,EBHM可对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研究。36 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不同浓度Sal实验组,每组6 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空白组仅注射0.9%PBS溶液,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1.5 μl建立RGCs损伤模型;建模前48 h,模型对照组注射1.5 μl 0.9% PBS溶液,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不同浓度Sal(0.1、0.4、2、8 mmol/L,1.5 μl)。建模5 d后制备视网膜标本,观察视网膜RGCs存活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中Caspase-3、Caspase-8 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空白组视网膜RGCs无变化,模型对照组RGCs显著减少,不同浓度Sal实验组RGCs细胞核染色数目较模型对照组逐渐增加,并呈浓度依赖性;经视网膜平铺片测定RGCs 存活情况,发现空白组RGCs正常存活,模型对照组仅少量RGCs存活,不同浓度Sal组RGCs存活率较模型对照组提高,各组小鼠RGCs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0,P < 0.001)。同时,8 mmol/L浓度的Sal实验组Caspase-3、Caspase-8 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3,P < 0.001)。结论:Sal可以抑制NMDA介导的RGCs凋亡,对RGCs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程钰  王亮  田莹  赵俊宏  曹燕  郭建强 《眼科新进展》2019,(12):1120-1124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小鼠RGC随机分为对照组,NMDA组,NMDA+1 μmol·L-1、10 μmol·L-1、100 μmol·L-1槲皮素处理组,槲皮素处理组,NMDA+槲皮素+茴香霉素(anisomycin,ANISO)处理组,NMDA+槲皮素+P79350处理组。NMDA组细胞加入100 μmol·L-1的NMDA作用24 h,NMDA+1 μmol·L-1、10 μmol·L-1、100 μmol·L-1槲皮素处理组则在NMDA作用前分别加入相应浓度槲皮素预处理2 h,槲皮素处理组只加入10 μmol·L-1槲皮素处理,NMDA+槲皮素+ANISO处理组和NMDA+槲皮素+P79350处理组在NMDA和槲皮素处理后分别加入25 μg·L-1的ANISO和50 μmol·L-1的P79350处理。随后利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hosphorylated p38 MAPK,p-p38 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MDA组细胞活性、SOD、Bcl-2 mRNA表达水平降低,LDH,ROS,MDA,NO,iNOS mRNA、nNOS mRNA、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p-JNK蛋白表达水平,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均为P<0.05)。相比于NMDA组,NMDA+槲皮素处理组则提高细胞活性和SOD水平,上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LDH、ROS、MDA和NO,下调iNOS mRNA、nNOS mRNA、Bax mRNA和蛋白,p-JNK蛋白以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并降低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均为P<0.05)。ANISO和P79350抵消槲皮素的作用。结论 槲皮素通过JNK/p38 MAPK信号通路防止NMDA诱导的RGC损伤。  相似文献   

6.
背景 研究表明雷帕霉素(Rapa)可延缓人大脑细胞的衰老,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脑组织代谢活动,对中枢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视神经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属于中枢神经组织,但Rapa是否可对外伤后RGCs具有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Rapa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缺氧损伤大鼠RGC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大鼠RGC-5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及50、100、200、400和600 μmol/L CoCl2组,于细胞培养后24 h和48 h采用细胞生长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200 μmol/L CoCl2处理细胞以诱导建立RGC-5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然后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Rapa干预组,Rapa干预组在缺氧模型细胞培养液中添加Rapa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1、0.4、1.6和6.4μmol/L,处理细胞24 h.采用细胞生长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JC-1染色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促凋亡基因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200 μmol/L CoC12作用RGC-5细胞后24 h细胞相对存活率为(70.51±5.00)%,与正常对照组的(100.00±3.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功构建细胞缺氧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1、0.4、1.6、6.4 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存活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904,P=0.000),其中0.1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1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4%、37.7%和25.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下降了0.4%、6.3%和1.4%.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1 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中bax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21、3.52±0.30和1.66±0.2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034,P=0.000),其中模型对照组细胞中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0.1μmol/L Rapa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apa可对CoC12诱导的缺氧RGC-5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下调细胞中促凋亡分子bax的表达,并提高RGC-5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内源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几乎所有视神经病变的最后通路均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G)的凋亡.视神经损伤后RGC的凋亡滞后,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RGC幸存,说明损伤后RGC凋亡并没有立即启动,可能有其他抵抗因子在发挥作用.因此,研究RGC幸存机制并最终找到视神经保护治疗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轴突损伤后视神经保护治疗仍以预防RGC凋亡为主,对RGC保护的介绍很少涉及内源性机制,本文主要就内源性RGC的保护机制和一些对视神经有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因子进行综述.[眼科新进展2009;29(6):468-471]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 ,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死亡和视神经纤维丧失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机理是复杂的 ,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明了 ,本文就其可能的原因及其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其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死亡和视神经纤维丧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机理是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明了,本就其可能的原因及其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4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藏红花素治疗组。模型组和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建立RIRI模型,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50 mg·kg-1藏红花素。RIRI后14 d,视网膜铺片染色比较各组小鼠RGC密度差异。RIRI后24 h,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内层厚度差异。于RIRI后不同时间点(0 h、3 h、6 h、9 h、12 h、15 h)取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通过多重基因定量分析系统检测NLRP3、ASC、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的表达变化。RIRI后6 h和12 h取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IL-1β蛋白的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 小鼠RIRI后14 d,视网膜铺片染色结果显示,藏红花素治疗组较模型组小鼠RGC密度增加约18.5%(P<0.05)。RIRI后24 h,HE染色结果显示,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内层厚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多重定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显示,RIRI后6 h、9 h及12 h,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1以及IL-1β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1以及IL-1β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RIRI后6 h、12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NLRP3、ASC mRNA和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变化(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RIRI后6 h和12 h,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L-1β蛋白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 藏红花素通过抑制Caspase-1和IL-1β表达保护RIRI小鼠RG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硫化氢对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5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RGC-5分为4组,RGC-5组为正常对照组;RGC-5+ H2O2组:RGC-5在500 μmol·L-H2 O2中培养24 h诱导氧化损伤;RGC-5+ NaHS+ H2O2组:RGC-5置于50μmol·L-1NaHS中30 min后在500 μmol·L-1H2O2中培养24 h;RGC-5+ NaHS组:RGC-5置于50 μmol·L-1 NaHS中30 min.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内、外细胞色素C和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表达;用荧光探针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果 与RGC-5组相比,RGC-5+ H2O2组RGC-5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而线粒体内的OPA1表达减少(均为P<0.05).RGC-5组和RGC-5+ NaHS+ H2O2组线粒体内、外细胞色素C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RGC-5组相比,RGC-5+ NaHS组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表达减少,而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均为P<0.05).与RGC-5组相比,RGC-5+H2O2组RGC-5细胞质内OPA1表达显著增加,而线粒体内的OPA1表达减少(均为P<0.05).RGC-5+ NaHS+H2O2组和RGC-5+NaHS组RGC6线粒体内、外OPA1的表达与RGC-5组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GC6 +H2O2组线粒体膜电位与其他3组比较明显下降,其余3组间线粒体膜电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C-5+H2O2组线粒体肿胀呈球状,而其余3组线粒体肿胀不明显.结论 硫化氢可能通过阻止线粒体释放OPA1来减轻H2O2导致的RGC-5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丁  陈琛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2):1144-1148
高眼压一直被认为是引起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重要机制,但是临床发现部分青光眼患者即使眼压得到很好的控制也不能阻止视神经的进一步损害。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萎缩不仅是高眼压导致的视神经受压萎缩,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光眼的视神经改变是一种视神经病变,原因有多种,但均表现为视神经节细胞的死亡。这一视神经节细胞的死亡过程是一种缓慢的凋亡过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缺血、缺氧造成的细胞损害;第二阶段是受损的退变细胞释放有害物质引起基质的改变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氢离子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C57BL/6J 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给予氢离子水灌胃7 d、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7 d后均建立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仅用蒸馏水灌胃,之后按前述方法分别持续灌胃5 d后处死,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二氢乙啶染色观察视网膜中活性氧的含量;剥离视网膜,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标志性蛋白ogg1、Sirt3及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和P16的表达。结果 视网膜HE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视网膜黑色玻璃膜疣沉积与模型组相比少且小;治疗组中氧化应激标志性蛋白ogg1相对表达量(0.63±0.04)明显低于模型组(0.96±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0.42±0.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氢乙啶染色结果表明,治疗组的视网膜的活性氧含量较模型组低;治疗组中Sirt3蛋白相对表达量(1.02±0.05)较模型组(0.55±0.04)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衰老相关蛋白P53、P21、P16的相对表达量(0.53±0.05、0.40±0.01、0.71±0.01)较模型组(1.06±0.04、0.70±0.03、1.29±0.05)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氢离子通过减少Sirt3表达的下调和抑制衰老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神经生长素对兔眼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均一眼为高眼压模型眼,另一眼为自身对照眼,每组3只兔术后每日肌肉注射CNG0.2ml,5组兔分别于制造模型眼后1、3、7、15和30天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bcl-2和TGF-/β1,定量分析CNG的药物疗效。结果:CNG应用3天后,bcl-2基因蛋白过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高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RGC细胞株RGC-5细胞,50 mol·L-1葡萄糖孵育细胞诱导损伤.应用CCK-8法测定并计算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细胞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释放量,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 高糖(50 mol·L-1)以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了RGC-5细胞的生长,高糖处理24 h、48 h和72 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2.37±3.49)%、(42.18±6.34)%和(57.33±5.39)%(均为P <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不同浓度RSG组(0.1×10-6 mol·L-1、10-6 mol·L-1、10×10-6 mol·L-1)处理48 h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高糖诱导的RGC-5细胞生长:生长抑制率高糖组(42.18±6.34)%,高糖+不同浓度RSG组分别为(35.66±4.73)%、(27.35±4.15)%和(25.17±3.42)%(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24 h、48 h和72 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了细胞凋亡(均为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不同浓度RSG组(0.1×10-6 mol·L-1、10-6 mol·L-1和10×10-6mol·L-1)处理48 h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高糖诱导的RGC-5细胞凋亡:高糖组凋亡率为(31.55±5.34)%,高糖+不同浓度RSG组分别为(23.75±3.72)%、(18.75±2.17)%和(17.53±3.05)%(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Glu释放量显著增加:2组分别为(85.64±12.75)μg·L-1和(246.84±33.48)μg·L-1(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不同浓度RSG(0.1×10-6mol·L-1、10-6 mol·L-1和10×10-6mol·L-1)处理48 h组Glu的释放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少:高糖组Glu释放量为(246.84 ±33.48)μg·L-1,高糖+不同浓度RSG组分别为(175.34±23.69)μg·L-1、(117.25±18.76) μg·L-1和(109.34±15.54) μg·L-1(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SOD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3.06±0.38) kU·g-1和(0.56±0.07)kU·g-1(均为P<0.05),而MAD水平显著增加:分别为(5.67±0.76) μmol·g-1和(37.64±4.37) μmol·g-1(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较,高糖+不同浓度RSG处理48 h组细胞中SOD活性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均为P<0.05),而MAD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 RSG抑制了高糖诱导的RGC损伤,其机制与RSG减少了RGC中Glu的释放和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H2O2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RGC-5细胞。将细胞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用20 g·L-1川芎嗪孵育24 h;氧化损伤组:用100 μmol·L-1的H2O2孵育24 h;川芎嗪低浓度组:用20 g·L-1川芎嗪孵育24 h后加入100 μmol·L-1的H2O2孵育12 h;川芎嗪高浓度组:用40 g·L-1川芎嗪孵育24 h后加入100 μmol·L-1 的H2O2孵育12 h。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荧光标记法检测RGC-5细胞内活性氧含量,Hoechst-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使用721D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MTT法测定结果显示,氧化损伤组RGC-5细胞活性明显下降(24.67%±2.9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氧化损伤组比较,川芎嗪低、高浓度组RGC-5细胞活性分别提高到51.33%±4.35%和60.00%±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荧光标记法显示,氧化损伤组DCF荧光信号明显增强,不同浓度川芎嗪干预后,荧光信号强度逐渐减弱。Hoechst-PI染色显示,氧化损伤组凋亡细胞数增多,甚至出现红染的坏死细胞,细胞凋亡率为66.00%±2.98%;川芎嗪干预后,凋亡及坏死细胞逐渐减少,川芎嗪低、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33%±4.11%和46.04%±3.52%,两组细胞凋亡率与氧化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氧化损伤组RGC-5细胞内SOD、GSH-PX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氧化损伤组比较,川芎嗪高浓度组SOD、GSH-PX含量升高,MDA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氧化损伤组比较,川芎嗪低浓度组 SOD 与MDA含量变化不大(均为P>0.05),GSH-PX含量升高(P<0.05)。结论 川芎嗪通过改变RGC-5细胞内抗氧化酶表达发挥对氧化损伤的RG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新光  王海燕  张东杲 《眼科》2000,9(5):309-312
青光眼特征性的改变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已有实验证实,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因而保护神经节细胞免于继续受损已成为青光眼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神经营养,谷氨酸及其受体和钙离子,凋亡基因的表达等方面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提出可能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GCL)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6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人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根据ETDRS分类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不伴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组(NDR组,n=30)和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组(NPDR组,n=30),检测所有病例血清中Hcy水平,并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其视网膜GCL厚度。分析血清中Hcy水平和GCL厚度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NDR组和NPDR组血清中Hcy水平分别为(11.87±2.19)nmol·L-1、(14.87±0.42)nmol·L-1、(20.77±2.40)nmol·L-1,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GCL厚度分别为(88.33±6.36)μm、(81.73±1.41)μm、(64.00±12.73)μm,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着眼底病变进展,血清中Hcy水平增加,视网膜GCL厚度变薄;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中Hcy水平与视网膜GCL厚度呈负相关(r=-0.908,P=0.000)。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增加与视网膜GCL厚度变薄相关,Hcy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晶状体损伤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8只)、单纯损伤组(16只)和晶状体损伤组(16只).4周后处死动物,常规病理切片并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数量.结果 正常组视网膜层次清楚,单纯损伤组视网膜明显变薄,晶状体损伤组视网膜虽变薄,但不如单纯损伤组明显;视网膜周边部神经节细胞数量每高倍视野下平均值正常组为53.25±1.96;单纯损伤组为4.06±1.45;晶状体损伤组为25.00±1.49.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晶状体的损伤能够极大地提高视网膜周边部神经节细胞的存活数量,损伤后晶状体的变化在此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曲虹  牛膺筠  王建波 《眼科研究》2007,25(11):827-830
目的 探讨低氧预适应对大鼠视网膜神经元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视网膜神经元低氧预适应模型和谷氨酸损伤模型.Westem blot、免疫荧光检测低氧预适应后不同时段HIF-1α、EPO蛋白表达情况;MTT比色法评价正常对照组、低氧预适应组、谷氨酸组、低氧谷氨酸组神经元活力改变.结果 低氧预适应后HIF-1α、EPO蛋白表达一过性增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低氧预适应后神经元呈现HIF-1α、EPO蛋白的阳性表达.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显示,视网膜神经元经谷氨酸损伤后细胞活性降低,而低氧谷氨酸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谷氨酸组(P<0.01).结论 低氧预适应能够上调神经元HIF-1α、EPO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神经元对谷氨酸损伤的耐受能力,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