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3.5~14岁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00例,探讨RFCA治疗儿童PSVT的安全性及疗效。100例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79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1例。首次消融成功96例(96%)。失败4例均为AVRT。平均X线曝光时间19min。除2例AVNRT放置导管过程中发生一过性II度房室阻滞(AVB)外,余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4.5年,AVRT复发1例,AVNRT复发4例(占21例的19%),总复发率5%。结论:①RFCA治疗儿童PSVT安全、有效。②因儿童的AVNRT消融慢径易出现AVB且复发率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③术中X线曝光时间应<40min。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在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采用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9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7例。结果:SVT消融成功率为91.4%,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低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慢径路消融的成功率(81.8%vs96.8%及96.6%;P均<0.05)。随访37.3±20.7个月,8例复发,其中2例发作次数较术前减少,口服普罗帕酮可预防发作,另6例再次消融成功。IVT首次消融均成功,随访19.5±10.3个月,2例复发,均再次消融成功。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提示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导管射频消融(RFCA)技术在临床的不断推广及操作水平的日益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房扑(AF)、特发性室速(IVT)等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了RFCA这一非药物性的根治性治疗,使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晚近有作者报告RFCA术后患者血清心肌酶有一过性增高[1],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可受到一定程度损伤[2]。但RFCA术后高频心电图(HFECG)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27例患者RFCA前后HFECG变化,以了解RFCA对心肌的损伤性影响及相应的高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不同起源部位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IRVO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方法和结果。方法 对35例IRVOT进行RFCA治疗,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9.1±18.3)岁(8~72岁)。其中15例用常规方法消融,20例用非常规方法消融,非常规方法加用8F SB0 Swartz鞘并在右室流出道放置参考电极。两者均采用起搏与激动标测来确定消融靶点。结果RFCA治疗IRVOT的总成功率为88.6%(33/35),常规方法组成功率为86.7%,复发率为15.3%,非常规方法组分别为90.1%和5.6%;常规方法组的导管操作时间为(71±12)min,X线曝光时间平均为(32±8)min,非常规组分别为(40± 9)min和(16 ±5)min。IRVOT起自右室流出道近间隔部13例、游离壁10 例及介于两者之间 12例。成功消融部位激动标测 V波提前 QRS波 18~38ms,起搏标测与心动过速时12导联心电图(ECG)之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结论IRVOT非常规方法消融可以明显缩短导管操作时间、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降低复发率;IRVOT采用RFCA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519例,总成功率为95.0%(493/519)。其中旁道参与的SVT379例(共384条旁道),离断375条,成功率(97.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34例,阻断慢径成功率94.7%(126/133);房性心动过速6例,成功4例,成功率66.7%。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1~52月,24例SVT复发(4.6%),再次接受RFCA后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6.
对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其中10例为预激综合征并房折返性心动过速(WPW并AVRT),10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DP并AVNRT),1例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经RFCA预激旁路和房室结改良有1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5.7%。无并发症,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者。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519例,总成功率为95.0%(493/519)。其中旁道参与的SVT379例(共384条旁道),离断375条,成功率(97.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34例,阻断慢径成功率94.7%(126/133);房性心动过速6例,成功4例,成功率66.7%。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1 ̄52月,24例SVT复发(4.6%),再次接受RFCA后均  相似文献   

8.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已十分成熟。房性心动过速(AT)在临床上较少见且药物难以控制,RFCA治疗房速的报道也较少[1],其成功率在60%~90%。作者总结了4例房速的RFCA,...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00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经验和教训,以利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4月~1999年8月共治疗300例RFCA。快速心律失常类别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8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01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3例;阵发性心房扑动(AF)7例;快心室率(≥100次/分)心房颤动房室结改良1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最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 消融总成功率为97.3%,总复发率为3.4%,并发症发生率1.7%,无死亡病例。结论 射频消融已成为快速心律失常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目的地预测和降低并发症,识别和正确处理特殊病例,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术(RFCA)采用的它种导管径路与消融结果:1例因双髂动脉迂曲改由右腋动脉穿刺送入大头导管至左室消融左侧壁旁道(AP)成功;1例为伴永存左上腔静脉的房室结双径路(DAVNP),导管由左锁骨下静脉送入不成,改由右颈内静脉送入冠状窦(CS)标测电极消融成功;1例为中间隔主AP和右游离壁次AP,两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分别经右股静脉和右颈内静脉径路消融无复发;CS内消融2例,1例为CS近端消融左后间隔隐匿性AP(CAP),即刻成功,术后复发,再于左室侧消融阻断AP;1例于左室侧行RFCA二次未成,第三次先后于左室侧,导管逆行推进入左房和经房间隔穿刺于左房侧消融亦未成,最后将大头导管送入CS内一次成功阻断左侧壁AP。提示:对于特殊患者采用它种导管径路可提高RFCA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5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经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而获治愈。本文从成功的RFCA结果着重探讨特发性VT兴奋灶的标测方法。心内膜激动时间标测,以局部电图较体表导联QRS波时间提前≥10ms处定为心室最早激动点(EVA),5例平均心室最早激动至QRS波起始时间为18±11.7ms,在EVA处放电消融仅1例成功。采用起搏标测法定位以略低于自发VT的频率沿EVA上下左右逐点标测,寻找起搏电图至少11个导联的QRS波形态、振幅、极性与自发VT相同的标测点放电消融,4例均获成功。消融成功的局部电图较QRS波平均提前26±12.8ms。结果提示联合应用心内膜激动时间标测和起搏标测并侧重于后者,可能是提高RFCA特发性VT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8例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进行9次VT起源点标测与电消融及手术治疗,其中1例直流电导管消融手术(DCCA)后15个月复发,再次行消融术。8例中,1例为开胸术中心外膜标测,1例由体表ECG定位,其余均为导管电极心内膜标测。8例共标出9个VT起源点,左室4个,右室5个。1例在开胸术中施行心外膜DCCA,2例手术切除VT起源点,其余5例6个起源点施行DCCA,其中3例次先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不成功者而改用DCCA。结果显示,1例心内膜DCCA后15个月VT复发,进行第2次心内膜DCCA后控制(术中先施行RFCA无效),2例分别施行心外膜与心内膜DCCA后仍发VT,分别服美西律与维拉帕米即可控制。前者随访19个月、后者12个月未再发作,其余5例随访14~34个月(21.6±7.6)均未服药而无VT发作。这提示,对于顽固性VT患者,只要准确定位VT起源点,电消融或外科手术可望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导管射频消蚀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管射频消蚀术(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5例。其中IVT起源于左室间隔区3例,右室流出道2例。4例在IVT发作中于室内标测到较体表QRS波提早30~50ms的局部电位,在此点给予射频电流,IVT即刻终止;1例IVT行起搏标测,在左室中间隔区标测到与IVT时12导联相同的QRS波群,在该部位给予射频电流。全部病例术后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4个月,无IVT复发,无并发症,表明RFCA是根治I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已广泛用于根治快速心律失常,这类患者一部分有器质性心脏病。而心脏结构的异常不同程度上为RFCA增加了难度,现总结43例有基础心脏病合并不同类型心动过速患者进行RFCA的经验。  临床资料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1例,20例消融成功。左侧旁路11例,其中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LSVT)2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冠状静脉窦电极,1例同时有心脏转位(中位心)、右位主动脉和双侧髂动脉迂曲,动脉消融导管不能到位,放置动脉长鞘撑直髂动脉后,主动脉逆行法消融成功;风湿性心脏病3例(…  相似文献   

15.
快速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时完全性房室阻滞的预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快速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时完全性房室阻滞的预防马长生(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胡大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达较高的成功率,控制并发症已成为RFCA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永久...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靶点标测与射频消融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有效靶点标测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放电方法。方法67例IVT病人行RFCA治疗。右室IVT(IRVT)和左室IVT(ILVT)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方法寻找靶点,右室流出道(ROT)IRVT用双大头导管交替标测或放置1根4极或10极电极导管于ROT作为参考电极。采用预设60~70℃渐增功率温控放电进行消融。结果67例IVT消融成功62例,成功率92.5%,其中23例IRVT成功21例,1例靶点位于右室流入道,消融成功,22例位于ROT,20例消融成功;44例IVT成功41例,1例靶点位于左室游离壁,消融成功,43例位于左室室间隔部,40例成功。4例术后出现少量心包积液。结论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是提高IVT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渐增功率温控放电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预激综合征伴心房扑动、颤动的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成功地消融了左室中间隔面的VT起源灶和右游离壁的房室旁道。随访6个月,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律失常发作。  相似文献   

18.
自射频消融(RFCA)根治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开展以来,体表心电图与旁道(AP)定位的相关关系有多篇报道[1-11],尤其是对左右游离壁AP定位准确率高,左侧游离壁AP定位准确率可接近心内膜标测水平达98%[12],右游离壁AP定位准确率不及左侧游离壁高,仅达92%[13],但左右间隔AP体表心电图定位鉴别诊断难度大,定位准确率低,根据Rodriguez和Epstein等[14,15]研究结果结合我们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全部病例均为显性预激AP患者,将右前间隔(RAS…  相似文献   

19.
063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MoradyFetal.Circulation,1993,87:363(英文)]室性心动过速(vT)的射频消融(RFB)经验仅限于特发性VT,因此,作者探讨了冠心病VT、RFB的可行性。方法:15例患者,其中男...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年轻人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在老年人则可能导致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有生命危险。我们报道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老年人SVT的经验。一、资料和方法病例来源于1993年4月至1997年5月在本院心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