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1995-2010年体格发育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科学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太原市1995-2010年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5 a来,太原市中小学生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的身高和体重平均增长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3.49 cm和6.4 kg,4.45 cm和5.0 kg,2.28 cm和3.2 kg,2.51 cm和3.6 kg;乡村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增幅和增长速度大于城市男女生,身高的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体质量指数(BMI)高百分位数逐年增加,2010年与1995年比较,第90百分位数(P90)增长了1.93 kg/m2,第95百分位数(P95)增长了2.65 kg/m2,第97百分位数(P97)增长了3.01 kg/m2,城市学生BMI高百分位数大于乡村,男生大于女生;女生身高最大发育年龄及男女生性发育提前,城市学生成年身高增长不明显.结论 太原市学生生长发育长期趋势仍在继续,性发育的提前、改善青春期的营养和青少儿的肥胖将成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烟台市1985-2010年25 a间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生长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烟台市1985,1995和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城乡男女4个群体,利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5-2010年25 a间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及BMI分别增长了6.1 cm,7.9 kg,1.9 kg/m2.其增速最大的群体,均为不同年龄段的城市男生,分别是10 ~12岁的3.8 cm/10 a,13~ 15岁的6.4 kg/10 a,10~12岁的1.7 kg/(m2· 10 a).身高、体重发育高峰年龄(MGA-H、MGA-W)25 a间分别提前了2.71岁和2.61岁,2010年MGA-H(10.30岁)比MGA-W(10.63岁)提前0.33岁.结论 烟台市7~18岁学生25 a来身高、体重及BMI增长水平,均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城市男生可能是超重、肥胖的高发群体.  相似文献   

3.
了解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2000--2014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200-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抽取7~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运用LMS法拟合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主要百分位数值及曲线,并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 14年间,男生P5,P15,P5o,P85,P95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3.5,3.4,3.2,3.1,3.1 cm,女生分别为2.6,2.5,2.3,2.3,2.4 cm;男生P5,P15,P50,P85,P95体重平均增幅分别为3.3,3.9,5.3,7.4,9.2 kg,女生分别为2.2,2.5,3.3,4.6,5.8 kg.男女生体重平均增长幅度均为高百分位数大于低百分位数,身高则是低百分位数大于高百分位数(P值均<0.01);不同群体的身高最大增幅的出现年龄均提前,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郊区男生生长最大发育年龄提前,提前幅度表现为郊区男生(0.45)>城市女生(0.35》城市男生(0.26).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正经历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趋势,需注意身高、体重不同百分位数人群增长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LMS)法拟合上海市7~18岁学生体质指数(BMI)百分位数参考值曲线,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抽取15 259名7~18岁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应用LMS Chartmaker软件分别拟合男女生BMI随年龄变化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以P_3、P_5、P_(10)、P_(15)、P_(25)、P_(50)、P_(75)、P_(85)、P_(90)、P_(95)、P_(97)作为参考曲线。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男、女生BMI均呈增长趋势;男生BMI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生。上海市男、女生各年龄组BMI的P_(50)均高于全国水平,BMI的P_(85)和P_(95)前期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后期则高于全国水平。百分位数曲线显示,男生自9岁开始进入BMI增长高峰,12岁之后增长缓慢,18岁曲线仍呈一定的上升;女生自10岁开始进入BMI增长高峰,14岁之后增长缓慢,16岁以后曲线趋于平稳。结论用LMS法构建的BMI百分位数曲线能直观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上海市儿童青少年BMI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5.
分析四川省羌族儿童青少年7~18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教育部官方公布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抽取羌族7~18岁学生身高、体重数据指标,选取2017年分层抽取羌族7~18岁儿童青少年的样本,运用LMS法拟合儿童青少年BMI相对应的百分位数,观察32年间BMI增长率的整体发展趋势.结果 7~18岁BMI均值男生>女生;BMI正态分布系数L男、女生分别在-2.84~-1.79,-1.85-1.39区间,BMI中位数M男、女生分别在16.08 ~ 20.79,15.55~ 20.35 kg/m2,BMI变异系数男、女生分别在0.10~0.14,0.11~0.14区间;1985-1995年男生7~11岁增长率位于-42.94~-21.33区间,女生负增长趋势不一,其他3个大区间男生7~12岁增长均大于5,男、女生17~ 18岁负增长均小于-7.13.结论 四川省7~18岁羌族儿童青少年BMI增长率呈现出低年龄段(7~11岁)持续上升,中年龄段(12~16岁)突增,高年龄段(17~18岁)增长值急剧下降的特征,整体增长值曲线呈现出锯齿状.  相似文献   

6.
采用LMS法拟合北京市6~18岁儿童青少年体脂率百分位数参考值曲线,为进一步制订儿童青少年体脂率肥胖判定标准及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地区抽取7 435名6~18岁儿童青少年,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BIA,Inbody230)对北京市7 435名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成分测定,应用LMS chartmaker软件分别拟合男女生体脂率随年龄变化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以P3,P10,P15,P20,P25,P50,P75,P80,P85,P90,P97作为参考曲线.结果 6~12岁儿童青少年在相同年龄段内男女生体脂率性别差异较小,但13~18岁男女生体脂率存在性别差异(P值均<0.01).百分位数曲线显示,6~11岁男生体脂率随年龄缓慢增长,11 ~ 15岁明显下降,15岁以后保持平稳状态,而女生体脂率在6~18岁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增长的趋势.结论 用LMS方法构建的体脂率百分位数曲线可正确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普及LMS方法对于制订与健康体质相关的儿童青少年百分位数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静  罗纳  朱霖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088-109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1985 -2010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1985 -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北京市海淀区资料,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应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比较7 ~18岁学生各年度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析各百分位数BMI( P25,P50,P75,P90,P95)变化趋势.结果 1985 -2010年7~18岁男生肥胖率分别为1.0%,4.0%,6.5%,15.2%,女生分别为0.5%,2.1%,2.8%,5.2%.各年龄组男、女生超重、肥胖率以及各百分位数BMI值均随年度不断上升(P值均<0.01).1985 -2010年各百分位数BMI增长表现为男生增速高于女生,较高百分位BMI值增速高于较低百分位BMI值,各年龄组高百分位BMI值全面大幅上升.2000-2010年以来10~15岁男、女生BMI增速明显.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1985 -2010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以及BMI水平持续增长,10~15岁学生是下一步肥胖防控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8.
了解2000-2014年上海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判别标准研制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2005,2010,2014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法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青少年BMI的变化趋势.结果 14年间学生BMI P85低年龄组差异比较小,随年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青春期后有减小的趋势,男生平均增加2.1百分点,女生平均增加1.3百分点.学生BMI增长主要集中在中等和高百分位数,尤其是P90后,差值逐渐增大.7~11,12~15岁男生在P5o后差值均逐渐增大,P95分别达2.0,3.2百分点,其中12岁男生从23.4 kg/m2增加到26.8 kg/m2,14岁女生从24.0 kg/m2增加到25.9 kg/m2.与WGOC标准相比,2014年男生BMI P85,P95均较高,而女生BMI P85 10岁之前高于WGOC标准,从11岁开始与WGOC标准基本相一致.2014年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4%,9.1%,较2000年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6.4,5.2百分点.结论 BMI分布高百分位的个体比低百分位个体的变化更大.在肥胖防治工作中,加强对群体BMI曲线的监测分析,对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为监测该地区儿童青少年下肢肌肉力量水平提供参照。方法截取2014、2016年的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7~18岁学生分别为15 421、10 789名。应用国际通用LMS法分性别建立年龄别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值。结果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立定跳远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总体男生高于女生(t=54.35,P0.01),男生立定跳远发展敏感期年龄为11、12岁(156.7~189.97cm),女生敏感期年龄为7、8、9岁(118.65~145.66 cm);与2014年相比,2016年男女生立定跳远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男生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女生总体有所增长(t=-2.66,P0.01),分年龄段来看13岁男生组有所下降(t=1.97,P0.05),7岁女生组有所增长(t=-2.64,P0.01),而16岁女生组有所下降(t=2.09,P0.05);获得了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立定跳远的百分位数参考值P3,P5,P10,P15,P25,P50,P75,P85,P90,P95,P97,高年龄组(高中生)百分位数参考值低于全国同期水平。结论 2014年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立定跳远发展敏感期年龄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较男生提前1~2年,2016年与2014年相比女生总体有所增长,个别中学生年龄组有所下降,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获得的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为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力量水平测量提供了一种直观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989-2011年中国成年居民体质指数分布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选取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和2011调查中18-45岁的健康居民为对象。样本量为14831人,共计39497次观测值。应用偏度均值变异系数(LMS)方法描述体质指数分布变化。结果从1989年到2011年,中国成年男性和女性居民体质指数曲线都出现右移。所有百分位数的BMI都呈现出增加趋势,特别是男性在高百分位数的BMI增加更明显。男性和女性的BMI中位数和超重肥胖率也逐年增加,1997年到2011年期间,增加更明显,男性BMI四分位间距从3.4kg/m2增加到4.8kg/m2,女性从3.7kg/m2增加到4.4 kg/m2。与9省区相比,北京、上海、重庆男女性的超重肥胖率更高。结论过去的二十多年中,随着BMI曲线的变化,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显著增加,尤其是男性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儿童青少年1985-2005年生长长期变化特点、规律和趋势,为改善和提高中国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的回、维、壮、朝鲜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身高最大增长年龄(MIA)的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并以18岁年龄组为个案计算成年身高的持续增长和性别差异。结果 1985-2005年,回、维、壮、朝鲜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平均增长幅度男生为3.76~6.10 cm,女生为1.62~4.81 cm;体重增长幅度男生为3.37~7.03 kg,女生为1.95~5.42 kg;体质指数(BMI)增长幅度男生为0.71~1.72 kg/m2,女生为0.36~1.43 kg/m2;MIA除回族外均提前1~3岁;成年身高出现增长,但幅度大多数不大,性差不足13 cm。结论回、维、壮族人群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初期阶段,朝鲜族已步入快速阶段,4个少数民族人群生长长期趋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耐力跑参考值及曲线,为监测该地区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变化提供参照.方法 以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6个区15 308名7~18岁学生为样本,用LMS法建立年龄别耐力跑百分位数值.结果 获得上海市中小学生耐力跑百分位数值P3,P5,P10,P15,P25,P50,P75,P85,P90,P95,P97及曲线.2014年上海市7~ 12岁男、女生耐力跑水平均呈上升趋势,13~ 18岁男、女生耐力跑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年龄组耐力跑的P85,P95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耐力跑百分位数曲线呈现性别、年龄特征,7~12岁男女生百分位数曲线基本一致,13~18岁男生百分位数曲线呈持续性上升,而女生13~15岁上升,15岁之后曲线下降,17~ 18岁曲线略有上升.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耐力跑百分位数存在性别差异,儿童青少年耐力跑百分位数曲线图为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功能水平测量提供了一种直观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适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的百分位数及曲线,为科学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及中心性肥胖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0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7 ~18岁中小学生14 301名为样本,应用国际通用的LMS法分性别建立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正常值及百分位数曲线.结果 腰围百分位数曲线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腰围指数的P50百分位数曲线具有明显性别差异,7 ~12岁男生逐年上升,且高于女生,自13岁开始经交叉后低于女生.获得上海市7 ~18岁儿童青少年男女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百分位数(P5,P10,P15,P50,P85,P95,P95)及曲线.结论 儿童青少年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百分位数存在地区、性别差异.本研究所获得的百分位数及曲线可为进一步研究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土家族、苗族儿童青少年1985—2010年生长长期变化特点、规律和趋势,为改善和提高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的土家族、苗族7~18岁中、小学生,分析其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身高最大增长年龄(MIA-H)、体重最大增长年龄(MIAW)的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并以18岁年龄组为个案计算成年身高的持续增长和性别差异。结果 1985—2010年,7~18岁土家族男、女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3.38、3.22 cm,苗族男、女分别为3.88、3.60 cm;土家族男、女体重平均增幅分别为4.12、2.52 kg,苗族男、女分别为3.17、2.62 kg;土家族男、女BMI平均增幅分别为1.22、0.55 kg/m2,苗族男、女分别为0.71、0.61kg/m2;生长速度土家族呈现"前慢后快"特点,体格向"粗壮型"发展,苗族呈现"前快后慢"特点,体格向"细长型"发展,10~13岁儿童是超重、肥胖重点监测对象;MIA-H、MIA-W除苗男外提前0.40~3.98岁;18岁成年身高出现增长,但幅度大多数不大,"性差"不足13 cm。结论土家族、苗族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潜力比较大,土家族已步入快速阶段,呈加速趋势,苗族处于初期阶段,增长趋势有所减缓,生长长期趋势存在民族、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学生身高生长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烟台市1985,2000和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资料,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烟台市1985-2010年男女生身高增幅7~11岁分别为7.6、5.8 cm;12~15岁分别为8.6、4.5 cm;16~18岁分别为6.2、4.0 cm;7~18岁分别为7.4、5.4 cm;此外,18岁为6.3、2.9 cm 。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且,从1985年到2010年,身高生长发育男女生前后交叉年龄,分别提前了1.0、1.5岁; 18岁身高男女性差增大到13.1 cm。结论 烟台市1985-2010年25年间,7~11岁、12~15岁、16~18岁、7~18岁学生身高,以及成年身高均呈持续增长趋势,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且身高青春期生长发育提前。18岁男女性身高差逐年增大,可以推断本地区学生身高仍有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区小学5年来超重肥胖流行变化趋势。方法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集1999年全市小学25981例(男性13220,女性12761)和2004年全市小学21730例(男性11271,女性10459)学生的性别、出生年月、身高和体重资料。②超重或肥胖分别定义为同性别身高别理想体重的110%~120%或≥120%。采用上海标准以及WHO标准,评估超重和肥胖流行率。③按公式:体质指数Z分=[(体质指数测量值/M)^L-1]/(L.S),计算出每一样本的体质指数(BMI)的Z分值(BMI-Z)。其中L、M和S值来自上海市0~18岁BMI标准。④采用t检验,比较1999年和2004年各年龄段学生的身高、体重、BMI和BMI-Z分的均值。结果①5年前后各年龄段男女生平均身高变化不大。各年龄段男女性平均体重及BMI均有增加。男生体重除6岁年龄段外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体重大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BMI除6岁年龄段外,其余各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使用上海标准评估,男生超重和肥胖从1999年的13.1%和14.0%,上升至2004年的14.5%和17.0%;女生则从13.3%和11.2%,分别上升至14.1%和12.7%。男女生所有年龄段的超重与肥胖发生率都有增加。③各年龄段男女生的BMI-Z分均值从1999年的基本上接近于0,上升到2004年的0.1左右。除6岁年龄段外,其余男女各年龄段BMI-Z分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年前后男女生BMI-Z分值的频数分布均出现了右移现象,男生更为明显。结论1999-2004年上海小学超重肥胖流行趋势明显上升,处于高流行水平,且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安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病情况。 【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13 994人,采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诊断超重和肥胖。采用三次样条对西安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重、身高和BMI百分位数进行拟合,将身高,体重P50,及BMI的P85、P95百分位数值与2005年中国全国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西安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超重总发病率为10.42%,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1.85%和8.83%;肥胖总发病率为4.67%,男生和女生分别为4.92%和4.40%。男生身高P50值在10~15岁(除12岁)比全国标准稍低,男女体重和女生身高P50中位数与全国数值基本接近;男生BMI的P85、P95数值与2005年全国水平基本接近;女生P85和P95值在14岁以前与全国水平基本接近,15岁后有所减低。 【结论】 西安市中小学肥胖发病率在17年间增加了一倍,制定预防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大学生1985-2005年人体质量指数分布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985-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BMI指数的分布状况,为控制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1985,1995和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绘制BMI指数分布曲线。结果在1985-2005年20 a间,山东省大学生BMI指数在低百分位数几乎无明显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高百分位数,曲线在高百分位数表现出明显的"迅猛上升"态势,如男、女生P95分别由1985年的23.12,22.78增长到2005年的26.72,24.86,分别增长了15.57%和9.13%。BMI指数分布区间越来越大,曲线右移,尤其是"右尾"不断延长,提示高BMI个体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结论山东省大学生BMI指数分布曲线随年代发生明显变化,肥胖和超重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探索大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身体素质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体质提供参考.方法 对参加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河南省大学生,依据各性别年龄组的BMI百分位数划分为非常高(BMI≥P95)、高(P85≤BMI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海市儿童青少年身高、体质量的变化,探讨儿童青少年身高体质量发育的规律特点,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提高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1年和2016年学生健康体检身高、体质量数据,使用LMS方法进行数据拟合,获得7岁~18岁学生的身高、体质量的百分位数参考值,比较这2年身高和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2016年和2011年相比,7岁~18岁男生第3、50、97百分位数身高平均增量分别为1.46 cm、1.25 cm、1.14 cm;女生分别为0.98 cm、0.61 cm、0.81 cm。7岁~18岁男生第3、50、97百分位数体质量平均增量分别为0.56 kg、1.93 kg、3.67 kg;女生分别为0.30 kg、0.91 kg、1.81 kg。结论临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保持较快的增长,高体质量青少年体质量增长过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